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郊遊遊》製作團隊以第十集言志 】
我曾寫過,電視節目其中一個重要功能是:直接回應社會現況。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出埠拍攝,而臨時決定製作的ViuTV電視節目《美女郊遊遊》,「格仔導演」Mike(劉諾衡)在第九集裏道出構思初心:「我哋發現好多美女行山節目,啲美女一滴汗都冇流,所以我哋決定要拍一個滴汗嘅美女行山節目。三大挑戰:新鮮感!崎嶇感!美感!我哋之所以揀呢個方向,唔係因為佢易,而係因為佢難!迎難而上呀香港人!」
咳─咳─咳,但其實真正的重點,是以下這句:「經常講㗎喇,就係我哋要拍一個開心嘅行山節目,開心嘅定義係咩?就係觀眾睇到會開心之餘,就係我哋拍緊呢件事同被人拍緊嘅人,個過程同埋最後出街睇到都會開心。」對─對─對,所以每次見到Double Shirley(沈殷怡、陳欣妍)兩位完全沒有經驗的「山系少女」,遇上變態團隊的黐綫糟質,我都會一邊睇一邊笑。(https://bit.ly/2VNwJLX)
《美女郊遊遊》完全呈現何謂「無聊But True」的反傳統製作方針,將很多無綫拍旅遊節目不會呈現的一面都剪晒出街,行山不一定會成功,可以臨場放棄,可以任務失敗告終,正因為沒有強行計算(例如第七集,何啟華扮演陳欣妍替身飛越山嶺,據知,是製作團隊臨時構思出來的),所以夠真實,觀眾會明白,初學行山,體力尚未適應,必然攰到瞓低,會有共鳴,又因為好笑,畫面又靚,所以睇落去。
直至第十集,我才明白,製作團隊其實「有嘢想講」!該集的主題是「保衛香港之旅」,第一節是介紹位於麥理浩徑第六段的「城門碉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那是屬於用以抵抗日軍侵略的「醉酒灣防綫」,由荃灣到西貢,全長大約18公里,以當時的形勢,這條防綫極具戰略價值,如果防綫失守,日軍就可以長驅直進,南侵九龍半島。
說歷史很易悶,於是製作團隊索性按照史實,拍攝短劇,講述1941年12月8日至12月9日於「城門碉堡」的抗戰情況。何啟華飾演中士Sergeant DeeCapio,《造星II》Rain P飾演印裔二等兵「阿星」Private Singh,而面紅Alfred則飾演上校Captain Alfreto,他們隸屬「皇家蘇格蘭步兵團」(The Royal Scots)位置是碉堡內的機槍部。
12月8日,日軍已攻陷啟德機場,英軍失去香港的制空權,而日本228聯軍炮兵群亦已從中國大陸進入新界範圍,逐步向南推進。12月9日,日本軍隊在名將土井定七帶領下,多次發動進攻,都被英軍擊退,不過他們的人數始終比英軍多,後者勢弱,而身在「城門碉堡」內的英國士兵,亦深信這裏終有一天會失守,以下是中士和阿星的一段對話。
中士說:「阿星,唔啱聽嘅說話,你想唔想聽?雖然我哋而家暫時守得住,但敵人嘅數量真係太多喇,我諗呢幾晚點都會失守㗎喇,雖然我哋係『皇家蘇格蘭步兵團』,但你又唔係蘇格蘭人,又唔係香港人,無謂犧牲自己呀,趁有時間,快啲走啦!」阿星回答:「你同我講,我可以走得去邊度?雖然我有印度嘅血統,但香港先係我嘅家,『皇家蘇格蘭步兵團』全部都係手足,齊上齊落!」
奈何當天駐守碉堡的英軍僅39人(最多可容納120人),無法完全發揮碉堡功效,結果英軍在一輪日軍手榴彈攻擊後受傷,防綫失守,負責擔任導賞員的節目編審KK(謝家驥)以此總結:「所以當我哋嘅兵力同敵人太懸殊嘅時候,千祈唔好同佢哋打陣地戰(軍隊依託堅固陣地進行防禦)。」經過上述兩段內容,節目團隊如何呼應當下的香港,實在再明顯不過,但接下來一段朗誦 ── 1940年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對抗納粹德國時發表的經典發言《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威力更勁。
受傷的中士高聲呼喊:
We shall defend our island(我們將要保衛本島)
What ever the cost maybe(不惜一切代價)
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我們將在海灘作戰)
We shall fight on the landing grounds(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
We shall fight in the fields and in the streets(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
We shall fight in the hills(我們將在山區作戰)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我們絕不投降)
Never(永不投降)
節目第二節,Double Shirley需要挑戰於獅子山上游繩下降,當陳欣妍完成任務後打電話告訴媽媽一幕,我真的睇到眼濕濕,這些畫面和情感,是很難在預先安排的情況下「製作」出來,人在野,經歷痛楚和磨練後,因為發現自己變強大、成熟了,才會感觸,大自然從來都是最好「導師」,這個部份,與剛才重塑碉堡歷史合而為一,就有一種「明就明,唔明就唔明」的化學作用,經歷去年社會運動的人,看到這段,就會明白那是團隊用來撫慰觀眾的符號,跟「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那段三分鐘預告,同樣不言而喻。
電視節目可以強調吃喝玩樂,也可以借遊山玩水來說出想法,那是層次高低之別,沒有創作自由,很難成事。多謝《美女郊遊遊》台前幕後,在我心中,它已是2020年最佳綜藝節目,沒有之一。
重溫第十集《美女郊遊遊》:https://bit.ly/2SQXn5I
【 延伸閱讀 】
午夜翻牆 ─ We shall never surrender:https://bit.ly/35MrBMv
《二月廿九》出現反修例抗爭口號:http://bit.ly/2PQT5d9
(10052020)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The Tarnished Angels(電影資訊) #美女郊遊遊 快樂的 #VIUTV #何啟華 十字牌早餐 LAW少 #陳欣妍 Shirley Chan 陳欣妍 #沈殷怡 何啟華 DeeGor Ho #反修例運動 gregory wong 王宗堯 #獅子山 做乜膠睇電視 葉一知 Shirley Sham 沈殷怡
拍攝獅子山最佳位置 在 蔡東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朋友FB看到這個報章訪問,刊登時錯過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訪問,看後頗震撼:(1) 香港有這麽driven的後生仔;(2) 我終於明白為何有這麽多街霸,是供求。
2014年2月28日
譚淑美 八十後訪談
大學生寬頻街霸
捱八年苦賺百萬創業
馮錦強,好一個驚人的創業故事——
雖然,無論樣貌與名字,他都平凡得像街頭推銷員。
這個中大畢業生,的確在街頭推銷寬頻八年,為了豐厚得令人咋舌的佣金。他試過三個月內賺30萬元,是公司的top sales,連老闆王維基也親自接見他。
在西洋菜街受盡日曬雨淋、同學白眼,他的最終目標是,儲蓄150萬元創業,成立手機程式公司。
三十歲前,他做到了。他設計的app「iSafe」,下載人次至今逾七百萬。
他甚至已結婚,並上了車買樓。
聽說成功有百種方法,其中一種叫「臥薪嘗膽」。
最初聽到馮錦強的故事,首先叫我大感驚訝的是——原來做「街霸」推銷寬頻咁好搵?更詭異的是,記者在一年前的旺角西洋菜街幫襯過他,是他的客仔。我們在採訪尾聲才「相認」的。
「你什麼時候開始做寬頻推銷員呢?」記者問。
「我念中七的時候,由暑期工開始。」高考成績差,學業之路不平坦,他經歷HKU Space的旋轉門,才被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取錄。在學期間一直做兼職,至畢業再做全職三年,這樣計下來,他有八年在街頭推銷寬頻的經歷。
「我試過在一個暑假,賺了30萬元……我只是為了搵筆錢創業。」戰績彪炳的他說。
「呀……?」這是旁邊攝影師所發出的淒厲叫聲。
最長時間的僱主是香港寬頻,因佣金最闊綽。「每張成功安裝的1000mb合約,我可收取1500元佣金;100mb合約,有400元佣金。此外,還有bonus。」換句話說,他每天只要找到三個簽1000mb大單的客人,每月已穩袋13萬元收入。讀者也許會質疑記者的數學水平,每月13萬元?那是每月開工30天才有的收入。Sorry,我無計錯,你無睇錯。馮錦強真的可以整個月不放一天假,「全職三年期間,我只放八至十日假。每逢周六日必定開工,因人流最多,年初一都試過開工,點知條街無人,後來改至年初三開爐。」
不放假,不是怕每天失去幾千元收人,而是要保住top sales之名。公司政策,最佳個人銷售成績,可先選開檔位置。
「最佳位置在哪兒?」
「深水埗黃金商場門口、旺角西洋菜街。」這位街霸專家說。
他長期佔據前綫top sales榜首,時任老闆王維基也親自接見他。
「我跟他說,其實我是你的師弟(中大),他好奇問我:為何大學畢業仍做街頭推銷員?他叫我考慮轉post。」他說,那次會面,是向王老闆反映前線銷售情況。
搏殺歲月
「八年企街,你說得最多的一句是——」記者問。
「香港寬頻介紹番!」哈哈哈,他忍住笑,七個字流暢講出來,這是他對所有路人的開場白,可能講了一億次。
「成為top sales,你可以有幾搏殺?」
「如果客人不能上網,我會幫他們致電熱線約師傅;甚至有客人電腦壞了,我會上門幫佢睇下。客人偶然會畀封利是我,但我不會要的,只係同佢講:你介紹多啲客畀我就得啦!」他強調,不是所有人都是top sales,一般寬頻推銷員的薪金只有約2萬多元。
「聽起來有點像保險經紀。」記者說。
「你……也可以這樣說。」他微笑。
「為何我們覺得在街頭簽約,好像有好多着數?例如電影禮券。但原來你們食水咁深。」
「這是錯誤的幻想,不論門市簽約、致電上台,優惠是大同小異的,電影禮券也是公司贈送的。」
這個訪問在本月的第二個周日進行,灰灰的天飄着絲絲細雨,他在繁忙的西洋菜街穿梭,如魚得水。忘記攜帶iPad拍照?不打緊,隨即向仍做「街霸」的兄弟借用就可。企得在西洋菜街,個個係top sales,真是臥虎藏龍。
「八年在街頭日曬雨淋,辛苦嗎?」記者問。
「辛苦㗎,但我們可以開一把太陽傘。即使雨再大,我也站在那兒,以免走失一個顧客。」他說,去年為籌備公司,有時會在等客期間編寫程式。這段「香港寬頻介紹番」的歲月,他每天由中午十二時,工作至晚上十一時,兩餐也在檔口解決。「試過有次太累,睡着了。」
臥薪嘗膽
臥薪嘗膽八年,推銷寬頻為他帶來數百萬元的收入。
「你也許不享受街霸的工作吧?」
「享受收入,但我不能永遠做這一行,心態忍受不了。」他曾經贏出中大一個創業比賽,有投資者願意入股,但他為了做真正老闆,而不是打工,因此推掉了。偶爾在街上碰見同學,對方的眼神告訴他「唔係化,做呢啲?」啞子吃黃連,「呢啲嘢,一個人知,等於全班都知。」他說。
去年,他把第一桶金150萬元,成立夢寐以求的程式公司AwesApp Limited。公司現在荃灣的工業大廈租用單位,聘用五個圖像設計師,而程式編寫員連他在內有三人,算是一個小型企業。
「創業後,賺取的收入較以前多還是少?」
「當然少很多!」他瞪大雙眼,高聲說。「iSafe剛推出的時候,高峰期每月有40至50萬港元收入(下載及廣告費用),現在只維持在10萬元。這個收入連薪水支出也不夠。」
親友施壓
「那時你只有這麼少假期,其實有沒有朋友的?」
「朋友說我斷六親,女友(現任太太)埋怨沒時間拍拖。如她的生日剛好是周日,我一定不會放假跟她慶祝的。」
媽媽也看不過眼,大學畢業生在街邊擺檔推銷寬頻?這樣貶低自己?人人嫌他沒出息。
「媽媽日日夜夜叫我轉行,爸爸叫我投考公務員,我裝模作樣應考過筆試,但其實並不想去做的。」他內心已有創業藍圖,每個check point,都運籌帷幄。初時,他還老老實實的跟親友說「做寬頻」,後來索性改說「做IT」,免大家尷尬,也不算講大話。
父母在樂富做街坊小生意,賣牛仔褲,他不願問父母借錢創業。
壓力還來自當時的未來外父及外母,他們問女兒「你男友為何不轉行?」
一直至結婚前,他終於由街霸推銷員,升呢變身小企業老闆。
「用辛苦賺來的血汗錢創業,太太有沒有埋怨你怎麼不先買樓?」
「我已經買咗……」他說,那「運籌帷幄」的眼神又出現。就連結婚擺酒也不缺少,他們甚至豪飛到希臘拍攝婚紗照。
物業在深井,2012年尾置業,剛好趕及結婚。這個八十後,他連大學旅行也沒有錯過,year 3的暑假,他有去grad trip,歐遊一個月,回來再搏殺。
馮錦強這種目標為本的獅子山下故事,很久沒聽聞。他對人生有清晰的方向,會考不夠分,他重考; 高考不夠分,他入讀HKU Space再跳入大學;不是富二代,他不怕捱苦在街頭推銷賺第一桶金。如此崎嶇不平的路,通過山寨捷徑,終於達成創業夢想,不早也不遲。
而,也許過去三十年走過的沙石,正是未來三十年最寶貴的資產。對嗎?
撰文︰譚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