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BBC中文
*【菅義偉見拜登之際 中日關係發生變化】
4月16日,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白宮迎接他就任以來首位訪問美國的外國領導人,日本首相菅義偉。菅義偉表示,希望借由此次訪問構築同拜登個人之間的信賴關係,強化日美同盟。在日益鞏固的日美同盟面前,這場會談必定會引起中國方面的關注。根據日本政府透露的信息,二人會談將會涉及諸多與中國有關的話題,包括新疆、香港等人權問題,以及東海及台灣問題等。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729143
*【鐵達尼號上「消失」的中國倖存者:紀錄片首揭歧視污名下的流離人生】
二十多年前,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的上映,讓百年前海難中淒美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但有關船上六名華人倖存者的身份和經歷卻鮮為人知。一部新的紀錄片首次揭開他們在種族偏見下的顛簸人生及如何從歷史記錄中「消失」。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729931
*【英國希望廢除君主制的人:「這是殖民主義的遺物」】
儘管英國王室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並且一直得到大多數英國人的支持,但有四分之一的英國人想要結束王室傳統。菲利普親王去世後,世界各地的人們紛紛向他表達敬意,同時也對王室表示支持。不過,儘管許多人同情這個悲痛中的家庭,但並非所有英國人都贊成英國君主制這一制度。當被問及這一問題時,大多數人表示,他們仍然珍視王室的傳統和象徵意義,如果失去王室會很難過,但有相當一部分英國公民更希望進行憲法改革,產生民選的國家元首。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6743305
*【拜登任內美情報機構首份威脅評估報告 中國列首位】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公開2021年《美國情報系統年度威脅評估》報告內容。這是拜登上台之後美國情報系統的首份威脅評估報告,內容主要聚焦在未來一年內美國面臨的「最直接、最嚴重的威脅」。報告將中國列在威脅名單的首位。其後為俄羅斯、伊朗與朝鮮,新冠疫情、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及地區衝突等問題也在報告中有所體現。其中表示,中國正日益成為與美國「勢均力敵」的競爭者,在經濟、軍事及技術等多個方面對美國進行挑戰。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745936
*【美國氣候特使訪華 尋求在拜登氣候峰會前與中國達成協議】
在美國總統拜登下周主持氣候峰會之前,特使John Kerry正前往上海向中國示好。在聯合國一次重大外交衝突之後,美中雙方都希望在大幅減排計劃上合作。
美國希望中國停止建設燃煤發電站,並停止為海外煤炭企業提供融資。中國希望美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金,以獲得清潔技術,並適應氣候變化。中國還希望華盛頓宣佈大幅減排計劃。John Kerry表示,中國的合作對應對氣候危機「絶對至關重要」。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743586
*【超級計算機:美國新一輪制裁能否卡死中國騰飛夢】
美國政府宣佈制裁七個與中國超級計算機研發計劃有關的公司或組織,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隨即批評,聲言美方的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科技進步發展的步伐」,而從過去美國類似制裁行動的後續發展來看,中方這次聲言似乎不是空話。從美國2015年禁止英特爾出口芯片的例子可以看到,美國商務部最新的制裁措施,只會令中國加強在這方面的投資。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6729791
*【香港修改選舉制度:圍堵民主派、禁煽惑投廢票與國安資格審查】
香港政府公布修改選舉制度的條例草案,訂出新一屆選舉委員會(選委會)1500個選委、90名立法會議員及行政長官的具體產生辦法,三場選舉分別於今年9月19日、12月19日及明年3月27日舉行。北京和港府認為這是「完善選舉機制」,體現「愛國者治港」原則,符合「一國兩制」,批評反對派過去癱瘓議會,令多項法例受到拖延,特區管治受到挑戰。但批評人士認為,選舉失去代表性和認受性,民主派有聲音認為要以杯葛選舉不投票,或是投廢票或廢票表達不滿。但這份草案明確列出,煽惑他們作出這些行為,將會被視為違法行為,最高可被判囚三年。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6744629
*【朝鮮核武器:關於金正恩的導彈與核武,我們所知道的一切】
平壤的2021年有一個震撼的開頭,官方媒體宣佈「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問世。
新的由潛艇發射的彈道導彈在金正恩的一場閲兵中出場—當時距離美國總統拜登就任只有數天。該武器的實際能力尚未明確,因為並不知道它是否已經過測試。金正恩還聲稱,將會擴大朝鮮的核武器庫和軍事潛力,並由此列出一系列朝鮮試圖發展的武器。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745890
*【英國前首相卡麥隆「說客門」:一宗可能給保守黨政府帶來「劇毒」影響的事件】
面對疫情、經濟衰退、脫歐影響、英中關係惡化等一系列頭痛問題的強森政府,最近麻煩事情似乎又多了一件:曾大力推動英中關係「黃金時代」的前首相卡麥隆因為涉嫌公權私用遊說政府而撼動政界與媒體。雖然卡麥隆已經出面表示「汲取教訓」,英國政府也展開獨立調查,但是反對黨和媒體要求全面公開調查的聲浪繼續此起彼伏。有執政保守黨內部人士私下擔心,事態可能對保守黨政府造成「劇毒」影響。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6747687
*【華為中興TikTok:被川普打壓的中國公司境遇迥異】
川普離開白宮,但是他在任時針對中國企業的多項制裁政策依然在發揮作用。回顧過去一年,多家中國科技企業被川普政府密集打壓,其中被打擊力度最大的當屬華為、TikTok和中興。三月和四月是大企業紛紛發佈上一年財報,透過數據不難發現,這些公司都保持正增長,但禁令帶來的「後遺症」依然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投下陰影。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6731199
*【中印邊界熱點:解放軍在會談中「拒絶讓步」】
在拉達克東部印度和中國軍隊的一些哨所相距只有數十米。第11輪中印軍方指揮官會談並沒有取得突破,會談後雙方沒有發表聯合聲明。印度媒體說,中國拒絶在拉達克東部的高格拉地區和溫泉地區脫離接觸,拒絶從那裏的哨所撤走軍人和車輛。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56738798
*【緬甸政變:流血死去的那些年輕人】
根據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自從緬甸軍方二月一日發動政變以來,至少七百人已經被軍警打死。與此同時,緬甸各地反對政變的抗議不斷,暴力仍在繼續,死者人數也不斷攀升。死者中有的是在抗議示威期間遇難的,而其他很多包括小孩子在內的人,被子彈打死的時候就坐在自己家裏。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737466
*【喜馬拉雅的創紀錄森林大火讓科學家們憂心忡忡】
喜馬拉雅山中部的湖(Nainital)往往映襯著鬱鬱葱葱的山脈,這裏是印度北部Uttarakhand著名的旅遊勝地,但幾周來,森林大火帶來的煙霧籠罩了整個山脈。科學家說,印度北部和鄰國尼泊爾的一些地區發生的森林火災是過去15年來最嚴重的。歐盟大氣監控機構CAMS說,Uttarakhand的森林大火在過去一個月排放了近20萬噸碳,創2003年以來的記錄。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716291
投委會計算機 在 吳佩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首戰告捷VS.骨牌傾倒 地方政治賽局系列文(二)
戶籍不在鳳山的朋友們可能會問,罷免黃捷與我何干?當然有關,根據高雄市選委會的估算,這場罷免案,需要1285萬元,全由市庫負擔。不論結果如何,市民的荷包篤定失血。
先別忙著拿起計算機換算1285萬元可以供應多少孩童的營養午餐費,反正今年度總預算仍未通過,這筆錢還在空中飄著。
讓我們先聚焦於黃捷面對的兩難:低調回應(坐以待斃),抑或正面迎戰。賽局理論裡面談到的納許均衡,猜測對手的下一步,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雙方各自持有的策略或步驟將有一個均衡點。不過,黃捷的困境是,對手不只一個,盤據在身旁的各股勢力,都有各自的盤算,幾乎可以確定的是,這些人都不會以尋求黃捷的最大利益作為首要考量。
2018年鳳山議員選舉,應選8席,國民黨提4中4,其中3人是政二代,第一次參選的 #鍾易仲 拿到3萬多票,居選區之冠。民進黨提5人中3,趙天麟系統的 #林智鴻 首次參選,囊獲2萬2298票,是該區第三高票。時代力量提1中1,黃捷1萬8420票,在16位參選人中排名第6,票數甚至高於民進黨提名的另4人。前議員楊見福也參戰,票數9838張,比民進黨提名的劉世賢還多,而劉屬於 #許智傑 系統。另外,基進黨提名的 #李雨蓁,也獲得7729票。
如果黃捷遭到罷免,這1萬8420張將流向何方?是地方派系關心的。流到國民黨的機率近乎0,流向第三勢力或民進黨的可能性稍高。這也是目前各方陰謀論版本隱晦不談、卻真正關注的核心。
即便站出來挺黃捷,私底下可能也會幫忙勸說,緩解罷免力道,但要這些人動員樁腳或支持者出來投下不同意票,確實有其難度。萬一這些票有去不回,自此琵琶別抱怎麼辦?即便是票源與黃捷重疊性不高的林智鴻,都未必會傾力相挺。
這是綠營地方民代作壁上觀的原因。國民黨民代又是如何看待此事?鳳山清捷隊推動罷免成案,讓挺韓民眾有了宣洩情緒的出口,帶頭者不免被懷疑,是否覬覦未來議員選舉?若成功罷捷,未來極可能威脅現任4位議員的連任。畢竟,2014年國民黨在這區只拿下3席,多個和尚搶水喝,打回原形的機會不低。
有趣的是,一如在罷韓時期,對權慾有私心者,利益恰恰與韓陣營相符,於是四處吹起罷韓過不了的風,意圖降低投票率,讓罷免過不了關。明明對立情勢急遽升高,卻希望黃捷不要主動迎戰,很顯然地,擔心燒起這把火,若無力救援,屆時將被責怪。畢竟,要號召不同意方蓋過同意方票數,需要大力動員。單憑黃捷個人的票數,絕對做不到壓制對方。
當然,黃捷的狀況似不若王浩宇那般驚險,如果黃捷罷免投票先於王浩宇舉辦,消極應戰的做法應該能順利過關,甚至還趁次挫了推動罷免者的士氣。但在王浩宇被罷免後,讓罷捷一方士氣大振,加上高雄仍有一定的挺韓勢力,國民黨若採大動員,餘波確實震垮黃捷原來的優勢。
該採取低調回應,抑或正面迎戰?續文將以各種投票結果的情境來做沙盤推演,歡迎大家一起加入討論喔。
未完待續〜〜
#黃捷
#罷免
#各懷鬼胎
投委會計算機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經濟通】經濟復甦逆風仍勁 「國內國際雙循環」顯深意
經歷一季度慘烈的史無前例收縮(-6.8%),市場期待的中國經濟隨全面復工、社會解封而「劫後重生」,仍遠難言恢復常態化。周五(15日)揭盅的4月數據顯示,除了工業增加值轉正,投資、消費仍陷負值,城鎮調查失業率更重攀上6字頭。
而就在前一日,政治局常委會首提「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適逢侵侵揚言「可以切斷與中國的一切關係」「正考慮是否要求中概股公司遵守美國會計準則」,而央媽牽頭四部委發布金融支持大灣區26條,未來政策發力點不言而喻。
投資消費齊遜預期,實際失業恐超紙面
國家統計局公布,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負轉正,同比增3.9%(市場:1.5%),主因受惠5G的光纜、集成電路等高技術製造業發力。社會消費品零售仍同比跌7.5%(市場:-7%),其中重災區餐飲跌幅逾31%。
首4月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跌10.3%(市場:10%),其中基礎設施投資仍跌11.8%,首季井噴式發行的1.08萬億專項債,效力似未顯。不過,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電子商務服務投資分別大增15.4%、25.6%,經濟結構轉型趨勢不容忽視。
此外,復工範圍擴大,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反攀升至6字頭;而鑒於該數據並未納入非城鎮勞動人口(規模約1.05億人),據法國巴黎銀行估算,全體勞動人口的實際失業率首季或已達12%。距離全國兩會開幕僅餘一周多時間,市場普遍預計北京勢把就業放在政策首位,力保社會穩定。
就在最新數據揭盅前,昨日召開的政治局常委會首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或反映最高層應對「去中國化」的基本思路。
港「安全門」舉足輕重,碳交易謀遠慮
無巧不成書的是,由央媽牽頭證監、外匯局等的《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簡稱26條)》同日公布,拋開業界耳熟能詳的擴大銀行/保險/證券業開放、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等,猶值得留意的有二,一是「鼓勵符合條件的創新型企業赴港澳融資、上市」,二是「研究設立廣州期貨交易所」。
早在去年11月,阿里巴巴在港第二上市創下集資逾千億元的記錄,即再證香港在中美博弈(或對抗)的大棋局中舉足輕重。無論是中概股公司在港第二上市,還是內地5G、AI、區塊鏈等創新型企業赴港融資,實際上都相當於留下一道「安全門」,前者可借「美港股互換」避險,後者則可充實外匯錢袋。
而研設廣州期貨交易所開展碳排放交易外匯試點,更是深謀遠慮;須知,繼石油霸權後,低碳霸權正悄悄逼近。早在1月,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就在達沃斯警告,中國需找到定價碳排放的方法,否則將可能面對歐盟擬出台的碳邊境調節稅;而花旗國蓬佩奧上月底就指摘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污染國,預料其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都不會進入平穩期。」
面對「去中國化」山雨欲來,以龐大的內需市場(國內循環)對沖外需嚴重衝擊,支持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以確保安全門,爭奪未來碳排放的定價權--政策發力點不言而喻,箇中投資機遇值得推敲。
#經濟 #貿易 #國際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