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強化二級警戒:五校預防性停課、集會人數調降、醫院陪病限一人。
#若無法有效匡列應盡速公布足跡
-
週末傳出幼兒園老師確診事件引起人心惶惶,沒想到就在昨日(09/06)更傳出9例感染個案,市府被迫連夜開會宣布「強化二級警戒」並且宣布群聚染疫的幼兒園停課14天;中和學生染疫之小學全校預防性停課3天;其他三校共五班、一個托育中心預防性停課,此外,以下兩項措施,也提醒市民朋友特別注意:
-
1️⃣ 醫院及長照、安養機構禁止探視、醫院陪病僅限一人。
2️⃣ 集會人數立即縮減為室內50人,室外100人。
-
儘管,目前幼兒園全校師生與所有匡列對象都需要採檢,但即使驗出是陰性也都要送往防疫旅館隔離14日,這些處置看似周全。但是,因應這一次幼兒園傳染事件,我們仍不禁要提醒,染疫兒童可能會出現的後遺症等相關問題,包括可能會有身心理、神經症狀不佳等狀況,專家稱為「長期新冠症狀」。
-
我們認為,新北市政府對兒童染疫的後遺症問題應盡速研議相關對策,包括是否應有染疫幼兒的長期身、心理健康的追蹤機制等,因為這對家中有染疫幼兒的家庭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們要提醒,市府針對幼童的防疫處置上應該更周全。
-
另外,經媒體報導,發生群聚染疫的幼兒園,晚上還有經營才藝班,能否兼營涉及到其他法規的問題,我們暫時先不予在這邊追究。但在防疫第一的前提下,市府應優先考量到相關人員匡列工作,並考量到不論是否為該幼兒園的編制人員,都應該完整匡列白天幼兒園、晚上才藝班的師生,無論是正式教師,或者是臨時代班的師資。若市府無法進行有效的匡列,那麼就公開相關足跡以免讓家長恐慌。畢竟,時代力量新北黨部就有接獲才藝班老師曾前往該幼兒園上課,卻未被匡列的狀況。
-
此外,面對疫情的可能反撲,為大家整理從生活上維持免疫力,讓孩子盡遠離病毒的方式:
-
👉注意孩童營養均衡,讓免疫力保持最佳狀態。
👉家人間不共用餐具,用公筷母匙來避免交叉感染。
👉運動是維持正常免疫系統的重要因素。
👉保持手部清潔,避免讓孩子用手抓食物吃。
👉定期清潔、保持通風,有必要時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
👉和孩子玩之前要保持個人清潔,回家要更換外出的衣服。
👉玩具定期消毒,以免病從口入。
👉注重夜間睡眠品質,如果作息混亂會影響免疫力。
👉適度曬太陽增加抵抗力。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的網紅施志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準公共化幼兒園變相收費漲價?】 【志昌認為應依中央法規落實收費透明】 本月12日台中市議會教育文化業務質詢,志昌與林祈烽、黃守達與林德宇議員聯合質詢,關心準公共化幼兒園變相漲價問題。 志昌發現,中央今年針對「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其中第三十八條意在公開各園所收費價格,但實際上市府卻只做到部...
才藝班法規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LIVE 紓困孤兒 政府負責:政院紓困4.0無力 國民黨籲搶救餐飲「慘業」
國民黨針對政院紓困4.0,點出四大缺失如下:
一、涵蓋面不夠,超過半數人口未獲得紓困:迄今紓困4.0個人紓困僅約八百餘萬人次,涵蓋率不到五成。
二、紓困力道不足,補助杯水車薪:深受疫情衝擊的多項產業,諸如餐飲業、客運業、觀光旅遊民宿等仍須加大補助。
三、行政效率不彰:等待紓困撥款者,如各地幼兒園尚未拿到紓困金。
四、掛一漏萬:仍有以下八大類紓困孤兒,尚待政府積極給予援助:
1. 家有國高中、五專前三年學生、需照顧長者的「家庭防疫補貼」: 目前「家庭防疫補貼」發放標準,僅限家有國小以下孩童、國高中、五專前三年身心障礙學生的家庭,家有國高中、五專前三年學生的家長,不僅無法領取「家庭防疫補貼」,亦不得申請「防疫照顧假」,但國高中學生雖不一定須家長停工陪伴,居家學習還是要花費,家長收入減少,花費還要增加,政策不應該區分所謂國小、國高中的差別對待。
此外,防疫照顧假津貼未提供給照顧家中長者的人,因社區長照據點暫停運作而須請假照顧老人者沒得領,亦屬不公。
2. 未在政府紓困範圍內之服務業:包括移民、室內設計、就服、中藥、寵物、保代、保經、不動產仲介經紀、租賃住宅服務等九大行業受到疫情影響嚴重,卻不在政府紓困範圍之內,政府有必要針對沒有編列紓困預算的部會所轄的受創產業,給予必要的協助。
3. 個人接案者、自由教練、才藝班及其授課教師:許多「個體戶」沒有投保職業工會,又不算有固定雇主,不符合經濟部和勞動部的紓困條件。包括健身房或運動中心的教練或老師;自由接案的獨立工作者、經營或受雇於才藝班、畫室或音樂教室,或在社區從事各項團體才藝教學者,以及影視產業個人接案工作者等,都因疫情停工而案量驟減,甚至零收入。
4. 不符紓困資格之導遊領隊人員:政府規定帶團時限內帶國旅團體導遊、領隊才能申請紓困,若依規定期間無派案者,無法申請補貼;另外,接待外國人士來臺的導遊人員,以及專職帶領國內旅遊團的領團人員或國內領隊,亦未列在紓困對象中。甚至許多負責地方創生及文化導覽的解說員、協作人員也失去收入,卻未列在紓困對象中。
5. 觀光系講師、大專院校推廣教育教師:受到疫情影響,停止招生的觀光系所老師,或因疫情而減少開班的推廣教育教師等。
6. 華語文教師:非屬學校編制,又不被認定為僱傭關係,不受勞動法規保障:華語文教師受衝擊的情況比許多行業嚴重,但未有專屬適用的紓困措施,得到的紓困條件低於其他勞工。
7. 僑生:非「有戶籍登記之中華民國國民」,被排除在教育部「大專校院受影響學生」方案之外。但許多來自弱勢家庭的僑生因學費較低來台讀書,經濟困頓,甚至三餐無以為繼。
8. 庇護工場營運費用補助:如果要申請勞動部補助,營運條件其中一項是減班休息;如果真的減班休息,恐影響到弱勢的身心障礙者工作及收入,庇護工場多半不願意減班休息,因此也領取不到勞動部補助。
才藝班法規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是 4 個孩子的媽媽,我參選的最大初衷,是為了給孩子更好、更安全的成長環境;但是,台灣的虐嬰事件頻傳,常常聽這些故事、講這些事情,都讓我悲從中來,相信每位爸媽都是。
保護兒童生存與發展權,是國家的責任,怎麼好像變成是我們必須透過一個個讓人心酸的故事,才去一步步地求來?
這週二,我和時代力量的夥伴一同召開親子正義政見發表記者會。做爸媽的,除了希望能減輕育兒的重擔之外,更希望的時孩子能健康成長!
上一篇我談到育兒量能的增加,為的就是希望父母在育兒這件事情上,能夠「自由選擇」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在公托、私托、親帶當中可以自己做選擇,而不是被迫的只能有一個方式。
選擇機構托育,是當下最普遍的方式,但層出不窮的機構意外或兒虐事件,是爸媽心底深深的隱憂,因此除了解決托育量能之外,必須同步的是,如何確保托育品質?
以下是我們提出的第二波親子政見!
💡托育機構的協助改善與監督管理💡
1、改善教保員勞動環境
身為 4 個孩子的母親,我知道要照顧好嬰幼兒,是多麽勞心勞力。當一大群嬰幼兒全部都仰賴照顧者,會是多麼的辛苦與困難?
這就是目前托育的普遍現狀,教保員在同時要照料多位孩子時,稍有不慎就容易有意外產生。許多研究已指出,降低師生比,能有效降低幼兒意外事故發生。
📢 我們呼籲:在積極加碼育兒津貼的同時,仍必須同時檢視孩子的安全、孩子的需求。
教保員是長時間的嬰幼兒照顧者,不是廉價勞工,給教保員更多的保障,就是給孩子安全成長的機會。除了降低師生比之外,我們也希望積極檢視承包政府的委託方案者,是否有違反勞基法的案例、公家機關聘僱的教保員的薪資應一致、輔導教保人員組成工會、教保員在職進修加入勞權課程,以及讓教保職業工會能一同進行陪檢….等,全面提高教保員的勞動環境。
2、以更透明的機制杜絕不肖業者
幼兒園的違規事件頻傳,超收學童、幼保員無照的新聞,屢見不鮮,然而,被裁罰的業者,往往改名異地之後重新營業,爸媽無從追查,可能持續受騙。
① 兒虐案件全公開:
0~2歲及3~5歲,因為分屬不同主管機關(衛福部及教育部),且適用的法規也不同(兒少法及幼照法),目前即使兩部法都有規定違法資訊應公開,卻有很大的落差程度。現在只有衛福部有做公開平台。
📢 我們認為:不論是違反兒少法或幼照法的單位,都應該完整統一揭露,且揭露資訊,應溯及負責人及更名歷程,統一格式為可搜尋亦追查,以免托育單位更名躲藏!
② 托嬰中心及幼兒園稽查過程全揭露:
以美國為例,所有幼托機構中稽查報告、違規、被投訴、法律訴訟等資訊,都向人民完全公開。而台灣目前能給家長的,卻只有評鑑指標、機構名稱、地址,經過改名異地之後,這些資料已不具任何參考價值。
📢 我們呼籲:政府應立即公開詳細稽查報告、違規事項、被投訴記錄及醫療院所向政府通報在園所受傷人數等,全面揭露!
③ 全面提高罰則:
超收、無照的不肖業者已不是零星幾起,而是逐漸氾濫或一犯再犯。然而,裁罰金額往往只有數萬到 30 萬不等,遠低於其獲利金額。
杜絕不肖業者,也是鼓勵優良業者,讓消費者清楚自己的選擇為何,便能讓更多有心守護嬰幼兒的業者得以安穩立足與發展。
📢 我們呼籲:中央應提高罰則,杜絕業者繼續超收,以維護幼生受教權。
3、保障托育機構中家長權益
以新北市板橋區某幼兒園的實際案件為例,該幼兒園嚴重超收,以致於多數學生在密室中上課,長期處在通風不良且膳食不足的環境下,增加生病機會。甚至還透過娃娃車,將孩子載送至未告知家長的他處安置。
事情被舉發後,家長因園方的威脅和其違規事項未能即時改善,只好委屈退園。
身為爸媽的你我都清楚,既然都已知園所的不安全,我們當然不可能再把孩子往危險中推,這絕不是因為個人因素離園。
但以新北教育局的退費標準,讀完 8 週(2 個月)就不予退費,將退費事宜回歸至家長和業者協調,基於家長與業者的立場衝突,不可能達成協議。
任何父母都可以想像,這是以上種種事多麼荒堂離譜的劇情,但卻真實上演在我們的育兒機構當中。
類似的違規事件頻繁,但公私幼數量明顯不足,造成幼兒園成為賣方市場,家長經常考量現實問題不敢向業者提出妥適要求,無法讓消費者與園所存有平等對等的關係。
① 針對幼兒園及托嬰中心,政府應提供定型化契約範本,保障家長基本權益。
② 政府應對幼兒園加強法令宣導與稽查,尤其是常見的違規事項,超收、開分科教學(才藝班)、師生比不符、娃娃車規範等。
③ 退費制度合理化:非個人因素離園,應明訂或協助處理退費。
④ 限期改善之天數及期限,應規定寫入文函 ,並招開說明會,讓稽查單位和家長有所本共同監督。
身為媽媽,我會用盡全力保護我的孩子,想盡辦法給孩子更好、更安全的成長環境。
接下來,我也會提出關於社會安全網的政見。
希望別再有更多令人心酸、遺憾的事發生。
#請大家幫忙分享一起討論
#政黨票請支持時代力量
#才能讓我進國會盡一份力
才藝班法規 在 施志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準公共化幼兒園變相收費漲價?】
【志昌認為應依中央法規落實收費透明】
本月12日台中市議會教育文化業務質詢,志昌與林祈烽、黃守達與林德宇議員聯合質詢,關心準公共化幼兒園變相漲價問題。
志昌發現,中央今年針對「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修法,其中第三十八條意在公開各園所收費價格,但實際上市府卻只做到部分公開,也讓不肖的園所有機會巧立名目亂收費。
志昌認為,近期收到很多家長反映,這些幼兒園加入準公共化之後,反而收費變貴了,家長很疑惑,為什麼中央有補助了,反而要繳的錢還變多?
仔細了解以後,發現三大問題:
1.收托時間改變加收延托費用
2.才藝班綁延托
3.加收多種材料費、課本等
志昌發現,在準公共化之前,有一些幼兒園收托時間原本可以到下午5點或6點,也就是家長下班後,再去接小孩。
準公共化之後,就將收托時間改成4點,之後都算延托。
通常小孩送托幼兒園就是因為家長要工作,4點家長怎麼有辦法接送?也只能摸摸鼻子付延托費用。
除了加收才藝班費用綁延托,有些幼兒園更誇張,一開始試讀的時候說一個月只要4500元,後來要報名時,才說四點之後是才藝班,半年要多繳12000元,不參加就沒名額。
延續前面所說的才藝班,現在幼兒園課程以統整式教學為主,但仍有準公共化幼兒園還是在正常收托時間辦理才藝班,例如美語、音樂、美術等等,但實際上就是分科教學,但教保服務時間內,已明確規定不得進行才藝教學與不可額外收費,但仍有園所安排才藝教學以不同名義,要求家長額外繳費,而教材、課本部分,也因為這些才藝班而要另外購買,讓家長支出更多費用。
根據今年才修法通過的「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其中「第三十八條」,用意就是要價格透明化。
但實際上查到的只有六項:
1.學費
2.雜費
3.代辦費
4.交通費
5.延托費
6.家長會費
其實還有一欄是其他,也就是「經家長同意用於幼兒教保服務之相關費用」。而家長每次收到的繳費單,上面的項目都有十幾種收費項目,然而教育局根本沒有盡到資訊揭露的責任。
志昌呼籲,教育局應該全面揭露這些收費資訊,落實「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三十八條,除了收費資訊透明,教育局亦可藉此查明是否有不合理之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DW8DTHVIx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