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慎入]
這是關於作為一個傷殘運動員的有感而發
可能因為最近奧運氣氛熱烈再加上睇完
《媽媽的神奇小子》所以有好多感受想記錄低
但我知道好多人都唔習慣睇咁多字
都係果句 有興趣了解我多啲就睇啦
好少會講到啲內心嘅陰暗面
文章原本寫離係放係八月Deluxe既網誌
但由於嗰邊都話會暫時停止運作
所以呢一篇將會係最後一篇
既然都寫左 咁唯有post係呢度啦
由於IG都唔俾我放一篇3680字嘅文章
所以唯有分開兩個post
辛苦你地要禁離禁去睇喇
《傷殘運動員也是運動員》 下篇🧷
這幾年時間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打進殘奧。從來沒有心力和時間想過以後的事。可惜人生永遠也不是平鋪直順,至少我的不是。這幾年,不幸的事接二連三地出現。在經歷多次的傷患後,令我更沒安全感。也提醒了我要開始在想退役後的事。這樣令我更沒不安。難道打到要退役的時候,應該重新去投入另一行業,從零開始嗎?
在2019年,在爭取東京奧運的第二站杜拜計分賽,比賽途中我跌倒了。一個跳躍動作使我膝蓋的韌帶即時斷裂。回到香港,醫生抽取了我大腿中一部份的根,駁到膝蓋前十字韌帶的位置。雖然說是康復了,但我的腳不如以往可以無憂慮地球場靈活跑動。以往我只需要照顧換了金屬臂的左手,防止因動作太激烈而甩骹,平衡協調對我來說一向也有難道,現在更要顧慮重建了韌帶的左腳。每一下揮板落地動作,也令我擔心會再一次掉在地上。
羽毛球比較多轉動、急停、跳躍、落地的動作,對膝蓋的使用率是非常高,消耗也更加大,要特別小心處理。從拿着拐杖學走路、慢跑、鍛煉已萎縮的肌肉、物理治療、韌帶穩固後的步法練習、直至重返球場訓練,從物理治療室來來回回無數次,我用了一年多時間,才可以真真正正回到球場做到些有質素的訓練。但計分賽其實已經進行了一大半。但我說過「個波一日未落地,我也不會放棄。」即使只有微乎其微的機會,我也會努力去嘗試,未到最後可能奇蹟會發生呢!
康復的路程上,我從來也沒有學習過要怎樣去拿捏。物理治療師跟你說,感到痛楚就要停下來!教練又說,物理治療師當然會叫你停,但運動員不可能每次等到最佳狀態才去練習,有時少少痛楚你就要忍過去,不要那麼懦弱!
那段時間,差不多每一天落到球場,身體總有一個部位會痛,不是膝蓋、就是小腿大腿還有手臂關節,膊頭、手踭、手腕可能因為從小便單手使用過度,其實勞損得也滿厲害。所以一向的我也是習慣忽略那些痛楚。不然365天訓練,可能我只可以練到65天。但每個人承受痛楚的程度也不一樣,什麼叫做少少痛,我已經搞不清楚,反正練習是必須的,忍得到的我都會忍。
在增加訓練量的月份,除了球場的訓練之外,場外的跑步訓練也隨之而增加。身體可能不適應大大的訓練量。導致雙腿的小腿肌也開始發炎,持續了好幾星期也沒有好轉。物理治療師也有再三叮囑教練,說了我的情況,若不停止就會疲勞性骨裂。但教練都在心急追趕訓練的進度,我亦得不到教練的同意可以休息,也只好一直跑下去。做運動員的,就是要安照計劃,若然教練覺得你可以,你就要捱過去。加上在球場上,我需要100%信任教練,亦很想證明給他看,也不甘心自己的能力只到於此。現在回想會覺得很傻,身體是自己的,教練又怎會知道你是有多痛。
又不知道是否因為做過化療的關係,我好像不能夠像其他人一樣正正常常地練習,訓練強度一旦增加,我的身體就好像一直發出一些警號給我。踏在跑步機上的每一步,感覺小腿骨頭都有被刀插下的感覺,而且痛楚一星期比一星期更強烈。有次,每跑一步就連心臟也感受得到被刀一下一下地插下。我開始意識到不可以再這樣下去。最終去了照M R I,看到小腿骨頭開始有撕裂的痕跡。然後復康治療的道路又要再開始,但不幸的事還沒完結,在治療期間,因為一次失敗的針灸治療,針灸擊中了我的右腳腳腕的神經線,導致腳腕及腳板麻痹、刺痛、無知覺。就連走路也不能夠整塊腳板接觸地面。最終要看神經科,暫停了三個月的訓練才可以回到球場。
因為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傷患,無力感非常重。人生總是不停面對着重重的考驗。但即使變得遍體鱗傷,我也願意繼續為這個夢而犧牲,認真去看待這個職業。
我要說這樣多,因為仍然有些人會覺得傷殘運動員是玩玩下,做運動只是興趣,參加興趣班一樣。我們有肢體障礙的限制,外觀上可能你會覺得不夠好看。但我們每一個傷殘運動員,同樣要接受嚴格的專業訓練,同樣每星期要訓練2/30小時。我們一直努力讓身體繞過殘障的限制,學習運用至該項運動的最高的水平。其實我們付出的汗水沒有比健全運動員少。我盡了最大的努力,付出了我的所有,期望也會得到你們的回應。
傷殘運動員肢體有缺陷,運動方面可能比一般人更難克服和面對。但我們不是需要得到特別的關心和對待,只是想跟你們一樣,得到公平的待遇。殘奧要開始了。你們會跟支持健全運動員一樣,支持他們24位傷殘運動員嗎?
「我知道我起步慢,但這就是我要去衝的原因,跟我的命一樣,我就是要從後面追上來!」———媽媽的神奇小子
「上篇請去另一post🧷」
手腕韌帶位置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正中位置(Neutral position)】
『握緊拳頭時,為什麼手腕會不自主到中間?』
『不彎腰,腰微凹,最不容易受傷?』
.
訓練、運動治療時,教練或物理治療師常強調「腰要打直、要挺胸、足弓不能塌」等。學生問教練為什麼,大多得到的回覆是「這樣才不會受傷、才能舉更重的重量等」。
若要更清楚為什麼,要暸解「正中位置(Neutral position)」的概念。在解剖學上,把一個關節擺在相對中立的位置,能把耗費的能量降到最低,即是我們所說的正中位置。或者,常見於解剖書或骨頭人像所呈現的姿勢,關節即大多是在正中位置。舉例來說,駝背到底、接著挺胸到底,找到這兩個姿勢的平均值,就接近正中位置。
正中位置有以下的特性,因此能達到減少運動傷害、增加力量輸出、消耗最少能量等效果。
.
1. 關節承受的壓力是平均分佈的
正中位置時,因為身體沒有偏移到特定方向,所以關節所承受的壓力是平均的,像是站在漂浮海上的木板,如果站的位置恰到好處(大多是中間),可以平穩地浮起。彎腰駝背時,身體是傾向前,會導致前側的關節、骨頭、軟骨等是較受壓迫的;並導致後側的肌肉、韌帶等是被拉扯的。許多人在久坐時,頸部會開始痠痛、緊繃,即是跟背側的軟組織例如肌肉、筋膜、韌帶,長時間被拉扯有關,因為低著頭、頭往前等動作,也是偏離正中位置的。
.
2. 肌肉位在理想的長度
所謂的理想長度,專業術語來說,指的是休息長度(resting length),肌肉處在這個位置或長度時,「能產生的力最大」。由於擺在不同姿勢、位置時,會影響肌肉的長度,例如彎腰駝背即是將前側肌肉變短、後側肌肉變長,因此,「關節正中位置時,也常將鄰近肌肉放在理想長度或休息長度,以利於肌肉產生最大的力」。常見的例子是如果雙手拿重物,手肘會不自覺擺在約90度的位置,因為這是手臂肌肉能產生最多力的長度,即是休息長度;或者,揍人、握緊拳頭時,手腕會不自主地擺到中間的位置,則是正中位置。
.
3. 每個肌肉、關節能做好自己的事
這部分要延續第二點來說,肌肉處在的位置或長度,不只影響「能出力的程度」,還影響了「在無意識下肌肉被喚醒的程度」
「長時間被縮短的肌肉,會變得傾向出力;被拉長的肌肉,會傾向不出力。」
就像一間公司,原先希望同事之間能各司其職,每個人都完成該做的事情,但變成是在沒有督促之下,有些人會主動把所有工作接下,而部分人則是不願意接任何工作。當這發生在身體上,有些肌肉、部位就會「過勞、過度使用、導致受傷」,而其他的則會「失用、無力、萎縮等」。因此,維持在正中位置可以讓每個關節、肌肉都能發揮他們應有的功能。
.
4. 訓練、日常生活時,一定要全部正中位置嗎?
這邊我想引用80/20原則,即在訓練、運動、姿勢時大部分維持在正中位置,其餘時間本來就需依狀況來調適,例如拿起地上的重物,蹲著時勢必會彎一些腰、做伸展時本來就是要把肌肉拉到最長、累了一整天回家躺在懶骨頭或沙發上,為何不?回到一切的根源,只是「適時適量」的概念,沒有什麼不能做,只是要注意比例跟權重。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neutralposition #restinglength #joint #muscle #pressure #ligament #training #strengthening #exercise #physiotherapy #physiotherapist #CSCS #covid19 #正中位置 #肌肉休息長度 #關節 #肌肉 #韌帶 #壓力 #防疫 #新冠病毒 #肌力訓練 #訓練 #運動 #物理治療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手腕韌帶位置 在 生活在他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週疫情帶給你什麼改變
.
上個週末還在山上,沒想過隔天會收到升三級的消息,以及下山得面對更嚴格的防疫生活。有人無奈暫時失業了,有人居家上班,星期一都得接受新的生活。平時傍晚兼差的義麵店果然生意一落千丈,當天下班後收到老闆(同時也是我姐夫)的訊息說可能會有減班調整。我回說:「OK,完全配合。」若是在體制嚴格的大公司,我大概不會輕易妥協,但因為是自己人,很容易就能共體時艱。
.
正好我的手腕不太舒服,約莫一個多月前做肌力訓練受了傷,之前沒有好好休息,課照上,山照爬,羽球照打,受傷的部位不僅沒有好,反而更嚴重。如果沒有一個強制力約束,我大概會繼續亂搞,但疫情來了,運動中心關閉,郊山也不適合去,客人都改外帶所以不用端很重的盤子、用力洗碗,手因此得以暫時休息,也算是因禍得福吧?(可以這樣說嗎?)於是我乖乖去看了復健科,照超音波,醫生說韌帶內有一些撕裂傷,沒想到這麼嚴重。
.
以為會暫時停擺的生活,卻用另一個形式忙了起來。姊姊因為保姆無法托嬰只好待在家照顧小孩,我只好替代她上白天的班。發現這個社會如果有什麼東西鬆動,就會出現一個 cover 一個的情況,每個人的位置會因此往某個方向移動一點,而且必須很快地適應那個崗位。這幾天快要變成外送專員,穿梭天母的大街小巷送餐,外送的節奏很快、很緊張,我幾乎可以理解為何復胖達和吳柏毅要在街上飆車,因為我也經常和時間賽跑到心跳加速。我遇過防護帽的客人,也遇過特地把錢包在衛生紙裡面的客人。有些人變得非常神經質,害我覺得自己好像犯了什麼錯似的,不太敢靠近對方。
.
其實對於防疫這件事,我一直抱持著有信心但嚴肅的態度。所以當有些客人進店外帶,murmur只是取個餐還要實聯制?我會非常堅定地要對方配合。理由是這不只保護店家,也保護消費者,甚至是整個社會。一週下來疫情沒有明顯趨緩,限制越來越嚴格,全台升三級的隔天,我特地騎車繞到附近的夜市,好像真的比平常冷清,許多店家乾脆一路休到 28 日,反正不開比開損失更少。繞著繞著,我竟突然覺得,人少的夜市也蠻好的,疫情是不是在提醒大家該休息一下,該重新思考一下生活,該趁這個突如其來的空檔做一些平常不做的事(雖然可以做的事變得很少)。這樣想想其實疫情也沒那麼糟,就好像小時候颱風夜停電一樣,雖然心慌慌,但好像在黑暗中看到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
當然再怎麼樣疫情都不是好事,只是試著換個角度讓心情舒服一點,還是希望它趕快過去。這個週末拜託大家能多宅就多宅吧,在家當個廢物一直睡覺或追劇都沒關係。或許無法很快回到本來的生活,但我們可以一邊適應一邊期許,總會過去。
.
各位都還好嗎?疫情帶給你什麼改變?
.
手腕韌帶位置 在 手腕三角軟骨看哪一科、手腕痛位置、手腕韌帶發炎在PTT ... 的推薦與評價
手腕 三角軟骨看哪一科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手腕痛位置、手腕韌帶發炎、手腕扭傷看什麼科就來露營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手腕三角軟骨看哪一科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手腕韌帶位置 在 [心得] 四個月來的手腕受傷復健- 看板MuscleBeach 的推薦與評價
手機排版,多包涵
會分享的原因是,這段時間非常挫折
分享給跟我一樣健身的新手,不要走冤枉路
我是大概開始重訓三個月多的時候受傷
當下並沒有很明顯的疼痛
直到有一天伏地挺身的時候手腕交界處會痛
症狀:
1. 小指側的手腕,在撐地動作時明顯疼痛
2. 平日生活正常,包含開水瓶、扭毛巾都還好
3. 手腕往小指側彎的時候會痛
如果是一般沒有在運動的人,我想應該就這樣自然好了
但當時的我很認真在做運動
包含飲食都非常注重,期間看自己照片也有顯著的進步
所以非常捨不得停下來休息
但考量到年紀的關係,不希望變成舊傷
也有很多前輩的文章都一再說明健身是一輩子的事情
因此決定乖乖看醫生休息
上網做了許多評鑑,自己認為是俗稱的TFCC
也就是三角軟骨受傷
幾乎所有的骨科或是復健醫師都會告訴你
這個超級難好,因為血液流通的量很少
修補的速度會非常慢
由於一般TFCC受傷的主因來自急速地壓迫衝擊
例如騎車跌倒手腕不自覺撐地導致受傷
告知醫生我並沒有這種急性狀況後
其中一位長庚的醫生認為我可能是二頭彎舉等動作
在大重量時過於勉強自己,加上身上什麼護具都有
就是沒有乖乖地戴護腕,所以導致受損
過程中急病亂投醫
很想要趕快好所以骨科復健科國術館名醫都看
其中要反推一家增生療法的診所
在南京復興站附近
雖然我朋友是在那邊看好他的腰
但是非常反推的原因是:
醫生完全不在乎醫病關係,問什麼都不回答
拿片子給他看,還會用接近羞辱的方式說他不屑看讓人很不舒服
講得好像這世界就他最聰明,這些病人都是智障
連要怎麼治療也不說清楚
就直接帶你打葡萄糖針
我從來沒有反推過醫生,他是唯一一位
我知道增生療法不便宜
但至少也要事前告訴病人你打幾針、多少元
最後結帳每次兩千多元,而且要去很多次
我認為錢不是問題,但病人關切自己的病情
醫生應該要用心做好衛教才對
我問醫生說那之後需要熱敷嗎
他回我你們就是自以為,這世界根本沒有熱敷
我祝福他這輩子平安喜樂最好不要有病痛
幹
後來期間也曾經去看了朋友推薦的國術館
說他當時手腕也是在那邊弄好的
國術館病人絡繹不絕,感覺也是個有名的大師
收費便宜雖然我不知道他到底弄了什麼
大師就是用力一凹我的手腕
說我的骨頭有錯位,不喬好不管怎麼樣都會痛的
凹的過程滿痛的,凹完大師會說你甩甩看
有沒有感覺比較鬆了
我說鬆了是鬆了,但感覺壓迫還是會痛
大師說鬆只是要讓他快點好,神經沒好當然會痛
所以我每天都要來鬆一下,每次收費兩百元
兩週內去了好幾次次感覺沒有很大的進步後來就沒去了
一方面也是很擔心這樣凹來凹去會不會更糟糕
最後還是回歸我本來就有去的復健診所
復健診所的做法不外乎電療、紅外線
若是你痛到生活不能自理,醫生會加開止痛藥
電療跟紅外線講比較直白都是幫助血液流通
攜帶更多的養分幫助修補
復健科醫生說我可以的話,在家也熱敷
熱敷不要用泡熱水的,除非你可以確保水溫保持高溫
不然熱水一下就涼了基本上沒有幫助
我是用電熱敷的布,每天敷三十分鐘
西醫復健的過程非常緩慢
因為都是靠你自身的修補機制,它頂多幫忙加速推動
就這樣跌跌撞撞,過了四個多月才真正感覺好了
手腕受傷最痛苦的地方是它好得非常慢
尤其是三角軟骨受傷,好得更慢
你健身每週看一下體態都會有一點點改變
手腕受傷你會覺得世界根本靜止了 毫無變化
每個禮拜自己忍不住輕輕將手掌壓在大腿施力看恢復狀況
但是毫無改善的時候就會真的很沮喪
跟一般的傷不同,它幾乎沒有變好的感覺
直到後面就是乖乖地復健、乖乖地選擇遺忘
有一天才突然感覺有明顯的進步
變得比較不痛了
然後再等一個月才真正敢開始重訓
在明顯比較好的時候,手腕會感覺有些角度很緊
這是正常的,新生的組織所導致
按照復健師的說法,如果這個階段要在家做一些復健動作的話
例如手腕復健輕重量的啞鈴,或是站立扶牆挺身
原則都是過程不能感受到疼痛
只要疼痛就要立即停止
雖然到最後我還是沒搞懂我現在好了到底是因為國術館大師把骨頭錯位喬好
還是復健過程真的有好好修補
或是兩者都有,總而言之是好了不會痛
給健身新手的建議就是
1. 一定要戴護腕,不要買迪卡儂那種的護腕
那種都太軟,幾乎沒有保護性可言
好的護腕綁緊的時候超級硬
為了省幾百元受傷的話,光醫藥費就好幾千都還不一定會好
2. 如果不幸受傷了,急性期要先冰敷
可以用三個寶特瓶裝水放冷凍庫
要冰敷的時候把水桶裝好水,把寶特瓶丟進去
整隻前臂浸泡到水桶裡三十分鐘
按照醫生的說法,手腕受傷不會是單點
最好泡到整個前臂
3. 醫生的話不外乎骨科、復健科等診所
也有人去高單價的物理治療所或是增生診所
或是跌打損傷國術館
我是很可惜沒有人推薦物理治療所,我想應該也很有效
總而言之就是找到自己適合的然後耐心治療
能讓手腕休息就休息
4. 修補期間多吃維他命、睡眠要足夠
跟重訓的道理差不多,這些都是修補的材料
我的狀況其實跟很多人比不嚴重
因為我只有在特別的角度用力壓才會感受到疼痛
很多人是傷到連開門、扭毛巾都會痛
這種真的要拍拍X光片看有沒有傷到骨頭
甚至用MRI確認軟組織的狀態
最後就是不要不信邪
人家說這個很難好、至少半年一年才會好都是真的
我也一直想說可能自己天生神力兩週就會好
事實證明我也是個凡人
然後健身是一輩子的事情
是一種習慣跟一種態度
所以不要跟我一樣太沮喪太著急
以上資訊讓大家參考
有些資訊可能不是那麼正確
畢竟醫生在跟我講述的時候都是零散的資訊
而且每個人講的都不一樣
嘮叨了一篇,希望自己不要再受傷了
P.S. 醫生說單手滑手機其實對手腕也很傷
要減少滑手機的時間,或是要有支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1.1.4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cleBeach/M.1555233230.A.64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