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歲囉!❤️ 】
/完整版影片請至IG觀賞/
2-3歲是個奇妙的加速躍進!
可以自己吃飯(但也更挑食了🤦♀️)自己喝水(不需要吸管也沒問題!)
可以不喝ㄋㄟˇㄋㄟˋ了
可以自己躺著轉身就入睡
可以自己尿尿大便可以忍耐一下,默默就戒了尿布
可以跟大人們深入對話(鬥嘴功力大幅提升)
可以自己說/編一個又一個的故事
可以自己玩一陣子不需要大人陪
可以暫時離開媽媽媽咪身邊跟陪玩姊姊一起練習上幼兒園的感覺
可以更明確的表達情緒及內心的感受
謝謝⭕️⭕️讓我深切地體驗到,當孩子準備好了,自己所能夠生出的力量,自然的進階發展❤️
(媽咪常常來不及反應,小娃兒就進階了!😍)
這一年,以為停滯下來的世界會讓我們也停下來,沒想到的是,我們一起默默地做了好多好多事~
找到一個小小的空間,⭕️⭕️陪著我一點一點佈置起來,邀請了許多大小夥伴一起來玩,媽咪們聊人類圖教養,小娃兒們一起玩的開心❤️
有小夥伴們一起長大的感覺真好🥰
運氣很好地除了陪玩神隊友們,還遇上了兩位很棒的陪玩姊姊(又又姊姊、小玉姊姊),陪著我們一起長大❤️
然後然後,我們一起千里迢迢搭上飛機去了美國,全程口罩防護,陪著媽媽們看醫生、打針、做療程⋯,經歷了3次篩檢(媽媽們篩了7次🙈),關在防疫旅館一起15天,在這裏渡過3歲生日,(悶到慌)瘋狂的媽媽們異想天開的辦起了線上慶生趴🎉🎉🎉
這一切的經歷都好神奇吶!😍
看似只能等待著的每一天,其實都是為了更美好的到來❤️
真心謝謝這一年裡陪伴著⭕️⭕️長大的各位❤️
願我們的每一天都能像小娃兒一樣沒煩沒惱笑開懷🥰
#圈圈3歲❤️
影片裡是一家三口唱歌欸🎤
媽媽表示:犧牲很大⋯(畢竟另外兩位的音準真的是😅😂🤣🙈🤦♀️)
#開心就好❤️
#媽咪的大突破欸!😂
謝謝⭕️⭕️陪著媽媽們一起展現給這個世界~~
所謂幸福快樂的一家人,並非只能建立在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制度,而是滿滿滿滿的愛滋養出來的家❤️
#支持多元家庭❤️
#雙親 #單親 #失親 #隔代 #同志家庭 #領養
#哪裡有愛哪裡是家❤️
同時也有9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才剛開學不久,雙北地區就陸續傳出疫情,部分學校採取預防性停課措施。家長除了煩惱疫情,也擔心自己在三級警戒期間,就幾乎把可以請的假都請完了。全教總呼籲,預防性停課也是防疫措施,希望各雇主都能支持准假。至於家長請防疫照顧假,實際上沒有給薪,對於家庭生計影響大,建議政府研擬12歲以下學童的家長,能有有薪的...
「支持多元家庭」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支持多元家庭 在 圈圈媽咪玩人類圖教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支持多元家庭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支持多元家庭 在 廖郁賢 雲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支持多元家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支持多元家庭 在 百靈果Ne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支持多元家庭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支持多元家庭 在 多元成家懶人包:一般觀點 的評價
- 關於支持多元家庭 在 一本初衷持續倡議三套法案並盡力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支持多元家庭 在 支持多元家庭蔡英文:法律上應給保障 - YouTube 的評價
支持多元家庭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這半年陸續接受許多採訪,讓我談談看對少子化的看法及自己不生育的原因,基於好奇,我也角色互換追問其他人「那你為什麼要生小孩?」我也發現到或許是生長年代不同,「增產報國」的口號深植腦海,年紀比我大的同事,攝影大哥,針對我突如其來的提問,有點啞口無言。因為他們從來沒想過人生是可以不生小孩的,時間到了就結一結、生一生,不疑有他。
後續我又在ig 限動問答上,詢問網友們生與不生的理由。或許是年齡層與生長背景的不同,回應非常熱烈,最常見想生的理由是喜歡小孩,想帶著新生命探索世界,把滿滿的愛傳遞下去。當然也有女生無奈的表示自己根本不想生,是為了滿足先生、社會的期待。不生的理由則是,覺得自己沒耐心,沒有錢給小孩過好日子,人生只想成就自己。部分女生表示不生的原因是怕痛、剪會陰可怕、高齡怕孩子不健康。我也趁機作出澄清,規律運動、完整的產檢,高齡媽媽一樣可以生下健康的孩子,一樣可以自然產。醫療機構也越來越重視媽媽生產的感受與經驗,不管是減痛分娩、剪會陰,決定權也漸漸的回歸到媽媽身上。
在這些問答中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當原生家庭不是想像中完美時,好比單親、重男輕女,不滿家長的教養方式,針對這些傷痛,有些人會用生孩子去彌補,期許自己不要複製上一代的教養,或是表示有了孩子才真正感受有自己的家。相同的背景下,有人怕自己複製原生家庭的痛,就不敢生了,這個差異在哪?我想可能要更深入的去做個案特討,才能分析出來。
坦白說,我選擇不生很大部分的理由也來自原生家庭。那種傷痛有點像被竹籤刺過,小小的木屑卡在肉裡,不會大痛,但你也忘不了他的存在,怪怪的,它就在那。
這幾年,透過閱讀教養親情書籍,在產檢過程中試圖去理解媽媽這個角色,支持多元家庭,慢慢地我也遺忘那股怪怪的感覺。我想說的是,生與不生,能完整自己療癒自己的,永遠只有自己。
開啟這個對話主要是為了讓還猶豫不決的女生參考,透過別人的經驗分享,更希望拉近媽媽與非媽媽之間的距離,更貪心地希望能療癒想生還生不出來的女性。我把這些答案放在我ig限動經選,供大家參考!
(礙於追蹤者的屬性。這份資料以25-35歲的女性佔八成以上。)
#婦女節快樂
支持女人就從不勸生、不催生,打造友善生育環境做起。
支持多元家庭 在 廖郁賢 雲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歡迎光臨我的家2.0: #多元家庭行不行?】
團隊與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女權會)合作,辦理【歡迎光臨我的家2.0🏠】全臺免費巡迴課程,1/29(五)將在雲林舉辦講座,藉由兩小時的課程帶領大家認識並支持多元家庭型態成員,一起看見各不相同、各自發光的家庭樣貌✨
本場講師邀請到彩虹平權大平台的副執行長—鄧筑媛,彩虹平權大平台對於 #748法案有高度參與及貢獻,也積極做 #社會教育跟政治串連,筑媛將以自身經驗向大家分享多元家庭在台灣社會的現實情況,歡迎所有對此議題有興趣的鄉親參與。
📆活動時間:2021/01/29(五)19:00-21:00
💒集合地點:時代力量雲林黨部|640雲林縣斗六市慶生路292號
👫報名人數:20人(報名額滿將關閉表單)
💰費用:本次活動免費
🏃手刀報名: https://npptw.org/QqiLVg
👉Fb活動專頁:https://fb.me/e/K2RlLAFS
支持多元家庭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才剛開學不久,雙北地區就陸續傳出疫情,部分學校採取預防性停課措施。家長除了煩惱疫情,也擔心自己在三級警戒期間,就幾乎把可以請的假都請完了。全教總呼籲,預防性停課也是防疫措施,希望各雇主都能支持准假。至於家長請防疫照顧假,實際上沒有給薪,對於家庭生計影響大,建議政府研擬12歲以下學童的家長,能有有薪的防疫照顧假,或者是編列相關補助。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43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支持多元家庭 在 百靈果New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在討論遠端工作模式的時候 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
封面就是我們不知所措的臉
【新聞一 4:05】
根據 #Bloomberg 報導,上班族正在經歷工作模式轉變的過渡期,許多人開始不用進辦公室了。而調查指出,在家工作不僅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4.8%),也增加創新的能量。
疫情讓大家想遠離市中心,同時加速 #知識經濟 的發展。進入城市的車流下降、咖啡廳的銷售量也下滑,不過 #郊區房屋 的需求大量上升。2020年因為 #通勤 時間減少,美國人花更多時間在休閒和家庭生活上。
雖然工作模式的轉變讓不少老闆還處於陣痛期,不過專家認為這可以幫助多元勞力的發展,解決勞動人口 #高齡化 的問題、並振興郊區小鎮,此外對零售業、住宿業和 #知識密集型 產業的轉型也有很大的影響。
🔗原文 https://reurl.cc/Q90qpM
【新聞二 25:36】
阿富汗⅓的人口,約1400萬人將面臨 #糧食危機,其中包括200萬名營養不良的兒童。
聯合國 #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指出,在今年年底前,組織還需要2億美元去購買54000公噸的糧食,才能在 #塔利班 統治下的阿富汗繼續運作。
其實在內戰升溫之前,阿富汗本來就面臨 #乾旱 和 #疫情 的危機,衝擊到阿富汗的糧食產能與供給。阿富汗早已有近半人口、約1850萬人仰賴援助。
🔥延伸討論:
阿富汗是 #鴉片 出口大國(占全球80%以上)
#ISIS-K是更伊斯蘭的組織(like SJ的子團體SJ-M)
🔗原文 https://reurl.cc/KAZWWe
【其他討論】
羅妹號事件紀錄片《#社頂的孩子》
臺南60年老屋民宿有 #攀岩場
Ken覺得超好聽的書《Project Hail Mary》
=======================
《BFFECT X 百靈果 長期優惠》
※官網連結 :https://bfc.cool/r2bzo
※結帳輸入折扣碼【 ibelieve 】就可以享滿 699免運 和 滿1200折百元 的優惠喔!
※私訊找小編:m.me/BFFECT
讓BFFECT做您 開啟好肌膚的第一支精華
《BFFECT 必買推薦》
痘痘問題 【戰痘瓶】Acno 敏感肌抗痘精華 30ml
美白需求 【發光瓶】Kira 維他命C發光精華 30ml
肌膚舒緩 【乖乖瓶】Calmer 高效修護精華 30ml
清爽保濕 【玻尿酸】2% 多重玻尿酸 + 1% Na-PCA 30ml
=======================
/追蹤 IG 看教主ㄎㄧㄤ日常:https://instagram.com/bailingguo_news
/到 FB 看每日新聞觀點:https://www.facebook.com/puppydailynews
/想要支持我們,看幕後花絮、NG片段,請加入Youtube 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D2KoUc0f4Bv2Bz0mbOah8g/join
【每週二、四、日晚上 9 點更新】
歡迎來到百靈果News
這裏是華語界最自由的雙語國際新聞
Welcome to Bailingguo News
The FREEst International News Podcast in the Chinese Speaking World
我們把高音質的檔案放在其他網路平台,歡迎大家訂閱
【百靈果News的Podcast】
Apple:https://reurl.cc/N6V976
Spotify:https://reurl.cc/14yqRX
Google:https://reurl.cc/Y6ypxD
KKBOX:https://reurl.cc/k0D29x
#TaiwanPodcast #PodcastStudio
支持多元家庭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支持多元家庭 在 一本初衷持續倡議三套法案並盡力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伴侶盟希望透過立法帶動更多有關多元性別、反歧視以及家庭制度變革的社會討論, ... 無論如何,請大家支持更大範圍的理性討論,並以行動向立委表達您支持多元成家草案 ... ... <看更多>
支持多元家庭 在 支持多元家庭蔡英文:法律上應給保障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WIMI | 獨立媒體http://www.twimi.net (轉貼請保留此連結)民進黨立委鄭麗君等人提案連署修改《民法》主張婚姻平權,希望推動 多元 性別婚姻合法化, ... ... <看更多>
支持多元家庭 在 多元成家懶人包:一般觀點 的推薦與評價
多元 成家懶人包:您對多元成家的疑慮,懶人包一次回答您。讓我們一起放下歧視,讓每個人都有擁有家庭的權力。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