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從未曝光過+1系列!
下週三,3/15晚上九點收單,或售完為止
.
TOP頂級賽黃晶
這是全新一批土桑珠寶展戰利品,全部都是4mm而且每顆都很閃,賽黃晶不是水晶喔,是一種稀有的鈣硼矽酸䀋礦石,最早發現於美國,硬度7,寶石等級的賽黃晶在很久以前被當作是鑽石的替代品、因為其又閃又亮,有著「鑽石替代者」的稱號
想做手鍊的話4mm滿版的手鍊為30顆(3600)
.
請在留言處+1 or +N(複數) 以顆為單位,一顆約0.25克拉左右
+1,一顆單顆只要$150
+2以上,單顆只要$120 兩顆以上一顆就是120
以此類推+3一共$360
+30,想做手鍊的話4mm滿版的手鍊為30顆(3600)
.
週三3/11晚上2100收單,先卡位先贏。
.
加好友 徐偉哲 (Ray Hsu),加入我們的拍賣與直播
https://goo.gl/ab1N9j
https://goo.gl/ab1N9j
https://goo.gl/ab1N9j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土瓜灣的破落唐樓,藏着一所老店。抬起頭,只見門口的金字招牌,筆鋒老派,店內還留有一對龍蝦,蝦眼亮起紅燈,宛如畫龍點睛,彷彿透露着昔日的威水史。垂頭時,乍見褪色的紙皮石,配上放滿麵餅的玻璃櫃。格局是前鋪後工場,偶爾傳來壓麵機的鏗鏘響聲。但耳朵始終不及鼻子靈敏,清幽的蝦子麵香,縈繞土瓜灣半世紀。 店名...
批土 硬度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土瓜灣的破落唐樓,藏着一所老店。抬起頭,只見門口的金字招牌,筆鋒老派,店內還留有一對龍蝦,蝦眼亮起紅燈,宛如畫龍點睛,彷彿透露着昔日的威水史。垂頭時,乍見褪色的紙皮石,配上放滿麵餅的玻璃櫃。格局是前鋪後工場,偶爾傳來壓麵機的鏗鏘響聲。但耳朵始終不及鼻子靈敏,清幽的蝦子麵香,縈繞土瓜灣半世紀。
店名如述,蝦記麵廠。現在的老闆叫陳志雄(Gary),已是第三代。舊時,陳家於廣東道官涌經營一麵家。到了六十年代,陳父頂手土瓜灣的蝦記麵廠,迄今屹立五十年,曾經風光一時。2000年代初,經歷舊啟德機場搬遷,加上傳統麵食逐漸式微,生意一落千丈。Gary憶述,當時開家庭會議,氣氛躊躇,一家人想結業就算。他頓覺可惜,年少氣盛,把心一橫,舉手說要接手撐住。那一時的衝動,卻救回麵廠。
翌日,他立即回來打麵。當時蝦記開很長時間,他六時回店,七時開門,直至晚上八時才關門,天天披星戴月。一年更是開足363天,過年也只敢輕輕休息兩天。後來禍不單行,遇上沙士,加上大廈外牆裝修,生意更是每況愈下。Gary屢次想放棄,但幸獲老業主減租,共渡難關:「老業主跟我說過一句,只要你們願意繼續做,就一直做吧,除非這座樓要拆。他真的很有人情味。」一所小小家庭式麵廠,靠人情味才撐至今日。
麵廠時至今日,終憑着金牌蝦子蝦闖出名堂。其獨門湯底,加入足料大地魚、蝦米、蝦子熬三小時,直至溶爛才入味。大地魚須預先燒香才放進湯,這樣最香。蝦子則從蘇州取貨,選用一級來貨,三百元一斤,香味夠,不會死鹹。雞蛋也捨得放,做一爐麵,起碼放60隻蛋,增加其蛋香和韌性,真材實料。「要保持質素,你都放多些本。如果客人吃出認為值,貴一兩元也不是大問題。」Gary解釋。
要做一個蝦子麵,其後還花上大半天的工序:壓麵、過麵、切麵,然後人手逐箸執,還要焙乾和蒸麵。吃時,吃得出背後的巧思。喝口湯,湯底蝦味濃郁,不放任何調味料,味道也夠豐富,不像坊間麵食,一大朕鹼水味。吃下口,麵條有彈性,軟硬度剛剛好,實屬上佳。小小麵餅,全靠蔡耀球(球哥)師傅,在此打拼大半世,不離不棄,守業到底。說到尾,也是人情味所致。
今天的蝦記麵廠,賣十數種麵,金牌蝦子麵、瑤柱蝦子麵、蝦子蛋麵等等,只做零售不批發,只賣熟麵沒生麵,重質多於重量。捱了十年八年,Gary終於有糧出,更為蝦記字號於區內添上名氣。總算是,守得雲開見月明。
雖然傳統麵食買少見少,被稱為夕陽行業,但Gary和球哥卻未懼怕前路難行,反而珍視手執的「夕陽」。「有人說,蝦子麵是夕陽工業,我說未必,看你怎樣看。到年輕人年紀大了,吃即食麵吃到厭,又會取蝦子麵去煮。夕陽過後,第二天太陽,仍舊會出來。」球哥以笑聲作結。
麵好,近黃昏又何妨。有些味道,是超越時間。
編採:葉雙
攝影:鄧廣基
剪接:夏以晨
蝦記麵廠
地址:土瓜灣馬頭涌譚公道69號
電話:2712 1281
營業時間:9:30am–7:30pm
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Harkeenoodleshop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pwK4bMTbR4/hqdefault.jpg)
批土 硬度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廣州市饒宗頤學術藝術館暨中山大學饒宗頤研究院2015年在穗揭幕,是繼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之後,又一以饒宗頤命名的學術交流機構,亦是內地第一個饒學研究機構。國學大師饒宗頤以曠世之才,文通六國,學富五車,堪為一代鴻儒,與季羨林先生並稱“北季南饒”。饒老憑藉自學苦讀成才,通曉六國語言,研究領域囊括了上古史、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學、宗教學等十多門類,數十年積澱後在不少領域獨闢蹊徑、開荒播種。這位被當代“最後的通儒”的國學大師,擁有百科全書式的深厚學養,令後輩學者難以望其項背。2016年四月學術館舉辦了一項名為[端石聚珍]之端硯展覽,吸引了大批文藝愛好者前來觀展。展覽共展出由國學大師饒宗頤銘繪、制硯名家陳偉剛鐫刻的端硯66方,是書畫藝術與硯雕技藝的完美結合。端硯彙集了端溪老坑、麻子坑、宋坑、有凍岩、白線岩等諸岩佳石,基本涵蓋了端石的主要石種。此外,廣州市饒宗頤學術藝術館還出版了《端石聚珍—選堂銘繪陳偉剛鐫刻端硯譜》一書,展現各種端石特色,是研究肇慶端石的寶貴資料。
端硯石是古端州(即今廣東省肇慶市)端溪硯坑一帶產的硯石。端硯始于唐朝武德年間,已逾1300多年,其石質柔潤、發墨不滯、三日不涸,呵氣能研墨,石品花紋豐富多彩,被尊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端硯石硬度為摩氏(2.8至3.5),比墨條的硬度(2.2至2.4)稍硬,但比刻刀的硬度(約5)低1倍左右。致使端硯下墨快、易雕刻。不吸水;端硯石顯孔隙率小、飽和吸收率低,說明硯石的礦物細、粒間間隙小,開型或小開型裂隙不發育,使硯石蓄水不涸。端硯石分紫端、綠端、白端三種,其中紫端石為富鋁、鉀、鐵的矽酸鹽類岩石。綠端石和白端石為富鈣、鎂的碳酸鹽類岩石。紫端石和綠端石形成於同一個泥盆紀。白端石形成於比紫端石晚7000萬年石炭紀。端硯石眼是生長在硯石中,形狀似動物眼晴的球狀石核。原型為綠色豆粒沉積作用形成,地質學稱豆粒構造,中心一粒為鐵礦物,外殼包裹不含磁鐵礦和赤鐵礦等鐵礦物的綠色粘土。顏色暈圈于硯石形成的最後階段因中心鐵礦物氧化,鐵質擴散浸染作用形成的。端硯之所以名貴,除了有獨特的石質外,還有豐富多彩,變化莫測的石品花紋(又稱石品)。這些石品花紋是由於某些礦物成分的局部聚集,在端硯石中由白、青、藍、紅、褐、綠等顏色組成的各種圖案,有的成塊狀、有的成斑狀、有的成花點狀、有的成線狀,端硯藝人們依據這些花紋的大小、形狀,分別用與自然界某些物象相似的名稱來命名,並巧秒地運用到端硯的藝術創作中,大大提升了端硯的價值。凍是端硯中不同形態的白色絹雲母扁豆體,是端硯石中質地最細膩、最幼嫩、最純淨之處。根據不同的形態質感和顏色,分為蕉葉白、魚腦凍、碎凍、米仔凍、浮雲凍、天青凍等。硯的設計要求“因石構圖,因材施藝”,除了傳統硯式外,還要充分利用天然石皮,彙集文學、歷史、繪畫、書法、金石於一體,可以說是將硯昇華為一種綜合性藝術品的重要環節。端硯雕刻主要有深刀(高深雕)與淺刀(低浮雕)雕刻,還有細刻、線刻,適當的通雕(鏤空)等,名貴的硯石不雕或少雕,平板硯多為優質硯石。挑選端硯時,要看出自於端溪的哪個坑洞。其中1.老坑、2.麻子坑、3.坑仔岩,這三個就是人們所說的三大名坑!這三大名坑身上具備了所有端石最優質的石品,歷朝歷代一直都是貢品所選!現代端硯大都有上蠟,使用前要退蠟,傳統用杉木炭粉沾水用稻杆擦硯堂去蠟,現代用洗衣粉、牙膏去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TscfekPoJ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