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十七歲時聽什麼歌?
最近彷彿走入回憶的時光,許多過往相關的人事物,一一浮現眼前。
當時還用即時通,但使用MSN的同學都會莫名生起一股優越感,好像自己比較新潮,高他人一等。
也還有無名小站,寫語法在自己版面上放喜歡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那時真的很喜歡V.K克的花水月。或是存放許多心事,在只有自己能觀看的限定密碼文章裡,感受當時只有學生時期才能體會的愛恨與憂愁。
但最愛的還是誰來我家,我會拼命去踩別人家,讓他們都回踩後,感受自己好像人氣很高一樣。
班上同學會聊到棒棒堂和黑澀會,然後為了參加Le party樂派對演唱會,還要拼命蒐集氣泡飲的瓶蓋,能親眼見到明星,就跟作夢一樣。難怪人家說追星就是追夢的一種。買完喜歡的歌手專輯,還會期待他們來大眾或是玫瑰唱片開演唱會。
十七歲的回憶還有好多好多,但有些回憶,卻只能真的住進回憶裡了!
那時陪伴自己長大的歌也有好多好多,唯一到現在還難忘的,是孫燕姿的《遇見》。
「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我排著隊,拿著愛的號碼牌。」
以前的自己不了解,只覺得歌好聽,聽歌的同時會有莫名的情緒發酵。過了好多年再聽回它,好像很多不懂的事豁然開朗。原來每件事都有所謂的時區,那些執著的堅持的與不解的,都會在最適合自己的時間點抵達。這首歌陪伴我度過很多寂寞的時光,卻也帶給我希望。
還有電影《17歲的天空》。
這應該是我第一部觀賞的同志電影。可能早就發現自己的性傾向與班上大部分的男同學不同,基於好奇,《17歲的天空》有點像是青春的啟蒙。覺得楊祐寧很帥,覺得裡面的角色很勇敢,直至時光變遷,現在再去回望,雖然大多數的片段皆已模糊,還是對製作團隊生起巨大的敬意。
在那個大家都不敢也不願意面對同志的年代,有這麼一部作品帶給大家力量,訴說著「我們沒有不一樣」,是那麼的堅定卻又溫柔如同冬日曙光。更重要的是,《17歲的天空》除了同志議題,更想告訴大家「如何認識自己、相信自己與接受自己。」
如果還能回到十七歲。
不!我不想再回頭,那些過往的酸澀與美好,犯錯與遺憾,傷害他人也曾他人傷害的時刻,都是生命的養分,都造就自己能更抬頭挺胸的往前。不想回到過去,而是珍惜來時路的每一步相遇。
而現在17歲的天空這部電影即將要進行數位修復與重新上映(詳細見留言貼文),希望可以把這部關於我的青春啟蒙送給大家,也歡迎大家共同響應讓好作品再一次呈現給觀眾。
這是關於我十七歲的回憶,你呢?你的十七歲有什麼難忘的精采回憶嗎?或是你十七歲都聽什麼歌呢?歡迎和我們交換一點人生。
下一棒交給 甲板日誌 Gays' Logbook ,讓我聽聽關於你們十七歲的故事吧!
#17歲的愛情點歌機
#17歲的天空電影升級重獻計劃
#來留言串看怎麼支持吧
我遇見誰 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 還 在 多 遠 的未來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助人」
高中同學是專業的社工人員,之前在某家暴專線擔任主管,她說,她以前也不懂,一個人為什麼被打,卻不敢走,不肯離婚,後來聽的故事多了,才能了解,人人有其難處。
她進一步分析說:「如果一個婦女這樣多年沒辦法離開,你怎可能要她因為你這個遠方陌生人,而有了大改變,你知道嗎?改變是很難的,尤其對弱勢,改變更難。」
她接著說:「你去想想,我們可以幫助別人的器官是什麼?是耳朵還是嘴巴?一定是耳朵的啊!這個受暴婦女打來,你不該一直用嘴責罵她,你能做的就是傾聽與陪伴,給她力量,讓她在掛掉電話後,有辦法去面對自己的問題,這樣就很棒了!」
傾聽與陪伴,就是傳遞力量,她說的話,我覺得溫暖又有道理,分享給你,希望你也受用,點播孫燕姿的「遇見」,跟你說聲晚安。
陰天、傍晚,車窗外
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
向左、向右、向前看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
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
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
我排著隊 ,拿著愛的號碼牌
攝影:李宛珊老師
我遇見誰 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 還 在 多 遠 的未來 在 黃大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助人」
高中同學是專業的社工人員,之前在某家暴專線擔任主管,她說,她以前也不懂,一個人為什麼被打,卻不敢走,不肯離婚,後來聽的故事多了,才能了解,人人有其難處。
她進一步分析說:「如果一個婦女這樣多年沒辦法離開,你怎可能要她因為你這個遠方陌生人,而有了大改變,你知道嗎?改變是很難的,尤其對弱勢,改變更難。」
她接著說:「你去想想,我們可以幫助別人的器官是什麼?是耳朵還是嘴巴?一定是耳朵的啊!這個受暴婦女打來,你不該一直用嘴責罵她,你能做的就是傾聽與陪伴,給她力量,讓她在掛掉電話後,有辦法去面對自己的問題,這樣就很棒了!」
傾聽與陪伴,就是傳遞力量,她說的話,我覺得溫暖又有道理,分享給你,希望你也受用,點播孫燕姿的「遇見」,跟你說聲晚安。
陰天、傍晚,車窗外
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
向左、向右、向前看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
我遇見誰,會有怎樣的對白
我等的人,他在多遠的未來
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
我排著隊 ,拿著愛的號碼牌
攝影:李宛珊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