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家人都高敏感—各種不同的「挑食」】
現在才發現,我一直以小時候「一放暑假就可以有多到滿出來的時間可以揮霍」的心態在期待放假,完全忘記我的生活中多出一個五歲的麻煩精。一放暑假等於他也整天在家裡,所以我的時間被切切割割非常破碎,也無法規劃,要靜下心來產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比學期中更困難。
所以!我決定來做點新的嘗試,增加新的「短篇單元」。
今天來談談很久沒聊的高敏感。所謂的高敏感特質,用很概略的方法去描述的話,就是「毛很多」啦。我們一家三個人都高敏感,又加上三隻貓,所以毛多到一天得用吸塵器吸個二十次不可(大誤)。更麻煩的是,不只是「毛很多」,每個人的「毛點」又都不一樣。
舉個例子,說說食物吧。
我是一個什麼都吃的人,就算不怎麼喜歡的食材也可以將就著吃。但是!我很挑惕食材的烹煮方法!例如炒麵裡的青蔥我吃,但是滷肉裡燉到軟爛的青蔥我絕對不碰!生吃大蒜我愛,拿去炒完青菜以後就是噴,吃到會立刻漱口!麵條我也有非常講究的硬度,不同廠牌的麵條有不同的煮沸時間,不可以馬虎,而且不喝湯麵的湯。再來我很注重食材的長相,例如白飯如果添的時候用飯匙往旁邊一刮,整碗飯平平扁扁還黏在碗的邊緣,我絕對不會去拿那碗飯。
傑克反而是非常挑惕食材。我剛認識他的時候,他幾乎不吃任何綠色的蔬菜,也不吃豆腐或菇類,總是說他們有很詭異的味道,再不然就是口感很噁心。現在他已經大有進展,不過台灣的茄子、絲瓜等等一些比較軟爛的蔬菜他還是無法接受。但是!只要是他可以接受的食材,不管什麼狀態他都吃得下去,就算麵條沒加水硬得像餅乾,他都覺得沒有關係可以吃。不管什麼長相,他也都OK,覺得只是醜了一點都還是食物。而且他還是湯獸,不管什麼樣的湯他都會全部喝光(包含酸掉的0rz)
結果,生下來的蕃茄是兩個人的綜合體。
蕃茄非常挑惕食材的種類,味道,口感,長相,每一樣都得審核通過才可以,而且還會隨心情變化。今天喜歡小黃瓜的外皮因為他脆脆的,所以不吃軟軟的心,隔幾天以後居然反過來,覺得軟軟的心好吃所以啃掉中間以後就不要了。覺得納豆黏黏的很好吃,但是一樣黏黏的秋葵他不吃。拒吃肉醬義大利麵因為太「溼滑」了,所以只吃鹽味的。
這幾天吃葡萄,蕃茄很在乎中間的肚臍有沒有完整,一顆一顆拿起來檢查,覺得有點破的就不要,讓我很崩潰。
「可是你也是破的就不要啊。」傑克一邊撿起來吃一邊說。
「可是我不會一顆一顆摸啊!!我都用看的!他每顆都摸過誰敢吃啊!!!」我抱頭尖叫。
高敏感人的生活,很精彩的呢。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
我的生活 講究 不 將就 在 Angel安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多人看我,都會覺得怎麼會這樣不科學啊!懷孕時沒有懷孕的感覺、生完小孩沒有坐月子的樣子!那都是因為我愛美呀!在意自己的形象已經跟我的生活密不可分!所以我也樂在其中樂此不疲喔!
美麗是被講究出來的,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在,這種不將就的精神,是女人享受成為女人的堅持。
「美麗不將就」是蕾黛絲品牌主張,這種態度跟我一拍即合!
我從孕期就開始穿無鋼圈的內衣,產後因為哺乳的關係不能穿有鋼圈,外加穿了無鋼圈的舒適就回不去了~
很多人都問我哺乳內衣,其實只有在月子期&在家穿
只要是出門,我都會穿上舒服又漂亮的無鋼圈Bra
我要跟大家大力讚賞這個彷彿第二層肌膚的體貼薄感的
【蕾黛絲衣絲無掛無鋼圈內衣】
重點是舒適又貼合身型,完全不會勒到胸下圍~哺乳媽咪也可以安心著用不怕
因為太緊繃而讓乳腺阻塞!就像沒穿一樣零著感,但又有一定的包覆感!
再搭配衣服會有渾圓的胸型,很好看!真的沒有讓我多買一些哺乳內衣的理由~穿這個就好了!
完全無痕沒有內衣痕跡!
像我長期都跟公婆住,所以不可能在家不穿內衣~
所以除了睡覺以外的時間都可以穿著它,就算在家也能有解放自己的放鬆感!
不會有穿著Bra的束縛喔!
聽說一上市就搶翻天,我好不容易搶到最夯的可可色!
這色因為跟膚色接近,穿什麼衣服都很隱形!真的必買!
大力推薦給不喜歡鋼圈束縛的女生
穿起來又不會看起來胸部很空洞或者很塌
既舒服穿起外衣也好看!必囤啊!!!!
蕾黛絲 衣絲無掛▶ bit.ly/30R6ZiM
💙我的圖文分享(看更多照片):http://angelbibi.com/ladies/
我的生活 講究 不 將就 在 整理師的極簡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來來!Blair第一次公開閨房照>/////< (文長慎入)|
⭐本內容同步發佈於臉書社團【怦然心動. 美好人生】
>>> https://goo.gl/7na1E1
版主Sunny老師為美國首位華人專業整理師,並有取得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整理術作者)的諮詢師認證。
這個社團資訊充足,管理員也非常用心整理,更時常有Sunny老師的直播教學,是個影響力龐大又充滿正能量的地方,歡迎對整理有興趣的同學加入!
【✨前言,心路歷程碎碎念】
布蕾的家是沒有裝潢的30年老公寓,小時候一直希望可以搬到那種如同IKEA樣品屋的房子,老是嚷嚷著要搬家,完全不懂家人繳房貸很辛苦......
好險我大學的時候接觸到斷捨離&怦然心動整理術,並利用每月一次放假返家的時間,一步一步改造自己的房間。也幸好我在兩年前接觸到「極簡主義」,發現簡約清爽、無多餘物品的環境最能令我怦然心動,於是便開始努力邁向極簡生活。
這些年來,「斷捨離+怦然心動+極簡」讓我體驗到物質以外的美好,進而提升了我的生活品質。現在的我想告訴小時候的自己:「我們家不需要換房子才能住得開心,靠整理的力量就能打造喜歡的環境❤️」
【✨Blair如何打造怦怦的臥房?】
1. 請一定要願意敞開心胸斷捨離。
2. 選定房間主要風格,用統一色系減少視覺噪音。
3. 沒有預算換家具?一桶水性油漆+好用的油漆刷+一下午的時光,打造理想房間只要$2000
4. 床跟窗簾是面積最大的展示區,會決定整個房間的風格,請務必嚴選能令自己心動的家飾!
5. 心愛的收藏就是要展示出來呀~別委屈它們待在不見天日的地方,為房間設一個怦然心動專區吧!不過在擁有清爽環境前,太多的裝飾或收藏都容易對視覺產生負擔喔。
6. 不要讓視線範圍看到商品紙箱&塑膠袋。這兩樣東西超不怦的><
7. 講究不將就的選物。你每天都要跟自己的房間相處好幾個小時,請讓自己被真心喜愛的物品包圍吧!
【✨Blair如何打造簡約的臥房?】
1. 夠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風格、了解自己的生活習慣、了解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就會進入簡單生活的涅槃了,真的。
2. 我的極簡定義是「擁有所需物品的最低量」,因此還是得持續斷捨離,沒有雜物間轉眼變樣品屋這種一步登天的事。
3. 雖然我也會希望有朝一日房間空無一物XD 但其實不必刻意追求,只要先把東西減低至某個程度,自然不需要家具跟收納品了。
4. 放下對物品的執著、時刻提醒自己的目標、設定簡單的規則給自己執行(例如:每天睡前檯面都要淨空,讓物品也回家休息。)
5. 簡單保養、簡單化妝:保養只用純露與凡士林。找出最適合自己五官的妝容,嚴選相對的化妝品即可。
6. 謹慎購物。非得買某樣東西的時候,請默念八字箴言:「少買、嚴選、使之延續」
【✨一些最常被問到的物品,我是怎麼處理的?】
〔收藏〕留下最心愛、最經典的,其餘拍張照,對它謝謝再見。不能展示或是時常取出回味的收藏就是堆積,很可惜。
〔書籍〕我愛閱讀,但我已不太藏書、不買書,架上只留下經典至極、還沒看過的&工作還需要的。
〔保養品、化妝品〕妳知道一樣產品要用多久才用得完嗎?我認真算過後,再也不囤貨了XD>>> https://goo.gl/BLWXQD
〔衣服〕聘請專業形象規劃老師,找出我的風格。買對一件寫著自己名字的衣服VS擁有一整櫃不一定合適的衣服,你想選哪一個呢?
>>>https://goo.gl/nFgZrC
〔回憶〕篩選出最經典的,其餘電子化。心中感動與悸動,不會因為回憶成為一份電子檔而減少。
【✨最後,文真的很長,謝謝看到這兒的你】
極簡是我的目標,斷捨離是我的方法,怦然心動是我的收穫。
我實施極簡,是想更專注於物質以外的豐盛,並且把我的時間資源、金錢資源浪費在更美好的事情上(人際關係、工作、興趣)
這個過程不是一蹴可幾,也還沒到達終點,但我非常享受喔~希望看到這裡的你,也是用自己開心的步調去做,祝福你!
#我是整理師Blair
#用整理提升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品質✨
我的生活 講究 不 將就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儀式感 #小確幸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15 什麼是儀式感?
03:09 儀式感的功能:進入狀態
04:41 儀式感的功能:小確幸
06:18 儀式感的功能:表達情感
07:43 儀式感有用嗎?
09:14 我們的觀點
10:45 問題
11:02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企鵝
|腳本:企鵝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你是在生活,還是在湊合?透過儀式感,讓你擺脫焦慮好好過日子:https://bit.ly/3nUqRfN
→你的日常有「儀式感」嗎?學會擁有這些小事,讓你愛上每天的生活:https://bit.ly/2XRljIw
→平淡生活注入「儀式感」,比荷爾蒙爆發注入的活力更讓人心動:https://bit.ly/3bOzJkN
→【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5 個生活「儀式感」設計,讓自己對日常會怦然期待:https://bit.ly/3ioDXAQ
→缺少儀式感,註定要成為生活的囚徒:https://bit.ly/3p1e50E
→如何創造儀式感生活?打造不平凡的時刻,用3本書堆疊生活的意義本書:https://bit.ly/35QsLrC
→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儀式感」就是沒有放棄自己的最好證明:https://bit.ly/3imtF48
→你的人生無趣,根本和儀式感無關:https://bit.ly/3nV8Az8
→Netflix《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斷捨離,留下讓你心動之物:https://bit.ly/3oWNCRw
→睡覺也要有儀式感! 專家分享5招讓你更好入眠:https://bit.ly/3qAhGDb
→乖乖的儀式感 FB - Evonne Tsai:https://bit.ly/3bNRu3G
→聯成電腦談職場:你的工作,需要一點儀式感:https://bit.ly/35MSykn
→[閒聊] 大家喜歡儀式感嗎?:https://bit.ly/38TXJRL
→Dcard - 不會給我任何儀式感的男友:https://bit.ly/3nYJaQV
→Dcard - 儀式感到底是三小:https://bit.ly/2LYibYA
→Dcard - 男友總是給我滿滿的儀式感:https://bit.ly/2LydCEH
→簡單生活第十六堂課 生活中的儀式感:https://bit.ly/3oTHbio
→如何進入「絕佳狀態」:https://bit.ly/3sI9IKb
→「在家工作,更要儀式感」四個保持專注的遠距工作法!:https://bit.ly/2LI8ePd
【 延伸閱讀 】
→洛奇心理師雜文集 - 【廢文】小確幸的由來:https://bit.ly/38Up86c
→《與信仰對話》:心。誠。則。靈宗教儀式:那些與神聖對話的方法:https://bit.ly/3o14MfS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cBTZmjlOtc/hqdefault.jpg)
我的生活 講究 不 將就 在 VOGUE Taiwa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對生活儀式有所堅持,是不隨便將就的講究態度,也是種屬於自己的小浪漫💗 疲憊夜晚,就靠彈力精萃、微導晚霜的1+1完美絕配,為保養儀式劃下漂亮句點!
📌夜間修護力Double靠這瓶 ▷ ▷https://pse.is/vjeaw
#請訂閱 #開啟小鈴鐺 #右上下拉看更多
【 其他熱門主題】
▷ 到明星家翻箱倒櫃 ► http://smarturl.it/2juv00
▷ 唐綺陽星座系列 ► http://smarturl.it/4xm6l0
▷ 美容編輯隨你問 ► http://smarturl.it/ki94gy
▷ 73個快問快答 ► http://smarturl.it/cf6wyf
▷ 打開名人豪宅 ► http://smarturl.it/8cdd1a
▷ 大明星化妝間 ► http://smarturl.it/75ar6s
---------------------------------------------------------------
【追蹤 VOGUE TAIWAN】
★訂閱VOGUE TAIWAN Youtube:http://smarturl.it/xbtuuy
★VOGUE TAIWAN 官網:http://www.vogue.com.tw/live/
★VOGUE TAIW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VogueTW/
★VOGUE TAIWAN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voguetaiwan/
★VOGUE TAIWAN LINE:https://reurl.cc/V66qNn
★美人會不會 FB社團:http://hyperurl.co/rgfitl
★訂閱GQ TAIWAN Youtube:http://bit.ly/2fBjdcD
★GQ TAIWAN官網:http://www.gq.com.tw/
★GQ TAIWAN粉絲專頁:http://smarturl.it/r9gauv
★GQ TAIWAN Instagram:https://pse.is/JVNES
★GQ TAIWAN LINE:https://pse.is/FX7T4
▷ Make sure you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and hit the notification bell, so you don’t miss any of my new videos → http://smarturl.it/xbtuuy
--------------------------------------------
※關於時尚,VOGUE說了算!自從1892年第一本VOGUE在美國出版以來,至今已有122年的歷史,始終被時尚專業人士所推崇,因此榮譽為Fashion Bible時尚聖經。
--------------------------------------------
※台灣VOGUE隸屬Condé Nast Interculture Group,相關國外影片皆由國外授權提供給台灣使用,台灣VOGUE秉持服務網友,讓更多中文語系觀眾可以看到國際影片跟中文字幕,所以在此頻道分享給大家,如果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訂閱我們,我們將會持續努力帶來更多優質內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7iV9u9dNxo/hqdefault.jpg)
我的生活 講究 不 將就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儀式感」這個詞彙,最近好像很紅(其實已經紅一陣子了),勵志書籍、雞湯文章、化妝品廣告、家電用品文宣,都要強調給自己的生活一個「儀式感」。到底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被流行與操作的?儀式感帶給當代社會與當代人們甚麼樣的啟發、功能與批判呢?今天我們就來談:#為何我們需要儀式感?
.
從Google Trend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在繁體中文世界中,近藤麻理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1年的書籍出版,與2019年Netflix的實境節目播出,符合「儀式」與「儀式感」兩個關鍵字的增長。在日本反而沒有這樣的關鍵字搜尋趨勢。而從百度指數的關鍵字分析來看,台灣與中國在「儀式感」一詞的數據趨勢上更加類似,大致上是從2018年開始至今,儀式感被開始被強調。
.
從數據上的顯現可推論,一方面因為《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文本的流行,帶動台灣大眾對生活儀式感的關注,另一方面,2018年起中國對於儀式感的論述也大幅的上升。其中包含了各種媒體文本的傳頌引用,大眾讀物書籍的出版,商業廣告與商品的運作。當然,從結構化理論的角度來看,這也是源自於高度(晚期)資本主義現代生活的盈充,「儀式感」成為一種現代人對峙社會結構的方式。
.
📌#今天的內容有
.
▶ 為甚麼要儀式感?
▶ 「儀式感」變成流行語
▶ 儀式理論的解釋
▶ 流行文化中所談到的「儀式感」
▶ 儀式感的商品邏輯:販售儀式
▶ 邁向幸福還是渴望幸福
.
📣#firstory 聽這裡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4zhovx5c2n0854a0pggzk8?ref=android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yqb4436c1xX1cqEZEi0zW?si=r0-NQm1GQQ2tqTY1buSwpQ
.
💻#FB 完整論述看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570123626508590/
.
.
\\\\\ 完整論述 \\\\\
.
▓ #儀式的起源
.
不過當我們朗朗上口儀式感,你有想過那「儀式」(ritual)是甚麼嗎?在法國社會學家Émile Durkheim(1912)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表示,宗教很明顯是一種「社會性的事物」,其由信仰和儀式兩個範疇組成,並且將世界化分成相互對立的兩類:神聖事物和凡俗事物,兩者的區隔透過禁忌維持。Durkheim認為,信仰是觀點(opinion)的表達,存在於表徵(representations)之中,並且表達了神聖、凡俗事物之間的性質與關係;而儀式產生於行為方式,並且規定在神聖事物前如何行事。簡單來說,信仰與儀式就好比於思維與行為。
.
所以儀式就是一個連結「神聖」與「世俗」的行為方式。可是為甚麼我們要連結這兩者呢?人類學家Victor Turner(1969)在《#儀式過程》中解釋,經過儀式過程的三個階段:分隔(separation)、閾限(liminal)、回歸(return),人們就可以從百般無聊的日常世俗,經歷特殊體驗、曖昧模糊的非常神聖,最後再重新連繫現實。這樣的儀式性過程,重整人類的社會結構與生活秩序,獲得意義上的舒放圓滿。
.
▓ #當代流行文化中的儀式感
.
不知道從哪裡開始發展出來的,網路的文案定義,「儀式感」是源自於《#小王子》故事裡所說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片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從前面人類學的討論來看,這個定義的確沒問題,但《小王子》絕對不是源起,應該只是個「宣傳」。
.
從大眾流行讀物來看,李思圓《生活需要儀式感》(2018)告訴讀者,生活細節的留意與經營,可以讓每日生活回到關注自己的感受當中,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特殊時空。高瑞灃的《儀式感: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2018)也是強調「思考生活,了解自己」,進而重塑人生價值與意義。前兩者算是一種儀式觀點的生活應用,並且著重在美學與心理學的關聯性上。
.
Theresa Cheung的《儀式的力量:成功人士的日常──個個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動作》(2018)就比較神奇一點,他把儀式感與成功關係在一起,「成功人士都在做的標準動作,天天如此」。提供些達到成功人生的步驟。總體而言,「儀式感」論述告訴當代的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快樂的主體,應該拒絕潦草的生活秩序,並且將傳統意義上宗教生活中的儀式方法,轉向注重個人生活的「#體驗」。那是一種在宗教匱乏年代裡的世俗信仰。
.
▓ #資本主義下的儀式感
.
有趣的是,從2018年開始,伴隨著大量的儀式感討論,強調「儀式感」的商品也突然增長。「護甲儀式感」、「護膚儀式感」、「汽車體設計儀式感」、「果汁機儀式感」,甚麼都可以有儀式感。宗教儀式的神聖性功能,因個人主義化的世俗趨勢,被吸收到商品的設計與資本主義的邏輯中,說服人們只要經過日常消費,就能獲得聖靈充滿。
.
在商品的設計中,儀式感被視為一個綜合的體驗系統。儀式感是在儀式活動中,形成的對形態、色彩、結構、材質、節奏、秩序、氣味、流程等綜合性的感官體驗,並且強調其給人帶來的愉悅、神聖、莊重、敬畏的情感。身體的經驗透過商品的細膩參與過程,招回在理性世界中被抹平的自己。
.
在這個晚期資本主義的社會中,傳統宗教信仰式微,世俗化、個人主義化的精神興起,那些渴望在來世獲得救贖的宗教信念已然緩不濟急,「儀式感」所宣傳的私人化、看得見的、當下在世、立馬解決人的精神困境的目的,反映著我們的新興信仰(丁仁傑,2001)。弔詭的是,不正是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將我們推入這個牢籠嗎?
.
儀式感的挪用,同時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的渴望與失望、解藥與毒藥。
|
跟我討論儀式感設計的品牌就是 For Twenty 敏弱肌專業保養 😁
|
#參考文獻
.
1. Durkheim, É. (1912). Les formes élémentaires de la vie religieuse: le système totémique en Australie (Vol. 4). Alcan.
2. Turner, V.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Routledge.
3. 丁仁傑. (2001). 當代台灣社會中的宗教浮現: 以社會分化過程為焦點所做的初步考察.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41), 205-270.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lhu8vRB6x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