#今日疫情重點【全台升三級警戒,每天召開全國防疫會議!新增267例本土病例,台南首次出現確診者;多家醫院爆發疫情,已有3間院內感染;今日下午41萬劑AZ疫苗抵台,預計一週後配送;行政院推「簡訊實聯制」】
全台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由於全台已有過半縣市出現此波確診個案,宣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期間暫定自即日起(19日)至28日,全台民眾外出皆須全程配戴口罩;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超商、賣場、餐廳仍可營業,但必須落實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
今日也新增275例確診個案,其中267例為本土案例、8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中包含具萬華區活動史者87例、台北茶藝館73例、彰化水果盤商28例、獅子會2例、進香團1例、其他疫調中,還沒找出群聚相關的個案共76例(不明感染源49例、疫調中27例)。
好消息是,今日下午由COVAX平台配送的41.04萬劑AZ疫苗將到貨。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食藥署將需約一週的時間封緘、審核,由於疫情升溫,疫苗有供不應求的狀況,指揮中心將會控管部分劑量的疫苗,提供給一線醫護人員、中央防疫如集中檢疫所人員先接種,相關數量與細節仍待討論中。
■全台升為「三級警戒」,明起每天召開全國防疫會議
今日新增的267例本土案例,其中127例男性、1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80多歲,發病日 / 採檢日介於4月30日到5月18日。居住地點分別為新北市129例(中和區26例最多)、台北市70例(萬華區31例最多)、彰化縣28例、桃園市16例、高雄市8例、台中市5例、基隆市4例、宜蘭縣3例、台南市及新竹市各2例,台南市更是首次出現此波疫情的縣市。
陳時中表示,今日宣布三級警戒的標準,與15日起雙北的限制相同。規定包含:
1.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但此人數不包含原有的家庭同住者。
2.其他營業場所,超商、賣場、餐廳仍可以開店,但必須落實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大型活動要根據規定辦理,但禁止社團交接活動,宗教祭祀也一律停止。
3.三級警戒雖不影響正常上班上課,但國中小學校園禁止對外開放,陳時中並表示,鼓勵各企業異地辦公、遠距開會工作,上下班採彈性時間。
4.外出全程配戴口罩。根據《傳染病防治法》,沒有戴口罩,可罰新台幣3千元到1.5萬元,不遵守室內5人、室外10人規定、沒有停止宗教活動、社團交接、關閉特定場所,皆可罰6到30萬元。
如今全台皆為三級警戒,陳時中表示,明日起每天上午會召開全國防疫會議,將整合防疫資源、檢視各地方執行進度,以及駁斥假訊息。明天開始每天上午也會加開記者會澄清假訊息。他並強調,政府暫時沒有再升級到四級的打算。
■要求地方增設社區篩檢站,呼籲有接觸史、有症狀者再去採檢
陳時中表示,目前正要求地方整備能量設置篩檢站。對於各地確診者的足跡,也會透過資訊系統,將足跡整合後畫出熱點區域,就會考慮在該區域建置快篩站。但他也強調,並非沒有症狀者都可以抱著心安的心態去檢驗,「這樣是浪費資源,沒有症狀的人去採檢,還會增加染疫風險,呼籲有接觸史、有症狀者再去採檢。」
對於有症狀者去篩檢站排隊,可能造成他人染疫。陳時中說,已要求篩檢站要設立「綠色通道」,對於現在有症狀者、高接觸史者,應該要優先採檢。地方政府也必須在第一時間將患者送到集中檢疫所或醫療院所,指揮中心正訂定相關指引,若民眾不幸拿到確診報告,地方政府應如何即時聯絡、並在一定時間內安置病患。
針對醫療量能部分,陳時中說,各大醫院已暫停或延後不必要的手術、門診,醫院要降載到最低,也要求各醫院依照應變機制、清出專責病房,讓病人得到照顧。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過去確診患者住院,Ct值必須達到34(數字愈高,病毒量愈低)才能解隔離。「但這個標準設定得很高,一般實證資料認為,Ct值超過28就沒有傳染疑慮,這次為了有效使用醫院病床,不希望將沒有傳染力的病人留置醫院,因此Ct值超過30的病人,就可以解隔離,但仍需自主健康管理一週。」
張上淳說,這兩天確診個案數增加得很快,目前可掌握的數字,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的個案共有26例,有3例使用葉克膜。「昨日只有19位病患使用呼吸器,今天就增加7位,因為有不少高齡長者確診,病情容易變得嚴重。」
針對疫情較嚴峻的雙北,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目前雙北有14家醫院超過500張病床,急性病床有至少13,000床,醫療量能基本充足,目前也在擴充專責病房,但需要一些時間消化原來住院的病人。而和平醫院作為專責醫院也已完成清空。台北市專責病房已開設376床、新北市283床,後續會再持續擴充。
防疫旅館全台共17,789間房,目前使用10,501間,使用率59%,還有7,000多間房可以使用,現已要求地方政府持續擴充防疫旅館數量。
集中檢疫所全台則有4,500間,已使用2,500間,目前預計再增加2,000間,確保任何時間都有安置所可以緊急使用。
■台大醫院10位工務人員確診;北高2家醫院、北市某血液透析中心出現院內感染
近期全台各地有多家醫院傳出收治病人而後發現確診的狀況,或是醫護染疫。張上淳表示,有些醫護人員可能在社區被感染,也有民眾不知確診到醫院就醫,這些病人可能以其他疾病的病徵表現,醫院不見得能夠察覺,就沒有及時採檢出來,目前病人要入院前,都會希望先篩檢過再入院。
今天上午台大醫院也發布聲明稿表示,東址地下3樓平時負責修繕業務的工務室人員,在5月18日發燒採檢,傍晚確診,針對工務辦公室36人採檢,總共10人確診,目前疫調發現其中有確診者曾有萬華區足跡。
台大醫院發言人、副院長王亭貴表示,目前26名陰性的密切接觸者正在醫院隔離中,疫調也會持續進行、環境已清潔消毒,環境採檢10處發現在工務辦公室有3處殘留病毒。
王亭貴說,台大1,000多名住院病人才剛完成普篩,全數都陰性。這次將會針對全院約6~7,000名員工使用抗原快篩進行普篩,預計將在48小時內完成。大規模的採檢希望能確保院內維持乾淨的狀態,但也會影響醫療量能。王亭貴也表示,已即刻停止所有常規手術、新病人入院及進行門診降載,希望非緊急之病人延期就診,同時也請衛生局幫忙將急診非重症的確診患者轉院,將台大醫院的量能,都先保留給急重症的病患。
不過,王亭貴強調,院內感染是指民眾在住院期間得到感染,並不包括入院時即有的或已潛伏的感染。這次的工務人員確診,判定是在院外感染,傳染給其他工務人員,因此不算是院內感染。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說,目前多家醫院可能有醫護、病人確診,但發生院內感染的醫院共3家,分別是板橋區亞東醫院、高雄仁惠醫院,以及今日台北市一間血液透析中心。
亞東醫院自17日爆發院內群聚感染後,亞東醫院證實,今日再新增3例確診,都是原確診個案的匡列者,3人分別是1名病人、1名病人家屬,以及1名看護,這些個案都在匡列掌握中,第二次採檢才陽性確診。
羅一鈞說,台北市一間血液透析中心,其中一名洗腎病患在12日身體虛弱、13日發燒,就醫採檢後陽性。該診所自行購買快篩給中心病患、員工採檢,結果驗出4人陽性。指揮中心已和衛生局一起到洗腎中心做匡列與管控,目前11名工作人員、67名病患都已居家隔離並會採檢。由於病患每週都需要血液透析,羅一鈞說,會先想辦法安排媒合醫療機構協助,若沒辦法,則會每兩天對這些隔離者進行PCR採檢,再由居家隔離中的醫護人員,帶病患回到清潔消毒完畢的血液透析診所。
陳時中呼籲,「我們會極力控制,也會透過很多方式避免院內感染擴大,提醒大家醫院是風險很高的區域, 除非特殊情況,不要一直前往醫院。」
■41.04萬劑AZ疫苗今午到貨,5月26日配送,將控管劑量給醫護與防疫人員
疫情升溫讓疫苗供不應求,多家醫院因為疫苗缺貨,而取消了原先預約自費、公費的疫苗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截至5月18日,已累計接種24萬5008劑,庫存只剩下7萬多劑。
今日的好消息是,下午近4點時,由COVAX平台配送的41.04萬劑AZ疫苗將抵台,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也是自韓國廠寄出,等食藥署進行檢驗、封緘,預計需要一週時間,就可以提供使用。
不過,為了保護一線醫護、防疫人員的安全,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將會控管部分數量,提供給這些風險最高的人員接種,如載送病患的運送人員、醫護人員、集中檢疫所人員等。這兩天也會盡快討論控管的數量。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補充,這一批疫苗的到期日為8月31日。
■北市昨日快篩陽性率5.1%,新北市再增3快篩站
台北市政府統計,昨天(18日)台北市4個快篩站,共篩檢1,213人,陽性率5.1%,今天早上到下午3點半開記者會時統計,陽性率是5.2%。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預計要下降到3%,社區感染才能算控制住,但隨時有可能再上升,因此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降低活動。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今天宣布,新增3個社區篩檢站,分別是土城、永和、樂生,加上原本的板橋篩檢站,總計每日可篩檢1,000人,他也表示篩檢站會優先採檢高風險區活動或接觸史者。
高雄市政府也在上午召開記者會,市長陳其邁表示,過去31天台灣806例本土案例,R0值為5.5(即一名感染者可傳染給多少人),代表一個人可以傳染給5.5個人。根據過去各國的研究都可看到,公衛措施的介入,也就是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可以非常有效的阻斷傳染鏈。
因此他也在記者會中多次強調,將對未戴口罩的市民進行裁罰,若民眾不戴口罩倒垃圾,將拒收垃圾,「我也要求警政單位,針對人與人的連結行業加強查緝,如果查到,除了裁罰外也將即刻斷水斷電。」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日也在記者會中表示,鑽石公主號的R0值為5.7,此次萬華疫情R0值已達5.5,但若嚴格落實公衛防疫措施,模式推估結果認為,若能落實到9成以上,只需3天就能將每日確診數控制在兩位數。
針對口罩,今日有媒體提問指揮中心現場的手語翻譯員是否需要戴口罩?陳時中回應,現在也有一些透明口罩,若需要讀唇語可以使用。
然而,資深手譯員李振輝曾在受訪時表示,使用透明口罩會起霧而看不清楚嘴型跟表情,實務上手譯員完全無法使用。過去就曾有公部門向國外購買一萬個透明口罩,後來直接作廢。
■北市徵防疫旅館,號召退休、離職護理人員回前線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確診者多為輕症或無症狀,只有20%需要在醫院治療,4%需要加護病房, 因此快篩陽性都會安排到集中檢所或防疫旅館,未來輕症、無症狀確診者也會比照辦理。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補充,目前台北市共有安心檢疫所200多床,中央的陽明山檢疫所200多床,目前徵調的旅館200床,預計對外徵用到700床,目標是總體數量1,000~1,200床。
由於有許多北市民眾前往社區篩檢站,為了明確分流,快篩陽性患者,無症狀、輕症前往檢疫所外,中、重度患者則會以救護車載往專責病房;而快篩同時也會做病毒核酸檢驗,若陽性但無症狀、輕症,則停留或送往檢疫所;中、重度患者一樣送往醫院。
台北市觀傳局局長劉奕霆表示,目前台北市已經有兩間大型旅館願意轉為「收治快篩陽性患者的旅館」,有醫護團進駐,第一間已上線的旅館可提供約200多間房間,目前正和其他旅館洽談,希望能提升旅館量能。
台北市預計讓住進檢疫所中的輕症、無症狀確診者,10天後進行一次PCR核酸檢測,陰性或Ct值高於30就可以回家,Ct值小於30者,再住7天後即解隔。
柯文哲說,現在每天新增入住檢疫所或檢疫旅館者約100床,不能單靠旅館人員照顧,還必須要監測健康才安全, 因此要對退休或離職的醫護人員發出徵集令,「現在國家需要你們到防疫前線作戰」,服務範圍是在防疫旅館、檢疫所,詳細需求人數還不確定,但由於還需要訓練感染控制措施,報名到上線約需一週,希望有意願者先向台北市政府登記,「就像後備軍人,先訓練,有需要就送上前線。」
針對台大醫院傳出工務室有10人確診,暫時不收新進病人,也有不少醫院傳出院內有病患確診,柯文哲表示,現在陸續有醫院會院內感染,過去都是「清零計畫」(即分區淨空,清潔消毒),現在看起來不行,若醫院營運要改變,要報到台北市衛生局,不可以想停就停,這樣治療能量會出問題。
不過他也強調,台大醫院只是說不收新的病人,「我相信新冠肺炎或重症還是會收」,只是停下來看要怎麼調整,台大是全台最大醫院,不可能停止運作。
台北市政府昨天要求轄下醫院必須空出一定比例病房當作專責病房,或是支援醫護人力,柯文哲代替醫院對中央喊話,他指出,現在有很多醫院轉為專責防疫醫院,或專責病房,希望健保署針對專責防疫醫院、病房,跟大家商量健保費,醫院才有辦法做出決定,很多醫院是不曉得將來怎麼處理,所以才猶豫。
■行政院推「簡訊實聯制」;新增8例境外移入,自印度、菲律賓、日本入境
由於目前民眾要進到各大超商、餐廳等店家,都得要採實聯制。今日上午行政院召開記者會,政務委員唐鳳表示,今日已上線「簡訊實聯制」,民眾透過免付費簡訊,就可做到實聯制。
民眾在欲進入的店家門口掃QRcode,手機會出現店家代碼與收件人1922,民眾只要按下送出,就完成實聯制;民眾也可以打開Line App「疾管家」掃描QRcode,或打開簡訊功能,收件人輸入1922,內文打上店家代碼,發送簡訊即可。唐鳳表示,簡訊是由電信業者吸收費用,民眾也不會留下任何個資,所有資料保留28天,店家可在今日下午3點後申請。
另外,今日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也較前幾日稍多,一共8例,其中5例自印度入境、2例菲律賓、1例日本。這些個案都有登機前3日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在台期間也都沒有症狀,且都是在自主健康管理或檢疫期滿後採檢確診。
(文 / 陳潔、林慧貞、林雨佑;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戴淨妍 ;攝影 /余志偉、鄭宇辰、陳曉威、黃品維)
#延伸閱讀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uZVaWG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uQGgC8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社區篩檢站 #集中檢疫所 #院內感染 #快篩 #停課 #遠距上課 #三級警戒 #AZ疫苗 #簡訊實聯制
成大電資學院副院長 在 陳宜民教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涉及1400名教師、近兩萬名學生權益的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合併案,將於明年2月1日正式生效,這所足以跟第一學府台大相抗衡的「超級大學」,背後利益驚人,校長人選也備受矚目,攤開遴選委員名單「一片綠油油」,尤其被傳為李遠哲的影響力也在其中。
合校主攻醫療科技 和台大互別苗頭
陽明、交大多年來斷斷續續結緣合校,2018年重啟,去年9月正式透過兩校校務會議通過合校計畫書,合併案於今年8月12日獲得行政院和教育部同意,明年2月1日起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合併後學生達1.7萬餘人,教師約1400人,校地139公頃。
陽明交大初期將有19個學院、6個新設研究中心、1個附設醫院,分布於9個校區。而目前台大則有11個學院,3個專業學院,56個學系,134個研究所,學生人數約3萬2000人,教師2000多人。
合校後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將結合陽明及交大的強項,短期以共同發展AI在醫療的應用、遠距醫療、醫療機器人、物聯網與穿戴式裝置以及區塊鏈生醫Eco-system等策略為主。兩所學校與主管機關教育部支持合併的理由非常明確:「BioICT(生醫電資訊)」與「智慧醫療」是未來趨勢。
校長遴選會 包含官派與兩校代表
根據大學法規定,「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屬於「新設合併」學校,所以首任校長由教育部組織遴選小組直接選聘,目前遴選小組共有21名遴選委員,教育部指派3名代表,包括教育部次長劉孟奇、成大校長蘇慧貞及科技部前部長楊弘敦。
另外陽明與交大則各推派9人,包括國衛院長梁賡義、教育部前部長曾志朗、中研院副院長周美吟、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等人。
曾被影射李遠哲愛徒 周美吟受矚目
由於醫界與綠營關係向來密切,更成為綠營必爭之地。攤開遴選委員名單可以說是「綠油油」,據了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周美吟,當初台大校長遴選時,周美吟就被影射為李遠哲的愛徒,因此入選8位候選人之一。管中閔獲選台大校長遲遲無法上任,李遠哲也曾被指為關鍵因素。
2016年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指派周美吟接任副院長時,也曾外傳因李遠哲才有這項人事安排。李遠哲當時則多次強調,他跟周美吟沒有外傳的師徒關係,甚至說自己「難道是黑道大哥嗎?」
多位蔡政府官員入列 掌握大半勢力
而楊弘敦跟梁賡義(陽明大學前校長)都是蔡政府前任或是現任官員,可說已經掌握大半勢力,梁賡義也是上一屆台大校長遴選委員。
在生技界有重要影響力的張鴻仁,也是這次的遴選委員之一。張鴻仁曾任健保局總經理,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衛生署長時,找來張鴻仁任副署長,之後因健保紛爭請辭,兩人曾先後受教於台灣公共衛生之父陳拱北門下。
郭旭崧和張鴻仁,同為陽明大學醫學系同學,兩人相識超過45年。張鴻仁也是上一次陽明校長遴選委員會的召集人。
有陽明校友透露,這次的遴選委員名單可看出綠營的運作,因為兩校合校後,背後存在巨大利益。現在連政大都要加入台聯大系統,「這是多麼大的學閥集合」,希望教育回歸教育,不該沾染政治,破壞教育體制。
陽明校方表示,扣處教育部三位代表,其他遴選委員是兩校的校務會議一票一票選出來,兩校對等,所以各選出一半。
介入學界非首次 管案還歷歷在目
其實「綠手」伸入大學校長遴選已不是第一次。台大校長遴選拔管案就是近年最鮮明的例子,教育部當時以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曾擔任台哥大獨董,與同公司董事、遴選委員蔡明興有利益未迴避疑慮為由卡管,然而同時間發生的陽明大學校長遴選,也出現遴選委員張鴻仁投票給自家獨董郭旭崧,但教育部卻放過陽明,遭質疑教育部根本是兩套標準。
成大電資學院副院長 在 看中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國高官學歷多假 真要嚴懲政治局開會都湊不齊
中國官員學術造假醜聞不斷,外媒踢爆中國高官甚至連前國家副主席學歷都是造假。有評論指,當局若要嚴懲連中央政治局開會人數都湊不齊。
《美國之音》3月12日報導,中國官員被指是全球學歷最高的群體,同時也是學歷水分最大的群體,大批官員學習工作雙肩挑,學位官職兩不誤,官場出現大量極具中國特色的在職博士、碩士,學術造假屢見不鮮,學位注水氾濫成災。但近期罕見連續被曝光,引起外界關注。
法新社本月稍早的調查發現,中共高層多名高官的學位論文是抄襲而來,包括前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政治局委員兼新疆黨委書記陳全國、前最高法院副院長張述元等高官,就連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直屬機關黨委書記肖興威也名列其中。
比如最高法高官張述元2004年的博士論文,涉嫌抄襲2003年譚偉(Tan Wei,音譯)發表的題為「刑事再審理論與制度」的論文,兩人的論文內容有幾十段完全一樣。
報導指出,學歷與黨內官職晉升有密切相關,所以官員們在工作的同時用偷工減料的方式累積文憑,更嚴重的是,大學校方對此相當清楚,因為他們也是政府官員。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在《美國之音》節目中表示,中國高官們能「讀書為官雙肩挑,學位官職兩不誤」基本就是靠造假,只不過造假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有的人好歹上過幾堂課,做過點作業,論文是自己寫的,抄襲也是自己抄的,論文答辯即便是走過場但也至少答了。但有的人一堂課也沒上過,論文是找別人代筆寫的,也沒參加論文答辯,就過關了。而代筆人中間,有的比較認真,自己重新寫一篇論文;而有的代筆人也抄襲,有的人乾脆抄自己之前寫的論文,改頭換面一下就成了某位領導人的論文。
這些官員在擔任重要官職期間,能用比全職博士生更短的時間拿下高級學位。這種作假顯而易見,已經到了公然無恥的地步。
胡平表示,官員普遍學位造假對國家行政管理造成的危害顯而易見。因為這造成大量外行領導瞎指揮、拍腦袋,德不配位才更不配位。
胡平說,像貪污受賄和包二奶等腐敗問題不查還不知道,但這種學術腐敗做得太明顯,一看就知道。這些高官都是在擔任要職期間在職讀研,而且都在很短時間內就拿到博士學位,所以這不用調查就知道有問題。
胡平表示,中國高官學術造假受到國際關注,是因為這種現象太普遍,第十九屆政治局的25人中有21人是高學歷,但只有4人沒造假。
他說,中共的選擇性反腐已經懲罰過不少高官,但至今還沒有一個高官因學術造假受到懲罰。當然,中央曾對此發過話,要求各組織部門對縣處級以上幹部在職期間學歷進行嚴肅清理,但這件事從沒執行過,因為這事沒法處理。若真要執行起來,中央政治局開會都湊不齊法定人數了。
另外,中共中央辦公廳以及中國國務院去年印發文件聲稱,對違背科研誠信的行為可以說是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
翟天臨抄襲事件發生後,北京電影學院撤銷了他的博士學位,同時取消其導師陳浥的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中共教育部也響應重申所謂對學術不端的行為「零容忍」。
不過外界認為當局不可能在官場進行這類徹底調查和處理。旅美作家、資深媒體人凌滄洲早前對外媒說,中共官方可能只會做做表面功夫,主要是因為觸及到他們(官方)的核心利益,所以他們是萬萬不敢。「所以不要被文件迷信了。其實中國的公民早就把這些文件當一場戲看,不會相信它們有實際作用。」
凌滄洲說,「官員抄襲與官場的道德敗壞和社會風氣的敗壞都是密切關聯的。抄襲在他們(官方)看來都是小菜了。進入不了他們的道德考量之中。」
中國官員整體素質不高,卻為什麼爭相追求高學歷?中國學術造假屢禁不止,其源頭在哪裡?《美國之音》引述歷史學者說,根本原因還是一黨專政沒有監督。過去的科舉制和現在官場還是不一樣的,通過科舉制,可以從寒門中提拔有能力的人,為王朝政權輸入新的血液。但是中共不這樣,首先你得入黨,然後在黨內進行提拔。這就造成中共的體內循環和近親繁殖。
閱讀完整內容:
http://kzg.io/b53inq
看中國網站:
https://www.secretchina.com/news/b5/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