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逃生 #Exit #엑시트
由曹政奭與潤娥領銜主演,是「雞不可失」團隊全新打造的動作災難喜劇片。光看「災難」跟「喜劇」這兩個衝突的形容詞湊在一起,就知道這部電影有多浮誇了。如果你喜歡雞不可失的笑點,相信你同樣也會喜歡這個劇本。
兩位主演極盡所能顛覆你想像的誇張詮釋,電影人設非常貼近日常生活的刻畫,開場所描述家人之間微妙的互動關係十分可愛。特別是曹政奭作為獨子的驕傲與幺子的卑微有著很大反差萌,沒有尺度上限的喜感度爆棚。我很喜歡「國民媽媽」高斗心的回歸與老戲骨爸爸朴仁煥的甘草點睛。
這是一部講述化學毒氣擴散的城市災難片,與屍速列車的開場有點像,所有的災難都是從人類開始的。維基百科寫到製片預算是130億韓元,遠遠超過雞不可失65億韓元的兩倍之多。可以看到電影裡存在很多空拍的大場面,在場景特效上下足了功夫。拍攝手法新穎連結了時下最流行的網路直播文化,成功的創造話題誘發觀眾的共鳴,獲得市場很大的熱烈迴響好感度大加分。
電影開場以災難警示簡訊作為破題,關於天災地震海嘯有什麼好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生存在這個世代無力回擊的現實。韓國自7/31上映以來已經打破驅魔使者的票房,在韓國入口網站均獲得高度評價,NAVER媒體觀眾評價高達9.33分、Daum電影則為8.2分,CGV電影院觀眾滿意度高達97%。
「不是只有地震或海嘯是災害,我們現在的狀況本身就是個災難」—李永南
曹政奭所飾演的李永南是個名副其實的魯蛇,有著偉大的的願景,卻面臨現實找不到工作的挫折,過著每天在家啃老的廢材人生。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之後,身邊的每個人總是這樣說著:「加油!你一定可以的,之後肯定會順利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這些聽起來像是鼓勵的話語,其實停在受傷的心裡是最沈重的包袱。為了扛起別人眼中的期待,那背後付出的辛苦有誰在乎呢?這些隨口說出會好起來的人們,又有誰能真正保證之後一切都會順利呢?
這段屬於李永南的電影獨白,讓我想起了兩年前SHINee主唱鐘鉉的離開最後留給粉絲的話,如果不能了解我的選擇,就請對我說「辛苦了」,「這樣就做得很好了」,就算不能笑著送我離開,也請不要責怪我,辛苦了,真的辛苦了,再見。
治癒心靈最好的出口,並不是強拉著別人要他努力走出來才叫勇敢。傾聽生病的心,輕聲一句「辛苦了!你已經做得很好了!」用同理心試著理解的關心,比任何一句你要加油更有力量。
#只是相愛的關係 劇本寫到每個人心裡都有無法承受的輕與重。如果沒有經歷過相同的痛苦,如何保持優雅的勸說別人應該要輕輕放下。
「不幸中的大幸並不存在。不幸,就是不幸!」
— 文秀
「每個人都努力的在為自己的人生尋找出口。」
雖然極限逃生並不是我第一眼會喜歡的劇本,但在浮誇的角色背後所隱藏的內蘊是有意義的。比起中譯版本的電影名稱,我更喜歡韓文版本直接英譯為엑시트=EXIT=「出口」
在人人自危的時刻,我們好不容易逃到了出口,你會選擇先保護自己還是別人? 在生存之下面臨抉擇並不容易,但透過電影讓我們看到了更到可能。
「有時候犯錯也沒關係,因為誰也會如此」
說沒關係這句話,光是這話也能得到安慰。
#心情點唱
— 鐘鉉 放開我 Let Me Out
https://youtu.be/7z8uMSBWv-E
如今無論是誰都好
現在無論怎樣都好
拜託誰來抱抱這厭倦了世事的我吧
誰來擦擦被淚沾濕的我吧
拜託先注意到疲憊不堪的我吧
理解沒用的我吧
拜託幫幫我吧
即使你的眼將我
冷漠地環繞我也已經失去軀體
無法原諒自己的我
是的 無法原諒你的我
一直讓自己哭泣 以及
懷念你 想要回到從前
再走一點就好 只要再
踏出一步 一切將結束
不要傻傻抓著不放
就此放開我吧
鐘鉉最後一封留給粉絲的道別
https://is.gd/kiPVZ
#Mayday
#🌹
#卷在一起的日常
#我想說的是
#電影沒說的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
我們相愛過的一切 維基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爆文寫作2】如何把故事寫得有趣?
好了,我知道你迫不及待要開始寫了。
先把自己的奮鬥寫成金庸小說;
再把自己的愛情演成瓊瑤小說;
可是你只是素人,誰要看?
這就是素人寫作最大的難題:
當你不夠紅,寫自己沒人想看
但別怕,
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學爆文的原因,
學著把平凡人生譜成壯闊史詩。
既然你的故事沒人想看,
那沒關係,我們就先借「經典IP」來寫。
什麼是「經典IP」?
就是你聽過的神話、童話、典故。
就像雷克·萊爾頓借了神話大IP,
寫下《波西傑克森》,賣翻全球。
就像電影《公主與狩獵者》,
借了童話「白雪公主」這個大IP,
全球創下將近4億美元。
不過,我們不是要寫小說或拍電影。
因為那涉及「編劇」能力,
如果想學,推薦你找我的朋友:
許榮哲、李洛克、東默農
要開始練「爆文寫作」,
最簡單也最重要的練習就是:
把「典故」寫成一個「段子」
典故,是客觀的事實,但讀起來,
就像是維基百科,一板一眼,無趣。
因為它只負責讓你知道這件事,
但不負責撩撥你的閱讀樂趣。
段子這個詞,出自相聲,
指的是相聲中的一段有趣的內容。
所以你要練習把「客觀」典故,
用你的「主觀」,改寫成段子。
相信我,這不會很難,因為有我在。
教你三個我常用的寫作技巧:
一、遮蔽
「遮蔽」就是「隱藏」+「揭露」。
你先找一個讀者認識的名人,
但普遍不熟悉的故事。
在寫他的故事時,先「隱藏」他的名字,
改用「有個年輕人」、「有個窮小子」取代。
等故事說完後,
最後再「揭露」他的名字。
這時,讀者就會有一種驚喜感:
「什麼!原來就是他!」
舉個我曾寫過的例子給你吧!
「在美國有個年輕人,由於家境貧窮,他開始做起了渡船的生意。但是因為搶了別人的生意,所以被打了一頓,更糟的是,還被告進法院。控告者說年輕人沒有得到肯塔基州的渡船特許權。當法官正要判年輕人罰款時,年輕人說話了:『法官大人,對方控告我是根據肯塔基州的法律,但其實我是從印第安那州的河邊,把客人載到河中央的輪船上,我並沒有進入肯塔基州啊!因此控告不該成立。』法官被年輕人清晰的邏輯給震撼了,最後判決無罪。後來,法官很欣賞年輕人,要他跟著自己,繼續學習法律。這位年輕人也沒辜負法官的期望,長大後透過法律伸張正義,成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誰呢?
各位,他的名字叫做亞伯拉罕‧林肯,美國的十六任總統。」
注意到了嗎?
林肯你肯定很熟,
但這個故事你絕對不熟。
當熟悉的人加上不熟悉的故事,
利用「遮蔽」技巧,就能創造驚奇。
若你對這個技巧感興趣,
推薦你買王溢嘉老師《青春第二課》,
裡面所有故事,都是遮蔽技巧的運用。
而我,也是從這本書得到啟發的。
二、換框
「換框」就是「古事」 + 「今世」。
前陣子,熱門美劇《冰與火之歌》,
有個場景引發熱議,
就是明明是中古世紀,
但場景竟出現星巴克的杯子。
這意外插曲正巧解釋換框原理。
符合時空的事物叫正常,
違反時空的事物叫反常,
然而,反常才會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這就是近年來,
為何國文著作很夯,
像是謝金魚《崩壞國文》
厭世國文老師《厭世廢文觀止》;
敏鋯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
因為這幾位作家,把原本無趣的國文,
換了個現代框架,瞬間拉近讀者的距離。
舉個例子好了,
咪蒙在《聖人請卸妝》,
是這麼寫墨子的:
「提倡低碳主義的墨子、宣揚不插電生活的墨子、
與一切誹聞絕緣的墨子,成為最當紅的相親節目
《非嗔勿擾》的嘉賓,這是充滿懸疑。」
典故會說墨子刻苦勤樸,摩頂放踵,
但這麼講很平面,掀不起任何波瀾。
咪蒙把概念換了框,
變成「低碳」、「不插電」的現代感,
再用「相親節目」製造墨子形象反差。
三、圍觀
圍觀就是「路人」+「反應」
我研究所論文研究的是「三言二拍」,
這幾部小說,說穿了,
就是古代的「玫瑰瞳鈴眼」,
只差沒有盛侏儒。
「三言二拍」有個有趣現象,
就是每次主角群發生了什麼事,
旁邊都會有群鄉民,
拉板凳、吃雞排、喝珍奶、看好戲。
舉個例子來說,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你聽過吧!
杜十娘是京城名妓,
與尋芳客李甲相愛後,決定從良,
贖身後,兩人準備廝守終身。
沒想到,李甲被玩咖孫富說服
竟然把杜十娘賣給孫富。
最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後,投江自盡。
注意喔!這時作者寫道:
「於是眾人聚觀者,無不流涕,都唾罵李公子負心薄倖。」
「當時旁觀之人,皆咬牙切齒,爭欲拳毆李甲和那孫富。」
哪來這麼多人旁觀?
而且有這麼多人,
怎會眼睜睜看杜十娘投江?
這就是「圍觀」的寫作技巧,
故事情節無法改變,
但透過路人的反應,
為讀者找到情緒宣洩出口。
這招怎麼用在爆文寫作呢?
就是當你描述情節時,
設想旁邊有群鄉民,
他們會作何反應?
把他們的反應寫出來,
越馬景濤(浮誇)越好。
比方我《飄移的起跑線》有篇文,
叫做「致對手:謝謝你,虐過我」
裡面我寫了莊子的故事,我是這麼寫的:
「莊子老婆過世,
他在那邊鼓盆而歌,
世人嚇到骨盆下滑,
這根本比川普還狂啊!」
還有:
「莊子轉身,跟弟子說:
『來!老師跟你說個故事。』
弟子還來不及說不要,莊子就講起來了。
這都是刻意揣摩路人反應,
創造角色言行張力的寫作技巧。
天哪!我這篇太有誠意了!
根本把爆文寫作的精髓開誠布公。
那是因為,
我受惠於爆文寫作。
也希望努力的你,
因為爆文寫作而被看見。
------------------------------------------------------
我知道你現在歡欣載舞,
但別開心得太早,
因為知道技巧並不代表學會啊!
我出個作業讓你練習,
請你找個熟悉的典故,
用我教的這三個技巧,
改寫成段子。
打成文字檔後傳給我,
我會挑出寫得最有趣的,
寄送一本書給你!
給你幾個典故參考吧:
司馬光破缸救友、蘇秦懸樑刺骨、張良圯橋撿鞋
#歡迎分享
#可以幫我把三個技巧編個口訣嗎我想不到
#只要懂技巧加上練習人人都可以寫出爆文
我們相愛過的一切 維基 在 歐陽立中 「演說課x桌遊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爆文寫作2】如何把故事寫得有趣?
好了,我知道你迫不及待要開始寫了。
先把自己的奮鬥寫成金庸小說;
再把自己的愛情演成瓊瑤小說;
可是你只是素人,誰要看?
這就是素人寫作最大的難題:
當你不夠紅,寫自己沒人想看
但別怕,
這就是為什麼你要學爆文的原因,
學著把平凡人生譜成壯闊史詩。
既然你的故事沒人想看,
那沒關係,我們就先借「經典IP」來寫。
什麼是「經典IP」?
就是你聽過的神話、童話、典故。
就像雷克·萊爾頓借了神話大IP,
寫下《波西傑克森》,賣翻全球。
就像電影《公主與狩獵者》,
借了童話「白雪公主」這個大IP,
全球創下將近4億美元。
不過,我們不是要寫小說或拍電影。
因為那涉及「編劇」能力,
如果想學,推薦你找我的朋友:
許榮哲、李洛克、東默農
要開始練「爆文寫作」,
最簡單也最重要的練習就是:
把「典故」寫成一個「段子」
典故,是客觀的事實,但讀起來,
就像是維基百科,一板一眼,無趣。
因為它只負責讓你知道這件事,
但不負責撩撥你的閱讀樂趣。
段子這個詞,出自相聲,
指的是相聲中的一段有趣的內容。
所以你要練習把「客觀」典故,
用你的「主觀」,改寫成段子。
相信我,這不會很難,因為有我在。
教你三個我常用的寫作技巧:
一、遮蔽
「遮蔽」就是「隱藏」+「揭露」。
你先找一個讀者認識的名人,
但普遍不熟悉的故事。
在寫他的故事時,先「隱藏」他的名字,
改用「有個年輕人」、「有個窮小子」取代。
等故事說完後,
最後再「揭露」他的名字。
這時,讀者就會有一種驚喜感:
「什麼!原來就是他!」
舉個我曾寫過的例子給你吧!
「在美國有個年輕人,由於家境貧窮,他開始做起了渡船的生意。但是因為搶了別人的生意,所以被打了一頓,更糟的是,還被告進法院。控告者說年輕人沒有得到肯塔基州的渡船特許權。當法官正要判年輕人罰款時,年輕人說話了:『法官大人,對方控告我是根據肯塔基州的法律,但其實我是從印第安那州的河邊,把客人載到河中央的輪船上,我並沒有進入肯塔基州啊!因此控告不該成立。』法官被年輕人清晰的邏輯給震撼了,最後判決無罪。後來,法官很欣賞年輕人,要他跟著自己,繼續學習法律。這位年輕人也沒辜負法官的期望,長大後透過法律伸張正義,成為美國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誰呢?
各位,他的名字叫做亞伯拉罕‧林肯,美國的十六任總統。」
注意到了嗎?
林肯你肯定很熟,
但這個故事你絕對不熟。
當熟悉的人加上不熟悉的故事,
利用「遮蔽」技巧,就能創造驚奇。
若你對這個技巧感興趣,
推薦你買王溢嘉老師《青春第二課》,
裡面所有故事,都是遮蔽技巧的運用。
而我,也是從這本書得到啟發的。
二、換框
「換框」就是「古事」 + 「今世」。
前陣子,熱門美劇《冰與火之歌》,
有個場景引發熱議,
就是明明是中古世紀,
但場景竟出現星巴克的杯子。
這意外插曲正巧解釋換框原理。
符合時空的事物叫正常,
違反時空的事物叫反常,
然而,反常才會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這就是近年來,
為何國文著作很夯,
像是謝金魚《崩壞國文》
厭世國文老師《厭世廢文觀止》;
敏鋯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
因為這幾位作家,把原本無趣的國文,
換了個現代框架,瞬間拉近讀者的距離。
舉個例子好了,
咪蒙在《聖人請卸妝》,
是這麼寫墨子的:
「提倡低碳主義的墨子、宣揚不插電生活的墨子、
與一切誹聞絕緣的墨子,成為最當紅的相親節目
《非嗔勿擾》的嘉賓,這是充滿懸疑。」
典故會說墨子刻苦勤樸,摩頂放踵,
但這麼講很平面,掀不起任何波瀾。
咪蒙把概念換了框,
變成「低碳」、「不插電」的現代感,
再用「相親節目」製造墨子形象反差。
三、圍觀
圍觀就是「路人」+「反應」
我研究所論文研究的是「三言二拍」,
這幾部小說,說穿了,
就是古代的「玫瑰瞳鈴眼」,
只差沒有盛侏儒。
「三言二拍」有個有趣現象,
就是每次主角群發生了什麼事,
旁邊都會有群鄉民,
拉板凳、吃雞排、喝珍奶、看好戲。
舉個例子來說,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你聽過吧!
杜十娘是京城名妓,
與尋芳客李甲相愛後,決定從良,
贖身後,兩人準備廝守終身。
沒想到,李甲被玩咖孫富說服
竟然把杜十娘賣給孫富。
最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後,投江自盡。
注意喔!這時作者寫道:
「於是眾人聚觀者,無不流涕,都唾罵李公子負心薄倖。」
「當時旁觀之人,皆咬牙切齒,爭欲拳毆李甲和那孫富。」
哪來這麼多人旁觀?
而且有這麼多人,
怎會眼睜睜看杜十娘投江?
這就是「圍觀」的寫作技巧,
故事情節無法改變,
但透過路人的反應,
為讀者找到情緒宣洩出口。
這招怎麼用在爆文寫作呢?
就是當你描述情節時,
設想旁邊有群鄉民,
他們會作何反應?
把他們的反應寫出來,
越馬景濤(浮誇)越好。
比方我《飄移的起跑線》有篇文,
叫做「致對手:謝謝你,虐過我」
裡面我寫了莊子的故事,我是這麼寫的:
「莊子老婆過世,
他在那邊鼓盆而歌,
世人嚇到骨盆下滑,
這根本比川普還狂啊!」
還有:
「莊子轉身,跟弟子說:
『來!老師跟你說個故事。』
弟子還來不及說不要,莊子就講起來了。
這都是刻意揣摩路人反應,
創造角色言行張力的寫作技巧。
天哪!我這篇太有誠意了!
根本把爆文寫作的精髓開誠布公。
那是因為,
我受惠於爆文寫作。
也希望努力的你,
因為爆文寫作而被看見。
------------------------------------------------------
我知道你現在歡欣載舞,
但別開心得太早,
因為知道技巧並不代表學會啊!
我出個作業讓你練習,
請你找個熟悉的典故,
用我教的這三個技巧,
改寫成段子。
打成文字檔後傳給我,
我會挑出寫得最有趣的,
寄送一本書給你!
給你幾個典故參考吧:
司馬光破缸救友、蘇秦懸樑刺骨、張良圯橋撿鞋
#歡迎分享
#可以幫我把三個技巧編個口訣嗎我想不到
#只要懂技巧加上練習人人都可以寫出爆文
我們相愛過的一切 維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關心「親密關係」看這裡~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tWhUGYRH7MogudldI0jtC9Qaq3mh1VD3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策劃:裘凱宇
撰稿:陳怡璇
剪輯:鄒博全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經常在工作跟生活裡面,聽到這樣的案例。比如說,有一對情侶,他們在交往了幾個月之後,很快的決定要住在一起。
可是等到他們同居了一陣子喔,就要面對生活習慣啊,和價值觀的差異,於是開始出現很多的摩擦跟爭吵。
那他們之間經常會有這樣的對話,這樣對話就是呢:「還好我們現在只是同居誒,如果要是結婚之後,才發現你是這樣的人,我的打擊會更大…」
再不然就是:「啊你怎麼會是這個樣子!你怎麼會是這副德性!你是我當初愛上的那個傢伙嗎?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怎麼都沒發現你會這樣,你實在是太會偽裝、太假仙了啊…」
所以,你聽到這裡的時候,是不是也對於這樣的劇情,感覺到有點熟悉?回頭看看自己身旁的那個人,是不是有同樣的感覺喔。
確實喔,在愛情剛發生的那一刻,經常是兩雙眼睛看對眼,最美的遇見啊!談過戀愛的人都知道,那種眼裡只有對方,被視為是無人取代、唯一摯愛的甜美的感覺,真的是很好。
但是正是因為「戀愛」讓人有這麼心醉神的感覺,所以有時候我們會忽略一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們不能否認喔,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背景。所以在性格、脾氣、生活習慣各方面,無論大小事,一定會有很多的不同。
當我們的熱戀的激情褪去之後,再相愛的兩個人,都要面對真實差異的考驗。那你會不會有一點好奇,為什麼人在談戀愛的時候,很難去看到彼此的「不同」,眼裡只有彼此的「共同」?
在這邊跟你分享一個心理學的研究,有一個專門研究記憶的心理學家,她叫伊莉莎白.羅芙托斯。
她在一九八七年,有一個叫《法律與人類行為》的學術期刊裡面。她提出了一個觀點,叫做「武器聚焦」這樣的現象。
在這篇論文裡面呢,羅芙托斯和她的研究團隊,就根據凶案現場的目擊證人,他們的證詞去進行很多的實驗跟訪談。
他們從很多的受害者,或者是目擊的證人的訪談當中發現喔,當一個犯人,拿著短刀、手槍,這些凶器的時候,人們的眼神、眼光,很容易就只會注意「凶器」。
於是呢,他們能夠正確的記住,犯人拿了什麼武器,然後能夠說出關於這個武器,到底是什麼東西。
在一剛開始,這武器在哪裡出現,最後有沒有人開槍,或有沒有人被刺傷到,或者是「凶器」到底他是怎麼樣使用的、怎麼樣去做傷害的,這些東西大家都回答的出來。
可是,當研究團隊進一步問這些目擊證人,關於犯人的什麼?身高啊、穿著啊、後來他往哪個方向逃走?
這些目擊證人的記憶卻很模糊,想了半天都很難拼湊出,犯人的長相跟樣貌,還有跑到哪裡去,這些其實是更重要的細節。
這個實驗,其實是在告訴我們,如果有人,有那些特別吸引你注意的一個特徵;那麼這些人,他其它的小動作、他的個人的習慣,就容易被這個特徵掩蓋住。
也就是說喔,眼裡只有看到他那個最突出、最有特色的地方,其它的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我們這時候拉回來想一下喔:「為什麼我們會愛上一個人?」
在剛開始的時候,對方吸引你的原因,無非就是可能是亮麗的外表啊,或者是他的才華啊,或者是他某一項很出眾的能力。比如說,他很會逗妳笑。
可是要命的就是喔,無論你愛上一個人的原因是什麼,那個吸引你的關鍵,
其實不要懷疑,那個關鍵就是「凶器」!
就是「武器聚焦」的聚焦效果,有了這樣的凶器,你就會形成「武器聚焦」的現象。於是你其實會看不見,你們彼此間的差異。
更容易忽略了兩個人,其實是不是存在,不適合長久維持關係,的一些主要的原因;於是呢,愛情就很容易留下遺憾的結局。
根據研究統計喔,一段感情的高峰,就是以愛情最「火熱」程度的一個時間,
大概三個月,熱戀期就是三個月。
有更有進一步的追蹤告訴我們,談戀愛的人,在一段戀情漸漸的穩定,大概兩年之後,戀愛給人的額外的滿足感,就是那種讓你每天都覺得高潮的感覺,會回復到跟以前單身的時候,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這也說明喔,其實「熱情」本來就會褪去。沒有人每天都在熱戀時期的,也就是說喔,我們在愛上一個人,大概兩年之後,濃烈的愛意啊,就會變成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種親情的感覺。
所以,如果我們把眼光喔,放的長遠一點,如果你因為一段不如意的感情,讓自己的心情老是卡在某個人身上啊,而且除了讓自己情緒上很不舒服之外呢。
這個卡住的感覺,這種所謂的「情傷」,它還會影響到你的工作、生活,甚至於生命的前進。問問自己,這樣值得嗎?
事實上喔,如果你願意用更務實、更理性的角度來思考「愛情」、「親密關係」的話,那很多事情會有不一樣的看見。
其實,話說回來「情傷」是一個讓自己空轉,而且又不符合時間成本的事情。所以,如果能夠在戀愛關係裡面,不要有「情傷」或者是有這些「副作用」,那是最好的。
所以,我們要怎麼樣「談戀愛」,又可以避免「情傷」的發生呢?
首先喔,我要幫大家破除一個迷思,其實你的情人他沒有騙你,怎麼說呢?
你也可能喔,相信自己愛上的,是自己眼中的那個他,只是因為「武器聚焦」的原理,讓你在愛情剛發生的時候,沒有注意到他其它的行為細節。
也就是說喔,你後來不喜歡他的壞習慣、脾氣或是個性,他從一剛開始就在啊。只是你在剛開始的時候,都聚焦在所謂的「武器」、所謂的「凶器」,他其它的特質你完全忽略掉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在熱戀的時候、在戀愛初期的時候,你會覺得這些是「小事」,甚至於它完全不是問題。所以才會讓人在熱戀期過後,必需要承擔那種想像的幻滅啊、心碎的風險。
當然,我也必需說,如果你在陷入熱戀的時候,還要你去留意對方其它的行為細節;甚至於,你要認真的去考慮,兩個人是不是能夠真的,適合走的長長遠遠,其實這強人所難啦。
沒有人在熱戀期的時候,會想到這件事;或者是當大家在熱戀期的時候,你想這件事情的答案只有一個,叫做「一定可以的」。所以,換成是我,我可能也做不到。
所以今天在這裡,我提供你一個,可以避免「情傷」的具體作法。這個做法就是先提醒自己,在熱戀的期間,先不衝動的做任何的重大決定。
千萬不要喔,馬上一拍大腿、一拍桌子就說:「咱們倆來閃婚吧!」,這你一定會後悔。
等到了熱戀期過後,記得要回頭想想一些實際的層面。比如說,問問自己:「我能不能因為他的才華,包容他的收入的不穩定?」
「我能不能因為他的美麗跟帥氣,包容他生活是邋遢的,而且不修邊幅?」,
或者是「我能夠因為他的工作、個性非常的穩定,包容他不夠浪漫?」
你有沒有發現,這些都是一體兩面的?所以要避免「情傷」,第一件事情就是「接受」,這個世界上,其實不存在「完美」的人。「完美」這個概念喔,只存在「遠的要命王國」裡面的想像裡。
所以,人的注意力是我們很珍貴的資源,當大部份的注意力,我們都被特定事物吸引的時候,也就是說「武器聚焦」發生的時候,我們就很難去留意到,其他的特徵,儘管這些特徵一直都存在。
那更不要說,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去做適當的準備。所以,當愛情來的時候,每個人都想要好好的享受,戀愛的甜美跟美好。
但如果我們能夠同時知道「武器聚焦」它就是會發生,我們就能夠更有意識的提醒自己,仔細去看出彼此之間的差異。然後誠實的面對自己的需要,不要讓熱戀矇住自己的雙眼。
你如果很在乎「務實」,那麼他的「浪漫」,可能就會傷害你們的「務實」。如果你很在乎「浪漫」,那他的「穩定」、他的「務實」,可能就不會是你要的。然而這一切,它其實不是在一剛開始、你在熱戀的時候就會發現。
然而,我也必須很實在的告訴你,這一切不管你是不是熱戀,它一直都在「那個人」身上,只是你可能都沒有看見、你也沒有聽見。
所以,也因為這樣的特色跟現象,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說,進入了戀情會用兩個字來形容,叫做「暈船」嘛。
其實,「暈船」這兩個字是很到位的;因為不管是暈船的過程,跟暈船的結果,都讓你痛苦萬分。可是呢「暈船」這兩個字,好像對於一些熱戀的朋友來說,他從來不會承認自己「暈船」。
就如同可能你在熱戀的時候,你也從來不會承認,原來你愛上的那傢伙,他有一些本質、本性是沒有變的,是你不斷的合理化他。
所以如果要避免「情傷」,我想可以好好的享受,熱戀帶給你的快樂跟美好;但是別忘了,當熱戀慢慢的褪去之後,記得打開眼睛跟耳朵,回頭問問自己,這個人他原本的模樣,是不是你要的?
如果不是你要的,沒有關係,好好的說再見。但如果你很清楚知道,可以忍受這一切,或者是可以磨合、協調出,彼此能接受的前進方向,那就祝福你喔。
其實,如果生命當中,有一份能夠滋養彼此的親密關係,那不就是一件最好的祝福嗎?
我是凱宇,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2019年的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這一門課呢,呼應到今天的主題,其實我們在進入一段關係,一定會有「暈船期」啦、一定會有「熱戀期」,如果剛開始都沒有這份激情的話,那以現在社會來說,兩個人到底要怎麼樣進入下一個階段,我也很懷疑。
但只是說喔,在熱戀的過程當中,或者是當慢慢的進入穩定期,你怎麼樣真正的看懂,跟聽懂眼前這個人,這是一個必要學會的能力。
所以,我相信在『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它可以幫助你真正的打開眼睛跟打開耳朵,就像今天一直談到的,不要因為熱戀,而矇住了自己的雙眼,而不斷的去承受那個「暈船」,很難受的過程跟結果。
所以呢,我相信3月8號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能夠帶給你很大的幫助。讓你看懂、聽懂眼前的這個人,他本來的樣子。
並且透過有效的問句,透過問句的引導,如果你還想要繼續跟這個人下去的話,那你們可以達成一個彼此都能接受,而且是沒有後遺症的共識。
這一門課,歡迎你,希望我能夠在3月8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ih2ffoZtC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