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廟宇大特搜!🔍🔍】
7月是傳統民俗月,很多人會到廟裡走走祈求平安,
還有單身男女,會在七夕,特意找尋月老廟求婚緣。
你知道鄰居最愛抓寶的那間廟,拜的是那位主神?
離家最近的土地公廟,又在哪裡呢?
讓地方創生資料庫告訴你吧!
首先,點選自家所在的行政區,例如:板橋區、萬里區
接著,回到儀表板點選「文化」→「寺廟」,
再回到地圖上,就可找到答案囉!
好用的資料庫,也可以用來找教堂,或是古蹟喔。
地方創生資料庫
👉https://colab.ngis.org.tw/lflt/index.html
#地方創生資料庫
#找尋地方DN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果籽人話—黑豆做卅周年婚戒 大豆博士:「種豆可解決糧食危機。」 原來,除了食用外,大豆可以固氮。我們空氣中有78%是氮氣,我們吸入多少呼出多少。但大豆卻可以將氮氣轉變成安基酸及蛋白,融入土壤。一公頃土地一年可固氮一百公斤,不必農藥,不必污染環境就可令土地變得肥沃。而將大豆,與粟米等植物梅花間竹地種,...
找尋地方dna 在 國發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藏私 地方創生資料庫使用大揭密!】
最近有人私訊,怎麼操作「地方創生資料庫(TESAS)?
現在,就以可愛的男寶寶為例,讓小編手把手帶著你查出全台0-4歲男性寶寶的分布!
首先,先點地圖,請隨意點選一個區。
接著,再點儀表板,選人口→人口金字塔圖→游標點選0-4歲男性→回到地圖,就可放大、縮小,找尋哪裡最多男寶寶囉👶👶
🕵♀你發現了嗎?全台0-4歲男寶寶最多的地區是板橋區、桃園區、中壢區。有了這樣的數據做為基礎,我們就可以繼續往下研究,探討背後的原因了。
地方創生資料庫的儀表板上有12個分類,適合中央或地方的政策制訂者,或是返鄉青年、創業家用來找尋地方DNA...
趕緊來看看你的所在地,有哪些特有的DNA吧!
👉https://colab.ngis.org.tw/lflt/index.html
#國發會 #地方創生資料庫 #TESAS
找尋地方dna 在 國發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方創生不能等💪】
猜得出,這是哪裡的人口金字塔圖嗎?
答案是,新北市的平溪區,就是與臺南鹽水烽炮齊名「南烽炮北天燈」的平溪。
這張圖,看起來就像女王頭,但是,不是威風的女王,是瀕危的女王。😨
為什麼呢?
因為從這張金字塔圖來看,平溪現在的人口特徵是:小孩生得少,年輕人外移嚴重,老人家特別多🧓👴👵👶
所以,國發會真的很需要大家幫忙推動地方創生,鼓勵更多企業、青年回鄉發展,帶來更多朝氣。
更多數據請看地方創生資料庫
👉https://colab.ngis.org.tw/lflt/index.html
#找尋地方創生DNA
#了解地方創生
#好用的地方創生資料庫
找尋地方dna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果籽人話—黑豆做卅周年婚戒 大豆博士:「種豆可解決糧食危機。」
原來,除了食用外,大豆可以固氮。我們空氣中有78%是氮氣,我們吸入多少呼出多少。但大豆卻可以將氮氣轉變成安基酸及蛋白,融入土壤。一公頃土地一年可固氮一百公斤,不必農藥,不必污染環境就可令土地變得肥沃。而將大豆,與粟米等植物梅花間竹地種,可維持土壤中的營養,維持土地的生產力。同時他看了一些書,其中一本是《誰來養活中國》。戰前中國大量出產大豆,並出口歐美。戰後中國經濟發展,人口增加,需要更多食物與肉,種大豆的農地,改成經濟效益更高的棉花、水稻;至今,中國八成大豆都由外地入口。據記錄,2013年美國出口58億美元的大豆,當中有36億美元就是中國買走的。這些年來他不停往返中國高原、甘肅等黃土地與實驗室,找尋在極旱地方生長的野生大豆,研究它們的DNA,希望可以找到,或研究出能耐旱,且能食用的超級大豆。上月他去了南非,去了曼德拉成長的小鎮,在他唸的小學旁邊,試種大豆。那裏的科學家告訴他,雖然種族隔離年代已結束,南非人已有投票權,但長久以來大部份發展土地仍在白人手中,黑人小戶只得小片的土地,難以改善生活。希望可以種到像大豆這類作品,拉近這些黑人白人間的差距。他期望,將沙塵滾滾的黃土地,變成綠油油的田野;對我們而言唾手可得,不起眼的大豆,竟擔此重任。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大豆 #氮氣 #曼德拉 #誰來養活中國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