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公正文化,鼓勵提出問題,而非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談談公司化以外的台鐵改革」
昨天在交通委員會備詢時,王國財交通部長不斷強調「普悠瑪是車子的問題、太魯閣是工區管理的問題」。但是,這些只是個案問題嗎?
—
2018年的普悠瑪事故,撞出了台鐵驗收管理和車輛維護的問題,也讓台鐵進行了總體檢。
體檢報告要求台鐵建置安全管理系統(SMS),台鐵因此在2018年設立「營運安全處」,推動建置及落實安全管理系統。
然而,今年4月的太魯閣事故,又撞出了台鐵對於工區管理的問題。
重大事故後的「總體檢」完成後,又再次發生重大事故,凸顯台鐵的問題不是個別問題,而在整體的組織與文化。
可惜的是,王部長的台鐵改革,「總路線就是公司化」,彷彿只要公司化,所有問題都會跟著解決。
事實上根本不是如此。
首先是組織的問題。
台鐵是三級機關中,具有超高密度組織法規範的特殊機關。包括「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組織條例」、「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所屬分支機構組織通則」、「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餐旅服務總所組織條例」和「交通部台灣鐵路管理局貨運服務總所組織條例」。
連餐旅服務單位都要組織條例,就可以知道機關組織的僵化和龐雜。而運務、工務、機務及電務四大分支,看似各司其職的組織分工,實則各自為政,讓人力到資訊都難以統合。
這個問題,王國材部長非常清楚。因此在上任之後,就表示將設立「分區營運中心」,整合運務、工務、機務及電務的運作。
但是,「分區營運中心」並沒有組織法上的定位(事實上,連營運安全處都是黑機關!)。這些仰賴部長授權而存在的單位,到底能多大程度「整合」台鐵,讓台鐵更安全,甚至建立「合作文化」?
可惜的是,從行政院到交通部,並不認為制度上的組織改造,應該優先於台鐵的公司化。
其次,則是文化問題。
特別是從公務機關的究責文化,走向公正文化(Just Culture)的決心。
什麼是公正文化?
國際民航組織(ICAO)第9859號文件第1版有非常清楚的定義:「一個良好報告文化之根基乃為不處罰環境,員工須了解並認可何謂可接受行為和不可接受行為。雖在一個不處罰環境下,但管理者絕不容許明知故犯或是刻意違反之行為。在特定環境下,公正文化認可需有處罰行動,並試圖去定義可接受和不可接受行動或活動之界線。」
簡單講,在承認人會犯錯的前提下,可以欣然接受小孩指出國王沒穿衣服,員工指出台鐵螺絲掉滿地。
只有在互信文化下,才能鼓勵員工主動提出重要的安全資訊。
可惜的是,過去台鐵家醜一旦外揚,台鐵最先想到的都不是「怎麼解決問題」,而是「趕快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於是,從下班後主動巡查通報斷軌的道班領班、指出列車習慣性超速趕點的司機,到普悠瑪事件後具名接受媒體採訪點出問題的技術人員,都被一一懲處。
這樣的組織文化,如何鼓勵員工主動反映問題、解決問題?
最後,在制度上,鐵路法也沒有和「民用航空法」一樣,有對主動提出問題者減輕或免除處罰的保障。
民用航空法第112-1條:「對於前二條未發覺之違規,主動向民航局提出者,民航局得視其情節輕重,減輕或免除其處罰。」這就是希望藉由制度性的保障,建立起「公正文化」,讓員工更容易主動表達疑慮以獲得資訊,防微杜漸。
人命關天,高度強調風險管理以確保安全的航空業,對吹哨者有相關保障,同樣涉及高度風險還常常出狀況的鐵路,又怎麼能不重視?
可惜的是,部長在今天的質詢上面表示,應該只需要內部規定做就好。只是,內部規定,難以成為阻卻法律責任的事由。
台鐵近年來,建置和落實安全管理系統的嘗試,我認為要予以肯定。
不過,如果不能直面沉痾已久的組織與文化,那麼,再多SOP的建立,只怕就像軍隊中的「喝水小卡」或保15-002表格(裝備檢查及缺失改正表),除了增加行政成本和偽造了更多文書之外,也難以阻止下一個普悠瑪,下一個太魯閣事故的發生。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MintCat薄荷貓 gam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夢幻新誅仙 #青雲志 #誅仙 《夢幻新誅仙》是完美世界所製作的奇幻仙俠大世界手機遊戲,以當代作家蕭鼎的一部長篇小說《誅仙》為背景 還原誅仙經典橋段的基礎上,擴充了更豐富的世界。遊戲以情懷還原想像,塑造八大原著職業,用先進的技術渲染十五張經典大地圖,光影通透,日月天光之下,築造幻美如夢的仙俠世界。...
技術授權定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鴉片戰爭日誌 林維喜案事件簿
·日期:1839年9月27日
#知史討論
「就在以中國為中心的區域性宗藩國際關係體制最終形成之際,以歐洲為中心的 近代外交理念和外交體制也得到了確立。
在近代的外交理念中,『外交』一詞的 涵義發生了根本的變化。1796年,愛德 蒙·伯克使用『displomacy』一詞,意思 是指處理國際交往和談判的技巧。從此, 近現代意義上的『外交』概念才流行開來。 牛津字典中對外交的定義是『外交就是用 談判的方式來處理國際關係是大使和使節用來調整和處理國際關係的方法;是外交官的業務或技術。』在辭海中為:『國家 為實行其對外政策,有國家元首,政府首 腦、外交部、外交代表、機關等進行的諸 如訪問、談判、交涉發出外文件、締結條 約、參加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等對外活動。』……
很顯然,在近代外交理念中,外交變成了一門交涉的科學,更加強調交涉的技術,其目的如日本外交學者信夫淳平 所指出的那樣,『在於維持並增進外國的親 善;保護在外僑民;發展國外的工商業; 考交外國的情勢;披瀝國民的能力、實力、同情及誠意;迅速交涉各種案件,善求妥協;擁護國民利益,防受侵害,而伸張國力。』
-----------------------------------------------------------
如果喜歡我們分享的歷史知識故事,歡迎進入「知史網」→「知史專題」→「鴉片戰爭日誌」閱讀全文,謝謝!
https://www.mychistory.com/a001-2/a0011/y0270
-----------------------------------------------------------
(《鴉片戰爭日誌》取材自林則徐親撰的銷煙日記,每天帶你瞭解當年今日的歷史事件。本文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知史討論的資料來源:《從『郭劉互訐』事件看晚清外交近代化的艱難》,作者:李慶龍,特此鳴謝。)
#知史 #長知史 #近代 #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鴉片戰爭 #林維喜案 #林維喜 #香港 #澳門 #廣東 #虎門 #虎門銷煙 #林則徐 #晚清 #外交 #禁煙 #日誌 #知史討論
技術授權定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搜救不收費的思考:國外志願者有話要說】
對於興趣不在登山的社會大眾來說,登山健行活動與生活的唯一交叉點似乎只有山難新聞(令人遺憾),而且部分媒體特別喜歡加油添醋一番來博取關注。
只要出現山難新聞,「重罰」或「使用者付費」幾乎是膝反射一般的答案,用嚇阻的方式乍看之下也合理,但這樣真的好嗎?
.
身為一個對各國搜救體制略有研究的人,今天我想提供一個天平另一極端的觀點:加拿大卑詩省搜救協會(BCSARA)。這是北美洲規模最大的第一線民間地面搜救組織之一,由79個地面搜救團體和超過3,000名志願者所組成,每年出勤次數超過1,900次,救援超過2,100名失蹤或受傷的人。位於國際戶外觀光勝地的他們,是三不五時以身赴險的一群可敬公民。
根據協會自己計算,如果要以有薪制度來取代協會的工作,每年會超過2千萬美金,還不計入超過5千萬美金的雜項支出。另外據消息指出,卑詩省直升機救援也免費,費用則由民間捐款和政府補助支出,但有關單位「保留」追討費用的權利。(他處和美國各州情況皆不同)
-----
以下是協會對於搜救免費的正式官方聲明:
BCSARA 和其所屬的搜救會員團體不認同為卑詩省內的搜救服務而向任何人收費,無論他們的求援原因為何。
BCSARA 相信,如果迷路、受傷的人或他們的親友知道搜救服務需要付費,就會直接影響他們求援的意願和時機。我們的立場是:任何搜救服務的部署若有延誤,就會影響到任務的成功。
卑詩省每年發生超過1,900件求援案件,可以是在市區搜索失智症患者、找尋野外迷路的健行者,或是深入山區利用專業技術和裝備搶救登山者。在任何情況下,回應求援的道德義務均優先於任何收費的念頭。當授權機關發出請求,BCSARA 的會員搜救團體就會執行搜救任務,且不論求援理由為何都不收費。
BCSARA 的管理層由16位從全體組織選出的志願者代表,及合作機關(加拿大皇家騎警、市警署、卑詩省應變管理處、卑詩省消防及救護)各自指派的1位代表所組成。
我們搜救會員團體的目標是拯救生命。
-----
同樣的思考方式也可泛見其他國家的志願者搜救組織。近年走入戶外的人越來越多,準備不足的新手隨之增加,他們也不是沒想過收費這回事(尤其是很窮的地方型組織),但大致上都認同不應該為了搜救而收費──因為延誤求援時機的弊遠大於利,不只讓生還機率降低,更可能讓搜救人員陷入更危險、被動的處境。
臺灣的環境擁有自己的問題,比如說民搜、義消的資源和能量不足、面對勤務量跟搜山任務有心無力的消防(主責單位)、數量節節高升的戶外休閒愛好者等。政府內部並非沒有思考過搜救付費議題,但潛在爭議宛如潘朵拉的寶盒,若開啟則是另一波問題的開端,包括付費標準化、公平性、審查機制等,或可能耗費更多的社會成本。
少數偏激者認為簽一份責任自負的切結書(生死狀)就好,但至少就我曾研究過的先進國家之中,沒有任何政府會如此對待人民,再嚴苛的地方至少都會有某種形式的配套保險制度──而且最重要的議題應是人道主義才對,不是針對成本窮追猛打。
大體而言,一地的觀光興盛,利益越多就能催生越好的公私體制,但相對的會犧牲自主的空間和提升成本;相反來說,一地的觀光薄弱,雖然保障低成本和自主性,但就越會依賴公部門的資源來處理一切問題。臺灣剛好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傳統社團日薄西山,登山產業粗具規模,但商業部分卻欠缺定義與長遠規劃,上面還駕著多頭馬車繼續跑。
「山林解禁」政策之後,合乎邏輯的下一步應是「戶外遊憩資源統整和規劃」,不知道政府能否勇於面對這個延誤數十年的大課題?
-----
Photo credit: ssarteam [Instagram]
技術授權定義 在 MintCat薄荷貓 gam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夢幻新誅仙 #青雲志 #誅仙
《夢幻新誅仙》是完美世界所製作的奇幻仙俠大世界手機遊戲,以當代作家蕭鼎的一部長篇小說《誅仙》為背景
還原誅仙經典橋段的基礎上,擴充了更豐富的世界。遊戲以情懷還原想像,塑造八大原著職業,用先進的技術渲染十五張經典大地圖,光影通透,日月天光之下,築造幻美如夢的仙俠世界。八大原著職業重現,南疆古巫、萬毒門、長生堂、青雲門、天音寺、鬼王宗、焚香谷和合歡派
遊戲官網:https://mhxzx.wanmei.com/
------------------------------------------------------------------------------------------
MintCat薄荷貓 game(手機遊戲):https://www.youtube.com/c/Mintcat99
薄荷貓正在玩(遊戲時事和新聞):https://reurl.cc/l0Gm2Y
薄荷草上有隻貓(遊戲紀錄):https://reurl.cc/8ydERX
【直播Live】
❤開台時間以DC公告為主
❤歐付寶斗內:https://reurl.cc/X61Daa
------------------------------------------------------------------------------------------
Discord:https://discord.gg/k56RfcZ
薄荷貓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intcat99
薄荷貓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intcat1113
工商合作來信邀約:mintcat1113@gmail.com
------------------------------------------------------------------------------------------
期待遊戲上架嗎?盤點歷史上那些維修爆久的遊戲
https://youtu.be/wTtvFfCK0dA
2021年也太多新手機遊戲了吧!幾款薄荷自己私心推薦 全球尚未推出的手機遊戲
https://youtu.be/Pn5ZVcY9xrk
負評滿天飛?《Cyberpunk 2077》的缺點到底有哪些?到底值不值得購買?
https://youtu.be/hRd8VO-VHJE
超級致敬?遊戲風格抄襲《返校》?還以為返校出續作呢~
https://youtu.be/ZkRanM1w3SA
像素風格遊戲正夯?推薦2020年像素風格手機遊戲
https://youtu.be/jTdkZ0jQ5JI
------------------------------------------------------------------------------------------
#最新 #手遊 #轉蛋 #介紹 #試玩 #攻略 #動畫 #下載 #電玩 #遊戲 #事前登錄 #無課 #新手 #首抽 #新手首抽 #推薦 #刷首抽 #SSR #角色 #卡池 #2021手遊 #無課玩家 #課長 #玩法 #基本操作 #MMO #RPG #ARPG #MMORPG #商城 #坐騎 #事前登入 #巴哈

技術授權定義 在 楊定一‧全部生命系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個提問的角度給大家參考:
我們每個人其實只需要照顧好自己,和作品充分的互動,投入臣服、參、我-在的練習後,提出個人的瓶頸和疑惑。其他的,無論怎麼運作、怎麼安排,倒是不需要擔心。
有些提問,完全不在「全部生命系列」的脈絡裡,這樣的問題我們會直接過濾掉,請大家理解。
也有不少問題,雖然是善意,但還在頭腦的層面打轉,是一種知識性的提問,也許在問定義、或在問這個觀念和那個觀念比較起來如何如何,或在詢問「如果……會如何」。
雖然這是過程中難免的,畢竟我們每一個人都還是深受頭腦的影響,認為自己的念頭就是真的。然而,在現在已有的作品基礎上,問這些問題是相當可惜,書裡其實都答覆過了。
出自心的表達,會直接穿過每個人的心。這樣實修的問題,早晚都會得到答覆。
[邀請分享] 你的心,是我的心。你的困難,正是為了解答我的問題而來。你得到的答覆,也會是我生命的答覆。
如果你真正投入「全部生命系列」的練習,真心把「全部生命」的理論落實到生活,那麼,楊定一博士邀請你提出你個人從心發出的問題。
我們要請大家幫一個忙,如果你要提問,請將你的提問錄下來,將錄好的 mp3 音檔寄到 thetotalityoflife@gmail.com,信件標題請寫「提問:姓名+(一句話描述你的問題)」,信件內容請簡單說明你提問的內容,並記得附上你錄的mp3音檔(請自己先聽過音檔,確認聲音夠清楚,表達簡潔貼切~如果不知道怎麼錄音和寄檔,也麻煩你請身邊的人幫忙,為我們節省一再答覆同樣技術問題的時間和力氣,謝謝!)
在這裡,也要請大家理解,楊博士是在百忙之中抽時間做這件事,而多半是用出差、開會有限的空檔,全心答覆來自讀者的問題。所以,在提問之前,請先確認之前是不是有人問過(可以參考十字路口和過去讀書會的提問),也請幫忙「問真正的問題」,也就是從個人的實修出發來問。
由於我們會收到大量的提問,也請理解我們必須一個一個來,包括回覆收到信、為大家過濾、檢查音檔、影音後製、上傳分享,更別說是楊博士要找到時間來聽、來答覆了。所有的處理都需要時間。所以,如果你提問,請耐心等候,也請理解,不是每個問題都會得到答覆~也先感謝你,為你自己、甚至是為你可能完全不認識的朋友們,提出你的問題 ^^
此外,如果你寄來提問的音檔,也代表你已經同意我們將你的問題和楊博士的答覆公開與大家分享。因為是公開分享,也請你不要在提問中暴露太多可以辨認出來的個人或他人的隱私。如果得到回覆,在分享給大家之前,我們會單獨寄一份音檔給你,讓你留作紀念。
「Kevin MacLeod」創作的「Meditation Impromptu 02」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16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技術授權定義 在 技術授權 - MBA智库百科 的相關結果
技術授權 是指技術許可企業通過簽訂合同的方式,向技術受許可企業提供所必需的專利、商標或專有技術的使用權以及產品的製造權和銷售權。 ... <看更多>
技術授權定義 在 讓與、授權與技術轉移 - 專利商品化-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的相關結果
授權 乃是智慧財產權中最普通,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利用方式。與「移轉」(transfer或assign)不同之處,乃在於移轉是智慧財產權人(例如專利權人)將其所擁有的權利讓與給受讓人 ... ... <看更多>
技術授權定義 在 第二章、技術授權概說 的相關結果
技術授權 ,是指由技術擁有者(或有處分權的人)提供 know-how、商標、服務標章、專利權、 ... 用;而技術授權契約就是指為達到上述目的而由相關當事人所簽. 訂的契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