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封關前-民眾黨的教育政策】
教育,是百年大計,也是翻轉未來的關鍵要素,台灣的教育環境,需要怎樣的未來,也是我們檢視政黨政策的一項重要參考依據。
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教育普及化及廣設大學後,台灣的教育包含以下問題:
1.少子化下,初等教育隱含學習資源分配不均。隨著社會少子化後教育成本的提高,新組家庭的家長,面臨教育花費的增加,弱勢家庭更難以讓孩童取得學習資源。
2.多元入學淪為金錢堆砌的競爭方式。在多元入學的方案下,競爭場域從考場前進到學校生活,學生們為了取得較好的在校表現與製作升學資料,反而提高了升學成本。
3.高教學用落差升高,成為弱勢者陷阱,過去廣設大學的政策,稀釋了文憑的鑑別性,也讓學校與社會所需技能脫節嚴重,高等教育失去階級流動的功能。
民眾黨的教育主軸,就在於塑造符合「實際社會需求」的教育,因此我們要「重構教育資源」並賦予「創造公平的教學彈性」。
在「創造公平的教學彈性」上,民眾黨將新時代的網路及國際語言等工具納入,期望透過公共資源的協助,消除學生受教權的落差,因此民眾黨提出以下政策:
1. 推廣智慧校園提倡網路平權:以台北經驗,投入各城鄉學校建置高速網路集智慧教室等硬體投資,建置智慧教育軟硬體,改善數位落差。
2. 落實雙語教育培育未來競爭力:推動小學雙語化,鼓勵學校實行雙語環境實驗性計畫,並以雙語教育為核心開發教材與培育師資,將雙語環境落實於學校。
3. 加強產學合作縮短學用差距:過去技職教育雖然也有實作,但經常淪為便宜的人力資源,政府須重建技職教育的價值,從因應新的社會需求出發,思索產業合作的方向,跳脫過去生產線式的勞動人口思維,以培養新產業人才的方向創造職業需求。
而在「重構教育資源」,民眾黨以私立大專院校作為首要對象,並提出以下政策:
1. 管制私校學費促進階級流動:民眾黨提出私立學校學費不應高於公立學校,並在監督及強化私校教研品質及校務治理的前提下,對於弱勢學生個人給予學費補助。
2. 公開校務基金學生參與監督:由校務會議代表推選組成經費稽核委員會,監督校務基金管理委員會,並納入學生代表。促進學校經營朝向穩健及學生導向的方針。
3. 整合教育資源私校轉型活化:積極倡導行政院私立大專校院退場條例草案通過並落實,同時研議申請放寬高中以上學校申請設立長照機構、放寬私校設置附屬機構無須辦理土地使用用途變更等活化私校資產政策,使私校資源能夠做最有效率運用。
好的教育政策關乎台灣人民下一代的未來,面對教育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向,才是我們對於投資未來務實的態度。
#教育政策關乎下一代未來
#票投15人民做主
Search
推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 在 目前的雙語政策標竿學校有台大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針對大專院校,教育部提出〈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推動以#全英語授課( #EMI )為主軸的相關政策措施配合。 教育部透過設立#標竿學校作為各校發展EMI 教學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