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杰很榮幸參與敦品中學揭牌儀式,與法務部蔡清祥部長、桃園市鄭文燦市長、新任校長郭宗裕等眾多嘉賓,一同見證少年司法矯正的轉型。
改制為敦品中學後,強化輔導教育的能量,輔導教師從原本的1名提升至6名,搭配2位社工師與1位特教老師。若學生表現良好,經過輔導後,有機會回歸一般教育體系。也導入技職教育,可讓學生學習汽車維修、電機、餐飲等一技之長,協助銜接、面對未來出社會的各種挑戰。
#立法委員黃世杰
「敦品中學社工」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敦品中學社工 在 黃世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敦品中學社工 在 運動物理治療師 蔡維鴻|Physiotherapist Victor Ts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敦品中學社工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敦品中學社工 在 [新聞] 讓非行少年成為正式學生彰化少輔院改制- 看板ChangHua 的評價
- 關於敦品中學社工 在 法務部矯正署臺中戒治所- 敦品中學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敦品中學社工 在 新驛旅店休息ptt 的評價
- 關於敦品中學社工 在 誠正中學學費 :: 全台國中評價網 的評價
- 關於敦品中學社工 在 [新聞] 讓非行少年成為正式學生彰化少輔院改制勵志中學 的評價
- 關於敦品中學社工 在 [新聞] 讓非行少年成為正式學生彰化少輔院改制- ChangHua 的評價
敦品中學社工 在 運動物理治療師 蔡維鴻|Physiotherapist Victor Tsa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聯合聲明文】
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生公會全國聯合會
------------------------------------------------
回應台灣復健醫學會108.12.11文
隨著時代的演進、醫療專業的分工日趨精細,物理治療師的角色已從傳統醫治身心障礙者的復健人員,轉型為全人、全方位的健康照護專業人員;因此業務範疇已涵蓋以健康促進、運動防護、傷病預防、特殊教育、延緩衰退與失能、身心障礙者復健、安寧照護等為目的之物理治療行為。也就是說,物理治療師業務已不侷限於疾病之治療。然而,民國84年制訂的物理治療師法第十二條規定:物理治療師執行所有物理治療業務,皆須依醫師之「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使得有健康促進和預防需求的民眾(非病人)不易獲得物理治療專業服務,也限縮了物理治療師延緩衰退之服務,在人口老化,政府大力推動長期照顧的今日,實非全民之福。
臺灣人口高齡化速度居世界之冠,長青族在健康促進、傷病預防、延緩失能需求大增,物理治療師在民眾罹患疾病之前或病況穩定之後,均能進行專業服務,預防疾病發生,減緩失能的影響,提升其生活品質,降低醫療支出與國家負擔。這些服務對象並非病人,自無疾病之「診斷」,其所需要之物理治療服務,並非以疾病治療為目的,因此,當物理治療師提供服務時,自無依醫師開具之診斷、照會或醫囑為之之事由。
本次物理治療師修法之內容是反映當今社會與民眾需求,符合原先的立法意旨,可妥善國家法令之穩定性及一致性,亦能使物理治療師發揮專業知能安心執業。本次修法內容沒有改變醫療現狀,物理治療師在醫療院所之執業模式並無改變,服務對象並非疾病患者,自無增加健保支出之疑慮。修法內容沒有改變業務範疇,更沒有侵犯醫師業務。適切地修法可使治療師執行預防醫學相關業務而無違法之虞,建構一個安全的健康照護網,不但造福民眾,更可以節省醫療資源、提高醫療效率、增進專業分工。
修法說明:
1.本次物理治療師的修法對於其他相關專業並無產生任何限制與排他,僅僅是令物理治療與職能治療專業能夠有限度的自主發揮專業,已明確在法律文字與說明欄中敘明「無涉傷病治療」。
2.物理治療師此次的修法,是因應高齡社會未來的需求而為之。我們期待民眾健康老化,那我們要更應該讓願意承擔的專業人力深入社區去教導民眾正確的觀念,希望各界能夠以全民健康為福祉,信任彼此的專業自主與自律,共同支持此次的修法。
3.民眾的健康意識抬頭,物理治療師專業發揮不僅只是在疾病這個狹隘的範疇。我們要鼓勵物理治療師走入社區提供民眾專業的服務(例如:教導民眾正確的運動方式、教導民眾正確的預防保健觀念),長照的財務負擔與社會成本大家都已了然於胸,因此此次修法是完善高齡社會下健康促進、延緩失能重要的一環。
4.「預防勝於治療」,是公共衛生的核心,也是此次修法的核心,高齡社會已經不可避免,專業團體應該互相信任、互相合作,一起共同與全民邁向活力高齡社會,防患於未然,樽節醫療費用。
-------------------------------------------
回應台灣復健醫學會108.12.11文
一、霸王條款會造成醫療體系混亂
1.復健醫師論點:第十二條但書的增訂,是以利益的角度出發,若法案通過,治療師將會包辦所有健康促進、傷病預防、運動防護、延緩失能照護或特殊教育,且可限制其他專業人員參與,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將會大發利市,錢途無限。
【回應】
第十二條但書的增訂,是因應社會變遷與國內外實務現況,照顧廣大民眾福祉為出發點,並「無排他性」或「獨佔性」,並未限制其他專業人員執行,僅僅是使物理治療專業人員在執行無涉傷病治療的健康促進、傷病預防、運動防護、延緩失能照護或特殊教育業務時,不會觸法。更無所謂「包辦」之說。
2. 復健醫師論點:因完全不管長期以來衛生主管機關與法界共同認定的「醫療行為」(以矯正或預防人體疾病、傷害、殘缺或保健目的所為診察等行為的全部或一部之總稱)及醫師法第 28條所稱「醫療業務」行為的後果,就是造成密醫行為合法化及醫療體系混亂,並導致疾病治療之片段化,嚴重影響民眾醫療連續性,破壞台灣長期努力提升的醫療品質,未來的醫療品質令人深感憂心。
【回應】
(1)傷病預防若是醫療行為,則坊間運動防護員、健身教練、民俗調理都是執行醫療行為嗎?若進行健康促進、傷病預防、運動防護延緩失能或特殊教育,就會有「密醫」之嫌,那麼運動教練教民眾運動預防肌少症就違法,瑜珈老師教民眾拉筋保健也違法,運動防護員幫運動員做運動按摩也違法,特教老師教育特殊兒童生活自理能力也違法,修改此法目的只是希望治療師在執行這些非以傷病為目的的物理治療行為,不會受現行法規限制,而有違法之虞。
(2)物理治療師為接受過完善紮實的養成教育,經過國家考試認證之醫事人員,早已在執行健康促進、傷病預防、運動防護、延緩失能照護或特殊教育,促進民眾健康,不遺餘力,何來醫療品質令人深感憂心之說?更何況以治療師受過的醫療專業教育,有更高的機率發現有潛在疾病的民眾並進行轉介,對於民眾的健康有更好的保障。反之,法案審查當天,附帶決議欲晉用考照不成之”物理治療士”,才是無法保障民眾健康安全。
(3)通過此法並不會影響現行醫療體制,以傷病為目的的物理治療依然要經過醫師診斷、照會或醫囑,治療師才能執行物理治療業務,復健醫學會的指控並不成立。
3.復健醫師論點:由於傷病之治療乃醫療行為之核心領域,亦屬各醫事人員之核心業務內容。國家所建構之醫療體系,係以維護醫療品質與人民健康為最高原則,爰要求醫師應先對病人進行完整之診斷與評估,再由其親自或交由各醫事人員實施必要之治療,以避免病人無法確實接受所需之治療,或因接受不當處置而蒙受生命、身體、健康之損害。
【回應】
修法法條清楚寫明「與傷病治療無涉」時,治療師始無須憑藉診斷、照會或醫囑進行物理治療服務。修法之內容是反映當今社會與民眾需求,以國家利益為考量,修法法條符合原先的立法意旨,沒有增加治療師的業務項目,沒有侵犯醫師業務,沒有改變醫療現狀,沒有增加健保支出,沒有限制與影響其他既有專業人員。
二、霸王條款造成特殊教育受到箝制
1.復健醫師論點:若完全以特殊教育的專業及長期投入的角度來看,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未來將是以「萬能的」角色,並將替代或包辦特殊教育專業人員的工作,先不管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現有人力,是否足夠投入特殊教育領域,但這種無視,現在第一線的所有特教專業老師的辛苦與投入及限縮他們的工作,對於特教專業老師將情何以堪? 因此,當「特殊教育為目的無關傷病不在此限」的消息公布,更是讓特教專業老師們群起反彈。
【回應】
(1)此次修法並不會對其他相關專業人員造成任何限制。
(2)在特殊教育法中明訂物理治療師屬於特教團隊的成員之一,不會因修法而有任何改變,實非現在才有這樣的介入。且既為團隊之一,更無所謂萬能,特此澄清。
(3)物理治療師與職能治療師進行特殊教育相關業務時,並非以直接進行特殊教育或是替代特殊教育教師之工作,而是以「特殊教育相關專業團隊」下,與特殊教育教師、一般教師、家長等進行跨專業合作,提供評估、目標擬定、環境調整、課程活動調整、諮詢等方式進行,與特殊教育教師為夥伴合作且彼此合作之密切關係,因此復健醫學會所提及治療師會以「萬能的角色」,或是替代或包辦特殊教育專業人員的工作,絕對是因為不暸解治療師在特殊教育所扮演的角色而提出的謬論。
(4)進行特殊教育教學需有特殊教育教師證,治療師進入特殊教育所扮演的僅止於專業團隊,絕對不會因此成為特殊教育教師,因此也不知復健醫學會所提及治療師進入特殊教育團隊如何能限縮特殊教育老師工作呢?
2.復健醫師論點:依醫療常規,患者先需經兒童復健醫師診斷,視其狀況由特教老師輔導孩子,視情況配合藥物與治療處方請職能治療師執行。現在,全部跳過醫師,治療師可先評估介入!此舉造成傷病判斷先後失序,勢必嚴重侵犯病童健康權利。
【回應】
(1)特教兒童中須醫療的治療自然以醫師診斷為依歸,物理治療師並不會逾越專業分際。
(2)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須透過心評老師評估及收集相關資料,並且經由各縣市或教育部之鑑定安置就學輔導委員會確認特教資格及類別,根據各縣市規定不同以及不同特殊教育類別,「醫師診斷證明」並非必要檢附之資料,主要仍以特殊教育中的「心理評量老師」進行相關測驗及資料收集,並且搭配專業團隊評估,進行特殊教育身份之研判,例如:學習障礙多以心評老師進行之相關教育評量檢測及學業資料收集為主要鑑定資料,且此類別非一般身障類別,且特殊教育專業與醫療衛生專業各有不同,應彼此尊重,並非如復健醫學會提出「依醫療常規,患者先需經兒童復健醫師診斷,視其狀況由特教老師輔導孩子,視情況配合藥物與治療處 方請職能治療師執行。」由醫師主導後續教育或處置的現況,復健醫學會如是說,似乎將特殊教育納入醫師處方的一部份,是否反而有不尊重特殊教育專業之疑慮!
(3)承上,部分學生已經由特殊教育鑑輔會鑑定取得特殊教育身心障礙學生資格,但可能沒有取得任何的醫師診斷,如果需限制有醫師診斷照會醫囑才能讓治療師進行相關專業團隊的服務,豈非反而限制了孩子得到不同專業建議的機會,反而可能耽誤孩子的進展。
(4)根據特殊教育法第24條:「……各級學校對於身心障礙學生之評量、教學及輔導工作,應以專業團隊合作進行為原則,並得視需要結合衛生醫療、教育、社會工作、獨立生活、職業重建相關等專業人員,共同提供學習、生活、心理、復健訓練、職業輔導評量及轉銜輔導與服務等協助。」由此可知,治療師進入特殊教育團隊中的確是「非以治療傷病」為目的之執業或服務,絕對不是像復健醫學會提出會侵害病童權益。希望復健醫學會能再更了解特殊教育專業團隊合作的核心價值,彼此尊重,了解治療師進入特殊教育環境中是與特殊教育人員共同合作幫助孩子,發揮孩子最大的學習潛能。
三、霸王條款讓運動防護被限制
1.復健醫師論點:各類型運動專業防護或體能促進業務,係長期已由各該單項運動專業教練或長期投入的防護員負擔,我國體育發展的成績,他們功不可沒。未來這條霸王條款,要改由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來擔任了,這除了現行臨床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人力已嚴重不足外,未來條文中「預防與運動防護」的開放,讓治療師能仍在許多長照失能患者健康運動促進,以及在商業導向的健身中心獨立作業,不受醫師診斷指導,逕自只以症狀施予處置。且運動防護員,體適能師等專業人士,反倒是無法源依據可以施行其業務,處處受到治療師的制肘。
【回應】
(1)此次修法是使物理治療師執行體育法25條任務,執行運動防護而不違(物理治療師)法,並無限制其他相關專業人員。
(2)正如復健醫學會所言,運動專業教練和防護員保護運動員功不可沒,現行亦有許多物理治療師擔任相關工作,但在現行法規下,卻有觸法之虞。運動員多為健康人,非屬需要醫師診斷、照會或醫囑的病患,因此,此次修法只是使物理或職能治療師能夠安心工作。
(3)再者,高齡社會下健康促進與預防失能,運動是一大關鍵,也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概念,因此,促使相關專業投入社區的健康促進工作,對高齡社會是重要環節。
(4)民眾健康意識抬頭,已有許多民眾會自主尋求物理治療專業服務,當醫事專業在為健康人提供服務時處處受到限制,對於尋求專業服務的健康民眾而言亦是困擾。
2.復健醫師論點:體育界人士最了解與運動相關的健康促進、傷害防護等,並有相關專業的良好發展。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以其是醫事人員的背景,硬爭奪體育界相關業務,在專業上不但是撈過界,也讓未來的運動訪護與體育發展,令人擔憂。
【回應】
(1)物理治療師是世界公認的運動醫學團隊成員之一,扮演守護運動員健康的角色,在倫敦奧運、里約奧運與台北世大運等各項大型國際賽會中,選手運動防護服務皆以運動物理治療為主要服務項目。
(2)物理治療師在運動場域的服務,主動協助運動員與教練,提供競技運動相關傷害的預防與照顧,以及運動技術的強化與運動員體能的調整與維持,並能針對單項運動之需要設計與執行適當的運動處方。
(3)物理治療師也提供一般民眾運動處方的評估、設計與諮詢,扮演運動領域的健康守護者。
(4)目前國內各層級競技運動與學校運動團隊,皆有治療師協助照顧運動員。中華奧會推動之菁英育才計畫,物理治療師協助照顧80位基層菁英運動員,獲得教練、選手與家長極佳的肯定;高中學校防護體系建置計畫,亦有相當多的物理治療師投入學校專職防護人員,或校園巡迴照顧國高中體育班運動員;各職業運動團隊亦聘有專職物理治療師,協助照顧職業運動員。
(5)物理治療師與運動防護員皆為運動防護人員,共同投入照顧運動員的健康,本次物理治療師法第12條修正納入運動防護,實為符合現況實務需求,且並無排除其他人員從事運動防護相關工作。
四、霸王條款造成失能照護受到影響
1. 復健醫師論點:若是由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以「延緩失能照護可以獨立執行業務」,在臨床上,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的人力明顯不足外,如何負擔失能長者的照顧? 延緩失能照護幾乎都是病人疾病後延伸,此類病人失能幾乎都由疾病引起。不顧疾病的根源,即可以自行尋求没有醫囑的照護,極可能讓有疾病的病人健康沒有保障。未來依據這條霸王條款,只要沒有針對個案的某種疾病去定義,慢性病的「失能」長者都將是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可以介入評估初步獨立處理的對象,如果處理不好或病況複雜惡化了,再倒過來丟給醫師處理。這樣的順序,未來若變成常態,我們實在需要為慢性病的「失能」長者擔憂了。
【回應】
(1)物理治療師之人力並無不足,現有論述說物理治療師都流入社區,以至於基層診所聘任困難,然而對人力資源而言,薪資是其重要關鍵,難以聘任應究其實因,不宜以因修法而人力流入社區蔽之。
(2)物理治療在失能照護的專業範圍甚廣,病人回到家中後,因應著生活所需要的環境無障礙改造、日常生活器具改造(例如湯匙握柄加粗)、臥床後運動以維持肌肉量(避免快速淪為肌少症)等等,均是其專業,而這些範圍亦非醫師們在診療期間所能涵蓋。
(3)物理治療師秉持自身專業在居家提供服務,也能夠提醒失能者與照顧者需要就醫,對於照顧環節來說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五、霸王條款妨礙民眾傷病預防權益
1.復健醫師論點:台灣醫界在長期照護、健康促進、運動防護服務的區塊,各專科醫師們正發揮領頭羊角色,整合物理職能治療師,運動防護員,體適能訓練員,專科護理師,社工師等,共同為台灣銀髮長輩的長照生活,邁出安全、穩健、專業的步伐。我們真心期待執政當局與立委諸公,不要大走醫療進展的回頭路,破壞台灣多年來好不容易建立的醫療體制,剝奪民眾由醫師診斷處置的健康權。切莫讓民眾健康福祉,淪為派系爭權與圖利少數醫事團體的犧牲品。
【回應】
(1)修法沒有剝奪民眾健康權,而是賦予健康權。
(2)此次修法通過的正面表列條文是以「目的」論,並無排他性,卻被復健醫學會搧風點火、唯恐天下人不亂地惡意解讀之。更有甚者,高舉醫療的大旗,指控具有國家證照的治療師會「危害人民健康」,種種作為令人瞠目結舌。
(3)專業與時俱進,物理治療師具備可以直接服務一般大眾(非患者)的能力,在高齡社會下,急需要治療師投入健康促進、傷病預防、延緩失能,以降低醫療支出與國家負擔。但是復健科醫師把所有的人都當作病人,在取得物理治療服務之前,都要先經過復健科醫師「診斷」,但健康人沒有疾病,因此無法「合法」接受物理治療師服務,這樣把所有人都視為病人,是他們囊括醫療費用最「合理」的藉口,但卻讓不必要的健保支出無限上升,絕非國家之福。
(聲明文下載)
http://www.tpta.org.tw/articles.php?type=news&pid=344
敦品中學社工 在 大紀元時報(香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香港抗爭之夏與美國回應策略聽證會】何韻詩發言(中文同聲翻譯)
何韻詩發言譯文:
多謝麥克高文主席、魯比奧聯席主席及各位委員會成員舉行這個聽證會,也多謝你們在香港這個關鍵時刻邀請我來到這裡。我們希望我們的個人陳述能夠幫助您們審視什麼事情是美國國會和美國人民可以幫助香港做的,特別是在我們的自由和自治在被侵蝕的時候。
至今已超過100天,香港青年帶領我們的城市進行這場歷史性的時代革命。這是一場「無大台」的運動,各行業各階層人士廣泛參與。這是爭取民主的抗爭、爭取人權的抗爭,而最重要的是,這是爭取普世價值和自由的抗爭。
最開始的時候,一百萬人出來遊行反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後來轉化成為堅定爭取香港政治制度根本性改革的抗爭。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錯判和傲慢,導致北京政府對香港事務的全面控制,同時表現出兩地政府不願在香港全面實施落實「一國兩制」制度。
由於林鄭躲在警方後面幾個月,拒絕以誠意解決政治問題,她已經給予警察不惜一切代價鎮壓抗爭的絕對權力。
自6月以來,香港警方在無數次使用武力、逮捕和毆打和平抗爭者方面表現得極度殘忍。迄今已有1400多人被逮捕,甚至更多人(包括記者,醫護人員和社工)受到催淚彈、橡膠子彈、水炮和警察無差別地使用警棍的嚴重傷害。從個人角度來說,遠離家鄉並觀察人們遠離城市是非常難受的,特別是在過去的週末,我們看到警察行為失控。
可悲的是,年輕人被強力按在地上,頭部流血,腦部受重擊,有些甚至被打昏,但仍被警察阻止接受治療的現象,已成為一種新常態。
防暴警察和便衣警察在履行職責時一點也不克制。從最初的幾個星期開始,他們故意隱藏警號,甚至在(面對示威者)要求時仍拒絕出示委任證,因此公民無法核實便衣警察的身分,也不能讓任何警察對他們的違法行為負責。
上個月,一名擁有十枝觀星筆的大學生被捕並被拘留48小時。一個護士被布袋彈射爆右眼,右眼有可能永久失去視力。8月31日,特別戰術小隊(速龍小隊)的警察衝進太子地鐵站,隨意毆打乘客。接著,他們關閉了車站24小時,拒絕為受傷者提供醫療服務,引起車站可能有人死亡的懷疑。他們最近被指控進入中學、商場和巴士,年輕人只要身穿黑衣就會被搜查甚至拘捕——即使警方根本沒有正當理由。
簡而言之,在我們今天的香港,年輕就是犯罪。我們現在正式成為一個警察國家,人們不斷擔心政治影響。
此外,在7月21日,在元朗地鐵站發生的一宗臭名昭著的暴徒襲擊事件中,警方未能及時抵達保護平民,警察在事件發生後39分鐘才出現,儘管有數以百計的緊急求助電話。類似的情況在後來的抗爭事件中也有發生,警方為暴徒和親北京的支持者提供優惠待遇,幫助他們在襲擊抗爭者後離開現場,這顯示出警方與三合會成員之間明顯的勾結。
8月11日,警方阻撓義務律師為新屋嶺控股中心的被捕抗爭者提供法律援助,侵犯了54人的合法權益。警察局內還有女性抗議者提出遭到性騷擾,以及多次身體虐待的指控。
自7月以來,警方已經有系統地否決了超過30個集會,發出了反對通知書。其中包括8月18日170萬人民的集會,儘管警方發出禁令,抗爭者仍在和平地集會和遊行。根據香港《基本法》和國際標準,香港居民享有集會和示威的自由,和平的公共集會是公共空間的合法使用。香港政府禁止集會,實在是侵犯了人民和平抗議的權利。
隨著警方違規行為每天不斷地累積,香港人一直要求成立一個獨立的調查委員會。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拒絕這樣做,聲稱我們「現時已有完善的(監警會)機制,正是為此而設立的」。這個現有的監管機構——獨立警察投訴委員會,實際上完全由行政長官本人任命,沒有法律權力傳喚證人,也沒有強迫警方提供足夠的文件的權力,因此無法為這種情況伸張正義。
這場抗爭始於一個《逃犯條例》修訂法案。但在核心問題上,它始終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之間的根本性衝突:一方面是中國模式,它不尊重人權和法治,只需要人民的服從;另一個是一個多元城市,在其存在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享有這些自由,並對美國和其他西方社會所推崇的這些普世價值有著深刻的依戀。
不幸的是,隨著習近平獨裁政權的興起,「一國兩制」正在走向死亡。
香港代表著一種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東西。作為中西文化的十字路口,其一方面深深紮根於亞洲文化,並以其價值觀和法治,透明的制度以及信息和言論自由而聞名。我們所代表的是隨著民族發展而與普世價值接軌、每個獨立個體無論身在何地都受到保護的希望。
這些保護措施是為什麼超過1500家跨國公司選擇將其地區總部設在香港,而這些在港設立地區總部的公司最多來自美國。香港已成為全球互聯互通最具金融價值的貿易經濟體之一,通過金融和資訊、商品、思想、文化和人員流通,幫助各國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但是,這個體系現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像香港主要航空公司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這樣的公司已經屈服於政治壓力,由於他們的政治立場而解僱了數十名員工,其中一些僅僅是在Facebook的上寫了一言半語。
商界人士被迫做出政治決定。我們的地鐵公司由於中央媒體的壓力,故意在集會和遊行期間關閉車站,造成數百人被捕和不必要的傷害。
作為一名來自香港的歌手和活動家,我親身經歷了壓制。
自從2014年的「傘運」以來,我被共產黨政府列入黑名單。我的歌和我的名字都在中國互聯網上受到審查,我被黨國傳媒全面封殺。在中國政府的壓力下,贊助商紛紛退出,即使國際品牌也因為害怕與我聯繫而保持距離。在過去的五年裡,近期則更趨嚴重,中國試圖用他們的宣傳機器和抹黑運動使我沉默,他們甚至虛構一些完全是子虛烏有的消息。現在,我面臨來自共產黨政府,親北京支持者的威脅,並可能隨時被捕、被迫害。
我不僅在繼續在中國和香港的歌唱生涯中遇到了更多困難,而且自我審查現在已經蔓延到全球機構和城市。最近,由於「安全問題」,澳大利亞墨爾本國家勝利畫廊否決了中國藝術家巴丟草和我的合作活動場地。由於類似的原因,2019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同性戀自豪大遊行找一些無關痛癢的理由禁止香港活動家。來自香港、台灣和中國的名人都被迫選定政治立場,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他們對北京政府的一致「支持」,並可能因為保持沉默而受到譴責。即使是香港新的非官方「國歌」的詞曲作者,也選擇保持匿名,因為害怕未來的報復。
現在,香港人持續生活在恐懼中,不幸的是,我們失去了大部分的自由。對於一個以政治冷感而名聲遠播的城市來說,儘管有越來越多的無情鎮壓,年輕一代已經承擔起保護我們家園的角色,勇敢地站在腐敗的體制前。
他們喚醒了其他香港人,我們一起對我們的持續抗爭感到震驚。
對世界其它國家而言,美國往往是自由和民主的象徵。
美國人享有的自由是香港人長期以來所希望的。儘管我們的語言和文化不同,但我們的共同點是追求正義,自由和民主。
通過香港面對的挑戰,西方正在意識到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香港以多種方式(體制、社會、經濟、個人)與全球互聯,但中國正試圖孤立它以加強對其控制。如果香港淪陷,它很容易成為中國極權主義政權推動其海外規則和優先事項的跳板,利用其經濟實力使其他人符合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就像他們在過去22年中對香港做的一樣。如果美國及其盟友希望維持一個自由,開放和文明的世界,他們就應該對這發展感到害怕。
因此,我敦促美國國會支持香港,最重要的是,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不是呼籲「外國干涉」,也不是呼籲香港獨立。
這是對普世人權的呼籲。
這是對民主的呼籲。
這是對選擇自由的呼籲。
最後,容我引用你最鍾愛的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的一句話:「你通過各種經歷獲得力量、勇氣和信心,你真正停下來看著臉上的恐懼。你可以對自己說,『我經歷過這種恐怖。我可以接受下一個挑戰。』」
這是一場對我們都珍惜的普世價值的全球抗爭,香港處於這場抗爭的前沿。我們曾經害怕沉默會帶來什麼,此刻我們變得無所畏懼。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
---------------------------------------------------------------------------
📝《大紀元時報》18年來堅守香港核心價值,講真話,不過濾新聞。
💌 請在線訂閱大紀元:https://www.epochtimeshk.org
☎查詢:+852) 2770 5566
爆料WhatsApp:+852) 2770 8836
敦品中學社工 在 法務部矯正署臺中戒治所- 敦品中學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敦品中學 枕邊細語. 戴瑜and 26 others. 1.1K Views · 27 · 1 · 5. Related Pages.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Ironclad. ... <看更多>
敦品中學社工 在 新驛旅店休息ptt 的推薦與評價
本頁面疑似涵蓋不當內容,已由平台敦品中學辦理北區組訓250名矯正機關志工參與. ... 專家對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相關的議題討論和發表,互相激盪,增進社工專業的發展。 ... <看更多>
敦品中學社工 在 [新聞] 讓非行少年成為正式學生彰化少輔院改制- 看板ChangHua 的推薦與評價
讓非行少年成為正式學生 彰化少輔院改制勵志中學
〔記者陳冠備/彰化報導〕他們是學生不是受刑人!法務部因應「少年矯正學校設置及教
育實施通則」規定,將彰化少年輔育院將改制為「勵志中學」,提供260名收容少年,享
有國、高中教育受教的機會,成為真正的學生,法務部長蔡清祥今前往揭牌表示,改制少
年矯正機關使國內收容少年受教權益更受保障,非行少年更有機會洗心革面。
一般遭判處有期徒刑少年,皆收容於明陽中學(即高雄少監),其餘受感化教育處分少年
,分別收容於桃園、新竹、彰化少年輔育院,即非「受刑人」身分,而是學生,因此行政
院於1998年要求少年矯正機關改制,新竹少輔院首先改制誠正中學,2018年桃園、彰化少
輔院也改制為誠正中學桃園、彰化分校,今年8月兩分校再改制為獨立分校,分別命名「
敦品中學」與「勵志中學」。
蔡清祥今到勵志中學掛牌,並主持勵志中學新校長林家如和彰化少輔院院長楊益彰改制交
接儀式,現場並由獲得4次全國高中冠軍的勵志中學口琴隊,擔任中場表演。
這是歷史的一刻!蔡清祥表示,政府與國內人權團體長期關懷少年矯正教育,經過各方人
馬努力,甚至拋棄成見,終於讓彰化輔育院改制轉型勵志中學,讓矯正教育學校化,讓教
育部得以配合師資,這克服相當多困難,這一切得來不易。
蔡清祥說,有別於過去的少年矯正機構,勵志中學編制上特別納入教師、輔導教師、特教
教師、心理師及社會工作師等專業輔導人力,盼以多元專業力量來教導這些曾經偏差的同
學,改變心態和智慧,更正原來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走向光明的未來,也回歸正常的
生活。
口琴隊的小月表示,她剛到彰化少輔院時對世事充滿怨憤,可是經過2年教育式輔導,她
學會口琴、蕯克斯風等表演,覺得自己並不差,也在社工輔導下與家人修復關係,最重要
的是學習並沒停滯,她未來希望能考警察學校,並當上警察幫助迷途少年。
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3623996
希望這些同學進去之後,能更正原來錯誤,裡面有這麼多專業老師輔導,不要到了年紀越
大才在後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1.155.23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angHua/M.1627829317.A.30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