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待發】
蒙特梭利醫生解釋,12 - 18歲的青少年又邁入了很不一樣的發展階段,他們:
👉 期待離開父母來證明自己可以獨立與照護自己,但還是需要被支持的安全感
👉 賀爾蒙狂飆,身體與情緒極速變化與不穩定
👉 很想證明自己但又擔心做不好
👉 在乎同儕是否接納自己
👉 正在尋找自己在群體中的角色
上週聽到幾位蒙特梭利國中生侃侃而談蒙特梭利教育對他們的影響,同時也分享了對自己未來的期許。這幾位孩子,有從幼兒園就一直蒙特梭利,也有從來沒有蒙特梭利的自學生(突然發現蒙特梭利也能當個動詞 😂)。
第1️⃣位孩子
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具有專業能力的社會服務者。
第2️⃣位孩子
期待自己當一個讓動物可以不要那麼痛苦離開的獸醫。
第3️⃣位孩子
分析自己有三個不同的興趣能夠成為執業:攝影,精工,建築。但最終,他的目標是成為一個改善溫室效應的發明創業家。
第4️⃣位孩子
希望累積在廚藝上的專業知識與工作經驗。目前持續在詢問大學的教授與學生,到底大學值不值得讀。他選擇做份快樂的工作為優先,薪資夠用就好。
回想我自己國中的時候應該只在想今天的功課跟下週的考試,過一天是一天。沒想過要開始了解自己與思考遙不可及的未來。
聽了青少年們的分享,感到安心。因為他們的期許,是經過自己的分析,喜好的了解所決定的選擇。他們不是只會發夢的年輕人,還思考了選擇的可行性,也已經規劃並開始朝著自己的期許邁進。他們很實際的知道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會經歷挫折,困難,也知道目前設下的目標很可能會改變。言語中,他們透露了一些忐忑不安,同時還有一種自信與自在。
這幾位青少年,最近決定要開始一份給體制外學生的刊物。因為如此,他們不只是來分享他們的蒙特梭利故事。他們認為蒙特梭利公共化對體制外教育來說,是個很值得被記錄與報導的重要發展。孩子們從一早到活動結束都紀錄筆記,一直到晚上10:00 還去參訪蒙特梭利幼兒園與小學。活動休息與用餐時間,他們都在訪問不同的對象。3 天的活動,我只是坐著當聽眾,一天下來我都累了。但他們就像我最享受觀察的幼兒園孩子一樣,彷彿內在有個一直驅使他們的不斷電小引擎。
活動中,聽到了一位蒙特梭利索利前輩的一句話我特別喜歡。教育就是要「讓孩子能活出自己,心中有別人」。好貼切的形容眼前的青少年,也是當時我幫女兒與兒子選擇蒙特梭利的期待。
看著他們,想著我的兩個小學孩子。如果這是他們以後的樣子,感到放心。因為我相信他們能帶著為生命服務的心,知所為而為;帶著熱忱,腳踏實地的過自己選擇的人生。
.
.
.
.
#期待實驗教育刊物
#教育的意義
#蒙特梭利在我家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