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湯哥@道早安】
大家早安吉祥!所有的痛苦都來自於欲望與我執;由自私所產生的我執無明,就會生起分別心,有分別心就有煩惱,有煩惱就有業障,有業障就有痛苦。我們要懂得放開心胸、放下執著就能有智慧當下成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謝稀如 Michelle Ts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念之轉】工作坊 上課日期:5月18日, 6月1, 15日(三個星期一) 時間:7:30-10:30pm 地點:Zoom網上視訊課 http://www.hypnohealinghk.com/ 【療癒過去,圓滿重生】Day 3A 今天,我將會簡易地帶出修行中很深奧的義理,如果你是初學者,聽起來可...
我執無明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心靈小品】生活中認識「唯識」
✒文、圖:王演如
我和我的同修相識於二十七年前的德州;我們常説我們倆有前世因緣,當我第一次遇見他時,就覺得他很面熟,但是結婚後,我們就變成歡喜冤家,常常因為理念不同,而意見分歧。第十二次的讀書會,我們討論《正信的佛教》中的「唯識就是唯心嗎?」這問題。從師姊們對「唯識」的了解和解釋第六、七、八識的差別,我清楚明白到我為什麼會與我的同修不同調。
6/26讀書會日的早上特別忙⋯⋯經過前一晚不同方案的討論,決定由我先送女兒到Great America(遊樂場所;女兒同學公司舉行家庭日,邀請女兒一起參加),再到道場。那天開車的路徑跟以往不同,對我而言是個陌生的環境,因此離開Great America之後,隨著GPS找到去道場的路線。當我正在看路牌,覺得自己迷失的時候,同修打電話進來,我第一個念頭是「您幹嘛這時打電話給我,來亂的嗎?」,隨之腦中又閃了「你為什麼這樣想呢?」的問題反問自己。
從唯識學的分析,了解到我心中的資料庫(稱第八識)有對同修不滿的記憶,這可能是過去世發生的,也有是結婚後累積的。比如先生幫忙洗碗,但是洗完後都放在水槽裡,還要我處理善後,將碗盤歸位;又比如答應我接小孩,卻在最後時刻又説有事不能到,要我放下手邊的事,改變行程。這些事日積月累的堆放在我的八識田中,當同修在不對的時間打電話給我(六根對六塵產生的六識)時,就激起我資料庫的記憶。這時再配合第七意識的我執,經過第六意識的整合,產生一連串善或惡的行為。如果「我執」強一點的就會對同修有怨言,認為他不應該那時打電話給我,接電話的口氣也會不好,以至於溝通不愉快。如果我能放下「我執」,不以自我為中心,就會心平氣和的接電話,也會平順的把該講的事説完,甚至説謝謝。
因為第二個念頭「為什麼這樣想呢?」,我的第六意識決定當時不要接電話,也避免我繼續造惡業的行為。這要感謝襌修給我內觀的能力,清楚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在加上從讀書會中學到佛法,知道「我執無明」的可怕,讓我們造惡業,起煩惱。因為沒接電話,阻止了我造口業的機會,沒給同修煩惱,雖然自己還是有小煩惱,但也曉得自己的不足。繼程法師在《練心工夫》書中説「人的習氣、煩惱,都是一點一滴長久累積而成的。這一類的過程或意念,若每天都能盡量讓它們疏通或滅去,就不會長留在我們心中。」繼續學佛、修行,除去我心中的不滿,希望有一天看到同修,都是他的美好。
■更多心靈小品 https://pse.is/MJA7K
#唯識
#心靈小品
#正信的佛教
#唯識就是唯心嗎
#讀書會
#我執無明
#八識田
#第七意識
#第六意識
我執無明 在 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放手也是一種孝順🙏
肉體終有一天會消失,但生命的本質沒有生滅。當親人在人世間的業完成了,就該帶著祝福放手讓他安心地走。
許多人在照顧年邁生病的父母時,心中總是有很多煎熬,尤其在父母生命將去未去之際,總是最令人難過也最痛苦,美玉就是因為這樣,精神受到極大的壓力而來到診間。她的母親已經九十多歲,經常進出醫院,美玉一個人獨力照顧媽媽,沒有人可以分擔工作,壓力大得讓她喘不過氣。
「我媽前幾天差點往生,我因為驚嚇過度,到現在我整個人精神狀況還是很差。」美玉看起來一臉倦容。「媽媽有癲癇,又因為尿道感染引起呼吸急促,我在旁邊看著她,非常痛苦。」說著說著,美玉忍不住哭了起來,孝順的她跟父母感情很好,因此非常捨不得。 「媽媽很高壽啊!我們遲早一定都會往生。娑婆世界就像地獄一樣,充滿煩惱和痛苦。往生就像有人在監獄裡受刑終於可以出獄了,我們應該恭喜她苦難即將結束。」 我繼續跟篤信佛教的美玉說:「你要幫媽媽念佛,讓媽媽能去到更好的淨土,不要人家終於要出獄了,你還硬把人拉回來,讓她拖著不能用的身體,那是很痛苦的。當老人家身體很痛苦時,要趕快請她提起正念念佛。把痛苦當成是在消業和學習,業消完了,就可以去下一個旅程了,在消業時提醒她要念佛,跟著她一起念佛。我們遲早一定得離開肉體,但可以走得安祥自在。」
美玉點點頭,說她那時很害怕,醫院叫她簽署各式各樣的文件,她一邊簽一邊請觀世音菩薩幫媽媽度過難關,只要媽媽還在就好。
我說:「她永遠會在,生命的本質沒有生滅,雖然肉身會有生滅(凡有「生」,就一定有「滅」)。要離開時,就協助媽媽提起正念,而不是拚命留下她的肉身來多受苦。下次媽媽要走,請祝福媽媽,讓她安詳離開,祝福她解脫。不然媽媽本來要走了,又被你留下來,只是多痛苦而已。」 「所以我是在折磨她?」美玉張大了眼睛問我。 「出於孝心的折磨。」我問她:「如果是你,是否也希望趕快解脫?畢竟身體已經不能用了,又是癲癇、又插鼻胃管、又失智,根本無法為自己說話。我們都希望有品質地好好活著,而不是被一直急救和用人工方式活著,不是嗎?」 美玉黯然地點頭:「是啊,現在媽媽的生活品質很不好。」 有品質的話,活到幾歲都無所謂,沒有品質可言的話,父母已經準備去下個階段了,為人子女的我們就要放下、恭送、祝福。可以跟父母說:「當您準備好了,就可以跟著佛菩薩走,不需要掛念我們,我們會好好活著。」最大的孝是要讓父母安心,可以放心地去到更好的地方。
不要強求,強求會有很大的壓力。壓力大是來自我們期待他們不要怎樣,或應該要怎樣,父母離開的時間到了,我們就感恩恭送,我安慰美玉:「何況你的母親也算高壽了。」 「你說的我明白,但真的很難做到,親情很難放。」美玉又哭了起來。
這是很多人的盲點,以為死亡就是永遠的消失,因此不管如何,就是拚命地挽留,插管急救等等,但救回來的常常是一個更痛苦的肉體。要記得,我們跟父母的能量是連結在一起的,肉身不是我們,也不是他們,肉體是不斷在變化的,它不是生命的本質,我們要跟生命本質連結,而不是肉身。
因緣具足時,就會產生肉體,但有產生的因緣,就會有消滅的因緣,緣生緣滅。我們得要學習活在當下,什麼事發生就去處理,不用緊張也不用害怕,該來就來、該走就走。處理完就放下,無論因緣怎麼生怎麼滅,我們都可以接受,對一切都沒意見,一旦意見太多,就是在抓取或抗拒,也就是我執、無明。 「我照顧他們六年多了,看他們一直退化,我幫不上忙,只能袖手旁觀看他們退化,這讓我很難過。」 「他們本來就是會退化,就像嬰兒就是會長大,你不可能讓嬰兒不長大,你也不會看嬰兒長大就好痛苦。人老了就是會退化,退化也是正常的生命過程,就像我們的頭髮會變白,當你抗拒生命本有的過程,你就會有一堆痛苦。這是無明,是自找煩惱,生命本來如是,你又能幫什麼忙?」 「我了解了,因為我的痛苦是看他們日益退化,我跟著痛苦。我現在知道痛苦、壓力來自哪裡,我怕他們走了,我就無父無母了。」 「我們的能量場一定是有父有母的,無父無母我們無法來到這個世間。肉體一定會走,但生命本質不會走,我們的心一定會有父母的存在。我們都是受父恩母恩來的,但是他們在人間受苦完了,要解脫了,我們就給予祝福。我們也一樣是孩子的父恩母恩,就把它傳遞下去,這是一種能量的傳承。」
美玉答應:「我會努力調適過來,只是心裡很清楚,爸媽走了之後,下一輪就是我們了。」 生命無常,不一定年紀大的就會先走。對於已經發生的事,抗拒只會耗掉更多的能量,和讓我們的身心卡住。唯有我們對所有的發生都沒意見、都接受、都願意經歷,我們才能體驗到身心的平靜、喜樂。更何況死亡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是新的旅程的起點,不管是父母、我們、或我們的下一代,肉體會生生滅滅,能量卻是永遠傳承在一起的。能看透這一點,對死亡就無所懼怕。
你可以這樣做
及時行孝,該跟父母說的話平常就要把握機會說,該做的事就要做,該感謝父母的就趕快表達感謝,不要等到父母時候到了,得要走了,才感到萬分懊悔和百般不捨。
#為你讀一本好書 #一句話的力量
↘️ 追蹤 #康健出版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ch.book/
#延伸閱讀 📚《走出傷痛 破繭重生-哈佛醫師心能量 啟動內在療癒力》天下網路書店 📖 http://bit.ly/31WZ5pk
#許瑞云醫師 在診間處理外遇、背叛、霸凌、家暴、性侵、死亡等傷痛故事,幫助你啟動自我內在的療癒力,重生!
許瑞云醫師身心靈養生法
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
我執無明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念之轉】工作坊
上課日期:5月18日, 6月1, 15日(三個星期一)
時間:7:30-10:30pm
地點:Zoom網上視訊課
http://www.hypnohealinghk.com/
【療癒過去,圓滿重生】Day 3A
今天,我將會簡易地帶出修行中很深奧的義理,如果你是初學者,聽起來可能會覺得有點深,你可重聽幾次,同時最重要的是這些深奧義理跟你有甚麼關係呢?所以最後我會講解如何將這些義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讓我們找回我們本有的平安與快樂,不論你是初學者或是進階修行者,都會有收穫。
第一二天,療癒內在小孩、療癒跟父母、跟所有人的關係,其實只是為我們準備好去更認識神聖的自己。一切痛苦就是來自我們忘了自己真正的身份,誤以為這個身體裡的就是我,亦錯以為我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自我,這就是彿家說的「我執」和「無明」,無明亦即無知,看不清真相。因此,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要「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和「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活」(An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前兩天,我們學習探究我們的在關係裡的信念,該我們學習寬恕。今天我們甚至探究這個「我」是誰,其實就連「我」亦只是一個信念。
甚麼是神聖的自己、真正的自己呢?
就是要找到放下我的角色身份,放下我的性格,放下我對自己是誰、是怎樣的人的概念之後,那剩下來的是誰?或是甚麼?角色、身份、性格、人生處境,全部都會隨著時間改變,我們跟十年、廿年前的自己、甚至只是昨天的自己已不一樣,你可以說這些全部都是我,但也可以說這些全部都不是真正的我。如果你認為「這些全部都是我」的話,亦即每一刻也可選擇做一個全新的我,並無一個不變的「我」存在。
若是「真正的自己」,他應該如如不動,永遠不變,所以無論你現在向前走或向後走一步,都不可能離真正的自己更近或更遠,真正的我一直都在,只是我們從來沒有發現那最顯而易見的東西,就像空氣一樣,你今天有沒有想到過「空氣」?空氣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但是我們就很少會想到它,而它卻一直內內外外地圍繞著我們。我剛剛說的「真正的我」(真我)比空氣離我們更近,而這個我就是不能被定義,所以才說要放下一切角色與概念才會找到它,「我是誰」這個問題不是要你告訴一個問案,因為任何說出來的話語都不是「真正的我」,正如老子《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真理/神/真我)是不能言傳的。
當我們還是幼兒,未學會語言時,我們去了解一棵樹的方式是以整個生命去探索這棵樹,運用視聽觸味嗅五感,去摸、去咬、放在耳邊聽,對幼兒來說每一棵樹都是神奇的奇蹟,但當我們學會了語言,學懂「樹」這個字之後,我們以為自己知道,就不再去認識遇見的樹,我們看見的只是過去,這就是我所說的幻相。現在跟別人的相處,例如你的父母、伴侶,我們都會帶著過去的經驗、我個人的標準去跟他們相處,其實我並沒有認識真正的他,我遇見的只是「過去」,甚至不是「他的過去」,而是「我的過去」。其實我們遇見的每個人,他們都只是「我眼中以為的他」,不多也不少,回想你生命,當有人評斷你是怎樣的人,你是否一定會同意?「我只是你眼中的我」,不多也不少,所以無需對別人的評斷太在意,可以一笑置之!其實我們沒有跟任何人相遇過,我們遇見的都只是自己,我們怎樣看自己就會怎樣看別人。因此,去愛你眼前的人就成為愛你自己的法門,耶穌說「愛人如己」其實是回歸一體,亦即回歸天堂的道路。相反地,仇恨、憤怒只是加強了小我的分裂感,怨恨會讓你更相信自己與他們均是獨立的個體。
就以喝水為例,水起初在我身體之外,它是一般水,而當我把它喝了,進入我體內之後,水就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那杯水本身是「非我」,突然間又成為了「我」,究竟我們怎樣界定「我」或「非我」?
例如一棵樹,起初我們只是看到一棵樹,當我們深入觀察它之後,就會發現所有「非樹」的元素,如雨水,太陽,風,土壤,甚至是牛糞,牛,昆蟲,種子,森林,前人的灌溉等等,深入觀察這一棵樹,我們會看到整個宇宙,這就是佛經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須彌山比喻三千大千世界,芥子就是芥菜的種子,宇宙裡藏著一粒種子不難理解,同時種子裡面亦可看到整個世界,這其實不是比喻,而是真實,這亦是佛家說的「空性」,這才是終極的實相,一切東西皆為空性,「空性」不是指空(甚麼也沒有),「空性」是一切的潛能,它亦指沒有東西能獨立存在,連一粒塵都不能少,少了一粒塵,整個宇宙都不存在,這亦是科學裡的能量不滅定律。
這些深奧的義理跟你有甚麼關係呢?那粒塵跟我有甚麼關係?就是我們要知道世上萬事萬物,就連一粒微塵都很重要,如果我們用心去理解的話,我們會開始理解我們遇見的每個人事物都很重要,包括你買菜時遇到的菜販、你樓下的看更(守衛)、你搭電梯遇上的人、還是你的先生、父母,他們的重要性其實一樣的,重點是:任何此時此刻在你眼前的人,就是最重要的人。我常跟我的學員說,現在這要跟你們說同一番說話,就是「我的整個投生就是為了這一刻跟你說這番話」,很浪漫的一句話口,同時是真的,我所有的生命意義就在此時此刻,如果每一刻、每個人都同樣重要的話,相反地說就是沒有一刻、沒有一個人特別重要,我們就可放下分別心,每刻都用心連結眼前的每個人,用心做好眼前的每件小事。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能做到這樣的話,你的生命會有甚麼不一樣?
如果有個房間,裡面的牆畫上好幾個黑點,我走進房間就會先注意到幾個黑點,卻很少留意白色的牆。我們的生命就猶如這面白色的牆,而生命情境就猶如這些黑點,其實生命所有的故事只佔我們生命不成比例少的部分,但我們卻將焦點放在幾件小事上,而忘卻了整個生命。當把焦點移向那無限的生命,你會發現,任何一個生命情境都微不足道,我們自然而然會放下那些生命故事,而找回無限的生命本身,這無限才是真正的自己。
因此,我一開始才說第一二天療癒內在小孩和跟別人的關係,只是讓我們清掉過去,空出空間,去用心來認識真正的自己,當發現生命情境根本微不足道的話,還有甚麼故意要去處理的需要?
所以我才說生命最根本的療癒不是療癒原生家庭,而是了解跟宇宙的關係,認識我是誰。
#我是誰 #認識真我 #斷輪迴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我執無明 在 Yu You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訂閱頻道訊息不錯過 ▶ https://pse.is/KJKE8
嘎屋是小盒子的意思,又被稱為「隨身的廟宇」。「純銀小嘎屋祈安項鍊」裝臟殊勝法器金剛鈴杵,金剛鈴象徵圓融無礙的智慧,是修持藏傳佛教法門者必備的法器之一,據說搖動金剛鈴時的鈴響,是「宣示空性的聲音」,能破除無明愚痴,具有明心見性的作用;金剛杵則為尊貴法器之一,有不動、不破和無堅不摧的意思,被譬喻為堅固的大智慧,能斬斷我執、貪念,斷除諸魔障礙,消除恐懼不安,使心靈清明安定。
#請訂閱 #開啟小鈴鐺 #開運好物
----------------------------------------------------------------------------------------------
【 其他熱門主題】
▶ 每月生肖運勢全集 ▶https://pse.is/M3L55
▶ 吃了超好運!開運料理教你做 ▶ http://user68068.piee.pw/KUR66
▶ 雨揚老師教養生 ▶ http://user68068.piee.pw/LCSDC
▶ 佛曲合輯一次聽 ▶ http://user68068.piee.pw/LPVBW
▶ 雨揚老師親授開運小祕技一次學 ▶ http://user68068.piee.pw/L5P3T
----------------------------------------------------------------------------------------------
【 追蹤我們】
+ Facebook https://pse.is/yohofate
+ IG https://pse.is/yohoig
+ Web
台灣 https://pse.is/yohofateweb
馬來西亞+新加坡 https://pse.is/yohofatemy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pse.is/KJKE8
+ LINE 好友 官方帳號 ID] :@ yohofans
----------------------------------------------------------------------------------------------
📍台灣門市資訊 https://goo.gl/5XULd3
📍吉隆坡門市訊息:https://pse.is/LZ39Q
我執無明 在 金光明學堂- 所謂「無明執著」,約包括「我執」與「法執 ... 的推薦與評價
傑霓芭蕾舞蹈學院| Genie Ballet Academy. 2.7K likes this. Adult Ballet Dance Studio | 專門成人芭蕾舞蹈學校 ✨欲上課需在手機 ... ... <看更多>
我執無明 在 [法語] 雪歌仁波切:《菩提道次第攝頌》講授(58) 的推薦與評價
˙問與答
問:死亡後進入中陰身,若生前就有修學,中陰身時也有修持的話,是否想要往生什麼地
方,就可以去?
答:如果修持夠好的話,確實可以在中陰身階段證得解脫,例如小乘的四果,預流、一來
、不還、阿羅漢,在第三果「不還果」的階段,有一類就是在中陰身證得解脫,得阿
羅漢果的。首先他會死,進到中陰身,在中陰身的階段,靠平常修習的禪定力修持,
直接證阿羅漢果,在中陰身證阿羅漢果是有的。
問:佛經說,神識投胎的一剎那就完成了「生」,在這時候墮胎的話,算不算殺生?
答:這就是殺生,殺自己孩子的惡業。
問:什麼樣的因緣會胎死腹中,胎死腹中的一剎那,是不是母子的因緣就終止了?
答:現在懷了一個孩子,卻胎死腹中,孩子為什麼會死掉呢?當然是因為他自己的業,如
果要找原因的話,你只能找出這是他自己的業力,找不到其他的原因了。他投生的時
候就算是我們的孩子,死掉時就像現在的親友死掉一樣,他還是會去其他地方投生。
問:他是否還有可能再跟我們結緣?
答:下一個孩子是不是原來的那一個再投胎來,或是另外一個,我們是沒有辦法知道的。
問:如果有人在沒有學佛之前,不知道墮胎是殺生,而曾經墮過胎過,她現在學佛了,知
道是造了惡業,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補救?
答:如果曾經墮胎,它是一個惡業,懺悔惡業的方法,我們曾講過要用四力來懺悔,不管
什麼惡業都是用四力懺悔。如果可以的話,最好在孩子還沒投生的時候,吃下不會懷
孕的藥,不給他機會投胎,也就不用殺生了,這樣是不是比較好?
問:如果沒有無明,就是解脫了嗎?一般來說有遍計無明和俱生無明,羅漢和菩薩都還有
法執和空執,無明和生老病死是不是有什麼相關?
答:無明根本斷除的話,就沒有輪迴了,無明斷除就是解脫,不會再有輪迴的。但是,現
在說他「不會再有輪迴」,並不表示他就一定不是在人世間,比方說,某個人修證得
阿羅漢果,他就不會再輪迴,因為輪迴的苦因全都斷除了,但是他可能還是在人世間
,他用原本的身體證得阿羅漢,並不是證得阿羅漢就會死掉。證得阿羅漢,他就已經
解脫了,但他的身體還在,這稱「有餘涅槃」,直到他死了,捨棄身體,才是無餘涅
槃。
斷除無明是否還會有生老病死?關於「生」這一點,不能說他是在輪迴的。譬如佛,
佛兩千五百年前降生世間,他有生,但並不是受到煩惱的控制而投胎、輪迴的,他是
為了度化眾生,具有決定要到哪裡度化眾生的力量,為了要度化眾生,他要生出來。
所以,如果就「生」而認定有輪迴,這一點是錯誤的,因為他不是輪迴而生,而是願
力而生。他生出之後,和凡夫在輪迴裡面受苦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是有差別的。
無明有兩種,一種是遍計的,一種是俱生的。所謂「遍計」,指的是活在這世界,你
受到這一輩子所受的教育影響,覺得事情就是這樣那樣,這些觀念是後天加上去的,
不是本來就有。至於俱生我執,是不管什麼時刻都有的,本來就有的。
遍計無明和遍計我執一樣,就遍計我執而言,現證空性的時候,它就已經完全去除,
但俱生我執即使現證空性,已經是登地菩薩,還要很努力修持才能斷除,經典裡說大
概要花兩大阿僧祇劫的時間,這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你要花很久的時間才能把
俱生我執、俱生無明斷除。
問:請教仁波切,俱生我執是怎麼生起的?我們人不是本來清淨的嗎?怎麼會有「俱生我
執」起呢?不是說,人人具有佛性,最原始的時候是清淨的,慢慢才被污染?
答:並不是說本來是清淨的,如果本來就已經清淨,那就表示我們本來就證入空性,事實
上,我們並沒有證入空性,所以才會再輪迴。如果說本來就是清淨的,那麼,我們也
不需要再去清淨它。
問:我們現在當然是污染的,但人本來就具有佛性,我們最原始的那個時候是清淨的,是
慢慢才變污染的嗎?
答:「自心清淨」的這個說法,跟這個問題有一點點弄混了。所謂自心本清淨,是從心的
本性來講,表示心的本性是離一切實有的執著,這是就本性而言,但是「心」卻還在
執著當中。「心」跟「心性」是不大一樣的,心性是本來就清淨的,恆常清淨,任何
時刻都沒有污染,但是我們現在的心還是有實執的,心跟心性要分開談。
問:無明、行、識階段,由無明產生一個很強烈的心念引生業力的種子,業力就留心識中
。那麼「行」是怎樣的情況呢?只是在思想上產生嗎?
答:「行」是行動,像是做一件事情。為什麼說當心裡面有一種強烈的心念生起時,就會
導致將來投生到哪裡?因為這種心念就像在心裡面做了一個事情,導致將來投生某處
、受某個果報。你現在心裡面想了一個事情,是不是就在心裡面做了一個動作?所以
,它叫作「行」。
問:破除我執和無明最好的修法是什麼?
答:最好的就是開個刀,這是開玩笑的。我們現在輪迴的因是我執,對於「輪迴的因是我
執」這一點,不能像在學校讀書一樣,讀一讀心裡想想「喔!原來是這樣子!」光是
這樣無法斷除我執,要從心裡思惟「現在我們在輪迴當中受苦,受苦的起因是從業跟
煩惱來的,之所以有煩惱、會造業,原因在於不管我們做什麼事情時,心裡面總是會
有一種『我』的想法,原因是我們執著我是實有的。」首先要認識這一點。
《入中論》裡面,月稱菩薩說所有的痛苦跟恐懼,都源自於我們內在的我見。所以,
對一個修行的瑜伽士而言,就是要清楚認識這個問題的根源,也就是要認識「我見」
長什麼樣子。
我們首先要認識輪迴的根本在哪裡,把問題找出來,接著學習關於我執是如何產生的
。在修證上,最主要是觀修空性,以空性的觀修斷除我執。但是,要觀修空性、證入
空性,需要有三個條件具足才可以,第一是要靠上師的指引,第二是自己好好清淨罪
障、累積資糧,第三是很努力去學習經典,把過去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所講有關空性
的教法,很透徹深入學習。靠這三個方法,就能夠證入空性,就能夠斷除我執。所以
,首先要認識我執是什麼樣子,再靠三個條件努力修持,就能夠真正的斷除我執。
問:中陰身最短是七天,最長是四十九天,在這最長的時間一定會去投胎嗎?有沒有例外
?
答:按照經典所講的,最多就七七四十九天,一定會去投生,有沒有例外?我沒有看到,
也不大曉得。
問:請教仁波切,超度往生者時,如果已經往生超過四十九天,對他有沒有幫助呢?
答:是一定有幫助的。如果他往生四十九天以後,還想為他做功德的話,你做的功德,他
還是可以收得到的。但是,有沒有辦法像四十九天裡面所做的功德對他的幫助那樣,
那就很難講了,因為四十九天裡面,他如果還沒投生的話,每七天他就會死一遍,很
可能在某次死的時間裡就去投生,如果這個時候為他修法、幫他作功德,由於這個福
報,他可能會投生到比較好的地方去。但是七七四十九天結束,他已投生完了,對他
來講會有幫助,但很可能無法影響他投生到比較好的地方,是有這種差別的,但是,
對他一定有利益的!
問:請教仁波切,「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無明則緣行」,第三句不太清楚?
答:「無明則緣行」,行的緣起是從無明生出來的,因為「無明」跟「行」是有因果關係
的,是同類的、相通的。剛剛講過的例子,如果你種麥,長出來的就是麥,不會長出
稻子。同樣的,「行」是由「無明」生出來的,你不可能從證入空性的智慧變成無明
,因為這兩個不同類。這句話告訴我們,因果之間一定有共通的關連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編輯: cool810 來自: 123.205.72.168 (10/14 07: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