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媽媽
#謝謝媽媽
縱容我從小的恣意任性,
讓我擁有一個迄今還是很懷念的童年時光。
#謝謝媽媽
因為她是裁縫師,我更是她期盼已久的第一個孩子,
從小媽媽就親手密密縫,讓我穿合身的訂製服,幫我梳好可愛的長辮子,
所以我成了偏鄉小學中,當嘉義縣教育局督察要來視察時,
唯一那個會被校長從教室找出來當長官校園巡禮時要拍活動紀錄照片的拍照小魔豆,因為享有特權,所以每天中午回外婆家吃飯,即使看完史艷文布袋戲才悠哉頂著大太陽走回學校,幾乎是唯一一個可以大喇喇且慢條斯理地走過學務主任身邊,那個總是拿著藤條等學生翻牆回校或是跑給他追的學務主任還會笑咪咪地問我:「吃飽啦?快進教室去午睡歐」的特殊學生;
#謝謝媽媽
很有遠見,因為我太調皮又太驕縱,所以當年小一的張老師是她做衣服的客戶,媽媽情商張老師能不能讓我進班寄讀一年級,
(為什麼不唸幼兒園?不好意思,當年我們偏鄉沒有這東西)
也因為是黑戶,我當了將近兩學期沒有學號的黑戶學生,
也因為成績還可以,老師跟教育局申請讓我直升小二,
因此,我成了每一個就學階段,班上年齡最小的妹子,廣受同學們的愛護。
#謝謝媽媽
把我教導成一個堅強又獨立的人,
凡事對自己負責,有能力要多幫助人....
五歲那一年,爸爸要從水電工轉行買地經營魚塭,
媽媽從只要拿針線、穿漂亮洋裝的裁縫師,因為爸爸的衝動決定,
也只好變成一個開始拿鋤頭、帶斗笠把自己全身包起來的漁婦。
因為爸爸野心很大,地一塊一塊地買進,
設備不斷地投資,
家裡總是把收到漁獲的貨款拿去繳了飼料款,就所剩無幾,
然後,常看到媽媽就得不斷地打電話,到處籌錢周轉....
爸爸,就只會坐在那邊抽他的菸,
對了,打完電話還得記得煮晚餐呢!
媽媽的堅毅身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媽媽是個很愛到處聊天的人,常常魚塭忙完後的傍晚,
她就騎機車到處串門子,
2016年5月10日媽媽生病後,不再能做她最愛到處串門子的娛樂活動,
我想,她一定很難過。
媽媽這麼愛說話、愛聊天的人偏偏養出一個平常話不多、喜歡沉默的我。
今天是媽媽的告別式,媽媽走後的第15天,
其實,很為媽媽開心,因為媽媽離苦得樂。
#謝謝媽媽
把我教養的很得體,
在不驚擾他人與影響工作的情況下,
還能回嘉義四趟,跟到了四次旬,折了數十朵蓮花、把媽媽的衣服全都裝袋整理好。
對於那些知情,表達想要送花籃、罐頭塔或是前來告別式的朋友,抱歉,路程實在很遙遠,心意我都收下了,媽媽教我不要勞煩別人,真的不是見外,請見諒。
謝謝特別來老家好幾次的堂哥堂嫂們、表哥表嫂表姐、舅媽、小阿姨....
謝謝弟弟,這15天來常常往返高鐵接送我,張羅所有後事,真是辛苦你了。
謝謝這些天私訊我的好友,
那個日理萬機,營業額幾個億、天天會議滿到爆炸的妳,謝謝你一直說需要聊天,妳會陪我;
那個說等我忙完,要帶我去散心看海的妳,謝謝,真是了解我。
那個說要處理土地問題,別忘了他有代書資源,媽媽百日後要帶我去地藏庵燒紙錢的,妳懂我。
那個看我掉淚,默默遞上衛生紙的,謝謝你的陪伴。
還有好多個要我好好保重的朋友,會的,我會保重我自己。
告別,不是結束,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媽媽,我會好好的,妳放心喔!
離開老家前,我把軟軟的飯煮好了、也熬了一鍋香菇雞湯,還有些羹,爸爸不會餓肚子的,妳放心。
#一定是強迫症
在等火化、入塔的這三個小時,我算完奠儀總額、把所有罐頭塔的紙盒拆除送回收、洗米煮飯、燉雞湯、寫了這篇貼文落落長
「收到奠儀要說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郭莉芳 X 理財講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韓台夫婦한대부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韓台夫婦한대부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問題] 娘家所包的奠儀是不是要退回- 看板funeral 的評價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白包的四大禁忌!家屬懇辭奠儀怎麼辦?這點千萬不能做 ... 的評價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喪事找朋友幫忙收奠儀~~~需要包紅包給他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收奠儀不能說謝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收奠儀不能說謝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他們會在收禮桌上協助喪家放紅包袋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收奠儀不能說謝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收奠儀不能說謝謝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問題] 同事包的奠儀該如何處理| Salary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韓台夫婦한대부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韓國婚禮 #韓國禮金 #白色 #禮金信封 #文化差異
#웨딩 #축의금 #흰색 #축의금봉투 #문화차이
想說慢慢來分享一些關於韓國婚禮的三個信封(2)
#關於韓國禮金信封
我想大家都知道韓國不管是 #婚喪喜慶 都是用 #白色信封 來包祝賀金或是奠儀。在韓國第一次看到白色信封就聯想到喪禮......後來才知道韓國結婚式收的禮金都是用白色的。只是差別是信封上寫的是什麼,像是結婚就是:祝結婚、祝華婚等等祝賀詞。信封背面會寫上與新人的關係(朋友就寫朋友、職場同事就職場名稱或是社團等)加上自己的名字。相反的台灣婚禮信封則是用 #紅包,也類似韓國會寫上賀詞,紅包背面當然要寫上名字跟關係啦☺️
不過現在也有些韓國人會用可愛的信封或是其他色彩的信封包禮金,也有人會在信封上寫上祝福的文句或是畫圖等等。因為時代在轉變對於禮金信封的設計接受度也比較高了🤣
*影片中的信封袋都是此次婚禮真正收到的禮金袋喔。
*還有第一次邊錄影邊說話所以有點緊張,有口誤請多包涵😅
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韓台夫婦한대부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韓國婚禮 #韓國禮金 #白色 #禮金信封 #文化差異
#웨딩 #축의금 #흰색 #축의금봉투 #문화차이
想說慢慢來分享一些關於韓國婚禮的三個信封(2)
#關於韓國禮金信封
我想大家都知道韓國不管是 #婚喪喜慶 都是用 #白色信封 來包祝賀金或是奠儀。在韓國第一次看到白色信封就聯想到喪禮......後來才知道韓國結婚式收的禮金都是用白色的。只是差別是信封上寫的是什麼,像是結婚就是:祝結婚、祝華婚等等祝賀詞。信封背面會寫上與新人的關係(朋友就寫朋友、職場同事就職場名稱或是社團等)加上自己的名字。相反的台灣婚禮信封則是用 #紅包,也類似韓國會寫上賀詞,紅包背面當然要寫上名字跟關係啦☺️
不過現在也有些韓國人會用可愛的信封或是其他色彩的信封包禮金,也有人會在信封上寫上祝福的文句或是畫圖等等。因為時代在轉變對於禮金信封的設計接受度也比較高了🤣
*影片中的信封袋都是此次婚禮真正收到的禮金袋喔。
*還有第一次邊錄影邊說話所以有點緊張,有口誤請多包涵😅
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白包的四大禁忌!家屬懇辭奠儀怎麼辦?這點千萬不能做 ... 的推薦與評價

包白包到底要注意什麼呢?如果今天家屬懇辭 奠儀 怎麼辦?白包可以再收回嗎?大家的問題我們都聽到了!今天就來談談「白包四大禁忌」! ... <看更多>
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喪事找朋友幫忙收奠儀~~~需要包紅包給他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我來回答樓主,一般去幫忙都是要包紅包給幫忙的人無誤。 假設參加不收白包的喪家,一般都會跟對方拿白包,而裡面的錢再用紅包裝回去還給親友。 希望可以幫到您! ... <看更多>
收到奠儀要說什麼 在 [問題] 娘家所包的奠儀是不是要退回- 看板funeral 的推薦與評價
上週辦完母親的告別式
基本上不主張收奠儀
但是還是會有親友堅持要包
除了一些告別式前送來的有回包
還有知道對方經濟不方便的有婉拒
當天還是有為親友設立收奠
可是...
最近媽媽娘家長輩告知台灣人習俗娘家所包的奠儀
子女是不能收受 還必須添加金額5千元奉還 表示謙敬誠意
次年的三個節慶裏 娘家會準備專屬物品贈予子女表示關懷
真的有這些習俗嗎?
總是覺得會奇怪
有心不包奠儀也不會介意
只要真心來送最後一程就行了
當初已經表明子女有經濟能力
大家可以不用包
後來長輩又說要包
現在包了奠儀還要依照他的方式包回
說句不中聽的話
我覺得太虛假.
並不認為在節慶送禮是會比較有聯繫和關懷
更何況有些長輩包3000
回包8000
這不是更尷尬嗎?
一般不是回包100-200
湊成雙數就好嗎
5000是哪裡訂來的?
三個禮拜的時間
從接受、強迫自己站起
到辦理完告別式
我真的覺得好累
瑣碎的事情真的不少
每件事都要有進度表
奔波洽談不是最累
最累的是三不五時會有人半強迫跟你說:不合禮俗、你不懂事啦
然後在我表達有壓力時
他們可以說:我只是提出來給你參考
要我把他們的話當建議
然後把給予的壓力不當作一回事
有時真的會沮喪賭氣到乾脆別人這麼有想法
那就都交給他們辦
辦後事並不是要炫耀我們多有錢多有派頭.或者是多麼有能力
或許以我的年齡來主辦告別式的確是有點小
但我只是想要讓所有真心的人陪我媽走完最後一程
這是追思不是評鑑
不是一張具有標準的檢核表
有做到就打勾
沒有就打叉
集滿幾個叉就評為不合格
然後有錢沒心的給你拍手加蓋合格印章
沒錢有心的反而落個不孝的名義
把孝與不孝當作考卷
每個宗教看待死亡都有它的定義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定義與民間不同
如果不知道根本定義就妄斷
是一件很傷的事
真的會讓人心力交瘁
周公孔子不會料想後代有少子化
有些禮俗真的建議斟酌
都說死者為大
但很多事是生者追加
為了心安?為了補償?為了合禮俗?
我相信我媽媽不會在天上為了一件事情沒做到而不愛我
如果身旁有人辦喪事
有時只要抱一下,說一句加油就好
適時默默遞上他所需要或欠缺的
這樣就很安慰了
以上....應該算問題+心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235.2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