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了這麼多天我發現民粹力量還是勝過理性討論,乾脆我們直白來說吧
「我一直是農業粉專農業問題就農業解決,但就算是政治人物都不應該偏離問題,反而要點出問題解決問題」
#出征我的朋友要用力
「今天換成國民黨當選會不會開放?」
當然會,因為擋不住的壓力,而且國民黨是主張開放的,想利用三管五卡做好區別分流,政治的就不說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民進黨這次犯了低級錯誤未溝通強行闖關所以令人詬病這會導致朝野對立與民生不安,最大不安來源就是「我們準備好了沒?」
那我們應該怎樣面對這次開放的問題?!
「建立完善制度並且編制有效稽查系統」
這才能確保以後不管誰執政,討論核食開放或跟其他東南亞國家協商時能保護國產產業與消費者權益的制度,否則難道要談判一次吵一次嗎?
然後消費者與農民就是永遠活在恐慌的狀態?
台灣的產地問題一直是沒有效整合與嚴格的稽查制度所以還有許多漏洞需要大量經費與人才來填補、消費者的恐慌更能從產地到餐桌環境的環境改善與嚴格的稽查中獲得信任
所以當在野黨整天在討論過去民進黨言論時,我傻眼,那個不用輪到在野黨說,一堆人已經炸鍋,在野應該是監督執政黨確保消費與生產端的保障,當個稱職的在野黨不是跟人比口水,畢竟國民黨以前是贊成開放的,我們應該討論的是我們準備好了嗎?
民進黨更誇張,農委會管到衛福部的食品標示問題上,衛福部陳部長護航為何開放進口三十月齡以上的牛肉能講到「因為牛長大了」這種荒謬言論
整個荒腔走板突顯出我們根本沒準備好,是在野還在睡,要是突然清醒跟執政黨認真探討起「三管五卡」的執行率與準備投入多少預算和編制,我看整個這些部會通通要換事務官發言
這些政務官根本都在講外行話
#搞的執政黨立委裝安靜就沒事輕鬆賦閒
#最大消費地的立委沒壓力還能唱歌娛樂
「具有強大的制度才是問題的根基」
這些惶恐不安都是因為我們的制度不完善「量能不足」
#台灣牛可愛多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