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學習資源包
★★★★★★★★★★★★
前幾天在粉專上有位同學問到文法資源的部分,她的兒子遇到寫作上的文法錯誤問題並且需要一些意見;而我的建議是不要單獨學文法。
我個人會透過閱讀和寫作學文法,但是這取決於你學習語言的目標、你的學習環境,以及你可以使用的資源。舉例來說,一個單純需要基本對話能力的人,可能覺得藉由不斷地聽和說就能達到好的成效;但就這個案例而言,只有機會聽與說也不見得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明顯進步。
語言教學與學習有必要釐清這麼一個觀念: input ≠ intake ≠ uptake (輸入≠注意到的訊息量≠理解 )。其中,input指的是外界的語音輸入,intake指的是注意到的訊息量 (新單字、片語和文法架構),再加上持續在有意義的情境中使用語言 (meaningful output) 和老師各種的反饋 (feedback moves) 與學習者的反思(reflection)才會逐漸理解和有效的使用注意到的語言特徵。而uptake指的是語言輸入中被理解並學到的部分。
回到文法, 我通常不建議學生為了文法去學文法。學生必須找到文法結構、句型背後的意義,並主動運用在口說和寫作上。碰到不熟悉的架構也應該主動的去搜尋資源而學習 。相對的,老師則是可以進行有意義和情境式的文法教學。舉例來說,當教到第二類條件句「假設語氣」的時候,老師可以藉由教導學生運用並從而給予意見(e.g., If I were you, I would…),而不是得單純把所有條件和假設語氣句型全部背下。如此一來,學習文法會變得更有意義,你不再只是單純地學習句型而已。相對地,你正在有效地學習使用英文。
同學在學習文法時,先讓老師指出並解釋在閱讀和寫作上你忽略的文法特徵,幫助你糾正寫作上的錯誤;接著是思考這些錯誤並嘗試同時監控和自我修正。重點是不要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得不到任何反饋的寫作上,這樣反而會不斷地重複自己的文法錯誤。學習者應該是要花時間在能提供反饋的練習上、持續地反思和精進自己的寫作能力。
★★★★★★★★★★★★
📌 英文文法學習資源:
1. 為什麼要學文法?
http://bit.ly/2ZiTp83
2. 英語語法的溝通功能 Making Sense of English
https://ocw.nctu.edu.tw/course_detail.php?bgid=5&gid=0&nid=415
3. 英語文法與寫作
http://ocw.ntust.edu.tw/index.php/frontend/show/info_page1/189
4. 英文寫作基礎
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102S212
5. 英文和標點符號 (英文學術寫作系列)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grammar-punctuation
6. 中階英文文法
https://www.coursera.org/specializations/intermediate-grammar
7. 進階英文文法
https://www.coursera.org/specializations/advanced-grammar-punctuation
8. 英文文法和寫作風格
https://www.edx.org/course/english-grammar-and-style
9. 雅思、托福、GRE® Test、學術寫作
http://bit.ly/34Y8FIP
10. 學術閱讀和寫作資源大全:
http://bit.ly/2Ybp8L8
11. 免費的電子文法書:
https://esenglishlounge.com/2015/06/16/grammar-resources/
同學只要按下Ctrl+F 再搜尋自己有興趣的文法架構 (中英文即可) 就可以找到相關的文法連結、影片、和講義,有問題也歡迎留言。
12. 準備英文考試,文法是關鍵嗎?
https://bit.ly/2OcJI9T
托福寫作舉例 在 莎莉牌炸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主題三:學習語言必須建立的觀念》
雖然還在起步中,但我的目標是往精通聽說的方向走,跟大家分享觀念和方法,很受用!
跟大家分享外,也激勵自己,並跟你們一起共勉不管在學習或做什麼事我們都能戰勝的!(此篇就算非學語言,想做其他事的,但飄忽不定的,也適合閱讀!適合套用進去)
---
先建立觀念和方法後,再執行,更有效率、方向和策略、動力,就不會做到一半而放棄。
寫下來:
1.為何做?
2.怎麼做?
3.自己適合什麼方式?(方式百百種,不一定別人的方法或教學適合你,要自己思考、嘗試後才能得知)
4.多方面去參考別人怎做?(我盡量不會花過於多的時間去參考,學習的時間也很有限,把握更多的時間學習來增加效率)
5.目的要溝通?考試?還是啥?很重要!
因若是要溝通,聽說是首要;考試的話則讀寫大於聽說。
學語言,與人當面能流暢溝通還是最重要的。(後面還會提到母語學習法)
寫下後,哪天鬆懈時,拿出來看時馬上動力滿滿。
--
做任何事會想放棄的念頭很正常,跟一個人交往都有想分手的念頭了、工作也會想離職、做再熱愛的事遇到瓶頸太久跨不過去也會很想撞牆,想直接舉白旗,皆很正常,但不管怎樣心魔是行動能跨過的,因只要付出行動,通常不會毫無收穫。
我們只有勤,不斷重複再重複。
說到重複,很容易理解,一個人把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任何的技能熟練度都是從「高重複性」、「練習」而來。過程有苦有甜,當你越純熟,就再也沒阻礙你的事,將會暢通無阻。
/
例我從0舞蹈基礎,到學習印度舞,也是透過每天練習30分鐘到1小時累積到現在熟練五支舞、協調體態、舞音感,學習中常會有還未開發的身體區塊或較難舞姿而卡關,但我仍走過來了。現在真的很好。
我本也想繼續學下去,可為了專心把時間都花在學英文上,我須先將學習新印度舞碼這件事按暫停,不過我仍會繼續跳以前學過的,當運動+複習。
我知不趕快將英文學好,疫情過後沒辦法出國、手上沒有籌碼、更沒法到印度學更道地的印度舞。畢竟出國有語言能溝通很重要。
(僅此表達練習的重要+有失就有得,須釐清哪個是首先重要的,儘管再不捨)
---
上一篇有提到我英文採用「嬰兒學習法」,這是我取的,很貼切很直白。
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文章,跟我想法不謀而合,他是稱「母語學習法」。
文章:「聽力→口說→閱讀(文法)→寫作。因此,我們應採用學習母語的方式熟悉外語,關鍵在於「訓練」自己,將外語運用在生活中,不再只是學來應付考試。
以下會分享三篇文章,其實跟我想得一樣,只是有人更具體的解析出來。
文章出處: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25101」
1.回想怎學母語?
從原生家庭那和不斷聽而後模仿到會說,到上學學習讀寫時,老師除了教導還會讓我們每天在聯絡簿上寫日記。我記得小時候的文字都狗屁不通到慢慢順順的,熱愛寫日記慢慢發現我對文字有耐性、很愛查字典又有天份所以文筆到現在很好。
試想:舉例我們從小聽過無數次「科技」、「目標」等等單詞,所以我們理所當然知道這個中文和隱私。但換做英文我們聽過多少次這兩個詞?我們又說過多少次?
如此,答案就不得而知了。
這就是我說的:「高重複性」的問題。
因此,把這種精神轉化來學習語言就對了。
試想一般台灣人學英文先從讀寫開始,順序和學習母語時不同。
長大後導致我們不擅長說聽是因
1.「聽」也許還有碎片記憶,「說」很少有台灣人有開口說的機會,更別說一整句,且老師也不會教連讀略讀一整句英文,須得自己練習。
2.面對外國人講不出口有三種狀況
一:文法組織架構不夠熟,造成用中式語法翻成英文。可在複習文法時,將自己的生活想法套用進去。
(閱讀文章:https://blog.amazingtalker.com/zh-tw/zh-eng/英文文法-5大英文句型和文法觀念/3832/)
二:單字量不足
三:習慣讀寫 缺乏聽說的機會
四:語感
「顯性知識」成人學習法
因環境沒法學,要用文法架構去學,他能說出為何會說出這個句子。但較需耗腦、費時的思考組織很久
「隱性知識」母語者
在環境中學習,自然而然會說,見不合理的句子會覺得怪怪的,講不出原因。
老師無法教我們隱形知識,從顯性到隱性需大量的輸入自己、練習
來源:https://youtu.be/XyvhHth6FYQ
/
Engoo官網:https://lihi1.com/31zJ7
1. #輸入專屬折扣代碼: engooxhui
2.在「首次購買前」輸入我的信箱hui9446@gmail.com,
您可獲得三張一般課程券
/
📣Engoo線上英文課程經驗分享1|學語言要遇到對的人才會充滿動力!
文章:https://shelly8346.pixnet.net/blog/post/69588984
📣英文學習經驗分享2|突破學習的方式是心魔的理論分析,即使沒語言環境也能學成!
文章:https://shelly8346.pixnet.net/blog/post/69589038
#莎莉牌炸雞 #Shirley #莎莉 #網美
#Engoo #線上英文學習 #英文家教
#1對1英文家教 #24h上課 #夜貓
#學習語言 #語言 #多益 #托福 #雅思
托福寫作舉例 在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沒有追蹤很多 Youtubers,但現任哈佛大學在學生John Fish,是我很認真 follow 的一位。在2020年的某個影片中,他敘述了他在 100 個禮拜內讀了100 本書的經驗和所學。其中他特別談到:
"Most authors would tell you that if you wanna be a great author, first you have to be a great reader." You have to read a bunch of books, you have to learn the ways that authors are expressing things, and you need to take that into your own work."
(大多的作家會告訴你,你如果要變一個好的作家,你必須是個好的閱讀者。你必須要閱讀很多的書,你需要知道作家們是怎樣表達事情的,然後學習將那些方法用在你自己的寫作上。)
英文口說學習上其實也是如此。科學證實,如果我們英文口說要進步,一定要先很有意識地「聽」。「為了練習聽力而聽」,跟「為了增進口說而聽」的聽法,又要有點不一樣。更重要的是要先設定好一個「確切、清楚」的目標,才符合有效練習 (刻意練習) 的道理。
舉例來說,看 The Oscars 得獎者的致詞有助於練習口說嗎?也許。
但如果你的目標是日常生活的 small talk (雙向),奧斯卡得獎者的致詞(單向) 對你的幫助可能不見得會很大,因為那是致詞,是單向的,在語域 (Register) 上可能也會比較正式,而日常生活講話可能並不會那樣正式。
讓我能夠在雅思口說上得到滿分的方法之一,我認為也是因為在考前有好一段時間,我刻意「大量、重複」聽了很多西方知識型網紅、教授像 Simon Sinek、Angela Duckworth、Adam Grant、Daniel Pink 在 Youtube 上或是 Big Think 這個網站上面的口說影片。
在我要練習像在雅思口說的 tasks 般簡短有力、清楚、有邏輯地講述一個觀點前,當然要先看看他們是怎樣回答的,如同 John Fish 所說的。
➠ 但那些單向、用易懂、具體的方式說明科學研究的影片會幫助我準備下面這段在美國的餐廳會聽到的的口語對話嗎?
A: Would you like to refill your drink? (要免費再來一杯嗎?)
B: No, I'm good. (不用了謝謝)
答案當然是不會的。
學生說,我也以前學的 good 就是好的意思,當我在那個狀況要說不用的時候,好像只想得到 "No, thanks." 甚至是 "It's enough for me." 這種有點沒有禮貌、台台的答案。
如果想學雙向、生活類型的口說,當然看的、聽的英文,也不是anything goes (什麼都可以).
✔︎ 理解口說學習練習本質、用大數據的語料來引導學習、遵循input-output-feedback 原則不讓學生沒有 input 就亂講亂練習,是我在全方位口說課裡頭的原則。
在2/12 (三) 晚上,我將有一場「全方位英文口說」公開課,如果你/妳一直在找尋英語口說的進步、練習方法,歡迎你來聽聽!
公開課適合對象:多益 500 分以上
在公開課當中,我將分享:
1️⃣ 科學驗證有效、每天都可以簡單做,不假他人的口說練習方式
2️⃣ 如何用「大數據的語塊」結合「任務型」學習法達到立竿見影的口語能力
3️⃣ 如何打破總是得一一「中翻英」,製造出生硬不自然用法的學習瓶頸
4️⃣ 我如何以土生土長台灣人之姿拿到托福和雅思口說雙料滿分,並當上台灣史上第一位的 UNESCO Japan 中日英同、逐步口譯
公開課一秒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01100935271186335067
時間: 7:30 pm - 9:00 pm (7:00 pm 開始入場)
地點: 台北市朱崙街60號2樓 (MRT南京復興站3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