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懷孕了]
9/13驗孕到的,還是我去中醫調身體順便減肥的時候被把脈到的,真心覺得黃醫師真的好厲害👍因為第一胎的時候,也是他把出來是男的,真心對中醫有點敬佩😆到底怎麼辦到的?!
好啦~各位我的減肥之路要告一段落了!下一次生產完再一次一起減吧!這一次一定叫恩爸結紮😆😆😆我好不容易花一年的時間瘦回49公斤,現在又要再一次胖上去了!但孕期這次會好好控制10公斤以內,上一胎13公斤,希望這一次能控制的良好💪目前七週,整個都在無止盡的孕吐、乾嘔、脹氣、便秘、頭暈以及嗜睡到我自己覺得我得到嗜睡症😭😭第二胎的狀態跟第一胎比,真的差好多啊!體力真的大不如前🥲才隔四年整體上就好累😔
今天終於有時間可以跟大家分享我的好消息,雖然民俗上還是有 #沒有三個月不能說的禁忌,但對我來說這是好事,單純想分享給大家❤️後續會再開始寫部落格 #二胎心路歷程。
而恩爸得知我懷孕的消息,竟然是 #非常開心,我以為恩爸會抗拒,結果沒有!當我還再無法相信自己懷孕的時候,恩爸比我做好心理準備,或許他已經治癒好他自己,也已經準備好了,也或許我們兩個早已經走出那時候第一胎的灰暗時期。我相信 #當孩子選擇你的時候代表你已經準備好了!
#我跟恩爸都夢了胎夢
#恩仔八月早已說麻麻肚子有寶寶
#孩子我準備好了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把脈 厲害 中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羅醫師,我最近覺得疲倦無力、記憶力減退,經常一轉身就忘記自己剛剛要做甚麼,怎麼年紀輕輕就未老先衰?我好怕以後會失智~~」
每次病人這樣形容自己,我都會接著問:「那你的睡眠狀況呢?」
「我工作常加班,回到家都已經超過8點,吃完晚餐就在沙發上看電視一不小心就睡著,等睡醒洗澡真正上床睡覺都已經1點了,偏偏這時候又睡不著,隔天早上爬不起來,假日整天補眠,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
我邊把脈邊問「那你是不是也經常感冒呢?」
「對對對…醫師妳好厲害,這也把得出來~~」
「不是醫師把脈厲害,而是你的狀況,就是中醫標準的『氣虛』」
「氣」指的是人體的能量,當人體元氣不足時,臟腑功能失調,便會出現疲勞、倦怠、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當氣不固表時,身體免疫力下降,這時風邪寒邪就會趁機進入人體,造成感冒。
氣虛,往往是多重原因造成的。過度勞傷身體、缺乏運動、飲食不當等等,種種的原因累積成為人體有形以及無形的壓力,當體內壓力無法紓解時,就會影響身體健康,輕則疲勞倦怠、四肢無力、容易感冒,重則出現睡眠障礙、荷爾蒙失調。而人參在《本草備藥》裡記載「大補肺中元氣…開心益智,添精神」能夠促進氣血循環、強健脾肺、生津解渴,是補氣首選。
「可是羅醫師,我好像不適合吃人參,每次吃完都會口乾舌燥有上火的感覺」多數民眾對人參有誤解,認為人參溫補容易上火。人參在採收後經過炮製加工的程序,直接曬乾稱為白參,經過反覆蒸曬顏色由白轉為深紅色就是我們常見的紅參。白參與紅參性味不同。《本草備藥》對於人參性味的註解為「生甘苦微涼,熟甘溫」,因此若選用新鮮人參或者曬乾的白參是不會上火的。
李時珍的養氣人蔘精華飲,選擇的是溫和的優質雙參…白參與西洋參,搭配性甘溫潤的百合蓮子複方,能夠補氣固氣,溫和滋補不燥熱,利用上等漢方本草精華,並以黃金比例調製,它甘醇卻不甜膩的口感,一包不到一大卡的熱量低卡無負擔,補充健康不補充卡路里。貼心的環保易撕鋁袋放在包包裡隨身攜帶方便又環保。
每天早上一包李時珍養氣人蔘精華飲,能夠補氣養氣增加保護力,給你一整天的活力好精神,元氣滿滿。要記得長期飲用補充元氣是養生及維持身體機能的不二法門,李時珍養氣人蔘精華飲推薦給每一位注重健康的你!
#李時珍本草屋
#李時珍養氣人蔘精華飲
#補氣 #提振精神
#保健新蔘活
#身體保護力
把脈 厲害 中醫 在 劉宗翰中醫小天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因為有之前的家長用LINE問了我,諮詢朋友一整家子老小都確診的狀況,讓我驚覺,大家都在講防疫,但是,如果您或家人真的染疫了,確診了,即將面對的狀況到底是個甚麼輪廓,一定要有人用白話文說給您聽,不然,未知的焦慮就會先把您壓垮,長輩過世的壓力衝擊也會瞬間放大一萬倍。
問:確診後,輕症重症的差別到底在哪?
第一個指標,您需要多少氧氣協助才能維持足夠的血氧濃度(例如至少94%以上)。是室溫空氣即可,還是要氧氣鼻管,還是要氧氣面罩,還是要更強大的現在媒體在炒的那台HF(高流量),這些都可以幫助研判您現在是處於,輕症往重症的半路,還是重症改善中。
第二個指標,肺部X光片的變化。這隻病毒本身不直接引起肺部變白霧掉(失去呼吸功能),但身體裡被病毒引發的發炎反應(細胞激素等等)卻可以造成肺部嚴重損傷,所以,X光演變也是在看,您正在往重症半路上,還是,也有重症又緩解的,肺部漸漸變回清澈的CASE,所以不要放棄希望。
第三個指標,抽血的數據。比方說CRP,IL-6,這些可以猜出剛剛說的發炎現象厲害不厲害,趨勢是輕往重,還是重往輕。另外還有一個抽血數據叫做D-dimer,正常是500以下,那麼現在有的病人確診第二天就飆升到2000,3000,甚至在一星期內一直往一萬、二萬飆去,我們發現這個數據一直飆高的,很容易演變成重症(或者應該說,當下已經是重症了),所以我們現在會提早建議病人使用濃度更高的 水煎劑(也是ㄑㄍ成分但是濃度更高)目的就是不希望病人就這樣一去不復返。
問:了解這個輕症重症之後,要幹嘛?
醫護人員絕對沒有辦法回答您問例如:我會不會變成重症??這種問題。
我們只能說,會一直幫您監測,盡量給您能夠用的藥物,希望,我們都希望,每個確診住院的病人都一直維持輕症然後到出院。所以,我知道您家裡或許已經一團糟,工作生活一團糟(都因為這突然確診的事情),但請您還是要盡量放輕鬆,讓自己吃正常,睡正常,可以趁還不太喘時,好好的用LINE跟家人朋友聯絡感情,要交代後事也可以,要對某人說平常沒有說的我愛你,也趁現在,都可以,但作息要正常,讓自己體力正常,讓自己繼續撐下去。
問:年紀大,或原本就有慢性疾病,真的比較差嗎?
是的。真的。但,我只能說,我們在病房也有67歲老太太,用上所有能用的常規的藥物,氧氣治療,再加上中醫這次的 ㄑㄍ重症水煎劑,然後,在住院第13天,就康復解隔回家的美好案例。所以重點不是在於您或您的家人原本處在怎樣的統計區間,而是在於確診後,如何正面面對,積極對抗這隻可惡的病毒。
問:到底何時能出院解隔離?
規定可能會變,但目前我們病房都是以PCR檢測的Ct值30作為切分點。這個需要說明一下。舉例來說如果一個病人,PCR檢測陽性,確診,可能第一天住院是Ct值18 ( Ct值越小,傳染力越大,要記得不要搞錯),然後第7天Ct值26,ㄟ,越來越好喔,期待,然後第12天可能Ct值是31(高於30了,雖然報告上都是陽性,但Ct值高於30基本上就沒有傳染風險),所以,例如,採檢2次都是30以上,病人(如果此時呼吸症狀等等OK)當然就可以出院,回家還要再關7天喔,然後才是完全卸下重擔。
那麼如果這個病人Ct值已經在33,35這種,但肺部狀況已經受傷, 很喘,離不開氧氣機,這樣,會出院嗎?那就不一定,那通常就是會轉病房,轉到針對肺部後續復健的病房繼續治療,就不屬於COVID19的隔離病房了。
問:不管是出院回家自我閉關期,或是院內轉床恢復期,可以再用中藥調養嗎?
可以。但此時所使用的中藥,就不是ㄑㄍ一號的處方了,我們會針對病人現況去調整,因為這時用藥的目的並不是對抗那隻病毒,而是要幫助肺部恢復正常的呼吸功能,所以,除了仍需使用一些清肺熱,化痰的藥材,還一定會加上傳統所謂的[滋潤氣管]的潤肺藥材,或者說滋肺陰的藥材。那就是各醫師自己去調整。
最後一個問題(自問):現在這樣每天看檢驗數據報告去決定要用怎樣濃度的中藥ㄑㄍ方,既沒有把脈,更沒有望診(根本沒有看到病人),頂多有電話或LINE關心一下,傳統的望聞問切,只剩下問診…到底我是西醫還是中醫?
問得好。這是一個全新的疾病狀態,演變過程,西醫中醫大家都還在學習,在摸索。沒有甚麼對或錯,因為共同目標都只有一個:讓病人能盡量改善,而且越快越好,以減少整個醫療體系的壓力。所以,看檢驗數據去開中藥,到底是不是中醫?當然是。我有中醫魂,永遠是中醫。記不記得我曾在這個臉書平台上分享過,高段的畫家,能幫無臉的幽靈畫肖像畫,高段的醫者,也能幫無脈的病人把脈。此時無脈勝有脈,此時能夠洞悉病勢,截斷病程,才能挽回生命。
#從確診到解隔
#中間的曲折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