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黃 #蛋白 營養比一比!🥚🥚🥚
#你愛吃蛋黃還是蛋白?
常常被問到 #吃蛋黃怕膽固醇高,
#只吃蛋白擔心營養不夠?
揪竟他們的營養差在哪裡呢?
#不容錯過的雞蛋
🥚雞蛋價格經濟實惠,有完整的蛋白質
🥚蛋白質效率(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4,為最高。
牛肉、黃豆皆約2.3。
(PER:對幼兒在熱量及其他營養素攝取足夠的條件下,視其攝取 1公克蛋白質 量所能增加體重之公克數。)
🥚雞蛋的蛋白質淨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 NPU )也是所有蛋白質最高!
(NPU:對攝取氮量之能被身體利用以合成而供建 造和修補身體組織的保留氮量之百分比值。)
🥚雞蛋消化吸收利用率好,煮法多變
經典便當菜看似簡單但每家味道都不一樣的番茄炒蛋、早餐荷包蛋、便利商店茶葉蛋、老媽的味道菜圃蛋都充滿美味!
#蛋黃蛋白營養比一比!
#熱量:蛋黃、蛋白都不是高熱量食物可以放心吃,超適合減重中的人
#脂肪:蛋白不含脂肪,蛋黃中的脂肪實際上對製造身體荷爾蒙,
增加葉黃素的吸收利用率也很有關係!
#蛋白質:蛋白質主要用作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修補身體組織。
把一顆雞蛋拆成蛋黃及蛋白來看,蛋白的蛋白質含量高,
難怪很多人的增肌減脂的首選是蛋白!
但其實若以相同重量的蛋黃蛋白比較,
其實蛋黃的蛋白質含量不輸給蛋白喔!
#膽固醇之謎
很多人怕吃蛋黃就是因為擔心膽固醇。
一般人可以不用一聽到是含膽固醇的食物就害怕不敢吃!
膽固醇是製造維他命D、膽汁和一些荷爾蒙的成分之一。
美國飲食指南已取消攝取膽固醇一天300mg上限。
多項研究發現飲食中的膽固醇對健康成年人血液中膽固醇濃度並沒有顯著影響。
七天吃七顆蛋(或以上)及每週幾乎不吃蛋(<1顆)比較發現,
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中風,及血脂濃度都沒有相關*
人體70%~80%膽固醇是自行製造,只有20%~30%來自食物。
但是300毫克雖然不是膽固醇每日攝取的上限,但也不是無上限。
#建議以下6種人膽固醇的攝取還是儘量能少就少:
1.血膽固醇已經偏高者
2.家族性心臟血管疾病史
3.肥胖高膽固醇
4.脂肪肝、脂肪肝加肝指數(GOT及GPT)偏高者
5.血脂異常例如三酸甘油酯及膽固醇異常
6.天生代謝膽固醇能力不佳或合成膽固醇量偏多
雖然吃下膽固醇多身體就會自動合成少,但若天生代謝膽固醇能力不佳或合成膽固醇量偏多,不節制的攝取高膽固醇食物還是會造成血膽固醇升高。
#真正該少吃的是這個!
#飽和脂肪
飽和脂肪血液容易凝固,導致血管硬化、中風、心臟病等疾病,
並促使肝臟產生膽固醇,造成壞膽固醇上升,其不良影響比過量進食膽固醇還大!
高飽和脂肪食物:
奶油、蛋糕、糕餅、椰子油、豬油、五花肉、培根、可頌等。
#omega3脂肪酸蛋白沒有只有蛋黃有
蛋黃含有健康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體內發炎反應,
並降低罹患心臟病、癌症和關節炎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對認知和記憶能力也很重要預防金魚腦
#吃蛋黃強健骨骼預防骨鬆
蛋黃含有維生素D,如果是少曬太陽族群更要記得吃!
#吃蛋強力支援免疫力增強抵抗力
防疫期間大家都關心抵抗力,人體抗體主要是由蛋白質構成,
若想要顧好免疫力,充分攝取優質好吸收的蛋白質是非常重要,
雞蛋就是最常見的優質蛋白質來源之一是好選擇喔!
結論:我正常人我到底吃幾顆蛋?
一天一顆蛋是非常剛好又OK的喔(啾~)
上限的話建議一天不超過三顆蛋**
建議蛋白質來源飲食多樣化,豆類、海鮮、乳製品、肉類也是好來源!
聽我唸唸
#有關動物福利人道飼養雞蛋
台灣90%的雞蛋多來自「格子籠」集約飼養模式,2~4隻母雞住在約A4大小的籠子裡,只能在狹窄的空間互相踩踏、產蛋><
比歐盟先行20年,1992年瑞士就立法保障「雞權」,禁止飼養格子籠雞!荷蘭也從在2012年起就禁止使用格子籠飼養雞隻,而歐盟自2012年起全面禁養格子籠雞,「非籠飼雞蛋」已是全球重視食品安全與動物福利的趨勢,#母雞的飼養方式決定雞蛋的品質。
有機Bio、放牧Freilandhaltung、平飼Bodenhaltung,不同的飼養方式,對雞的生活品質有不同影響,最主要是能讓蛋雞展現符合生理需求的自然行為,像是探索、扒抓、覓食等等,並且能享有足夠空間做沙浴清潔、棲枝於高處、跳躍奔跑等,讓雞保持健康,生出好品質的雞蛋。
大家買蛋的時候可以看一下
挑選時除了看保存期限,也可以看一下盒上註明的飼養方式喔!
*2020,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Authority Nutrition
-
更多營養知識點它點它
https://chahow.com
跟我ig跟我生活
www.instagram.com/chapaper
「抗心脂抗體指數」的推薦目錄: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尼克史達德國代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抗心脂抗體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抗心脂抗體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小故事》256 #抗凝脂抗體症候群看百問堂中醫“一輪”,比較 的評價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抗磷脂抗體發炎指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抗磷脂抗體發炎指數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台鐵車站資訊 ... 的評價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抗心脂抗體IgG異常 - 親子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問題] 免疫檢查項目- GoodPregnan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尼克史達德國代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德國好物分享❤️
鞏固身體健康,「粒線體」很重要!!!
預防慢性病及高風險疾病不可缺
⚡️對抗自由基、加速新陳代謝、減緩老化,堪稱「返老還童」的營養素~
🇩🇪德國原裝 Dr. Enzmann
還原型 輔酵素 Q10
容量:30ml / 50ml
(市售$8200~$9000)
***一瓶可食用超過三個月***
👨⚕️在我們介紹Q10之前,先來介紹細胞內發電廠之稱的「粒線體」,粒線體存在人體大部分的細胞中,細胞內90% 的能量都由粒線體產生,然而在人體發展過程中,不論是壓力或細胞的發炎反應,都會損害到粒線體,更不用說現代人吃進一堆藥物,這些外在藥物更是損害粒線體的一大主因!一旦粒線體受損,疾病就跟著出現甚至惡化。
⭐️輔酶/輔酵素Q10又稱ubiquinone,來自於英文ubiquitous,意指無所不在,它存在於身體的各種細胞,除了負責將營養素轉換為能量,還能對抗自由基、加速新陳代謝、減緩老化,堪稱「返老還童」的營養素。
而Q10的最重要生物功能,是為細胞內的粒線體,提供化學能量轉換的媒介。
簡單的說就是沒有Q10人體就無法代謝出能量,沒能量就心臟不跳、呼吸中止,最後生命力就消失。
💁🏻輔酶Q10有哪些推薦的實證功效?
♥︎ 各種類型的疲勞,能促進體能,提高運動表現。
♥︎ 多囊性卵巢綜合症,有助於改善血糖代謝。
♥︎ 預防及改善帕金森氏症 。
♥︎ 有益於偏頭痛。
♥︎ 降低發炎指數,幫助治癒腸胃潰瘍,促進傷處的復合。
♥︎ 減少皺紋,美化肌膚,減緩肌膚老化,提升細胞活力。
♥︎ 對心臟衰竭有顯著改善作用
♥︎ 保護血管,降低血壓,預防動脈硬化發揮抗氧化的功能。
♥︎ 男性生殖功能,提升精子活動力。
♥︎ 促進免疫系統功能,改善氣喘過敏症狀。
♥︎ 抗氧化作用維他命E的40倍對抗體內產生的自由基和過氧化物質,預防提早老化,和癌症
🔥恩世蔓還原型Q10特色🔥
⭕️獨家專利液態劑型,最直接的營養補給。
⭕️榮獲美國及歐洲專利,超冷融勻化技術(美國專利字號6.197.349;歐洲專利證號1.398.026、1.007.018)。
⭕️超微細水溶性液態特殊劑型,經口含溶解可直接吸收,提高人體可用價值。
⭕️利用酵母〈Yeast〉發酵取得與人體自行合成相同的還原型輔酵素Q10,無須經過轉化過程能直接被吸收利用,且活性穩定,比起傳統的輔酵素Q10更快捷。
⭕️可調整體質、調節生理機能、增強體力、使精神旺盛,並可促進新陳代謝、養顏美容
Co Q10 with Body Balance
‼️知道嗎?輔酵素Q10有二種!
◎輔酵素Q10型式包括還原型與氧化型。氧化型Q10必須轉換成還原型才具有活性,人體內還原型與氧化型Q10最理想的比例為90%:10%,若比例發生變動造成10%:90%的比例,將會影響能量的正常供應。
✅每瓶含有
還原型輔酵素Q10、卵磷脂、維生素B3、甘油、水。
⭕️食用方法
每日一次,每次按壓4下(即為0.44毫升,內含26毫克輔酵素Q10),口含徐徐溶解即可。
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王姿允醫師。我的無齡秘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苗副作用、抗體產生與腸道菌]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叫做「疫苗認證的老人/年輕人」,是來自於目前疫苗的各大廠牌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愈大,副作用也就愈少,強烈的副作用反應通常發生在年輕接種者身上,尤其是女性。
男女差異的原因推測是賀爾蒙的關係,睪固酮會降低發炎反應。而年齡的因素,推測是老年人免疫反應較弱,也就是「免疫老化」(immunosenescence)。
#但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Science Advances》去年的研究發現 #老年人的免疫系統沒有比較弱,而是 #受到積極抑制,而且這種抑制 #是可逆的。身體裡面有兩個互相拮抗的激素,一個是介白素-6(IL-6),它會讓身體持續在 #發炎狀態(也就是低度的免疫激活狀態),所以老人家因為各種慢性病及衰弱,呈現一個長期IL-6很高的狀態,這叫做「老化發炎」(inflammaging),所以身體另一個 #抗發炎相關激素—-介白素-10(IL-10),就會越來越高,來對抗IL-6,避免身體因為過度發炎造成對組織的破壞。
這兩種激素在年齡增長中,因為疾病跟感染的過程,反覆的你來我往,使老年人體內 #同時存在著過量的IL-6和IL-10。
而研究發現,老人家體內過多產生IL-10的輔助T細胞「Tfh10」,導致疫苗造成的 #免疫反應被抑制了,所以動物實驗在年老小鼠接種疫苗時「短暫」阻斷IL-10,可以讓抗體反應幾乎恢復到年輕小鼠體內的水平。
#所以如果你是年輕人卻沒什麼不舒服
#不一定代表你是老人
#可能只是身體的IL-10偏高
#抗發炎激素偏高似乎並非壞事
再者,韓國今年五月發表在《Korea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的研究,發現 #副作用有無跟抗體產生無關,在135人當中(42人打AZ,93人打Pfizer),最後副作用的 #嚴重程度跟抗體的濃度並無相關性。
#既然像被卡車輾過也不代表抗體比較高
#那打完後的不適感當然越輕微越好
那麼,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幫助抗體產生,又能降低副作用呢?➡️從腸道菌相(gut microbiome)可以看出一些線索。
去年《Cell Host & Microbe》期刊有一篇探討腸道菌相對於人類施打疫苗的綜論,發現 #某些菌會抑制抗體的產生,而 #某些菌會有助於抗體的產生,尤其是在 #病毒感染相關的免疫。(這也就是為何常用抗生素的人對流感疫苗反應很差),而《Cell》也發現1000種藥物裡,有250種非抗生素藥物都會抑制腸道菌生長,影響了藥物的效力跟副作用。
也就是說同一種藥物(疫苗),面對千百種人不同的腸道菌相就可能有千百種不同反應。
今年3月香港中文大學為了知道「腸道微生態可影響疫苗的安全及成效」,正進行一個隨機雙盲研究,招募500名糖尿病患者及65歲或以上人士,服用「微生態免疫力配方」或安慰劑,3個月後接種疫苗,並追蹤1年,研究微生態與疫苗關係,預計1年內完成招募。
在這個研究之前先做了一個小型的前導研究(pilot study,是在正式大型研究計劃開始前,為了評估可行性、時間、成本、負面影響,因此事先進行的小型實驗或研究,其結果也可以改善正式的研究計劃)。
十位新冠疫苗接種者其中四名在接種疫苗前兩個月先服用了改善腸道菌的配方,初步結果顯示,相對沒有服用配方的六位接種者,該四名服用了配方的接種者血液樣本中的 #四種發炎相關指數最多可下降達八成,而 #製造抗體的細胞(又稱B細胞)水平則增加近五成。
雖然這個小型研究數量太少,還要等待明年或後年大型研究的結果,但給我們一個暗示, #疫苗的不良反應包括發燒、關節酸痛其實跟許多發炎反應的上升有關,若腸道菌及其相關代謝產物可以在其中扮演協調者,降低發炎,或許可以減少疫苗引起的異常活躍免疫反應,又能幫助抗體的產生。
我在之前的文章[疫苗有沒有效⁉️腸道菌跟代謝產物是關鍵]有分享過,抗體的產生與否跟有沒有一群特殊的「好菌」有關。
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586387235497578/?d=n
免疫相關的好菌,除了常作為益生菌的「產乳酸菌」,乳酸桿菌跟雙歧桿菌以外,還有要靠健康飲食才能養出的丁酸製造者們(詳見: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944962129640085/?d=n)),其中的機轉,是腸道菌代謝產物改變了 #檸檬酸循環裡的供給能量來源,從以糖跟氨基酸為原料轉為用脂肪多一點,因為 #丁酸結構跟脂肪的代謝產物酮體類似,可以直接成為加速抗體形成的能量來源。
而過去研究發現 #腸道菌群比較豐富的人,對 #疫苗形成的免疫效果有加成的效果,而且許多腸道菌紊亂的人,會有抗體產生困難的狀況。
目前研究皆顯示腸道微生物生態系,對疫苗的安全性及成效有影響,不容忽視,一個健康的飲食(益生源)或精準的益生菌、代謝產物(後生元)的介入,除了幫助 #改善腸道菌相增進免疫力,或許也可有助於降低施打疫苗副作用的不適,以及提高抗體產生的有效性。
————————————————————————
💉後記(王醫師 #自己施打疫苗後的反應):
我原本就有每天服用各種益生源、益生菌跟後生元複方的習慣,在5/30早上注射AZ疫苗,大概睡前總計喝了6000cc的水,在注射後12小時有點眼眶周圍酸痛的感覺,半夜2點多精神亢奮的睡不著,除了眼眶周圍仍微酸沒有其他不適,於是凌晨4點多起來補充一些水後覺得舒服多了便一路睡到早上8點多起床,起床覺得精神大好(是打了大力丸?XD)。目前已經24小時,整個過程 #沒有發燒,老實說, #非常非常像吃R1的前幾天感覺(頭重微酸痛、精神亢奮、微發熱),也就是說,是我熟悉的類似 #身體開始用酮體當能量的情況。有趣的是,我並沒有在吃低碳飲食,反而最近天天都有精緻碳水。
如果疫苗相關不良反應包括噁心嘔吐頭暈精神亢奮這些,都跟keto-flu的複合症狀有很高度的重疊性,我認為除了用發炎解釋,或許的確是身體製造抗體過程中,正轉換著使用能量的方式,而轉換的順暢與否,就跟每個人的腸道菌有很大的相關性。
#留言不要問我吃什麼益生菌
#飲食為主益生菌為輔
#個人經驗提供給大家參考
Reference:
1. Science Advances,29 Jul 2020:Vol. 6, no. 31, eabb0806
2. Cell Host Microbe. 2020 Aug 12; 28(2): 169–179.
3. Cell 181 (7), 1661-1679. e22, 2020
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抗心脂抗體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抗心脂抗體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抗磷脂抗體症候群飲食、抗磷脂抗體指數、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
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小故事》256 #抗凝脂抗體症候群看百問堂中醫“一輪”,比較 的推薦與評價
血栓指數在中西醫用藥下一直降不下來2020.9改看高尚德中醫合併治療。 2021.4免疫醫生要我打莫須瘤後又 ... 抗心磷脂抗體22.63 <12.5. 抗磷脂抗體90.67<15. 2020/9/21. ... <看更多>
抗心脂抗體指數 在 抗心脂抗體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抗心脂抗體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抗磷脂抗體症候群飲食、抗磷脂抗體指數、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有關健康/醫療文章或書籍,歡迎來健康急診室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