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 院會-總預算質詢
#刺蝟台灣
根據《國防法》第三條:「中華民國之國防,為全民國防,包含國防軍事、全民防衛、執行災害防救及與國防有關之政治、社會、經濟、心理、科技等直接、間接有助於達成國防目的之事務。」在此我想談談全民防衛的議題。
選前我曾提出《建立刺蝟臺灣》的概念,台灣的國防目標相當困難、也相當簡單。困難的是,我們的敵人是擁有世界第二大軍隊,也是世界最無恥野蠻的中國。簡單的是,我軍的作戰目標很簡單,就是不要讓中國佔領台灣。
全民防衛動員並不是只有國防部的事情,其實至少有八個部會都有任務分配。依據《全民防衛動員法》第9條:教育部(精神動員)、內政部(人力動員)、經濟部(物資經濟動員)、財政部(財力動員)、交通部(交通動員)、衛生福利部(衛生動員)、科技部(科技動員)、軍事動員(國防部),以及《全民防衛動員法》第 45 條:「各機關推動動員準備業務所需經費,循預算程序辦理。」
此外,行政院有設立一個任務編組為「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業務會報」,跟我想提出的刺蝟臺灣的想法相似:行政院動員會報(本部)每年編列預算約1,500萬餘元,主要用途為修訂動員法規、辦理動員講習、動員業務訪問、民安及萬安演習等動員整備工作,其他的則是分布在各部會中。
實際上,光是全民防衛動員準備就跟八個部會都相關,我向這幾個單位索取資料,發現國防部主管的「軍事動員」佔大宗,國防部以外的其他動員經費加起來,都還不到軍事動員經費的一半。這樣的預算編列情形,也值得我們去思考,除了軍事動員以外,包括民防演練、國防教育等,在承平時期的你我,是不是都「有感」?
#實際上民眾對於全民防衛很陌生
首先,我希望邀請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思考看看距離你最近的避難點在哪裡?有沒有想過假若下一秒戰爭發生,你的下一步該做什麼?要逃?逃去哪?要留在原地?那應該注意什麼事情?
就我所在的立法院,早上我詢問碰到的人,許多人都不知道如果碰到狀況,要怎麼疏散?要怎麼行動?可見目前大家連第一時間的準備應對都不是很清楚。
為此,我詢問院長,院長所認為的全民國防教育目標應該是什麼?如何才不會像前元首一樣向國人不停喊著「首戰即終戰」這種不戰而敗的思維?
我很在乎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承平時期讓全民有憂患意識,所以我引用了教育學中教學目標的概念,分別是:認知、情意、技能。例如:認知上,民眾知道最近的緊急疏散的地點嗎?情意上,如何增進民眾對我國國軍的信心,而不致未戰民間已經先潰敗,也就是如何建立強大心防?技能上,在面對戰爭的混亂狀態,如何有能力去找到正確訊息、冷靜應對、避難並配合民防體系來互助合作?
以瑞典來說,在網路上都可以找到政府提供給民眾的民防手冊,據稱「該份文件為瑞典政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次面對周邊環境威脅發給全國480萬戶民眾的防災手冊,內容從天災、戰爭一路提到恐怖攻擊的應對手法。」裡頭更是將可能出現的「假訊息」的應對納入其中。
“If Sweden is attacked by another country, we will never give up. All information to the effect that resistance is to cease is false.”
「如果瑞典被其他國家攻擊,我們永遠不會放棄,所有放棄抵抗的資訊都是錯誤的。」
https://www.dinsakerhet.se/siteassets/dinsakerhet.se/broschyren-om-krisen-eller-kriget-kommer/om-krisen-eller-kriget-kommer---engelska-2.pdf
當然,台灣民間也很多熱心的網友紛紛以共筆的方式翻譯成中文,甚至整理了其他國家的民防資訊,包括瑞典、瑞士、以色列,並分享在網路上。https://hackmd.io/@billy3321/Hk2qpLtfw/%2F%40billy3321%2FS1bICIFMw
所以,我要求行政院以全民防衛動員會報的高度,跨部會共同研議一本屬於臺灣的民防手冊,讓全民國防夠「全民」夠「有感」!
#教召能量需要調整
此外,關於教召部分,其他國家如瑞士、以色列後備訓練都很充足。關於教召大家評論不一,但我自己過去參加教召時,分配到空軍飛機跑道整備,這個技術可以說台灣是最先進的,甚至比許多先進國家都還強!所以我認為很有意義,若教召有意義,就會增加大家參加的意願,教召的強度也應該視狀況調整加強。
此外,從實質教召的內容來看,兩年前監察院曾經質疑義務役後備軍人教召自「兩年一訓」,在 2015 年改為退伍後八年內受訓二次。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立法院預算中心所列「各國後備軍人教召頻次及天數」統計。
台灣 - 召訓期間:退伍8年內、頻次:8年2訓、天數:5~7天
新加坡 - 召訓期間:退伍10年內、頻次:每年、天數:40天以內
以色列 - 召訓期間:退伍3年內、頻次:每年、天數:18-28天
瑞士 - 召訓期間:退伍10年內、頻次:2年1訓、天數:每次3週
從這些數據可知,無論在頻率或天數確實都有加強的空間。
回過頭來,今年五月蔡總統陸陸續續宣示針對後備改革的決心,而今天蘇貞昌院長、嚴德發部長也對改革有所表示,我希望其他部會也一起動起來!身為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的一員,接續我會加強這個議題的監督,期許從常備部隊、後備軍人,乃至你我,都可以成為全民國防的實質戰力,建立刺蝟台灣,捍衛國土!
#有感全民國防
#建立刺蝟台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
教召能量需要調整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活在台灣的我們,很難想象哦在21世紀的今天,有很多落後國家,是沒有解決隨地大小便的問題;在他們的生活環境裡,最大的污染源其實就是人!
在1999年的時候,國際組織曾經給孟加拉提供了一些援助,讓他們在各個村莊都蓋公共廁所;但是後來發現,真正的問題,不是在於他們有沒有公共廁所,而是當地的人根本不愛用廁所啊!
在那個時候的孟加拉,不管是鄉村、田邊、路邊,還是住宅周圍,都是人的糞便,而糞便特別容易導致傳染疾病。
只是人是習慣的動物,當地人這麼多年都是這樣過生活,所以就算給他們蓋公共廁所,他們也只是偶爾才去用。
有些乾脆把它當成倉庫來使用,在當地的居民看來,這些公共廁所,比他們的房子都還要漂亮,怎麼可能在裡面大小便?
這是一個整體的社會氛圍,如果這個氛圍沒有改變,其實是不太可能調整他們的習慣;然而就在這個當下,有一個國際組織,他們用一個很有技巧的方法,幫助孟加拉解決了隨地大小便的問題!
他們在短時間裡,把這樣的狀況的比例,從38%降到1%。他們的做法是什麼呢?
他們的做法,是深入各個鄉村裡面,去給村民表演一個節目,這個節目怎麼演的哦?
就是他們派一個衣著整齊的外地人,走到他們的村裡,到處走走看看,然後呢,專門去看他們地上的糞便。
而且不斷的去問這些村民,關於糞便的問題;所有的村民都覺得這個人蠻有意思,於是慢慢的就聚在他身旁,看他到底要幹嘛?
而這個人就順勢的,把所有的村民都召集起來,掛了一個村子的地圖,然後讓這些村民幫忙用黃色的標記,標出那些可能出現糞便的位置。
大家就左一手、右一手,到最後就是整個地圖都變得黃色的;那我想如果你是村民,當下看到那個地圖,感覺也會很不好意思,然而到了此刻,這一場秀才準備要開始!
這個人拿出一個非常非常乾淨的水杯,在裡面倒了一杯清水,然後問這些村民說誰能喝這杯水,這所有人都認為乾淨的水當然可以喝。
那接下來這個人,拔了自己幾根頭髮,走到附近的一坨糞便,然後用他的頭髮粘了一些糞便,接著把頭髮放到水裡面,攪和了一下。
他又問,那現在還有誰願意喝這杯水?想當然爾,根本沒有人願意喝。
於是他接著問村民啊,那你知不知道蒼蠅有幾條腿呢?村民說六條啊!
他接著說,那麼當蒼蠅停在糞便上的時候,它的六隻腳沾到的糞便,是會比我這幾根頭髮沾到的多,還是來的少呢?
而且如果蒼蠅剛剛在糞便上停留過,接著又飛到你的家裡,在你吃的食物上停了一下,那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當村民聽到這裡,根本不用再多說什麼,他們就很清楚知道,這樣的日子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而以後也不要隨地大小便。
然而這個故事你聽到這裡,你會發現噢,其實按照基本理性來看,所有人都知道蒼蠅飛來飛去很髒;而且到處都有大便這件事情,本來就會污染,可是沒有人真正面對這個問題。
然而不面對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沒有人真正的,把這裡面的關聯「展演」給他們看。所以呢,我把這個例子談到這裡,不知道讓你想到什麼?
我們常常在面對真實的人生、真實的人際,特別是要說服別人的時候,我們總是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法,你缺什麼我給你什麼。
但是就像孟加拉的例子一樣,你覺得大家缺公共廁所,你給他廁所,問題就解決了嗎?
其實人性是很複雜,又很簡單的存在;它的複雜就在於,有時候表面上他缺的你給了,也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然而簡單的部分就在於,我如何創造他有感的部分?而這「有感」的部分,並不是用強制的,也不是用規定的,更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所謂的滿足需求。
而是我們在傳遞信息的過程當中,我們能不能為對方設計一個親身的體驗,一個想象當中的連結;而且讓整個過程,在很短的時間裡面把它完成。
在這個過程裡,不是告訴別人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讓想法在你的對象的心中自己產生。
這也是我在這麼多年的教學過程當中,一直很努力的要帶給所有我們的學生,或者是有緣分接觸到我們內容的朋友。
在這裡面,需要用一個很敏銳、很細膩的姿態去靠近別人,並且熟悉的使用「隱喻」跟「展演」的方法。
所以關於這方面,我曾經花了很多功夫,不斷的自我精進,我也一直試圖的想要找一些可能性,把這些觀念怎麼用隱喻,怎麼去跟別人連結跟引導,帶給所有的朋友。
然而我在這邊很開心,也很興奮的跟你分享,在這麼多年的努力跟尋覓底下,我們即將在7月6號,推出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這一門課,是由哈克~黃士均博士所主講。
他是我所有認識的朋友,與老師當中,最懂得怎麼樣溫柔的靠近別人,怎麼樣善用隱喻跟潛意識的力量,去創造出人與人之間更好的連結。
我想,人與人之間,有的並不是好壞與優劣的差別,而是在於差別的本身;我們如果能看到這一點、也看懂這一點的話,你會發現一個人個性跟你不一樣,那又如何?
這不代表你沒有辦法跟別人連結,這更不代表你們中間,會有很多無法弭平的衝突。
或許從整個人生的角度來看,我們怎麼跟別人靠近、我們怎麼跟別人連結,永遠比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來得更為重要!
所以呢,我很開心的為你推薦7月6號,我們即將上線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期待你的加入。
相信你會透過這一門課,學會最溫暖、溫柔的靠近;期盼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五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那當然了,也別忘了7月6號,跟我們一起加入哈克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