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口, 全世界都想聽你說》
一直以來, 從我開始做培訓工作開始, 我都將我的教課方式視為理所當然的, 也很少思考是否應該要去做一些改變或是調整. 但是最近幾年, 慢慢的接觸了一些書籍, 以及一些TED演講之後, 開始受到演講者這些在台上辯才無礙, 落落大方的氣質所折服, 再反觀我自己不過就是一個每天躲在教室裡不斷重複同樣教材內容的機器罷了..
雖然過去參加過不少講師訓, 但就是懊惱那些時候並沒有很真切地意識到課程內所提供的所有訊息是多麼重要… 出來混就是要還的, 現在我才開始積極的思考這一方面
作者在這本書裡面總結了一些他過去準備演講的方式, 技巧, 以及心得. 我覺得這些都是走過實際戰場上, 經歷過槍林彈雨所帶回來的寶貴經驗, 而且馬上可以實際的利用, 可以說對我們而言非常的有價值, 他把演講分成了四個部分:
一. 上台準備篇:
要在台上顯得落落大方而不慌亂, 就必須要有自信. 而自信的第一要訣, 就是必須要相信自己, 自我效能可以無限的影響一個人的行為. 而要做到這一點, 說的不是盲目的自滿, 而是要知道自己的優點在哪裡? 如何把它放大?
在"自信”這一章節裡面, 作者強調了”自欺”的重要性: 讓自己相信自己是最優秀的人, 讓自己表現的就是一位眾人矚目的巨星, 當你投入在其中時, 就真的可以更加的有活力. 這直接呼應了在TED演講點閱率第一名的”姿勢決定你是誰?” , Amy Cuddy博士所說的”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而之後我也會在寫這一本書的讀書心得 (老高上身) .演講連結: https://youtu.be/3E8L2sDZtOY
而作者提到的四大準備講課的技巧, 我也覺得非常實用:
1. 每天找一段文字, 大聲朗讀出來, 練習咬字, 口齒, 與抑揚頓挫
2. 試著用自己的意思, 將前面那一段文章敘述出來, 看看是否已經消化吸收了
3. 找機會與人分享, 看看實際上說出來的效果如何?
4. 自我檢視: 把自己的演講錄下來檢討 (作者是建議可以對著鏡子練習, 但我認為會受限於鏡子的面積, 有一些走位或是肢體語言沒辦法很到位)
再來, 每一次講課, 會有全神貫注的學生, 也一定會有猛滑手機的同學… 心態就要調整好. 即便所有人都在睡覺, 只要有一個人在專心聽課, 你的授課內容就不能夠打折扣,你就是為了這一個人而講! 這真的需要非常大的心理調適, 有時候, 同樣的課程內容, 同樣的笑話, 在一個城市同學反應熱烈, 互動踴躍, 但是到另一個城市卻是冷淡如冰, 甚至會有學生給負評… 當然地域不同, 一些文化會有所差異, 這是講師必須要意識到的一點, 可是就算這一堂課參加者極度不捧場, 我們還是需要全力以赴地完成使命, 不能受到絲毫的影響… 甚至有時候現場會遭遇到一些挑戰.. 因此這也算是一位講師的修行, 我目前也在努力當中
同時, 要先預想到所有最壞的打算.. 設備故障怎麼辦? 有人衝上台怎麼辦? 自己狀況不佳怎麼辦? 事情永遠不可能100%照我們預期的發展, 特別是假如我們有可能到一個完全沒去過的地方講課, 可以預測得到的意外最好都要先做好對應方案, 畢竟台下的同學是期望著我們最完美的演出
再來, “說故事”: 在”誰會說故事, 誰就是贏家” 這一本書內, 作者強調了說故事的重要性, 會說故事, 可以在溝通交流時無往不利. 而故事要打動人心, 首先要可以感動自己. 也就是說出來的每一個故事要真誠, 必須出自內心. 情感是有渲染力的, 你的故事有足夠真實的情感, 才可以牢牢地抓住聽眾的心. 因此故事的選擇, 敘述的方法非常重要, 而且, 絕不能加油添醋, 反而會使人感到過度的矯情
二. 台上功夫篇
當你站在台上時, 除了說故事以外, 另一項要訣就是要說笑話. 而笑話要真的能夠引爆笑點, 就必須要出乎意料, 或是有兩面的意涵, 甚至要提前埋梗. 因此演講者的日常笑話儲備就非常重要, 這樣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狀況選取不同的笑話, 同時可以適度地做更改. 過多的笑話會讓人覺得演講缺乏深度, 但是適度的笑話則可以引發專注, 甚至是使人省思
在台上的肢體語言, 眼神接觸, 走位, 以及道具利用等等, 都是可以吸引觀眾焦點的關鍵技巧. 文中提到了一點, 我很同意. 我們常常會習慣使用ppt, 因為可以利用文字或是圖片來強化演講的一先內容, 但是, ppt也會成為講師的鎖鏈… 整場的教課有可能都圍繞的ppt走, 甚至單純的就成為了講師的提詞機. 因此, ppt在一次演講時的出現比例, 製作的技巧, 也會對於聽眾的感受有著直接正面或是負面的影響. 身為演講者, 需要對這一點有明確的感知
接下來, 雖然作者把這點放在上台篇, 但是我認為應該可以放在準備篇, 就是減少自己不自覺的”嗯…. 這個… 然後…. 對… 那個啥…” 的贅詞. 我自己都有這一個毛病. 絕大多數當我們使用這些贅詞時就代表我們在想下一句要說什麼… 偶一出現還好, 但是過度頻繁就會使人不悅. 所以這一點應該再檢視自己演講技巧時就要改進, 畢竟到了台上, 根本沒時間提醒自己不要不斷地重複無意義的這些語助詞
三. 走下舞台篇:
也就是互動. 我們是否可以與聽講者製造最大的連結, 就是靠互動. 而互動有現場的提問, 課後的答疑, 甚至是一些遊戲環節的安排, 都能有效地把台上與台下連結起來. 作者提到了一點我認為是一個極好的想法: 他會在每一次的演講觀眾當中安排一兩個暗樁, 事先給了他們問題. 假如這一次反應很冷淡, 就由這幾位暗樁負責提問, 也可以讓場面不會太尷尬; 另外一個用處是假如這一次的演講時間太短, 沒辦法把想說的都說完, 那麼暗樁的問題就等於是幫助你延長了點演說時間, 可以更加完整的把你想要表達的說完
另外一點, 就是承認自己的不懂. 有的時候, 某個主題, 台下可能有人比你更了解; 也許有的時候同學提出的問題超出了本身的專業, 這個時候回應”不知道” 並不是一種示弱, 而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 而且, 不要盲目的追求100分的表現, 每一次演講, 會有人喜歡, 也一定會有人討厭. 至少我們要知道他們不滿意的點在哪裡? 而且不會因為少數人的反應就否定自己的表現. 也就是說, 講師的心理素質要夠強韌, 不會自我感覺良好, 也不會有一顆易碎的玻璃心
四. 成為專業講者篇:
一個演講者, 需要有舞台, 與其一直苦等賞識你的伯樂, 不如主動出擊去製造機會. 我覺得作者積極的態度與不屈不能的精神非常值得敬佩! 為了自身的理想, 他不像一般人只會抱怨懷才不遇, 反而不斷向人毛遂自薦, 並且把握每一次的上台機會. 就算賺不到金錢, 但也要賺到曝光率與知名度, 特別是對一位新手而言
而且我完全同意他說的”寫作可以提升演講技巧, 演講可以提升寫作能力”!
文字跟語言一項是一體的兩面. 有的時候由於說話速度快, 我們常常會忽略了一些遣詞用句, 或是演說內容過度跳躍; 而寫作可以反覆思量與修改, 一再的將詞句美化與潤飾. 反過來說, 假如我們有機會先將想要表達的內容寫下來, 日後當我們講到這個主題的事後會更加的流暢! 這一點我本人有非常大的共鳴. 至於要不要寫書還在計劃之中, 但我已經有明確的感受到這兩者相互協助所帶來的好處!
這是一個人人的有機會當講師的年代, 但是可以講課, 不代表會講課. 我真的認為除了專業知識之外, 身為講師, 必須要不斷的持續精進自己的教學與演講技巧. 多去觀摩, 練習, 與檢討. 這才是成長的不二法門
最後, 我要趁這個機會跟以前所有曾經我課程的同學說: 如果你們喜歡我的課程, 我由衷表示感激, 這是我的榮幸. 如果你們不喜歡我的課程, 非常抱歉, 我會盡力的修正我的缺點, 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讓我彌補曾經犯過的錯誤!
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美中暖戰:兩強競逐太平洋控制權的現在進行式」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這是一場美國正在輸掉的戰爭 這場戰爭不冷也不熱 是兩國在實彈戰場之外你爭我奪的「暖戰」 是一場贏取軍事霸權與經濟外交影響力的戰爭 麥克‧法貝:「暖戰,你看到的是一種角力,想在...
打樁意思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來點小說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書名/ #無論如何都要活著
作者/ #朝井遼
出版/ 感謝#采實出版
今日介紹9月新書,為《聽說桐道退社了》作家的新作。雖然是本「微沈重、微黑暗」的書,但或許能從中激發自己再度前進的勇氣。也因此收到此書訊很是開心!看來也要來好好惡補一下潮井遼的其他著作了!
--------
〔無雷大意〕(「」內為摘錄。)
此書由六篇短篇組成,都是日常生活中小人物的故事:現實與夢想共存,不安與茫然產生的屈就,壓榨著自己最後一點尊嚴,或許,你也能在某一行文字裡找到自己。以下簡述其中兩個印象深刻的故事。
📌<健全理論>與丈夫結婚三年的佑季子與丈夫和平離婚,看似沒有問題的婚姻或許也是個問題。比與室友同住還更加平靜的生活,雙方有各自的習慣與步調,相敬如賓。離過婚的她讓父母很是擔心:「父母卻為我的人生擔心到必須這樣定期坐新幹線來看我。」
「當人類自由自在地活在多數世人都相信的公式裡,才會有那種鏗鏘有力的音調,不偏不倚地朝我迎面襲來。」腦中想著這段話的佑季子,嘴裡說的是其實是謊言:隨口應答母親對她新男友的好奇,謊稱了「很襯頭」的訊息,母親便報以安心的表情。
很一針見血也符合劇情的章名:<健全理論>,仿佛不照著社會給的刻板印象公式走,我們就不健全一般。但是輸是贏是自己才能給自己的評斷,何況,人生不是一朝一夕構成的,無所謂輸贏。盡力去做,不枉此生。
📌<流轉>豐川放棄了最愛的漫畫選擇就業,並與心愛的女子結婚。數十年過去,與妻子竟也變得相敬如賓,工作上遇到同事拉著他創業,而這本是好事一樁(因公司的社會責任極低),但卻被上司知道了,欲讓豐川擔任新部門的部長。豐川會如何選擇?像十多年前因自己的怯弱而放棄的漫畫一般,放棄與好同事共創未來嗎?然後再耿耿於懷十多年嗎?
「為了活下去,直線也會變成曲線。」
「別把自己的人生寄託在會變動的東西上。」
看這兩句話也不難想像豐川最後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了吧?相信類似的事多少在你我的人生上演過,怎樣的抉擇才是最好,而當情況不如己意時又會怪罪他人他事,這個故事直戳我心呀!
--------
情緒敏感的人看完此書或許會淚光閃閃,看著看著不知不覺掉進黑暗漩渦中,需要暫時抽離,好好思考一番。所以閱讀時我分了幾天看完,每天讀一章,思考作者想呈現給我們什麼樣的畫面,雖然章章都對心靈的衝擊很大,但看完還是能有所收穫。
也讓我想起一首搭配此書意外合適的歌(自以為很合啦,請參考~):
🎻樂團〔那我懂你意思了〕的《遺忘不是我們的專長》。
🎶歌詞摘錄(還是要聽完整首比較有感覺!):
越來越少人能夠真正陪在身邊
了解自己的誰不知不覺已經遙遠
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夢想的世界
拖著我的明天又該怎麼去改變
他們說忘掉吧 他們說忘掉吧
說除了忘記它 又還能有什麼辦法
那就讓酒精暢快的消滅這個城市吧
而那美麗的記憶就留在醉的夢裡吧🎶
不管是故事中總是在後悔漩渦裡打轉的男子;還是肥胖又孤單,總是一個人窩在拉麵店吃著特盛拉麵的派遣員女子。他們也曾全力以赴過,就算結珈一片片掉落,新長的肉也不會忘記傷口的痛。正因為不會忘記才要更努力地活著!重來再重來,無論如何,都要活著。
打樁意思 在 趙少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民進黨是永遠站終點線後的第四棒
當各國政府大量搶疫苗、催疫苗時,蔡政府對外溝通無力、對內只會宣傳,終於,今天第一批BNT疫苗就要到貨了,不管蔡政府怎麼稀釋郭董的功勞,民眾眼睛雪亮,都以「郭董疫苗」稱呼BNT。我們的孩子能打到BNT,從頭到尾就是郭台銘向蔡政府爭取、跟原廠輝瑞周旋、擺平大中華代理復星,甚至親征歐洲催疫苗,這些努力民眾都看在眼裡,相對於駐德代表謝志偉大言不慚「郭台銘只是第四棒」,真是大錯特錯,這四棒的正確算法必須還郭董公道。
第一棒 郭台銘拚72小時交件,民進黨扯23天後腿
郭台銘5月27日宣布洽購BNT並捐贈,在短短72小時內向衛福部交件申請,衛福部卻悄悄將「BNT已通過我緊急授權」從網站刪除,BNT的緊急授權平空消失。
之後的緊急授權審查一拖就是23天,搞到民怨沸騰,郭台銘忍不住臉書請命「有看不見的力量技術性拖延」,蔡政府才瞬間開啟「全線綠燈」。
第二棒 郭台銘出錢捐,民進黨出圖抹
面對BNT,郭台銘出錢出力,反觀陳時中卻引用假消息「上海復興的BNT是中國代工」、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執行長蔡培慧則說「BNT是中國代工的復必泰疫苗」、民進黨立委王定宇也發作夢文「統促黨尬一角、BNT爆廢變暴利」等語,連國防部智庫都把「給我上海復興BNT」的言論歸類為認知作戰,綠營側翼更是大量出圖嘲諷郭台銘、抹紅BNT。
第三棒 郭台銘催疫苗,民進黨等疫苗
為加速疫苗到貨,郭台銘親征德國向原廠催貨,反觀蔡政府,不只陳時中曾說「我敢說現在買不到」的風涼話,完全不見採購BNT的積極性。在大家苦等不到國際認證疫苗的空窗期,郭台銘搭專機去德國催疫苗,蔡英文搭專機到高雄探望林崑海,一個催疫苗一個綁樁腳,高下立判。
第四棒 郭台銘要跑下一輪,民進黨在終點線坐等收割
第一批BNT今天來台,郭董已經在為全民打第三劑暖身,協調原廠為台灣保留三千萬劑,蘇貞昌卻說已經買了莫德納、衛福部還敢說「量稍微多了」,就是聽不進我的呼籲,面對新冠病毒流感化、變異化,疫苗就是應該多買。至於陳時中?他只能到機場等著當第四棒接疫苗。
「出錢、出心、出力」,郭台銘跑滿前三棒,民進黨與陳時中不只把自己排在第四棒,還是站在終點線後等著接郭台銘辛辛苦苦跑完全程的棒子,收割的難看吃相,真是好意思。
打樁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美中暖戰:兩強競逐太平洋控制權的現在進行式」介紹
訪問主編:查理
內容簡介:
這是一場美國正在輸掉的戰爭
這場戰爭不冷也不熱
是兩國在實彈戰場之外你爭我奪的「暖戰」
是一場贏取軍事霸權與經濟外交影響力的戰爭
麥克‧法貝:「暖戰,你看到的是一種角力,想在海上佔有更多的空間。……一個想得到,一個想拿走,兩個人都想獲得控制,衝突就會發生。」
美國與中國已經在西太平洋開戰了。這是一場美中在海上「開打」的戰爭。
但因為都還沒有到槍砲齊射、飛彈亂飛的局面,因此作者姑且在這個階段稱之為「暖戰」。雙方既不冷戰,也不熱戰。戰爭的目標是爭奪小小的領土和大片的海洋與天空,這是一場充滿危險對峙與小型情勢緊張的暖戰、一場爭奪軍事霸權與隨之而來的經濟外交影響力的戰爭。這場戰爭由衰退但稱霸太平洋幾十年的美國海軍,對上以驚人的速度,從海防部隊進化成能在這個地區投射強大力量的藍海艦隊、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解放軍海軍。
相反,美中兩國在經濟和政治層面是合作中有衝突,衝突中有合作。但是,在南中國海洶湧的波濤之上,中國飛行員正在危險地貼近美國的偵察機飛行,中國的艦長正在命令軍艦強力插入美國軍艦的船頭前方,幾乎造成兩艦相撞!稍有意外,「暖戰」可能即刻升級成真刀真槍的熱戰。中國企圖擁有並以軍事手段,控制當今最具重要經濟價值的水域之一,這使得印太地區將會是個未來的潛在引爆點。
但是戰場不僅僅在遠離美國本土的海洋上發生,美國內部對於該如何面對這樣一個具有威脅性的強敵也出現了舉棋不定的局面。「擁抱熊貓派」在很長一段時間佔據美國軍政圈子的龍頭,隨著美國在印太地區的霸權受到挑戰的範圍日趨擴大,「屠龍派」的聲量開始受到重視,美國的外交與軍事政策大大的轉彎。但這樣的改變是否還來得及力挽狂瀾?「暖戰」是否能夠抵得住?
劃設防空識別區、爭議島礁填海造陸、自我定義領海與經濟海域的解釋、南海、釣魚台等等爭議與衝突一波波起。川普嗆聲要跟北京斷交,印太局勢急速升溫。肺炎疫情卻又削弱美軍戰力,中國頻頻機艦出海為哪樁?菲律賓、印尼、澳洲、日本、南韓、泰國、臺灣、馬來西亞、甚至是社會主義兄弟的越南,無不對解放軍海軍在南海乃至整個遙遠的西太平洋地區持續成長的軍力十分忌憚。人人都想知道美國打算怎麼處理此事。
除了航空母艦之外,中國在西太平洋的軍力,已經成為與美國海軍匹配的對手了。如今,解放軍軍艦出海繞過台灣東邊、軍機穿越中線,或朝台灣南北方向出航都已經是家常便飯,台灣又該如何應對?
本書是最近、相對而言較短期間內的美中關係發展史的一環。雖然涉及的時間很短,但也可能相當重要,因為這段歷史會影響接下來數十年甚至數百年的歷史。沒有人能確實預測美國與中國今後的關係會怎麼發展,但不論美國與中國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會如何變化,本書作者親身採訪與目睹的事實,都有助於解釋雙方是怎麼從和諧發展到怒目相視的整個過程。
作者簡介:麥克‧法貝(Michael Fabey)
麥克‧法貝是個專門報導海事新聞的記者,包括海事和海軍事務,是個肯下功夫的調查記者。曾多次採訪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驅逐艦、巡洋艦等一線戰力。911事件之後,法貝開始專注在國防事務。法貝的軍事報導使他獲獎無數,其中包括獲得美國商業媒體協會頒發的「蒂摩希懷特獎」,以及獲得普立茲新聞獎的提名。
出版社粉絲頁: 燎原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NhRle4_7CM/hqdefault.jpg)
打樁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去你的人生低谷:最速總的世界六大馬重生路」介紹
訪問作者: 王冠翔、 蔡政軒
內容簡介:
唯一想征服的,是自己心中那座競技場......
從傻傻起跑到挑戰世界六大馬拉松,
「最速總經理」王冠翔訴說他的美、痠、嚇、餓、驚!
象總:「在跑步中我學會全力奔馳、盡情飛翔,挑戰自己的極限、挑戰自己的無限可能。」
王冠翔,一個來自台北都市邊緣──「芳蘭」的調皮男孩,從小盡情在山間奔跑、小溪抓魚。成家立業看似一切順遂之時,摯愛的母親逝去卻有如一記人生重擊狠狠打在他心坎,失落的男人徘徊在人生低谷,又遇上身體老化、代謝退化,體重不斷增加的重重危機。就在他二○一三年的生日時,好友送他一只運動穿戴裝置,天時地利人和湊成了機緣,註定他開始「跑步」這樁許多人口中的傻事,也為他接下來的人生帶來動力和改變。
打開運動裝置,自我訓練八個月,累積一千公里後,江湖人稱「最速總經理」的王冠翔完成了他的東京初馬。在接下來的四年三個月,他接連完成波士頓、柏林、倫敦、芝加哥、和紐約等世界知名馬拉松賽事,掛上六星「蜜糖波堤」,成為世界六大馬拉松臺灣最速跑者!
他穿著國旗裝,高舉國旗衝向終點線,讓臺灣在國際馬拉松賽道上被看見;將追求速度的能力,轉化為分享公益的心意,帶領「回饋日」,讓更多人開始跑起來、跑得更好;更投入自己的資源,發起「國手匯」品牌加速器,多元重塑長跑選手及運動文化發展!
最速總經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有自我解讀及完成夢想的方式。唯一不變的,是你得一步步逐夢踏實,一段段通過考驗,不斷對著鏡子裡每個階段的自己說:『Yes, you can make it !』」於是,他開始寫下這本不只是談跑步、談世界六大馬,也是談自己、談天地和談眾生的另類跑步書。
作者介紹:王冠翔
世界六大馬拉松臺灣最速跑者。除東京初馬完成時間三小時二十分五十四秒,後續五大馬都在三小時內完成。二○一四年起連續三年榮獲全國EMBA接力賽全馬個人組冠軍,江湖人稱「最速總經理」。
現任電通安吉斯集團──安納特(股)總經理以及集團CSR負責人,同時兼任臺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理事、財團法人大同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並曾任凱絡媒體週報總編輯、臺灣科技大學管理學院協同教學助理教授、臺北科技大學等公私立機構講師。
熱愛運動與挑戰,和所有人沒兩樣,終日奔波於公事、家事與天下事之間。過去,跑步帶給自己許多動感。現在,希望透過跑步帶給很多人更多感動!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w9-1eQEZK4/hqdefault.jpg)
打樁意思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條馬路,隔開了城市與鄉郊,一邊是高樓和商場,另一邊是村莊及耕地。兩邊就這樣對峙着,直到一個討論了超過十年的發展計劃踏入收地階段,這條馬路終於還是擋不住推土機。走進即將被拆遷的馬屎埔村,領路的竟是一隻貓。而來到轉角,一位義工抱起了眼前的貓,跟我們談起了發展區內的這些年。
義工名叫陳大吉,是「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的十個成員之一,「鄉郊地區有好多動物,有貓、有狗、有羊、有牛、有豬,但係我哋講緊土地問題嘅時候,好多人都睇唔到呢啲動物嘅存在。」大吉摸着貓咪的頭說道。要保護這群動物,為牠們爭取生存的空間,也就是「動物戰隊」名字的由來。
鄉郊動物超過4000隻
團體在2017年暑假開始,統計了發展區內動物的數目。「動物戰隊」用僅有的人力,一年裏跑遍大半個東北發展區,訪問了216戶村民,了解他們飼養動物情況和餵養社區動物的數量。最後估算出起碼有4000隻動物以這裏為家。為了在清拆之前妥善安置牠們,戰隊努力和村民溝通,一方面安排領養,另一方面亦要為牠們絕育,以減少繁殖數量。
除此之外,團隊也試過找政府官員討論,研究如何安置這4000隻動物。無奈的是,政府部門之間都在推卸責任,有的說要找發展局,有的說要找漁護署,「最新嘅回答係食環署,意思就係呢啲社區動物係講緊衛生問題,咁被捉到就要死喇。」陳大吉感到氣憤難平,「喺政府眼中,呢啲動物全部都唔係生命!」
4000生命何去何從?
在這4000隻動物裏,有一部分是有主人的。陳大吉表示,在現有政策下,想要帶家中的寵物住進市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公屋為例,要帶狗入住的話,可以申請伴侶犬。但前提是主人必須要從精神科醫生那邊取得醫生紙,證明自己有精神上的需要,房署才會接受申請。就算房署批准了,飼主也只能夠帶上一隻伴侶犬。然而在鄉郊地區,家中養上兩、三隻狗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房署政策就意味村民上樓可能要拋棄餘下的家犬。
至於能夠「上樓」的動物,也需要時間習慣市區生活。大吉解釋,鄉郊的動物閒時都是放養,會在村落裏自由走動,要困在房子對牠們來說是痛苦的。有因吵鬧而被鄰居投訴的,也有適應不了城市環境最後鬱鬱而終的。
在訪問進行期間,不遠處突然傳來巨響,驚動了大吉懷中正在熟睡的貓,眨眼間,貓就逃進屋裏了,「隔離地盤開始打樁,啲貓最鍾意匿埋,環境一嘈佢就匿埋。所以當個地區一收地嘅時候,推土機一壓過去,就大家一齊死喇,佢唔會理你下面有啲咩。」
政府理應負上責任
5月3日,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新界東北發展項目第一期工程等撥款,代表收地和清拆的工作即將展開。大吉坦言,自己只能盡力搶救,並希望在推土機到來前,政府能為這些動物負上少許責任,「本來呢個地區唔拆,我哋努力做絕育嘅話,其實動物會喺呢到生存得好好,然後慢慢老死。」所以大吉認為政府應該興建一個領養中心,讓市民可以前來領養或是協助照顧。
面對發展,這些動物未必有能力反抗,牠們甚至不會知道自己的家園即將被拆去,但這是否代表牠們的生命不應被尊重?今集《港。故》用8分鐘,帶大家來認識以守護野孩子為己任的「動物戰隊」。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
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IG:http://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http://bit.ly/oncckonggu_Youtu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W7480ZHu7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