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6日,舉行畢業典禮的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張哲生 攝)
昔日去逛光華橋下的光華商場時,常會經過臺北工專(北科大的前身)的新生南路側校舍,當時它的校門在新生南路上,現在在忠孝東路則出現一個更大的校門,校址為臺北市忠孝東路三段1號。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之校史:
1912年(明治45年)7月5日,日本臺灣總督府於臺北廳大加蚋堡大安庄(即北科大現址)設立民政局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隈本繁吉先生擔任所長,所內分設「木工」與「金工及電工」兩科,為臺灣工業教育之肇端。
1914年(大正3年)6月23日,民政局學務部附屬工業講習所改名為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
1918年(大正7年)7月18日,增設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五年制,並設機械、應化、土木三科,專收日籍學生。
1919年(大正9年)4月1日,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改名為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
1921年(大正10年)4月1日,臺灣總督府工業學校改名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一工業學校,以日籍學生為對象;而原臺灣公立臺北工業學校,則更名為臺北州立臺北第二工業學校,以臺籍學生為對象。二者在同一校舍上課。
1923年(大正12年)4月1日,臺北州立第一工業學校及臺北州立第二工業學校合併,改稱為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增設電氣科、建築科及應用化學科、機械科、土木科共五科。
1937年(昭和12年)4月1日,臺北州立臺北工業學校增設採礦科。
1939年(昭和14年)4月8日,臺灣總督府於本校另設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採夜間授課。
1945年(民國34年)12月31日,校名在二戰後更改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分初級部、高級部,設機械、電機、土木、建築、化學、採礦六科。杜德三先生為第一任校長。
1946年(民國35年)1月,成立臺灣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附設一年制中級技術生養成所。同年9月1日,王石安先生接任校長。同年10月1日,簡卓堅先生接任校長。
1948年(民國37年)8月,奉令升格為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初設五年制機械、電機兩科。原臺灣省立臺北工業職業學校附設一年制中級技術生養成所改稱為臺灣省立臺北第一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同年11月1日,開學上課,此日定為校慶紀念日。同年12月,成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機械科附屬技工訓練班。
1949年(民國38年)7月25日,顧柏岩先生接任校長。同年8月,增設五年制化學及礦冶兩科,增設三年制電機科電力及電訊兩組,電訊組後併入電子科。同年10月,原臺灣省立臺北第一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改稱為臺灣省立第一工業職業補習學校。
1950年(民國39年)9月,增設五年制土木工程科。
1951年(民國40年)9月,增設二專土木科。
1952年(民國41年),增設二專化學科。同年12月4日,宋希尚先生接任校長。
1953年(民國42年),二專停招,增設三專機械科、電機科、紡織科。同年5月11日,康代光先生接任校長。
1954年(民國43年)8月1日,增設三專土木工程科、化學工程科。
1957年(民國46年),原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機械科附屬技工訓練班改稱為臺北第一工業職業補習學校附屬技工訓練班。
1958年(民國47年)2月10日,張丹先生接任校長。
1961年(民國50年)7月7日,增設二專機械工程科及電子工程科。
1963年(民國52年)8月,增設二專電機工程科。
1965年(民國54年)2月18日,趙國華先生接任校長。同年8月1日,成立夜間部。
1966年(民國55年),增設三專工業工程科。增設二專工業工程科及工業設計科。同年8月,土木工程科工業設計組建築組併入工業設計科。
1967年(民國56年)6月13日,增設三專礦冶工程科及電子工程科。
1971年(民國60年)3月1日,成立電子計算機中心。同年8月1日,紡織工程科更名為纖維工程科。同年12月30日,唐智先生接任校長。
1972年(民國61年),增設二專電機科工業訓練組一班。成立空中高工補習學校,設機工、電工二科。成立臺灣省臺北工業專科學校附設建教合作中心。
1973年(民國62年)2月1日,與臺灣電信局合作,辦理電訊專科班。
1975年(民國64年),增設三專工業設計科。
1977年(民國66年)7月20日,奉准設立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進修補習學校,設機械、電機、化工、工業工程四科。
1979年(民國68年)8月1日,纖維工程科紡織組、化纖組分別更名為紡織工業科紡織工程組及紡織化學組。
1980年(民國69年)10月,頒發畢業證書編列第一號予俞石獅校友。
1981年(民國70年)7月,臺灣省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改名為國立臺北工業專科學校。
1983年(民國72年),增設臺灣第一所二專核能工程科,為建教合作專科。
1984年(民國73年)12月31日,張文雄先生接任校長。
1987年(民國76年),增設三專建築設計科。工業工程科更名為工業工程與管理科。二月,本校實習輔導室 成立校友聯絡中心。同年8月,工業設計科建築設計組獨立為建築設計科。
1988年(民國77年)7月31日,礦冶工程科更名為材料及資源工程科。
1989年(民國78年)8月1日,張天津先生接任校長。
1990年(民國79年)8月8日,奉教育部核准成立改制技術學院籌備規劃小組,並成立五個工作小組積極推動改制工作。
1991年(民國80年)6月,成立自動化科技中心,主要任務在整合本校機械、電機、電子及工工等各系有關自動化方面之人才設備。
1992年(民國81年)1月25日,教育部同意國立臺北工專以台北縣萬里鄉中萬里加投段及基隆市安樂區大武崙段等部份土地作為第二校區預定地。同年8月,增設光電科技中心。
1994年(民國83年)8月1日,國立臺北工專改制為國立臺北技術學院,設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材料及資源工程、土木工程、紡織工程、電子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等十個技術系。停招二專及三專,五專學制繼續招生。
1995年(民國84年)5月1日,成立校內第一個研究所-機電整合研究所。同年8月1日,校內共同學科成立七組教學研究會,設主任一人。同年8月,首次藉由遴選制度產生11位系主任。設置進修推廣部。
1996年(民國85年)9月29日,臺北縣萬里第二校區正式獲撥用。
1997年(民國86年)4月25日,國立臺北技術學院獲頒八十五年度服務貢獻、辦學績優、行政考核優良、師資考核優良及視導評鑑優良等五個獎項。
1997年(民國86年)8月1日,國立臺北技術學院更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設立機電、工程、設計、管理四大學院,並增設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土木與防災技術研究所、生產系統工程與管理研究所。同時增設車輛工程技術系及冷凍空調技術系。同年11月1日,北科大首度校慶,副總統連戰先生蒞臨賀勉。
1998年(民國87年)7月,附設專科進修補習學校奉准升格改制為進修補習學院,為二技3年學制,改招專科畢業生修業學生。同年8月1日,停招五專。同年8月19日,增設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電力與能源技術研究所、材料及資源工程研究所、商業自動化與管理研究所。
1999年(民國88年)7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設進修補習學院更名為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附設進修學院。同年7月15日,成立創新育成中心。同年8月1日,增設製造科技研究所、冷凍與低溫科技研究所、光電技術研究所、生化與程序工程研究所、有機高分子研究所、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增設經營管理系(二技)、應用英文系(二技)。
2000年(民國89年)2月,為提昇行政效率,加強服務品質,成立「ISO 9001品質驗證推動小組」,積極推動取得國際驗證工作。成立水環境研究中心。同年3月3日,迎千禧年共同宣言紀念碑於校內紅樓前揭幕,由張天津校長及各級主管和師生代表數百人參加,鐫刻嚴文方副校長題撰之千禧宣言碑文-「人類科技文明的發展,我們曾經參與,從兩千年起,我們更要共同努力追求卓越。」同年8月1日,增設車輛工程研究所、資訊工程研究所、自動化科技研究所、環境規劃與管理研究所、創新設計研究所、化學工程研究所。增設工業工程技術系。
2001年(民國90年)5月15至18日,慶祝90週年校慶系列活動:一同走過從前校園影展暨座談活動,敬邀孫運璿資政、法務部長陳定南及台北市副市長歐晉德共同參與。同年8月1日,增設工程科技研究所博士班、二技資訊工程系、光電科技系。
2002年(民國91年),成立奈米矽元件研發中心。增設分子科學與工程系。
2003年(民國92年)8月1日,增設電機工程系博士班、電腦通訊與控制研究所博士班。同年12月19日,成立奈米光電磁材料技術研發中心。
2004年(民國93年)2月2日,李祖添先生接任校長。同年8月1日,設立四年制資訊工程系、光電工程系、經營管理系,二技學制停招。增設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博士班、光電工程系博士班。同年10月1日,甘比亞石油專班開學典禮,該班為北科大與西非甘比亞共和國合作而開設之四年制學士專班,亦為國內與西非建教合作之首創。
2005年(民國94年)2月1日,成立藝文中心。同年8月1日,增設資訊工程系博士班、工商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及電資碩士在職專班。
2006年(民國95年)8月1日,成立電資學院。成立校友聯絡中心。增設設計研究所博士班、資源工程研究所碩士班、大學部四年制機電、電資、工程科技、創意設計等四學士班。
2007年(民國96年),成立北區技專校院教學資源中心。增設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博士班、有機高分子研究所博士班。同年9月,增設甘比亞電資專班。
2008年(民國97年)8月1日,增設應用英文系碩士班、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博士班、甘比亞土木專班。
2009年(民國98年),增設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博士班、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班。增設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班、資訊與運籌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漂漂老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漂漂老師想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真善美!》 熱愛創新、教育、設計,與創意教學 www.facebook.com/piaopiaoclass *2020影音節目:集合啦!創業博覽匯(創業達人到底怎麼厲害?知識網紅漂漂老師,帶您看遍臺灣的一百種創新創業商業模式) *相關經歷: 國內外電視台頻道與企業品牌規...
「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王怡方 EVON WANG ceramic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漂漂老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潘孟安Peter P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漂漂老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ncku ID | Tainan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謝亞耘|Part 1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成大工業設計dcard的推薦與評價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王怡方 EVON WANG ceramic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陶作課程開始報名│8/19 手捏杯小情書
或揉或捏,承裝滿載心意的小杯漸漸成形,
在拙樸小杯裡,將想說的話刻劃其中,
像是摩斯密碼般,74520、3603399……
能讀懂的,只有彼此間不言而喻的默契。
在午後陽光斜照的日子,泡杯暖茶,
隨著心意,將手中的小情書,傳遞給對方。
課程大綱│
怡方會先介紹基本材料,學員親手捏塑型、修胚,運用各種不同質感的泥漿與各色化妝土,讓學生在素燒前就能為杯子塗刷自己喜歡的質感、顏色,甚至刻畫符號圖樣,完成獨具特色的個人飲杯。
課程費用│1000/人(材料費另計)
材料費│600/人(含2~3個小杯,由作家幫忙素燒及上透明釉燒製)
註:如需作家幫忙上金彩多一道燒製程序,另加費用200/杯
時間│8/19(日)
下午班:13:00-15:00
晚間班:18:00-20:00
地點│三徑就荒
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46弄15號
說明│
-當天製作的作品會統一由怡方帶回燒製,燒製完成後(約2個禮拜)通知學員至三徑就荒店內自取,若需郵寄,將酌收運費。
-燒製過程中難免有風險損壞,如真的燒壞,藝術家會製作與原本相似的品項替補。
- 課堂中提供一款冷泡茶可飲用
報名方式│
- 請私訊三徑就荒 Hermit's hut 姓名、電話以及報名場次,我們會提供匯款帳號,須完成付款後才算報名完成唷!
- 人數有限,人滿為止。
師資介紹│
王怡方 EVON WANG ceramics
。實踐產品工業設計學系學士
。XD Automotive&Industrial design產品設計師
。無為陶房助手
。東京多摩美術大學院美術研究科陶專攻碩士
個展
2018 As time goes by 王怡方展(十一月画廊 / 銀座 )
2017 陶的翻譯練習 王怡方創作展(或者普通藝術空間 / 新竹)
2017 Taste Like Pink 王怡方陶作展(茶米店劇院茶屋 / 臺中)
2016 EVON WANG solo exhibition(gallery natsuka / 東京)
2016 Material / Metaphor 王怡方個展(Hausinc gallery/台湾)
聯展
2018 衍、行、異 、述 陶芸聯展( THZGallery / 鶯歌 )
2017 Merry Christmas for you(十一月画廊/銀座)
2017 アジア現代陶芸展(日本愛知県陶磁美術館/瀨戶)
2016 亞洲現代陶藝展(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台湾)
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大國際學院 創新課程培養移動力人才】
為規劃國際學院課程相關事宜,臺大教務處上(1)月舉辦課程規劃會議,地點就選在國際學院預計使用的舊社科院大樓位址。會議邀請校內外教師同仁針對課程規劃提供建議。開始先由教務長郭鴻基致詞,再由副教務長康仕仲說明國際學院整體規劃方向,接著各領域課程的召集人簡報該領域的規劃。
「我們的願景目標,就是培養宏觀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人才。」康仕仲在報告時首先指出,國際學院的成立不僅是要吸收國際人才,更重要的是培養臺灣的本地人才。「不論是臺灣或是國際學生,我們都希望這些人能透過國際學院與臺灣產生在地連結。」他表示。
然而,想吸引國際人才首先必須要有豐富的課程設計,談到課程規劃,康仕仲點出現行教育體制的困境,他表示受限於現行體制,許多優秀的學生早已經不在體制內學習。他認為國際學院可以提供給這些學生一個新的學習選擇,透過新的教學方式,接納來自各地、具有不同專才的學生。
在康仕仲的想像中,一個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人才必須包含四項核心能力,除了理解不同文化的能力外,思考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多元彈性的態度也同樣重要。因此他說國際學院在規劃時主要聚焦於三個層面,包括創新的課程、頂尖的師資與學生,以及提供跨文化學習環境等。
在課程創新部分,康仕仲說,國際學院的課程設計將與現行大學一進去就分流的制度有所不同,目前國際學院計劃在大一大二時先培養學生基礎能力,到了大三再讓學生分流選擇專長。
他表示文化將會是所有課程的核心重點,再來才是分析及設計,這三樣都包含在大一二的基礎能力當中。大三之後的專業領域則區分為工程科學、人文商管以及生命科學與健康。
談到大三專業課程設計,他表示如何讓學生在兩年的時間內具備該領域的專長,是目前課程設計的主要挑戰。由於時間限制,大三的專業課程勢必不會完全複製傳統的課程規劃,而必須重新設計過。此外為配合課程創新,在師資部分,康仕仲也說將會以彈性聘任的方式,延攬具備國際經驗的國內外學者、業界導師進行授課,另外臺大原本的校內師資也會加入。
在學生來源上,由於涉及公平性問題,康仕仲強調,國際學院在評量上將選生唯才,並且設立獨立委員會負責。對於經濟弱勢的學生則提供獎學金,並以不同比例的學雜費減免等措施來協助入學學生。
文化課程聚焦語言溝通能力
文化課程召集人臺大文學院院院長陳弱水說,文化課程中,溝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語言課程將提供進階英語、其他國家語言以及口說與寫作等課程。進階英語課程,由於進來國際學院的學生已具有一定英語程度,因此目前仍在思考應不應該能力分班。
在他國語言課程部分,他說其他國家國際學院大多以當地語言為主,然而由於國際上中文教育越來越普及,學生進來時可能已有一定的中文水平,因此目前規劃為學生選修中文或其他外語共計12學分。
「口說與寫作將會是語言課程中的重點,因為它涉及了思想、知識及文化面向。」談到口說與寫作課程,陳弱水說,目前計劃分成英文寫作、中文寫作及口語報告訓練等。除了語言課程上的規劃,在文化知識上,目前則規劃提供臺灣歷史、華人文化與社會以及世界史等課程讓學生選修。
「我們應該專注於培養學生的互動及溝通的能力。」臺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蘇國賢說隨著人工智慧的來臨,許多工作都可能被取代,他認為國際學院應該專注於培養學生機器人無法取代的敘事及詮釋能力。
臺大語言所教授蘇以文也認為語言是貫穿所有課程的要素,而不是為了學語言而學語言,因為不論是教學或是溝通,都需要透過語言來達成。臺大國際長張淑英則指出,在英語授課部分,應該以專業老師為優先,而非讓語言專業老師教授專業課程。
分析課程幫助學生理解人類行為
而在分析能力的課程規劃上,課程召集人臺大經濟系系主任林明仁指出,分析課程的重心將放在人與人的互動、人與社會的互動、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三者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等四個面向上。
「未來人類的行為都會被機器以某種方式記錄在資料當中。」林明仁說,如何從這些數據觀察及預測人類的行為顯得十分重要。因此計算機語言將會是課程重點之一,他表示雖然學生寫程式的能力無法像資工系學生一樣,然而擁有程式語言的基礎知識將有助於與工程師溝通。
他也提到,分析課程將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分析視角,一類是分析工具。分析視角相關課程從三個層面出發,包含社會學、心理學以及經濟學,並從這三個專業去理解人如何做出決定、與人互動,以及當中的認知過程如何進行。
分析工具相關課程則包括統計與程式設計,林明仁說這類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理論與資料需要不斷對話,學生必須學會如何分析、統整數據資料,並將分析工具與其它領域課程結合。他強調,不同領域的對話過程將是整個課程的設計核心。
透過設計課程了解「人的價值」
設計課程召集人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教授馬敏元,則提出對於設計課程的規劃構思。他說「人的價值」一直是設計領域關注的對象,設計思考的核心在於對人的同理心,理解使用者需要,而非只是站在設計者自己的角度設計產品。
因此在課程規劃上,目前計畫在大一大二階段培養學生設計思考的能力,並透過反覆的練習,了解設計的基礎觀念以及觀看的眼光。他表示,設計課程將透過工作坊的形式,讓學生從創意發想,再透過整學期的團隊溝通,收斂自己的想法。
大一階段著重於重新調整學生的眼光,啟蒙自身的興趣;而在大二階段,設計課程則希望培養學生關心社群的需要。他表示,設計本身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化的過程,因此在這個階段,課程希望培養學生透過原型呈現抽象創意。而在大三時,則讓學生透過實習或交換理解業界需要,最後四年級時讓學生回歸學校,並依照興趣進行專題。
開放、互動空間設計 增進師生交流機會
除了課程規劃,康仕仲說道,國際學院在空間環境上也將重新設計。他表示,國際學院的空間特色在於人的流動速度很快,因此在一樓空間的規劃上,應該一進門就讓大家了解目前國際學院的最新動態,例如有哪些國際學者或交換學生來訪。
此外在教室的設計上,也希望可以營造出增進互動機會的空間,以一樓階梯教室為例,目前規劃提供一百二十人的固定坐位及五十個非固定座位給一百七十人的課程,透過非固定座位的設計,營造出空間上的親密感。而在總區與國際學院的互動上,康仕仲表示,未來將積極舉辦各類型的活動,吸引學生前來。
雖然在課程設計及學習空間上目前國際學院已有大致的規劃方向,然而林明仁也點出目前國際學院必須面臨的幾項挑戰。除了校內師資可能沒有足夠人力支援授課外,學生的目標群體定位以及社會壓力都是必須解決的難題。
蘇國賢也表示,目前社會氛圍對於國際學院的公平性仍存有疑慮,提供大量獎學金給本地生可能是一個可行的做法,在這部分臺大校方應該審慎評估,否則無法得到大眾支持。蘇以文則提到,在學費部分,針對是否該少收本地生學費可以再作討論。
雖然具體執行作法仍未確定,但她也表示,現行高等教育制度下,犧牲了某些不適合體制內學習的學生,她期望國際學院的成立,可以帶來一些改變,並開始從人的角度來思考如何設計教學。
此次討論會議主要聚焦於國際學院基礎課程設計規劃,未來教務處也將陸續舉辦以空間及宣傳等為主軸的討論會議,共同發想國際學院的規劃方向。
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漂漂老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漂漂老師想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真善美!》
熱愛創新、教育、設計,與創意教學 www.facebook.com/piaopiaoclass
*2020影音節目:集合啦!創業博覽匯(創業達人到底怎麼厲害?知識網紅漂漂老師,帶您看遍臺灣的一百種創新創業商業模式)
*相關經歷:
國內外電視台頻道與企業品牌規劃設計10年以上經驗
設計教學、職訓、補教、繼續教育、大專院校講座與業界師資10年以上經驗
影音、設計、貼圖創作與認證著作出版逾20本,影視工業網拍片學院專業顧問及AE影視特效欄目包裝線上課程、騰訊課堂、CAA亞洲創作者學院、Yotta悠達天下、GOGOVISOR高高飛翔線上課程...
直播節目:
*知識型網紅?一百種台灣的創意生活 今天馬漂了嗎?
*手機、電腦軟體同步直播 漂漂老師一定創意
*導播機LIVE直播 好好玩設計/ 帶您玩手機/ 一定創意
*漂漂老師插畫相談室 / 漂漂老師X插畫家 快問快答
*媒體採訪與訓練成果:
中視60分鐘專題報導-漂漂老師蔡雅琦 - 南向!西進! 國際產學商機 "漂漂老師"線上教設計 國際教學零距離│
中央社報導2018年6月24日《角色經濟崛起》小貼圖大商機 帶動創作潮 漂漂老師
TVBS報導 2018/06/24 搶「原創貼圖」財! 老師開班教發想、畫、上架 漂漂老師
漂漂老師接受GTV新聞『網紅經濟顯學』專題訪問
2000 IDN DESIGN AWARDS 99/00 評審大賞衛星電視新聞台ID設計
20110708電子書設計與創作人才班(大愛電視臺、聯合報報導)
20100614電腦動畫教學產業(非凡新聞報導)
2009年全國職訓成果大賽勇奪冠、亞、季軍
Office Mac 2011 操作小秘訣分享主講人
100年度臺北市商業處優質商圈名人認證委員會委員
苗栗生活創意設計頒獎與展覽開幕典禮 主持人
2011創意新銳設計頒獎典禮 暨 記者會 主持人
2013 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 羅東高商選手陳淑梅世界冠軍
2013 ACA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
臺北城市科大選手湯正吉世界季軍2014 ACA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世界亞軍、季軍與第六名
2015 ACA世界盃電腦應用技能競賽 (ACA)組臺灣代表隊雙冠軍!世界冠軍、第四名(同時獲得大會票選超人氣冠軍獎)與第十名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ewSQMmKmAk/hqdefault.jpg)
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潘孟安Peter P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這屆任期最後一次施政報告,一如以往沒有看稿,因為屏東進步的規劃、縣民朋友的託付,時時在我腦中轉動,天天緊盯各局處進度、馬拉松會議都是為了加速屏東的進步。
面對有限的資源,我們用創新突破困難,創造最大的價值,讓人民住的安心。
屏東財政紀律不再葉克膜等級,上任以來不舉新債還舊債,建設更不能等待,三年半我們把88億多的短債歸零,長短債共減104.68億元,開源節流讓總預算年年增加。
極端氣候影響全台,首創的養殖保險、蓮霧保險發揮理賠功效,加上農民職災保險將試辦保障農漁民,縣府在治水方面也展現成效,少數易淹水地區我們加速施作,將突破都計、用地等問題,因地制宜解決水患。
昨天交通處正成立,更展現屏東爭取重大交通建設的決心,一捷二鐵三快速要盡早定案打通屏東主動脈,連結縣內公車、鐵路轉乘路網,長達1000多公里的道路啟動路平維護,我們繼續努力。
醫療是屏東長期的痛,兩家醫學中心級醫院確定進駐,其中高榮屏東分院預計108年動工,恆春旅遊醫院醫療大樓9月底將啟動重建,琉球護理之家正興建中,媒合大醫院人力持續提供偏鄉、離島的醫療資源。
環境的歷史共業,不論空汙或水汙,我們重罰與輔導並重,與人民站在一起期盼能讓經濟與環境雙贏。
孩子們的教育不能省,我們4年來啟動老舊校舍重建與耐震補強,加上2,100多間教室全面智慧化更新,網路替代馬路,學習沒有差距。
文化是城市軟實力,勝利星村、菸葉廠、紙漿廠、圖書館等場域陸續整修,加上原民、客語以及新住民的課程中心與師資培育,土地的文化能永續傳承。
上任時寫了人字,人是最難照顧的,我也要以全人照顧做為報告結尾,各年齡層的托育、托幼、課後照顧、技職教育、青年創業、招商就業以及長照,我們都有所突破。
關懷據點目前已有310處,密度66.95%是全國第一,對幅員遼闊的屏東很不容易,加上銀閃閃合唱團與歌舞團的定期競賽,長輩的笑容晚輩看得見。
身心障礙日間照顧據點,年底更將增到16處,讓慢飛天使們走出黑暗,陪著他們走向光明,經歷浮潛、帆船、獨木舟,我們會再挑戰更多不可能。
針對青壯年族群,我們積極招商引資,活化超過81公頃的工業土地,增加超過7000個工作機會且持續增加,讓縣民能安心就業。
明年年初屏東舉辦台灣燈會,下半年舉辦台灣設計展,2020更舉辦全中運,與全國共享屏東的光榮。
上任以來,我和縣府團隊每天戰戰兢兢,做得不夠馬上檢討,遇到問題創新突破,我們會繼續努力,屏東進步中。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VLi8oYTnyk/hqdefault.jpg)
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漂漂老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中視新聞原始出處 https://youtu.be/P9dy4-GH7AI
台灣軟實力,南向或西進?其實處處有商機!帶您看看西進的個案!台灣杏壇的漂亮寶貝蔡雅琦,在台灣從事影視創意教學18年,2013起連年訓練出國代表選手,在世界盃計算機應用技能競賽中,勇奪世界冠軍,蔡雅琦打造"漂漂老師"自有品牌,近年來西進大陸騰訊課堂,錄製教學專案影片,並在北京拍片學院開設"AE影視特效欄目包裝"等學習社群,開啟跨國界的線上設計教學網絡。透過各種工具書、直播或互聯網教學,與兩岸與東南亞、澳洲等國際學生零距離,以創意成功讓產學接軌,創造商機!
*教學直播夜 LIVE學設計
深夜11點,"好好玩設計"直播開課囉!影音特效、影像調整、合成、CIS與插畫設計、數位排版等,她是漂漂老師,週週變化主題,吸引學生、粉絲加入直播列車,留言互動、學設計。
*貼圖自己做 原創設計夯
記住每位學生創作進度,已有不少同學發行通訊軟體貼圖!
創作能送愛 設計變公益
老師教導貼圖設計,也引導學員送愛到各地。
*數位學習熱潮 不分老幼
教學的時候 成就感是很大的 因為你教出去 他馬上就會有feedback(反饋)回來 現在教學的人群很廣 從小學生 一直到70歲也有 也有失業的 也有正在執業中 各種不同的人群 他想要獲得的目標 還有他學習的內容不一樣
從無學到有,面對面教學仍是多數台灣學生習慣的模式,但數位學堂,早已暢銷大陸。
*線上學習軌跡 銜接職場
花了很長時間在調研 發現漂漂老師之後 我們其實覺得是個寶 整個電影產業 互聯網影視這一塊的發展 非常地迅猛 專業從事這個領域的 另外一個就是 進入視頻時代的時候 (自媒體)個體都應該有一些 視頻製作的能力 (人才)海量的需求 非常有限的供給 之間就存在巨大的差距 唯有教育可以解決這件事情
我原本不想要開線上課程 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 我錄完視頻 學生學了 但他到底學了怎麼樣 不知道 學習的系統裡頭 它就有做到發問 可以留言 出作業 我們可以批改 (通訊軟體)也主動提醒我 我上面有作業要批改 對 (線上教學)跨過距離的問題 獲邀在大陸騰訊、影視工業網拍片學院等知名互聯網中,製作線上教學課程,台灣師資西進充滿商機,卻不輕鬆。
需要至少9個月的時間(備課) 包括更好的成果 同學的好評 老師其實在這期間 要持續投入很多東西 老師如果不是真正熱愛教學 他其實最後是跑不到這個時間段的 線上教學留下數位學習軌跡,學生獲得學分認證後,進入職場還能再加分。
*電腦應用冠軍 台灣之光
這份工作跟以前我從事的 譬如說像在電視台 或者是作主管 這些工作類型都不一樣 今天我可能只是做一個啟蒙的動作 給了你一點點什麼東西 因為這樣子改變人的一生 開始發現到成就感 還有對於教學有更大的熱忱
*輔導參賽.認證 全球通行
幫助更多學生,在產學互動上無縫接軌,漂漂老師在大中華區,推動Adobe軟體培訓與認證教學,帶領ACA(Adobe世界盃設計創意競賽)、和MOS電腦應用技能競賽學生,站上世界冠軍舞台。
*與世界競爭 陸推Adobe認證
計時開始 (欸 老師)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玩AE啊) 從你們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啊 (為什麼叫漂漂老師呀) 因為希望這個世界漂漂亮亮的喔 快問快答、自媒體設計,以繽紛的品牌形象,將自己行銷兩岸四地、東南亞、澳洲等地。
*繽紛品牌 站穩世界舞台
在北京中國設計節,站上世界舞台,蔡雅琦位列中國(大陸)設計業青年百人榜,獲得光華龍騰獎的肯定,跨越時空限制,台灣網紅成功西進,自媒體時代,設計教學玩出無限可能。
感謝支持
中國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 華岡興業基金會 Datavideo Taiwan 中華數位設計創作協會
光華設計基金會 Adobe中國授權培訓中心 Pearson Vue Certiport(北京) 影視工業網(北京)CineHello
LINE 原創市集 碁峯資訊 翊利得資訊 台灣資訊整合協會
Adobe Certified Associate World Championship
中華美學文化基金會 月亮制作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zw473UyiOs/hqdefault.jpg)
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謝亞耘|Part 1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建議可直接到官網觀看,講座摘要讓你更快了解科 ... ... <看更多>
成 大 工業設計 師資 在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ncku ID | Tainan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成功大學工業設計 系ncku ID, Tainan, Taiwan. 839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 59 were here. 用學生的角度,帶大家認識成大工設~ 不再只局限於官網讓我們看看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