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獎贈書活動】《#零規則》x2本
🩲「就算沒有服裝規定,也不會有人裸體上班。」第一次聽到 Netflix 執行長 海斯汀 說這句話的時候,我就忍不住笑了出來。一家原本被百視達拒絕收購的公司,竟然竄升成全球最大的影音串流平台,甚至超越Google和Apple,成為求職者最嚮往的企業。他們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no-rules-rules/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零規則》的作者是Netflix創辦人暨執行長里德.海斯汀(Reed Hastings),他邀請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艾琳.梅爾(Erin Meyer)進入公司內部研究和訪談員工,兩人用對話的形式共同完成了這本書,帶我們一窺Netflix看似沒有流程管控的運作下,卻擁有不斷創新和快速反應的企業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的寫作方法很特別。梅爾前往世界各國的Netflix據點,透過訪談員工和主管的方式,揭露第一手的訊息,讀起來令人感覺格外真實和身歷其境。整本書在員工的訪談、海斯汀的自述、梅爾的補充說明之間,精彩地切換,整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場走進Netflix公司的沉浸式體驗。
這本書除了寫作的方式很新穎之外,海斯汀大談自己的經營心法,也激發了我非常多的想像。相較於傳統常見的「規定與程序」管理方法,海斯汀展示了如何運用「自由與責任」帶領這家不斷成長的企業迎向充滿活力的未來。
我非常享受讀這本書時的體驗,看著海斯汀循序漸進地說明,如何將Netflix從傳統的管理模式,轉變成現在的創新管理模式。這篇文章我會記錄一些,這套看似在「混亂邊緣」運作的管理方法讓我耳目一新的地方,以及讀完這些方法之後,我反芻的想法和得到的啟發。
.
【高人才密度的好處】
.
海斯汀發現,平庸的人才會拖累團隊的前進,身旁充滿了武藝高超的同事,反而會讓工作充滿樂趣。研究也指出團隊裡「懶惰和消極的表現會傳染」,所以海斯汀傾向把高績效人才聚集在一起。他認為公司應該是一支「職業球隊」,而非「大家庭」。
為了追求卓越,教練會確保團隊內每個位置隨時都是最佳人選。
為了協助團隊求勝,球員會期待持續收到教練和隊友的誠實回饋,知道自己如何改進。
知道只有努力還不夠,還必須拿出表現。就算投入A級努力,但是只拿出B級成果,球隊會感謝他的付出,然後有禮貌地把他換下場,換上其他球員。
海斯汀認為許多以「大家庭」為口號的公司,很可能營造出一種表面和諧,結果員工私底下各自怨懟的情形。你的團隊裡,如果有同事在擺爛,你會希望老闆快點把他換掉?還是苦口婆心希望他總有一天改過向善?在職場打滾過的人可能更有感觸,在公司效率和勞方權利之間,總有著一道很曖昧又不能搓破的鴻溝。
.
【給出業界最高的薪資】
.
由於Netflix是一家以軟體開發為核心的公司,本質是影音串流平台的「演算法」,書中以軟體界著名的「搖滾巨星法則」來說明高績效人才的優勢。在一場實驗中,把9個實習程式設計師找來,請他們兩小時之內盡力完成一連串程式編碼和除錯任務。實驗結果顯示,表現最優秀的人比起最差的人,編碼速度快了二十倍,除錯速度快了二十五倍。
我在前年讀到Netflix退休人資長珮蒂.麥寇德的《給力:矽谷有史以來最重要文件 NETFLIX 維持創新動能的人才策略》這本書,他們一直鼓勵員工到別的公司面試,探詢自己最新的身價與業界行情。然後他們會用最快的速度,在他們被別人錄用之前先替他們加薪。他們認為「比起重新到外面找一個次等貨,留不住優秀人才的成本損失顯得更加巨大」。
因此,海斯汀願意給出業界最高的薪資,聘請那些最優秀的人,因為他們帶來的報酬遠高於薪水的增幅。當你的目標是經營一家「頂尖」的創意型企業,給予業界最高的薪水,看起來就是非常合理的事情。保持彈性、反應快速的文化特質,在這個薪資制度之下嶄露無遺。
.
【特別的評等制度】
.
Netflix的評等方式很特別,他們採取「留任測試」,主管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團隊裡某人如果要辭職或跳槽到同業,我會極力挽留嗎?」如果你不會挽留,那麼就想辦法換一個更優秀的人。海斯汀希望每個員工都是「這個位置」上的「最適任人才」。
海斯汀認為「固定評等制度」是個很糟糕的制度,這種制度要求固定比例的員工要被評為優秀或墊底。這就像是你每一個新的年度踏進公司,就知道在年底,團隊裡一定得有人墊底。為了避免自己成為墊底的那一個,你會怎麼做?
對於像Netflix一樣的創業型產業而言,固定評等制度是扼殺團隊合作的殺手。雖然團隊號稱目標一致,但是總有人需要墊底,那誰還會想全心全力合作?這會讓員工把心思都放在與彼此競爭,而不是與其他公司競爭。如果團隊成員都是產業裡極為優秀的一群,這個制度無疑強迫某些人被犧牲。
採取「留任測試」帶來的好處是,員工需要擔心的是跟「自己」競爭,而不是跟同事競爭。員工如果對於公司來說不可或缺,展現出絕高的價值,就不必擔心團隊之間彼此拖後腿,每個人都是跟昨天的自己比較。Netflix選擇開除的,通常是那些在職位上真的不適任,以及聽到意見回饋,卻無法做出改善的人。
.
【其他值得一提的事情】
.
刪除休假規定、廢除差旅和費用規定。
海斯汀給予原則、廢除規定。在凡事都要思考「對Netflix帶來最大利益」的最高指導原則之下,他想信員工能夠判斷該做什麼事情。偶爾,也有投機取巧鑽漏洞的反例,之前有一位台灣員工挪用10萬美元公款做為私人旅遊之用,當然他馬上被開除了。但海斯汀仍堅持繼續廢除這些規定,因為他認為不該為了一顆老鼠屎,懲罰其他有判斷能力的優秀人才們。
提高本薪來獎勵員工,而非用分紅獎金。
績效獎金對固定的例行工作有幫助,對創意工作卻是負面的影響。「從事創意工作的時候,頭腦需要保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如果一部分的你聚焦於表現夠不夠好、能否拿到獎金,你的頭腦就很難進入充滿靈感與創新的開放認知空間。」
小聲慶祝勝利,大聲承認犯錯。
海斯汀鼓勵團隊成員和主管之間,誠實且善意地給予彼此回饋和建議,並且時常從錯誤中學習和反省。「成功時,靜靜帶過就好,或讓別人代替你提起。但犯錯時,反而要大聲清楚說出來,好讓其他人能藉機學習,從你的錯誤中受益。」
但是,在你大聲坦承錯之前。
海斯汀也提醒到:「已經充分展現能力且受到團隊愛戴的領導者,公開坦承錯誤能建立信任及鼓勵冒險。但是,若領導者的能力未經證明,或者不被信任,在你大聲坦承錯誤前,最好先建立他人對你能力的信任。」這把尺該如何拿捏?是我們自己需要思考的課題。
.
【後記:園丁、藝術家、士兵】
.
我讀完這本書開始反芻自己想法的時候,回想起今年讀過的另一本好書《高勝率創新》,書中談「領導人要當一個園丁,將組織中的藝術家(發明家)和士兵(執行者)彼此分離,卻又保持動態平衡。」這本書我認為是非常好的延伸讀物,完美補充了海斯汀沒有細談的另一個層面。
海斯汀雖然主要在講運用「自由與責任」來管理藝術家,但他也提醒到,如果你身處必須防範錯誤、注重生產品質的行業,「規定與程序」的管理方式仍然很重要。海斯汀在書中就舉例Netflix的網路基礎建設部門,採取的就是規定與程序的管理方式,因為你可不希望龐大的網路串流服務,三天兩頭就發生錯誤。
天下雜誌在2020年12月透過視訊會議獨家專訪海斯汀,談到創意工作和製造業的差異時,海斯汀說:「在製造業,你會希望零失誤。但在創意性工作上,你會希望有很多的失誤。」天下雜誌接著問他:「但若是製造型企業想要試著變得有創意呢?」他答道:「有些時候,一家製造型公司會分成兩半。他們可能有很多非常有創意的設計師,但他們也有實質的生產線,需要盡量避免任何失誤。那麼他們就會需要以不同的文化來運作。」
我認為,海斯汀肯定是一個厲害的園丁,帶領的剛好是一間藝術家比較多的公司。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啟發,「自由與責任」和「規定與程序」兩者並不是全有或全無,也不是哪一個「比較好」,而是在不同情境和工作內容下,哪一個「比較適用」。厲害的領導人,是懂得什麼時候要一視同仁,什麼時候要因材施教的園丁。
.
【抽獎辦法】感謝 天下讀者俱樂部
1、抽出「2本」《零規則》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跟其他影音串流比較起來,你覺得Netflix讓你覺得最特別的地方是?例如:「我覺得Netflix的原創影集最令我驚豔!」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2/15(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2/16(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戴 資 穎 團隊成員」的推薦目錄:
- 關於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新生兒攝影工作坊 Angela photography 安琪拉攝影x到府拍攝x台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一級嘴砲技術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戴資穎今年4戰2冠幕後功臣「穎團隊」曝光-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 防護師陳盈璇初認識戴資穎的時候是在國訓 ... 的評價
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新生兒攝影工作坊 Angela photography 安琪拉攝影x到府拍攝x台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安琪拉~
就希望能當那位一直都是最懂妳的「她」
**
回想創業兩年多的過程,
白天開車到府,
邊開車邊靠流質飲品充飢。
一天排滿兩場甚至三場,
五點半回家再弄雙寶,
當時小寶6個月大,
半夜常常醒來十多次,
誇張到我都懷疑他被壞東西附身。
到現在比較穩定後,
半夜我仍會被兩隻15公分的小腳ㄚ🦶踹醒,
或是自動醒來幫孩子蓋被摸手腳。
身體長期下來日夜高支出、低回收,
靠著:到府一家人給我的笑容😊
靠著:新生兒最純真的美👶🏻
靠著:自己不敢愧對客戶的心,
這份熱情❤️
走到現在對拍攝寶寶的用心依舊不減反增,
實在太慶幸能遇見這麼美的風景~
**
這個月,
原本獨家配合的三家月子中心,
因為疫情關係臨時喊卡暫停了。
還有,
原本媽咪預約時都可以讓外面攝影師入內拍攝的其他月子中心,
因為訪客不能進入的關係,
所以要等出月中再到府拍攝,
但換角度想想,
沒有什麼比健康&安全更加重要。
**
拍攝前,
安琪拉到府的防疫準備工作不敢怠慢。
道具上樓後,
我會在門外先酒精消毒手部後,
自行穿戴隔離衣、換新口罩,
自備額溫槍,在門外先給媽咪確認再入內,
道具佈置大概15分鐘,
弄好後再重新洗手才敢抱寶寶。
另外再報告,
四天連假安琪拉全家都沒有出門,
最多到空曠公園跑跑放電,
因為自己家裡兩個四歲以下的幼兒,
所以也不敢挑戰風險!
**
但即便如此,
目前延後拍攝的三家月中,
也都沒有取消與安琪拉的合作,
紛紛採取「發行寶寶拍攝卷」的方式,
媽咪可以自行過來安琪拉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的工作室拍攝,
雖然我有醫療級紫消燈、專為寶寶設計的無毒環境⋯等配備,
當然,
還是有些媽咪是被家人反對外出,
所以月子中心也希望安琪拉對於持卷的媽咪們,
也放寬能接拍大一點的寶寶👶🏻
這點安琪拉也在認真評估之中。
**
畢竟,
新生兒攝影,
兩年投入的寶寶道具已經破百萬,
貴桑桑的攝影器材,又是另一個百萬。
這些創業的小工作室來說,
是的~是非常可怕的金額💰
主要因為台灣沒有製造這個行業的道具服飾,
都是全數採國外訂購,
新生兒道具服飾,屬於太稀少的量,
都是手工品或是少量生產,
加上高昂運費等相關成本。
所以安琪拉目前也很糾結,
要不要開放拍大一點的寶寶,
再投入的道具服飾成本又要增加多少呢?
**
創業,不管是一人公司還是小團隊,
小蝦米🦐永遠打不過大鯨魚🐳
我也很謝謝團隊成員們紛紛體諒,
讓我採「減薪減工時」的方式,
能減輕些薪資負擔的壓力,
渡過這段日子。
事情有時候一體兩面,
先蹲後跳、檢視自己不足而調整步調,
也是一個賺到的好機會~
**
台積電榮譽董事長張忠謀先生專訪時談,
「這場疫情,會改變中產階級的生活模式」
在這股疫情的洪流,
也是重新對產業及階級的洗牌。
如何脫穎而出且屹立不搖,
都是這個階段很嚴肅的課題~
**
安琪拉微小的初衷,
就像教堂裡微小的燭光🕯️
「我們是一群被新生兒的美感動的傻子」
這句話是創立臉書粉專的座右銘,
現在再看,
我仍是那個傻子,一直都是!
++++++++++++++++++++++++++++++
🔺安琪拉也有IG囉:
https://www.instagram.com/p/Byb9UegHaCH/?igshid=1yb5lq9xazbj
❤️看看拍過的媽咪們怎麼說:
https://m.facebook.com/anchiphotography/reviews/?ref=page_internal&mt_nav=0
#安琪拉 #攝影師 #新生兒寫真 #新生兒攝影 #新生兒攝影工作坊 #女攝影師 #雙北 #寶寶寫真 #相本 #Angela #嬰兒寫真
#嬰兒攝影 #台北新生兒攝影 #台北到府#photography #newborn #photo #到府服務 #安琪拉攝影 #早鳥優惠 #新生兒 #newbornphoto #babyphoto #寶寶攝影 #到府 #嬰兒 #嬰兒攝影 #孕 #孕婦寫真
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一級嘴砲技術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麵包店的問題不是政治的問題、不是麵包的問題,而是在麵包師傅自己的陰德值不足。
【文青別鬼扯】---「吳寶春 不意外」
昨天FB上一狗票人都因為吳寶春而崩潰、氣憤。幾年前他才在媒體上展露出一副不在乎不屌不屑中國大陸市場的架勢,如今他卻為了中國大陸市場而屈膝。
其實商人為利無可厚非,鬼王也支持他積極開拓市場。但你過去也不必擺出一副正氣凜然的模樣吧?!
不過,說真的,吳寶春會這樣,鬼王一點也不意外。如果大家聽聞過一些烘焙業界的八卦,就能理解了。
鬼王得先聲明一下:鬼王本來就不喜歡吃吳寶春麵包,但主要原因並不是因為吳寶春個人,而是鬼王偏好吃傳統的台式軟麵包,餡料最好是克里姆或奶酥。
台式麵包走的是日本路線,強調的是鬆軟。鬼王雖然整天飄來飄去,但當阿飄之時,也吸取不少地氣,所以偏好台式麵包。至於歐式麵包,鬼王總覺得吃起來又硬又有點酸味,實在有夠痛苦,沒必要跟別人一樣裝高尚學優雅。這就跟鬼王喝咖啡時,總會堅持台糖二砂絕對要加好加滿一樣,真的沒必要學文青喝黑咖啡。
至於歐式麵包能在台灣市場能在台灣興起爆紅,吳寶春可說功不可沒。當初他獲得「路易樂斯福世界盃麵包大賽」(Coupe Louise Lesaffre)個人賽冠軍,馬上被捧為台灣之光。你想想看,一個不產小麥的地方居然能誕生出世界麵包冠軍(請別拿台中大雅一年不到300公噸的產量來跟鬼王吵),乍聽之下就好比新疆烏魯木齊冒出一間米其林等級的海鮮餐廳、台北市的建國中學養出環球小姐冠軍一樣,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怪事。至此之後,台灣的大街小巷就掀起一股吃歐式麵包的熱潮了
不過,吳寶春獲獎雖然為台灣的烘焙業界打了一支強心針,我們也能培養出世界等級的烘焙師傅,但台灣的麵粉與烘焙業界卻未以他為榮。原因很簡單,他從頭到尾都沒感謝過一大群默默支持協助他、把他推向世界冠軍的幕後工臣。
「路易樂斯福世界盃麵包大賽」其實很年輕,歷史不算悠久,1992年才開始。它分為「團體賽」和「個人賽」,分別為四年舉行一次。例如,2008年舉辦團體賽,當時台灣隊由三名烘焙師傅吳春寶、文世成、曹志雄組成,獲得第二名,而吳寶春也因此獲得參與2010年個人賽的資格,進而獲得冠軍。但鬼友們必定都知道,會唸書不代表會考試,長的帥不代表會撩妹。同樣的,會做麵包,不代表你就知道如何面對國際性的麵包比賽。
麵包競賽會有清楚的規則,要求在一定的比賽時間內做出一定數量的長棍麵包、甜麵包或藝術麵包,每個出爐麵包的重量必須在限定範圍內,而參賽者能使用的原料與設備也都有清楚的規定。所以,參加世界麵包大賽不僅要有超絕的天賦技藝,你同時得先在嚴苛的受訓過程中脫穎而出。至於這個團隊的組成與受訓計畫,就要有專人籌劃與協助了。
台灣隊第一次參與2008年的世界麵包大賽就是由位於新北市八里的「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所主導。穀研所就如同國內烘焙界的哈佛大學,幾十年來訓練出一狗票麵包師傅。你如果有機會問一下台灣大街小巷內四處林立的麵包店老闆,大部分都曾去穀研所上過課。
當初在穀研所盧訓所長與施坤河副所長的支持與鼓吹下,台灣幾位頂尖的麵包師傅(包含吳寶春)因此有機會前往巴黎參加麵包大賽。一個能出國比賽的團隊能組成,絕對不是拿起手機把這些人約一約就能搞定的事。
首先,你要有人能弄懂比賽的規則與流程,還能協助報名、規劃日後前往巴黎比賽的食宿安排,這就必須是和法國的烘焙業界、與主辦單位有connection的人才能勝任。其次,在巴黎比賽時能使用的原料與設備,也跟台灣烘焙業界的習慣大相徑庭。例如,你使用的麵粉也必須是法式規格的T45/T55/T65,而不是一般台灣民眾熟悉的低筋、中筋、高筋麵粉。據鬼王瞭解,在巴黎比賽時使用的烤爐也跟台灣麵包店慣用的不太一樣。因此,出國前要有個受訓練習的過程,團隊成員必須集中吃住在一起。受訓場地必須是專業的烘焙廚房,配備有與比賽規定同等級的烘焙設備。受訓期間會使用到大量的麵粉、烘焙原料,也必須有人提供。團隊成員共同練習時,也要有人模擬裁判,提供專業見解。最後,這群國家代表隊前往巴黎比賽的機票與食宿,也得有人買單。
而這一切都是由穀研所邀集國內的烘焙與麵粉業者共同統籌規劃與贊助,無論是2008年的團體賽或是2010年吳寶春獲得冠軍的個人賽,均是如此。如果沒有一群人在背後默默的努力付出與協助,吳寶春可能連抵達戴高樂機場後該如何出關、如何搭乘RER進入巴黎市區、如何去飯店check in、怎麼到比賽會場報到都不會。
不過,吳寶春獲得世界冠軍的殊榮,成為台灣之光、媒體寵兒後,他似乎遺忘了一路走來曾幫助過他的人。吳寶春在媒體前從未感謝過這群曾經支持、提拔、協助過他的人與廠商,他把這一切都歸功於他自己。
多年前鬼王曾花費好長一段時間研究台灣的麵粉與烘焙業發展史,當時訪問過許多烘焙業界人士。但每當提及吳寶春時,受訪者卻都避而不談,或輕輕帶過。後來經某位長輩私下告知,才知道其中的曲折離奇。據說他與最早提拔他的Pasadena,也是如此。
所以過去他曾在媒體面前配合風潮,展現一副不屑中國大陸市場的屌樣,不讓人意外。如今為了中國大陸市場,又變了個人,同樣也不讓人意外。
圖片:http://www.peoplenews.tw/…/609b9a25-7858-4f9f-b46c-e4d62b56…
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長庚運動醫學團隊- 防護師陳盈璇初認識戴資穎的時候是在國訓 ... 的推薦與評價
目前是長庚運動醫療團隊成員的陳盈璇,過去長期在國訓中心防護團隊服務,原本與戴資穎就有接觸,不過當時都屬於任務分配,不屬於專責照顧,2014年. ... <看更多>
戴 資 穎 團隊成員 在 戴資穎今年4戰2冠幕後功臣「穎團隊」曝光-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戴資穎 今年4戰2冠幕後功臣「 穎團隊 」曝光 戴資穎 今年參加了4場BWF(Badminton World Federation,世界羽球總會)舉辦的國際賽,從首戰的馬來西亞大師賽8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