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閃五天⚡室內室外都FUN電👉 https://gbf.tw/raxax
Mother's Corn 無毒泡泡玩具,#韓國製造原裝進口
輕鬆變身泡泡專家,下雨疫情再也不怕無聊了😌
有小孩不愛玩泡泡的嗎? 只要泡泡一拿出來
全部蜂擁而上,無論玩多久玩幾次都不膩
實在是消磨時間最好的幫手,好好放電晚上才能早點睡阿!!!💤
-
不過放在寶寶嘴巴裡的,阿母我是非常嚴格把關的
沒有辦法讓小孩吃到有一點有疑慮的東西,所以挑選Mother's Corn
從泡泡水到玩具,全採用天然原料製成,並得到美國FDA安全認證
不含PBA、無毒性、環境賀爾蒙、致癌物、重金屬
買得安心,小孩玩得開心,媽媽才能完全放心啊‼‼
🔶吹口設有防倒流設計,不擔心寶寶吃到泡泡水
🔶特殊泡泡罐設計,倒扣也不會翻倒
🔶泡泡水採用天然原料製成,不黏膩好清潔
-
【#小木森林】
必買必買必買‼很重要所以說3次😆😆
栗子頭造型設計,10款樣式隨機出貨
單圈出泡口,可隨心控制泡泡大小
適合練習吹氣,加強肺活量、口腔肌力
特殊吹嘴完全不倒流,泡泡罐防倒設計
吹泡泡再也不怕弄的髒兮兮啦🥰
【#超多泡泡 / #不易破泡泡】
5圈出口泡泡,可以輕鬆吹出超多泡泡
使用超多泡泡水,長而緩慢的吐氣
直接變身專家,吹出大量泡泡不費吹灰之力阿💪💪
使用不易破泡泡水,吹出泡泡後
當泡泡的顏色從彩色變透明時就能觸摸唷😱😱
因為特殊泡泡不易破設計,還可以堆疊泡泡做成泡泡塔
市面上沒看過的玩法,小孩每次都玩到瘋掉😂
【#瘋狂朵朵雲】
洗澡時或搭配其他感官盆遊戲很推薦
59圈細小出泡口,可吹出密集又長又大量的巨型雲橋☁
還能將泡泡捧在手心上玩,非常特別的體驗喔!!
-
⚠Q&A精選⚠
泡泡水跑進眼睛或吃進肚子內是否安全?
Mother's Corn成分天然安全,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傷害
若不慎進入眼睛或嘴巴,請馬上用清水沖洗或漱口
泡泡在往地面吹時不要太大力吸,是不會回流的
適量泡泡水仰天吹,也是不會回流的
但如果吸氣的話,還是有機會回流,記得孩子們在玩時
爸媽還是要注意監看,有問題才能即時處理唷
-
🌟本團滿$500就免運,真的是史上最低的門檻啦
如果你們問我怎麼搭配最實用?
我會推薦⌜木森林兒童泡泡玩具+
兒童專用泡泡玩具組+兒童專用泡泡補充罐⌟
這個任選組合是我們最常玩的,剛好有兩款還有現貨
現貨售完轉預購,快閃五天請把握時間下單喔🙏🙏🙏
❣限時團購🔜 https://gbf.tw/raxax
❣活動時間:即日起~9/17 23:59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0萬的網紅糖餃子Sweet Dumpl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今天來紀錄一下蔬果箱的初體驗 #vlog。 這個小短片本來只是上傳到 IG 的一則生活分享,後來覺得這些蔬果還蠻賞心悅目的,就一併來這裡分享,不知道大家也有使用蔬果箱的經驗嗎? 上個禮拜因為打疫苗的關係,至少有三個全天都廢在家裡體驗被卡車輾過的感覺 (沒打過的...
採栗子體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媽媽辛苦了大半輩子,這兩年開始才能跟我們到處去走走,跟她說我們要去梨山阿北的茶園,媽媽二話不說,就跟著我們出發了。
昨天早上5:30去接媽媽,開了4個小時的車,剛好遇到阿北的茶園正在採收秋茶,媽媽很興奮,說起她小時候也在茶園幫忙,特別喜歡茶園的景色,看到滿水絕美的德基水庫,媽媽更是驚呼連連。
媽媽平時每天去河堤走幾萬步,體力比我好很多,從山下走到阿北的工寮,我已經氣喘吁吁,但是媽媽上下兩趟拍照攝影,竟然毫不費力!!
阿北知道妹妹要一起去,留著3棵結實纍纍的青蘋果樹,讓妹妹體驗採果的樂趣,要走到茶園最遠端的青蘋果樹,我們得經過一大片的茶園、桃子樹、李子樹、栗子南瓜、水蜜桃樹.....崎嶇又窄小的碎石坡真是難走,妹妹有點害怕,但是很勇敢地跟著走完全程。看到蘋果樹我們開心極了,採了滿滿一籃,卻忘了要把整籃的蘋果扛回工寮真是不容易呀!!
大部分的照片是媽媽拍的,真是拍得太好了!!媽媽超好揪,這時候能吃飯的餐廳選擇不多,但是她就隨著我們安排,去那裡都好、吃什麼都好,我以後也要當一個好揪的長輩,訓練好體力,跟著孩子們說走就走。
在梨山認識的阿北,茶園在新佳陽,正對著德基水庫。
採栗子體驗 在 Hailiah媽媽爸爸Diary x 媽媽專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末送禮(只限孕媽媽參加)
作為一個懷孕🤰🏻媽媽,陀緊嘅時候就會考慮好多嘢,順產定開刀?請唔請陪月?訂唔訂月子餐?生完喺邊度紮肚?其實孕媽媽真係會有好多好多煩惱,因為所有決定都係關乎自己身體健康。
所以喺懷孕期間我都會上網做吓功課比較吓,睇吓每間月子餐有咩特色,今次我就介紹Kissing MaMa佢哋就係擁有實體舖同中央廚房,持牌經營,衛生乾淨,絕對信心保證。 專業既星級廚師幫忙打理,每日都會新鮮採購食材,即日煮即日包。 團隊仲有陪月顧問、中醫師、催乳師、營養師同埋紮肚師。訂全月月子餐都會有中醫師上門面診然後再制定餐單,送一次催乳服務。
適逢8月BB展 ,佢哋正推出一個🌟85折訂購月子餐再送紮肚療程👏🏻。首先我都試咗1日Kissing MaMa月子餐,講吓我嘅體驗啦!佢哋用全暖壺送來,同埋就唔洗點翻熱入面係熱熱哋,午、晚一齊送黎,共有四個唔同餸,加一湯一飯一點心,我係第一次試月子餐有點心,咁就唔會餓親,好貼心,份量我覺得一個人食兩個餸仲有啲多😹湯水都適中,我是日餐單係
晚餐: 南瓜炒肉碎 + 黑糖花生燜豬手
午餐: 香菇栗子燜雞 + 上湯蝦皮煮絲瓜
湯品:蟲草花圓肉杞子煲雞
點心: 菜肉餃
味道方面係無任何味精,我洗返啲暖壺都覺得無乜油,月子餐味道係清淡,但當中係幾好味,唔會話食到口寡寡。不過我就見晚餐係兩個甜餸😜所以同午餐調咗一個餸食,不過都無所謂嘅,隨自己喜好。佢哋嘅招牌炆豬手好淋,連Hailiah都食到,南瓜炒肉碎係食到淋嘅南瓜🎃,唔係平時街嗰啲溶溶爛爛嘅口感。香菇栗子燜雞嘅香菇好入味,我食哂咁多舊,個湯係真材實料,但係湯渣又唔會太多,剛好,湯係少鹽少油係產後媽媽嘅口味,所以上奶湯水套餐都幾吸引。
優惠有三個:
🔥優惠一:凡於8月內訂購全月月子餐(24/30天)的客人, 即時享有85折優惠
🔥優惠二:凡於8月內訂購全月月子餐(24/30天)的客人, 即時贈送紮肚服務2次(價值$1,600)
更可以用$7,688完成10天紮肚療程(原價$9,880)
🔥優惠三: 凡訂購月子餐的客人可享有優惠價$599/$699 加購母乳上奶湯水套餐
👇🏻
上奶湯水套餐內容:
每一星期額外兩壺各1L上奶湯水
24天共8壺 + 15包上奶炒米茶
30天共9壺 + 20包上奶炒米茶
More details >>
Whatsapp: https://bit.ly/2WLB46o
Giveaway孕媽福利
謝謝Kissing MaMa送岀兩個試食名額(原價$380)需岀示懷孕證明
試餐有:四個唔同餸,加一湯一飯一點心,即煮後用保鮮盒盛裝,食用前加熱即可,飯同湯嘅份量係套餐正常份量約三份一,餸菜和點心的份量跟套餐係一樣的。
只要做齊以下程序就有機會得到:
參加方法:
1. 讚好 #hailiah媽媽爸爸Diaryx媽媽專欄
及follow ig : www.instagram.com/hailiah27
2. 讚好 Kissing MaMa
2. 讚好及分享(公開)此Post。
3. 讚好我們任何6個post
4.在留言欄tag 3個朋友
活動規則
1. 截止日期:8月9日晚上11時59分,每人只限參加一次。
2. 如不符合參加條件或未完成所需步驟將不獲參加機會
3. 本專頁保留今次活動最終決定權。
#KissingMaMaHK #錫住媽媽 #專業團隊
#持牌經營信心保證
#潮媽坐月 #陪月 #香港月子餐 #月子餐 #送餐上門 #湯水 #坐月湯水 #坐月菜式
#母乳媽媽 #開刀 #順產 #食療 #紮肚服務
#產後調理 #2021預產期 #坐月無煩惱 #炒米茶
採栗子體驗 在 糖餃子Sweet Dumpli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嗨!大家好,我是 Cassandre,今天來紀錄一下蔬果箱的初體驗 #vlog。
這個小短片本來只是上傳到 IG 的一則生活分享,後來覺得這些蔬果還蠻賞心悅目的,就一併來這裡分享,不知道大家也有使用蔬果箱的經驗嗎?
上個禮拜因為打疫苗的關係,至少有三個全天都廢在家裡體驗被卡車輾過的感覺 (沒打過的別擔心,每個人反應不同囉,主要是我沒有吃藥去緩解不適,全部交給免疫大軍去作戰),雖然精神萎糜,但肚子是另一個平行宇宙,特別感覺飢餓,但休息期間聽醫生的話,不喝咖啡茶,不吃海鮮 (魚可以), 儘可能不要出門日曬吹風,只能在家裡過著吃喝昏睡的日子,還好事先預約了蔬果箱,在副作用大緩解的 Day 3 收到,真的是幫了大忙。
我很喜歡去傳統市場跟超市採買,但每次明明沒買多少東西,兩個購物袋也沒有裝滿,卻重得不得了,扛回家都快崩潰了。後來學聰明了,米、油、調味料這類比較重的都採取網購,那幹嘛不也來宅配蔬菜水果,我們社區在疫情期間倒是很多人這麼做。
這次的蔬果箱初衷很不錯,所有蔬果都是裸裝或用紙袋分裝,完全不使用塑膠袋,而蔬菜是當日產地現採直送,這點算是有吸引我 :)
個人覺得蔬果箱有另一個好處,就是有很多食材平時在傳統市場或超市難買到,蔬果箱反而有,好比顏色呈現鵝黃色的奶油黃龍果,我這個台北俗第一次看到,不過味道與紅色的火龍果都一樣就是了。
還有平時去市場買的菜就固定那幾樣,但蔬果箱的蔬菜種類很多,像蘋果絲瓜、捲心菜、拇指水果黃瓜、山蘇、水蓮菜這些之前沒買過。
算一算有二十多種,詳列如下。趁著食材新鮮,當天就做了幾道料理,果然新鮮就是美味~(📍料理照分享在IG限時動態--“一日三餐“📍)
🔔 這次的蔬果箱內容如下:
❶ 澳洲馬鈴薯 ❷ 水果彩椒 ❸ 牛蕃茄 ❹ 大蒜 ❺ 老薑 ❻ 甜豆筴 ❼ 拇指水果黃瓜 ❽ 地瓜 ❾ 梨山高麗菜 ❿ 蘋果絲瓜 ⓫ 紫洋蔥 ⓬ 栗子南瓜 ⓭ 山蘇 ⓮ 水蓮菜 ⓯ 奶油黃龍果 ⓰ 黃金果 ⓱ 台東拇指酪梨 ⓲ 荷蘭豆 ⓳ 羅勒 ⓴ 荷蘭芹 ㉑ 香菜 ㉒ 雞蛋兩盒 ㉓ 青蔥一把

採栗子體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哪裏可以吃到最正宗的日本菜?相信除了日本以外,就是香港了。壽司天婦羅鐵板燒鰻魚飯……連較冷門的爐端燒,都可在香港找到。爐端燒源於東北一帶,在傳統房子中,圍爐取暖,中間放滿農家的蔬菜食物,炭火烤而吃之,溫暖感十足。後來傳至北海道,更添加了不同種類的海鮮,調味更是簡單,只下丁點鹽和醬油,獨吃食材之鮮。
這種既有特色,又有氣氛的餐飲體驗,可在東京六本木名店田舍家享受得到。數年前,田舍家落戶香港,在環球貿易廣場101樓開店,更添了景觀和貴氣,可算是天價打造了,食材、做法、酒單、廚師手藝自然跟足日本本店。
主廚牛尾昌一,做爐端燒已有11年,2007年開始在東京總店工作,後到倫敦紐約分店打工,因為說得一口流利英語,香港店開幕,他被調來擔任總廚,成為大番頭(爐端燒中總廚的意思,二廚名為燒方)。年紀輕輕即成總廚,他坦言,壓力很大。「我是幸運的,但同時壓力好大。客人每次看着我板上大番頭的三個字,都在提醒我自己,每個細節都不能出錯。」
做爐端燒師傅,要由職位較初級的燒方做起,準備食材、清潔、落單、招呼客人,各種細碎工作都要做,都要學。到成為主廚,就要在客人面前即席燒烤,還要跟客人互動,更要命的傳統,是需要全晚跪着燒烤。「我見過不少師弟,跪不了多久,最後當不成大番頭。」
為保持店的質素,牛尾師傅每天中午就回店準備,因爐端燒沒甚麼調味,食材的新鮮度最為重要。爐端燒也沒餐牌,只將最時令的食材放在枱上,任客人選擇。廚師們每天回來,都會細心檢查食材,確保新鮮。下午時,各人分工,切牛肉,雞肉,並小心串起備用。蔬菜、菇類,要用濕布保持濕度。魚鮮貝類洗乾淨,並用冰鎮保持溫度。連雞肉串蘸的蛋汁,都要預先蒸,令味道更濃,每一細節都要做得好。接近黃昏,開始把食材放到枱上,迎接賓客的來臨。
當然,燒烤手法都很重要。因為火爐並不大,但一整晚要燒出各種食物,而不同食物都需要不同火候。時間、溫度的管理,是致勝關鍵。燒蔬菜,會取甚鮮嫩部分,用大火,但短時間快燒,令人入口感受到細嫩。燒海鮮的話,部分會先蒸後再燒,數分鐘內完成,取其香味。燒肉的話,也是會用大火燒香表面,保持內裏嫩滑。
當中最難燒的是北海道來的喜知次魚。要先將魚串起來,呈S形,串時不能弄散魚肉,令魚保持活潑形態;燒好後就似活的一樣,像游水中的魚。之後放鹽在魚鰭位置,燒魚時才不會燶,他們叫這做make-up salt。燒的過程,不能太大火,也不能太細,令魚肉保持嫩而不硬。
而燒時只會轉動一次,燒完A面,反轉燒B面,才能保存魚油,如果不停轉的話,魚油就會流失。燒約45分鐘,完美的魚就可上桌。吃過後,就覺魚肉滑,魚油香,是逸品。另外和牛、帆立貝、舞茸、青椒、栗子,都是必吃的。結尾最好來碗釜飯,同樣是即場炮製,飯香暖胃。
到晚上十點多,酒酣耳熱,客人都已吃得差不多,牛尾師傅已經跪了4-5小時,可他們還是會跟些食客玩遊戲,用木槌打年糕,做甜品。這樣盡興的一頓,自然價錢不菲,但來的都不是遊客,是香港本地客人,這令牛尾師傅覺得最滿足。
田舍家
地址:尖沙咀柯士甸道西1號環球貿易廣場101樓A鋪
電話:2972 2666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2nn-2:30pm;星期一至日6pm-10:30pm
詳情: http://bit.ly/2OTju8H
採訪:呂嘉俊
拍攝:鄧廣基

採栗子體驗 在 嘉義中埔::高家黃金板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 ♀️由於人手有限,家人們也都忙著務農,我們沒有開放參觀栗子園、體驗採果,也沒有販售栗子毬果(帶刺殼的栗子)請見諒! 今年價格如下: 生鮮栗子1斤價格如下⋯⋯ ... <看更多>
採栗子體驗 在 【採栗子】從大人到小孩都玩得超開心!與天然的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嘻嘻亞去 體驗採栗子 了! ... 影片) 我還以為我會從樹上摘採新鮮的 栗子 呢這次拜訪的農園福田Green農園:http://fukuda-green.jp 採栗子 的價格:¥5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