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屋兩三事】
雖然我知道山屋建設是「山林解禁」政策的一環,上頭說了要做,就是沒有轉圜餘地,但心裡還是忍不住擔心山屋蓋好之後的情況。以前寫過數篇文章投稿討論此事,只是時間過久了就不會有人在意了吧。
我相信大部分山友見到山屋建設的新聞,就真如媒體標題所言,「一片叫好」。確實山屋的存在可以增加安全性,但山屋的存在也會導致別的問題 ── 吸引更多人到訪、更高的使用頻率與密度、協作服務團隊進駐、垃圾、廢水問題等等。
換言之,我們看待山屋的角度不該只是「安全」,還必須包括「環境」面向。說句現實的話,起步早的別國在上個世紀就在處理這些問題了,我們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還是堅信勇敢的台灣人定可以從零殺出一條血路?就算如此,那代價又是什麼?
.
我的一貫立場是:蓋山屋可以,但少了妥善規劃和配套措施,那不要也罷。
照片裡面是瑞士的服務型山屋「Terri Hut」,看看人家是怎麼費心處理廢水的問題!有直升機吊掛沉重的淨水設備和建材到現場,還有挖土機這類重機具協助開挖,事後景觀復原也不會草草了事。無怪乎瑞士一直是山屋設計和觀光品質的典範。
台灣的問題在於:山屋一開始的設計皆是避難山屋,基本上沒什麼講究,就只是給人遮風避雨的所在。早期由於使用者以登山社團為主,密度與頻率不高,還算是有道理,但千禧年後商業登山產業(嚮導業 & 協作業)日益興旺,登山資訊的流通程度更是越來越高,民眾自行前往者有之,讓業者幫自己打點好大小事者有之,大體上登山的門檻大幅降低。
如此的情況之下,熱門路線上所謂的「避難」山屋,根本不像歐洲的避難山屋一樣,僅供真正有需求的人使用,而是變成了廉價旅館。大家想想看,只要天氣還OK,先不計偷跑的傢伙,這類山屋在周末連假時期鐵定是人滿為患,周圍甚至還有營地可以搭帳棚,如此高密度的使用怎麼可能不產生負面的環境影響?
你也可以說都是人的問題,但人民素質問題又豈止是山上?痛定思痛,從教育下手才是正軌。短期內若要祭出複雜的管制措施,寄望於萬能政府大顯神威,成效肯定不彰。
政府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所以開始著手改造少許避難山屋為服務型山屋,只是天知道要拖多少年、追加多少預算才能完工?在瑞士出動直升機吊掛建材是司空見慣,但台灣現在連一台可用的直升機都沒有,只能有勞協作員人力搬運,自然是快不了。
以下就整理一些我的見解。
■ 瑞士用高成本的模式來處理山屋的問題,但是什麼在支撐這個高成本模式?是他們完善的服務型山屋系統和豐厚的觀光收入 (針對經濟條件好的國內外旅客)。簡言之,人家是做口碑的,自然要以高標準要求自己。
■ 台灣的山屋走的是低成本模式,好處是經濟門檻低,壞處是難以提升品質和處理各式衍生的問題;若無法提升品質,就會排斥消費能力強的族群和回頭客 ── 除非政府願意不斷撥預算進行維護跟管理。長遠來看,針對熱門路線來說,我們還是需要一套能兼顧服務和環境保護的經營模式,代價則是更高的收費。
■ 台灣的健行登山活動,應該做口碑嗎?應該以高標準要求自己嗎?說句難聽的話,雖然大家都很樂意讓世界看到台灣的山岳之美,但要吸引能創造經濟效益的國際觀光客,現在的基礎軟硬體建設還遠遠不足。Yes,最後走到南湖圈谷一帶是美好的經驗,但雲稜跟圈谷的廁所就足夠嚇跑他們了。良好的體驗講究的是整體,不是天真的認為看到終點的美景就能忘記過程。
■ 另一個選項是不蓋。沒錯,就是不蓋,why not?政府高層覺得蓋山屋就是德政,但真的是如此嗎?就我來看,如果政府在設計規劃階段,沒有先做好調查與研究,提出足以說服人的環境衝擊處理方案,那還不如不要蓋新的山屋,讓自然門檻降低訪客的數量和累積衝擊的速率 ── 起碼如此還能爭取時間,仔細計畫如何處理這些問題。
■ 最後一點,還是要講公民參與的部分。一個民主國家,應該要有好的民主程序,公有地就是全民的土地,全民的土地上要發生甚麼事,對於我們來說都有利害關係。所以在民主體制發展久的國家,例如美國,國家公園署或林務署在任何先期計畫上都有義務公開資料、闡述基本理由,嘗試說服人民這樣做是對的,是權衡後取其優的結果,接受人民的公評。行政院有嘗試說服人民,蓋山屋是對的嗎?蓋山屋是好的嗎?蓋山屋之後的負面影響有什麼方案處理嗎?還是先蓋再說,專案跑完之後就不理?
以前的我們求快、求效率、求數字跟結果(政績),犧牲了追求精細與品質的文化,我相信現在的台灣,可以開始想想如何走入下一階段了。先求有並沒有錯,錯的是不求好。
這又豈止是戶外,任何領域都是如此。
---
Photo credit: Keystone / Arno Balzarini
Search
戶外教育的好處 與 效益 在 台灣戶外教育聯盟 的推薦與評價
價和效益。我付出的時間代價,和我評估過的自我 實現效益吻合時,所以我做了大家 ... 善意依舊能為我們自己和社會帶來巨大的好處。 只是讓你更理解人性與動機,以及每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