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子女身上付出過多,以至於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沉沒成本。此時所謂的「愛」,已經轉變成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於是一旦跟孩子的關係斷開,等於一二十年的時間都白白浪費了。此時「戒斷反應」會非常強烈,滋生了潛在的道德綁架可能。
再比如養兒是為了防老,「我現在這麼做,是給我的未來買一份保險」……
我們普遍認為的「愛」裡,就有很多種其實是「非愛」的。當然還有一大堆我們一眼看上去就根本不愛的,比如賣孩子、把孩子當出氣筒等。所以,所謂的「父母總是為子女好的」,這一點已經無須複雜證明就能知道是荒謬的了。
摘錄自《#你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這篇在談親子之愛,筆鋒犀利,論述不太一般,有些朋友看了恐怕不會太舒服。不過,這篇文章也描述到了某些親子相處的面向,能發人深省。
祝願您,能保持思考的彈性,勇於挑戰自己思考的慣性!
... ... ... ... ... ... ... ... ... ... ... ... ... ... ...
父母偉大,但沒有那麼偉大
【文/ 蔡壘磊】
■ 父母總是為子女好?
人和人最好的界限就是相互獨立,但僅這樣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弄明白不同人之間的具體邏輯關係。
我經常被人問到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問題,這些問題大同小異,但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對親子關係的認識模糊不清。許多人由於被「有毒」教育洗腦過久,導致對客觀事實視而不見,只願意固執地相信那些與自己現有的雜亂不堪的認知系統相融的東西,於是,自然對於超出這個範圍的事實難以理解,以至於處理不好一些基礎的事情。
在父親節、母親節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很多形容父母偉大的詞句,煽情異常。還有的學校搞感恩教育,弄得全場哭聲一片。然而,這裡面除了滿滿的噱頭和行銷之外,其實對於我們認識客觀世界毫無說明。
很多人都毫不懷疑地認同,父母永遠為子女好。稍微有一點思考能力的人,會認為父母的出發點的確是為子女好,但有時容易「好心辦壞事」。不過之所以偶爾給子女造成困擾,也僅僅是因為方式和方法的問題。這些理解都沒有正確理順親子關係的核心。
父母這種生物,跟「對子女好」之間是沒有什麼必然的邏輯聯繫的。通常,父母都會盡力將子女撫養到有獨立能力為止,不過這就足夠偉大了嗎?這種行為在鳥類或者哺乳動物中也很常見,是嵌入基因中讓種族得以順利延續的一種天性,非人類獨有,而「偉大」這個詞顯然也不是這麼用的。
如果硬要將這種行為說成「愛」也可以,但這是一種初級的衝動,一種沒有多少理性成分、沒怎麼經過思考的「愛」,跟我們通常說的愛是有區別的。就像你的天性就是要進食,若是因為你的進食行為從而讓某些物種得以更好地生存,那麼該物種就該認為你很偉大嗎?顯然沒有一毛錢關係,但該物種若是沒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也許是會這麼認為的。同樣的道理,子女作為受惠的一方,因為性命得以保全,自然容易將這種天性視為莫大的恩惠。因此,從古至今,在智慧未開化的時候,我們一直將其視為高層次的「愛」。
不過在子女有了獨立能力以後,很多父母還是會繼續盡心盡力地撫養,顯然就不能用天性來解釋了,而是根據社會現實分為很多種原因。比如父母受到社會的道德壓力──「因為周圍人都這樣,所以我不得不這樣,否則會被人指指點點」;比如父母有攀比需求──「誰的孩子更厲害,誰就更厲害」。這就直接導致很多父母用近乎變態的方式逼孩子成長為他們想要的樣子,這背後除了「為孩子好」以外,可能有自己的攀比私心在作祟。比如父母在長期撫養中形成了「默認價值觀」,那就是「撫養孩子天經地義」「我的一切都是孩子的」 「孩子是我的延續,跟我是一體的」等,這使得他們人為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了,並用從中得到的快樂強化這種「默認價值觀」(這也導致一旦子女的反應與他們的期待不符,很多父母會憤怒)。比如父母在子女身上付出過多,以至於沒有了自己的生活,形成了巨大的沉沒成本。此時所謂的「愛」,已經轉變成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於是一旦跟孩子的關係斷開,等於一二十年的時間都白白浪費了。此時「戒斷反應」會非常強烈,滋生了潛在的道德綁架可能。再比如養兒是為了防老,「我現在這麼做,是給我的未來買一份保險」……
我們普遍認為的「愛」裡,就有很多種其實是「非愛」的。當然還有一大堆我們一眼看上去就根本不愛的,比如賣孩子、把孩子當出氣筒等。所以,所謂的「父母總是為子女好的」,這一點已經無須複雜證明就能知道是荒謬的了。
■ 親子「天性」並不天然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很複雜,雖然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了父母的那些看似真心實意為孩子好的行為,其內核很多都並不純粹。但父母對孩子的關心和情感,有時又不像是有目的的,這一點我想很多為人父母的人都深有感觸,那麼問題出在哪兒呢?在於我們並沒有將情感的物件搞清楚。
我們會對某個老物件有感情,我們會對某個玩了很久的遊戲帳號有感情,我們會對某個人有感情,這些感情的物件是什麼,是老物件、遊戲帳號或是人本身嗎?我想很多人都沒有真正想明白。
人在與世界的互動中,一直進行著塑造與反向塑造。我們不斷地將自己的某些資訊加到其他人或物的身上,同時也通過接收其他人或物的資訊來改造自己。所以當我們對某人或物做出某種行為之時,我們就將這個行為所包含的全部內容加在了對方的身上,對方可以拒收,也可以曲解,但那是在對方的世界裡。在我們自己的世界裡,內容是我們自己定義的,也就是說,不管對方收不收,反正我們的大腦是認為我們已經加上了的。
於是,不管老物件、遊戲帳號有沒有意識,對我們而言,那些曾經令我們印象深刻的記憶是存在的。不管孩子領不領情,對父母而言,曾經千辛萬苦的撫養行為是存在的。
你跟這些東西的所有交集,構成了你的情感來源,而非這些東西本身。這句話或許不太容易理解,希望你反覆閱讀一下。那麼,我們情感的物件是什麼?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分身」。我們對凝結在其他東西上面屬於自己的那部分產生了情感,我們付出得愈多,情感就愈濃烈。
所以,所謂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情是什麼?
很遺憾,世俗認知中的親情是虛構的,真實存在的只是父母與自己那麼多年付出的心血、精力、勞動之間的情感。如果父親與子女從母親懷孕開始就素未謀面,幾十年後相認,他們之間是根本沒有親情的。如果看似有,那一定是諸如「孩子是我生命的延續」「不認爹娘就是不孝」等,錯誤認知和社會道德壓力在起作用,這不是情感。同理,當某些富人的寵物犬丟了之後,為什麼這些人甚至願意花費寵物犬原價格的一百倍懸賞找回,而普通人可能不會出這麼高的價格?因為在付出同等時間和心血的前提下,富人的時間價值比普通人值錢,於是他的情感價值自然比普通人值錢。偶爾有幾個普通人也願意出很高的價格,那是因為他們付出的心血更多,於是情感總值就水漲船高。
那麼,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又對父母有哪些「天性」呢?
很遺憾,孩子的確有印刻和跟隨的天性,但並非是對父母的,而是出於生存需求。是不是親生的,這並不重要,在沒有能力獨立生存的時期,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事。因此,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是基於「不得不信任」和「不得不依附」。這裡面當然有情感,關於情感的由來我們已經說得很清楚,刻意昇華情感並自我感動是不正確的。
所以你看有些孩子,父母對他付出了很多,但他往往並不懂得感恩,是他天性特別壞嗎?當然不是,是父母不懂人性,用了錯誤的方式對孩子好,就不要怪孩子「忘恩負義」。
有同父母產生互動,所以僅僅是父母把自己的心血加在孩子身上。那麼父母自然對孩子有感情,因為父母對自己的心血有感情。但孩子並沒有,所以孩子怎麼會對父母有感情呢?就算孩子有那麼一點點「感恩」,那根本就是靠教育強行洗腦出來的,並非出自人的天性。一旦有利益大過了背棄教育的羞恥感, 這種模式馬上就會崩潰。
因此,如果父母希望跟孩子之間,能夠長時間地保持一個互相有感情的友好狀態,那麼,就得多提供孩子為父母做事的場景。不要以為這是壓榨孩子,其實一味對孩子好才是真正的自私,因為對孩子好是使父母心情愉悅的本意,符合本意的當然是自私,但我們的教育卻常常把這種自私扯成無私,實在是荒謬之極。
.
以上文字摘錄自
《#你懂這麼多道理,為什麼過不好這一生?》
讓你不迷茫,突破盲點的33則人生指引(二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8167
@新樂園出版 與你悅讀
https://www.facebook.com/Walkers.Cultural/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內容摘錄 在 科技農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農聞分享 巴拉刈和豐年社,2爭議一次看懂!
【巴拉刈禁用吵什麼 & 農傳媒為何下架相關文章】
✍摘錄:{ 前豐年社記者林慧貞臉書公開貼文 }
1. 巴拉刈爭議在於:鬆散的農藥管理措施,造成醫界與農業界對「農藥毒性」各持相反見解。
2.禁用巴拉刈爭議已經吵了10年,禁用後沒有適當的配套始終是大問題。
3.消費端與生產端缺乏對話,加上有心人士刻意污名化農藥,造成兩端對立情勢。
4. 2017年豐年社(汪文豪社長任職時)做了完整客觀的系列報導,但新社長以自己的「新聞專業」,直接下架部分優質文章,甚至將撰文作者一律改名為「編輯台」。
小編:🙄身為科普同好人,未經作者許可擅自更改作者姓名,是非常不尊重智慧財產(著作人格權)的做法。期許豐年社能對這次事件有更好的回應。
(警語:這是一篇個人心得兼巴拉刈導讀,文長慎入)
最近巴拉刈吵得沸沸揚揚,身邊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了,敝人前公司豐年社農傳媒,將我和同事在2017年寫的巴拉刈文章下架了,正確來說是移出專題頁面(這張圖就是當時的專題頁面),網站還找得到,部分文章作者欄位被改成編輯部,然後同一個頁面連結換成了新的文章。(詳見留言)
現任社長今天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豐年社更改、推出任何一個專題,都是基於對新聞專業的認識。」
好,暫且放下抹去作者名稱是否侵犯著作人格權,今天就來談何謂專業。
-----我是分隔線,前情提要一下-----
2017年農委會主委林聰賢5月12日丟出震撼彈,預計在該年7月禁用巴拉刈這個長期備受爭議的劇毒農藥。
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兩個月。
巴拉刈所以備受爭議,在於他的除草效果很好、價格又低,就現有科學研究來看在環境中降解快,「相對」其他除草劑對環境影響較小。被歸類為劇毒農藥是因對人體的毒性高,喝1c.c.就可能致命,而且是意識清楚痛苦死亡。
有些人會喝巴拉刈自殺,第一線醫療人員眼睜睜看著患者痛苦死去,束手無策,因此長期呼籲禁用。但對於務農的人來說巴拉刈是個俗又大碗的好幫手,尤其是用於紅豆落葉採收。
長期以來雙方處於極度對立的狀態,醫界認為禁掉可以降低自殺率,農業界反駁怎能因少數人不當使用而禁掉這個重要的農藥。
-----我是分隔線,喝杯茶吧小心別拿到巴拉刈-----
這個議題至少討論(吵架)了5、6年,會這樣說是因為我2012年開始跑新聞後,第一個自己規劃的專題就是巴拉刈,而實際上爭議時間應該超過10年。然後農委會主委說兩個月後要禁掉。
想當然爾反彈鋪天蓋地,其中我認為最糟糕的是,反對禁用巴拉刈的農民,被一些人貼上破壞環境、只為自己方便的標籤。
這樣的批評其實隱含著台灣農業長期的問題,一般民眾、消費者,對農業現場太陌生,沒辦法理解,對話變成對立。
雖然我一直覺得怎麼又來了,開玩笑地說乾脆把以前寫過的文章再重新拿出來放就好,但我們還是很認命地開始規劃一系列文章。
如同下面這張圖看到的標題,我們覺得首先應該從科普開始,讓民眾認識巴拉刈是什麼、用途、以往的研究報告,認真的同事查了一堆資料,畫了好幾張表格。
*搭配服用:【解析「巴拉刈」禁用爭議】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邊追新聞最新進度同時,我們也拉回農業現場,理解為何農民無法割捨巴拉刈,老實說這個根本和我2012年寫的角度差不多,因為中間根本沒變過啊啊啊,害我邊寫邊覺得有點心虛又哀桑。
至於農民為何無法割捨,原因比很多人想得複雜,以紅豆為例,紅豆採收時必須先乾燥才好收割,如果太「青」,枝葉會卡住機器造成損壞。
要知道紅豆收割時,收割業者一天工作12小時是常態,農民要排隊的,還要動用人情「拜託」。而巴拉刈就是最好的乾燥劑,噴完後兩三天紅豆葉子便乾枯了。
(但我們吃的是豆莢裡的紅豆,而且巴拉刈降解快,後續還要選豆、拋光,不會殘留在豆莢裡齁別擔心,沒人想要毒死你你沒那麼重要。)
聰明的你可能想到了,為什麼要搶收紅豆,不等他自然落葉就好了呢?
首先是雨,收割時遇到雨紅豆收成當然會受影響,採收時間拉越長風險越大;再來是高屏農民習慣在二期稻作和一期稻作中的短暫空檔種紅豆,如果紅豆收割不及,下一期作插秧時間延遲,整季收成都可能受到影響。
最重要的是,台灣的紅豆價格長期由少數盤商掌握,價格時常波動,一個產季每斤價格平均可差到5元,很多農民受訪時說,如果盛產,盤商收的數量夠了,晚收的紅豆價格就會不好(聯合壓價則是另一個問題,在此先跳過)。
*搭配服用:【禁用巴拉刈後,那些尚待解決的問題⋯⋯】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講這麼多,你還要說農民用巴拉刈只是自私嗎?
當然他們是為了自己的收益沒有錯,但是什麼樣的產業結構讓事情變成這樣的、有心想突破困境的美濃農會又是如何翻轉這樣的結構,根本可以變成一個社會學論文了啊啊啊。
*搭配服用:【不用巴拉刈做紅豆落葉劑,他們付出哪些努力與代價?】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我是分隔線,寫到都想喝紅豆湯了-----
以上這些觀點都是2012年就寫過的角度,對我來說,這個專題最大的突破是終於稍微理解了醫界呼籲禁用的思考邏輯。(自白一下,身為跑農業的記者,我一直很難進入醫界的思考脈絡)
醫界支持禁用的理由不外乎是巴拉刈致死率極高、親眼見證病人痛苦死去、期望挽回衝動自殺的生命。
我後來發現,關鍵字是「挽回」。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任陳映燁曾統計,因自殺企圖(有自殺行為,但未成功)送至醫院急診處的多達7、8000人,一年後真正因自殺死亡的人數比例卻小於2%,「表示有9成自殺企圖者,最終能獲救。」
自殺可粗分成「衝動型」和「心意已決型」,陳映燁曾對使用農藥自殺和其他方法自殺的存活者進行研究,觀察「衝動性量表」,發現農藥自殺被救活者因衝動使用農藥的比例較高。
*搭配服用:【關注農藥自殺案背後被忽視的農村社會問題】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註:此篇作者是我同事趙敏,我改的稿,現在已全部變為編輯部)
也就是說,許多喝農藥自殺者並非心意已決,可能只是衝動時身邊剛好有農藥,但如果喝的是巴拉刈,存活機率就大大降低了。
看到這些數據我才知道,為什麼醫界這麼反彈巴拉刈,因為太多喝農藥自殺者是一時衝動,當然他們也可能用其他方式自殺,但如果已經知道喝農藥自殺者大多是因為衝動,就表示還可能有挽回空間,自然要用盡所有方法挽回。
-----我是分隔線,終於要結論了-----
釐清各方考量的角度後,接著就要找出交集。其實很簡單,若提高衝動自殺者取得巴拉刈門檻,回歸原來用途,其實醫界反彈就不會這麼大,農民也能繼續使用。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們在「管制農藥」這個醫界、農界少數有的交集上,一一點出問題,包括劇毒農藥管理未落實,巴拉刈本來該放在上鎖的櫃子、賣出要登記,卻有關係就沒關係,大家互相認識隨便賣。
推了好久的劇毒農藥代噴制度也失敗,代噴業者數量不夠、農民不願意付錢/不放心請人噴藥、政府宣導不力等等。
*搭配服用:【農村現場:巴拉刈爭議背後的劇毒農藥管理,才是關鍵】https://web.archive.org/…/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除了上述幾篇報導,我們也邀請了研究巴拉刈的權威、台大農化系顏瑞泓老師親自撰寫文章介紹巴拉刈,希望從學界角度來剖析巴拉刈可能有的接觸風險,當然同時也是加強專業性。(天知道老師多低調,我2012年被打槍好幾次根本訪不到,菜鳥心靈受創嗚嗚)
*搭配服用:
【除草劑面面觀:認識背負罵名的巴拉刈】
https://www.agriharvest.tw/theme_data.php…
(目前網站找得到,標題被改為「除草劑面面觀:認識巴拉刈」)
【農化專家告訴你巴拉刈的毒理與風險】
https://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
(註:6/19後,許多人都連結不到這篇文章,我在6/20凌晨1、2點用google、農傳媒站內搜尋也找不到這篇文章,但現在又出現在網站上了)
-----我是分隔線,剛剛是假山頭現在是真結論-----
「為什麼是農業界的錯,啊你不要喝就好啊,怪我囉?」
這是很多農業界朋友對巴拉刈的觀點,但說實在的,如果農業界一直抱著這樣的態度,那對話根本無法開啟。現實是你不可能自成一個圈圈,不理會醫界提出的數據,巴拉刈管制不力是長久問題,其實醫界最終目的只是要讓巴拉刈不好取得,在這樣的交集上,雙方是有機會可以達到各自目的的。
但是,化解對立,從來也不只是農業界、醫界的功課,事實上,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巴拉刈只是一個縮影,民眾對於農藥的恐懼、生產現場的陌生,都是讓對立加深的溫床。
這也是我們那時推這個專題的重要動力,即便社會對立如此,我們仍舊相信溝通,相信改變,雖然期待的反面是傷害,但還能怎麼做呢,不戰鬥就沒有改變的可能。
-----我是分隔線,岔題一下-----
最後要告解,我對巴拉刈這議題有著很特殊的情感。
2012年菜鳥記者剛入行兩個月,對農業還充斥著文青泡泡,覺得怎麼可以讓巴拉刈用在紅豆呢這是劇毒農藥啊對環境不會有害嗎。
感謝當時溫仲良大大戳破我的文青泡泡,帶著我到美濃,看見整個農業環境是如何讓農民無法選擇,最終又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當下我非常震撼,然後羞愧。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啊,還說要當什麼記者讓更多人看到真相呢。
也是在那次的採訪中,第一次走進高雄區農改場,認識了
黃德昌 (Tze-chung Huang) 場長,那時其實是帶著挑戰的心情,質疑巴拉刈對環境的影響是否如宣稱那麼低,場長雖然立場不同,但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之後還到文章留言,說我有做功課。天知道對一個菜鳥記者來說,被不同立場的人肯定有多感動,也讓我相信原來對話是有可能的。
後來幾乎每一次演講,我都會用巴拉刈來舉例,我們與農村的距離有多遙遠。這是對於曾經無知的自己一種提醒。
-----我是分隔線,終於要攻頂了我豪想睡-----
其實農傳媒寫的巴拉刈文章不只有這八篇,但專題必須有所割捨,我們有自信,你只要看完這八篇,就會懂巴拉刈到底爭議在哪。
放到今天,我仍舊有自信這些文章禁得起考驗,這是我對當時農傳媒編輯台專業的自信。
我無意干涉現在豐年社編輯台,這也不是我能干涉的,只是作為一個曾經努力產出內容、而文章也還掛在網站上的員工,對於現任農傳媒主事者使用同一個專題頁面連結,卻置換文章,而且移出專題頁的文章包含了台大農化系顏瑞泓老師兩篇科普文,真心想知道所謂的「基於對新聞專業的認識」是什麼。
#至於媒體角色的討論就另闢戰場吧
#可以寫成論文了吧讓你訪讓你訪
#為什麼在高雄曬了兩天太陽回來還要寫這些已累
我也不想一直當好人內容摘錄 在 鄭龜煮碗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鄭龜今天嗑什麼 Day 20
台灣的長輩有什麼可以看呢?
我指的是:從年長者的視角出發,認同年長者的社會價值與成長背景,連結年長者與其他世代,不將差異刻板化呈現,也不否認差異存在,並認真製作的優質內容,特別是戲劇與娛樂節目。
我前幾年常常聽到我自己家裡的長輩說,「電視上沒有他們看的東西」,儘管如此,沒事還是只能看電視打發。而近幾年我也常看見年輕朋友不解地問,為何連長輩圖這麼粗織濫造的訊息老人還那麼愛看?還一直轉傳?
這個問題,我隱約覺得跟之前談過的 #天然統世代 有類似的成因,也可能會造成類似的影響。我讀了幾篇不太新,探討年長者媒體使用行為台灣本地論文,以及 Pew Research Center 上有關的調查,但沒有解決心中疑惑。
當台灣 65 歲以上的年長者越來越多,懂得上網與擁有智慧型手機的比率持續提高,能夠消費媒體內容的時間大幅增長,包括我在內的內容創作者有為這個趨勢與群體做些什麼事嗎?我自覺實在很少。
#要說青壯年也是可以啦
好,以下是今天的「鄭龜嗑什麼」:
--------------------------
1. 〈百度广告陷入危机,但出问题的不只是百度也不只是广告业〉(來自好奇心日報)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3897.html
感想:從中國的營銷預算降低趨勢跟手機App使內容城邦化,連結到百度這家以搜尋廣告為主的科技公司最近一季的虧損。從數據看來,百度已經不再是 BAT 之列,接下來就看百度在企業端業務的投資,包括能源、製造業、自駕車等等能否開花結果吧。
--------------------------
2. 〈鄭立:鹿鼎記 —— 不,反清復明並不只是個口號?〉(來自 CUP 媒體 )
https://www.cup.com.hk/2019/05/20/chenglap-royal-tramp/
感想:可以寫一本「看星爺學說服技巧」的書了。
--------------------------
3. 〈第一哩路〉( 來自 莊祐端 )
https://www.facebook.com/yutuang.chung/posts/2782010448480895
摘錄:「重要的是台灣讓同性婚姻合法,並不代表歧視與壓迫就此煙消雲散,正如《天啟》仍有不少變種人在貌似和平的社會裡過著悲慘的生活。如果恐懼未知的事物、輕信未經查證的謠言、壓迫少數人製造優越感……仍然是多數人習慣的思考與生活方式,那麼我們要擁有真正的平等就會很艱難。」
--------------------------
4. 〈我們真正應該關切的不只是撐過2020年,而是我們這個社會要怎麼走下去〉( 來自 Shen-Horn Yen )
https://www.facebook.com/shenhornyen/posts/10211125450370493
感想:非常有同感的一篇。
--------------------------
5. 〈我們與監獄的距離:那些監獄設計案教我的事〉(來自 獨立評論在天下 )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59/article/8076
摘錄:「我以為我奉公守法,當個好人是天經地義的事,而且很簡單,根本不需特別努力;別人不這樣做,就是他自我毀滅、不知上進、自甘墮落,應該被社會制裁……。但就在這稱得上精美的小臥房裡,我認真地想,如果是我,為什麼我會被關進來?到底是什麼情形會讓一個人犯罪?那時我突然懂了,如果可以選擇,99%的人都不願意人生變成這樣子。所以問題又回到了「選擇」這件事上。我開始有點理解蘿貝卡說的話,有人是從來沒有過選擇的。於是,對於自己長期以來的理直氣壯,我第一次開始產生動搖。」
--------------------------
以上就是今天的 #鄭龜嗑什麼。今天份量我自己讀起來都覺得有點重,但很推薦大家都看看,分享你的心得。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