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包米跟土地對話_掌生穀粒
「惜福的人会仔细添饭、吃得干净。吃饱了,碗底福现,掌生穀粒。」
认识掌生谷粒从一句文案开始。一個看起來是、摸起來是、吃起來是農產品的台灣品牌掌生穀粒,偏偏賣的就不是農產品而已!
“农产品的出版社”是什麼概念? 如何將作家和農夫兩個不搭噶的產業結合在一起? 本土化產品如何與風格經濟和美學經濟結合成為一股趨勢?
這一期的 #全球華人 ,有來自台灣的掌生穀粒創辦人程昀儀,在 CITYPlus FM 跟你分享。
特別謝謝 / 城視報
×××××××
#預告
#下班忙甚麼 12月23號(週一)4pm
主持人: Emily Ng 黃佩玲
製作助理:彭舒敏
哪裡聽得到?
頻道:FM106(雪隆及芙蓉)FM92.5(古晉)
線上收聽:https://cityplusfm.my/
#讓每一次收聽都有收穫
#海內外皆可下載CITYPlusFM的app同步收聽
#錯過首播的可以在app收聽podcast完整分享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掌生 穀 粒 文案 在 Emily Ng 黃佩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用一包米跟土地對話_掌生穀粒
「惜福的人会仔细添饭、吃得干净。吃饱了,碗底福现,掌生穀粒。」
认识掌生谷粒从一句文案开始。一個看起來是、摸起來是、吃起來是農產品的台灣品牌掌生穀粒,偏偏賣的就不是農產品而已!
“农产品的出版社”是什麼概念? 如何將作家和農夫兩個不搭噶的產業結合在一起? 本土化產品如何與風格經濟和美學經濟結合成為一股趨勢?
這一期的 #全球華人 ,有來自台灣的掌生穀粒創辦人程昀儀,在 CITYPlus FM 跟你分享。
特別謝謝 / 城視報
×××××××
#預告
#下班忙甚麼 12月23號(週一)4pm
主持人: Emily Ng 黃佩玲
製作助理:彭舒敏
哪裡聽得到?
頻道:FM106(雪隆及芙蓉)FM92.5(古晉)
線上收聽:https://cityplusfm.my/
#讓每一次收聽都有收穫
#海內外皆可下載CITYPlusFM的app同步收聽
#錯過首播的可以在app收聽podcast完整分享
掌生 穀 粒 文案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食安問題,就是國安問題】
看到許多二代企業朋友參與的品牌,都陷入餿油風暴。這個很像是獵巫行動,媒體見獵心喜,嗅聞餿味,人心惶惶。
看了片段新聞(FB)實在於心不忍,大家都在找出關鍵的害群之馬,主動申報,也會遭譴,但這也是一個重新省思的機會。
上下游供應鏈的管理,不能依賴政府,自保方式就是主動探求好的供應商,永續經營合作,監督彼此品質,這可能是新生代的飲食品牌企業得更積極參與的工作。
我一直很佩服鼎泰豐,很低調,但是為了控制品質,不惜花成本深入往上下游創造價值。
高端品牌者如鼎泰豐,小小品牌如上下游、直接跟農夫買,掌生穀粒、台灣原味,一直往上游邁進,也往下游品牌經營、顧客溝通突破。
前幾天珠兒熱血推薦我的新書,說實在,我的飲食書寫跟食安無關,有媒體朋友想採訪我談食安,也被我婉拒了。
我在思考飲食的面相,是希望還原到,食物跟風土的實地體驗,一種人類學式的體驗與發掘,不只是在一個稻田裡用美好擺盤、西式料理呈現食材內容,而是更簡單地回到食物與人、風土條件、文化歷史的連結。
透過飲食增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互相理解,除了更關心我們入口的食物,還能與生產料理的各種職人互動溝通,我們也許對於餿油事件,會有更多包容,顧客不需要對員工咆哮羞辱,發生問題、主動申報的企業,我們能給予鼓勵與支持,讓他們重新調整步伐,做更好的改善。
餿油無良業者,需要嚴懲,揪出更多黑心業者,重新嚴控上游品質。公務人員該拿出偵探與人類學的求索精神,追出真相。品牌經營者需要更正視食安問題不是文案美化,節氣與在地小農包裝,而是精神與哲學,我們需要一個什麼飲食未來,在人心惶惶中,國民飲食需要滿足的是安全與永續。
我們不能把食安交給自由市場機制,那是騙人的,也是政府的推卸之詞,但超越小確幸的大彷徨,就是我們吃什麼,我們要去哪裡?我們吃什麼,就是什麼人。
沒人願意當餿油人,混油人。但許多人過去都是食神,卻突然發現,餐桌上的美味,可能只是表象,除了滿足一堆食客食記的口腹之慾,還有一堆置入性行銷的美食節目是共犯結構。
我們第一次發現,食安問題,就是國安問題。媒體餵養我們各種「美食」,也當起獵巫第一勇。
一桶豬油點燃顢頇黑心的風暴,但一桶好的豬油,不也是我們懷念、同時也期待的小確幸。
解決食安問題的品牌,串聯台灣認真工作、上下游的飲食業者,就會是創造未來機會的真實品牌。不能只是用水平分工與代工的心態看待飲食,只要專心經營品牌就好,而是將企業倫理精神扎實貫穿到每個環節。
不只是人與人,供應鏈的關係,還有整體供應鏈與自然生態環境的關係。
我們只想要一桶平凡的豬油。如果台灣認真養好豬,榨好油,還需要高喊國際競爭力嗎,因為我們都忽略自己土地的一切,只想學品牌行銷的障眼法,卻忘了,不論你多有競爭力,都需要好好吃頓飯。
其實全世界都需要好好吃頓飯,食安問題,是國安問題,我們做好飲食產業,以此串聯,就是一個迎向未來的重要競爭力。
我們能不能從豬油小事件,去慢慢重視與累積日常生活的細節,而非是瞬息萬變的競爭力與毛利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