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媒體報導😍
小鵲兒跟大家一樣,敲碗期待全心投入的君的最新力作!
韋君!!加油!!
https://stars.udn.com/star/story/10091/5399249
#神將少女八家將
#台灣八家將
#宋江陣的文化傳承與創新
#2021年底推出
#每集節目60分鐘共有10集
#感謝噓星聞報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陳其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深入地方關心原民環境與發展,週日我至 #那瑪夏區 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祭儀場,以及當地基礎建設視察。高雄有非常瑰麗的多元文化,同時原住民也是土地的主人,因此一方面為大家加油打氣,二方面向地方請益,謙卑學習,致力推動 #原住民 文化傳承與創新。 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分別以歌聲、祈福儀式熱情歡...
文化傳承與創新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日前在粉絲團的「禁方言之亂」大勢大致底定,不過仍有不屈不撓的零星留言,主張「臺語之所以慢慢衰退,不是國民黨禁止的關係,是工商社會快速進步,臺語應付不了新名詞,所以才被華語取代。」
這則留言至今仍不屈不撓四處張貼,我回應如下,其實是自己也做個記錄,日後遇到這種留言我比較方便複製貼上。
--
有人說臺語之所以被華語取代,是因為臺語無法現代化、念出書面語,這是完全錯誤的論點。臺語曾經有過完全與書面語接軌、跟上現代化的時期。
外科醫學手術,這是一門現代科學的專業,然而在大約一百年前,臺灣就有全臺語書寫的外科手術專書《內外科看護學》,這樣難道還不夠書面化、現代化?
http://lgkkhanhouhak.blogspot.com/
社會評論是一種理性而洞見的文字,必須時時掌握時代脈動與前衛思潮,約一百年前就有臺灣歷史上第一本社論專書《十項管見》出版,全書數萬字以臺語寫成。可以證明臺語是可以搞定書面語、接受新名詞的工具。
http://ip194097.ntcu.edu.tw/nmtl/DADWT/thak.asp?id=314
甚至是文言文也可以掌握自如。
https://reurl.cc/9ZD2aY
https://reurl.cc/mqxEA1
本來臺語的發展可以像粵語在香港一樣,成為現代化的通用語言/文字,但是粵語至今仍可以,臺語卻有了斷層,這個斷層是怎麼來的?
不就是香港只有英國殖民,沒有國民黨殖民嗎?(97之後,中共也開始打壓粵語教育,現在港人也開始擔憂粵語的衰退了)
並非因為香港沒有戰爭或動亂所以粵語沒有斷絕,香港一樣打過抗日戰爭、一樣有日治時期,戰爭並不會讓語言滅絕;真正讓文化滅絕的原因,是政策下利用教育和媒體的洗腦。
香港在二戰結束之後,跟臺灣一樣脫離了日本統治,不同的是香港沒有經歷臺灣在國民黨統治下的這些語言限制:
戰後最初,陳儀政府以台灣人不懂國語國文為由,拒絕臺人擔任政府機關中上級職務的機會。因此省參議員郭國基要求政府要登用本省人材:「絕不容以台胞不解國語國文為理由,拒絕登用台省人,此種看法不僅無理由,且侮辱台胞無過於此。」
1953年臺灣省教育廳和新聞處以推行國語為由,禁止電影院設置台語通譯。省議員呂世明等人曾在省議會裡以缺乏通譯,觀眾無法了解劇情而請求解禁,但省府不同意。
1957年限制《教會公報》使用台語白話字。
1959年,教育部規定電影院放映國語片時不准加用台語通譯,違者將予糾正或勒令停業。
1963年行政院規定「播音語言應以國語為主」。教育部頒定〈廣播及電視無線電台節目輔導準則〉,第三條規定「廣播電視台對於國內的播音語言,以國語為主,方言節目不超過百分之五十。」
1963年7月22日教育廳頒布《台灣省公私立小學加強推行國語注意事項》,明訂推行國語成為校長考核教師年終考績之一,而學生說不說國語,也影響到其操行成績。
1966年台灣省政府《加強推行國語計畫》實施辦法第一條:「各級學校師生必須隨時隨地使用國語;學生違犯者依獎懲辦法處理。」成為處罰依據。
1972年,教育部文化局電視公函通知三台,並分送文工會、司法行政部與警總:台語節目每天每台不得超過一小時,且必須分二次播出,午後及晚間各播一次。晚間六點半到九點半這三小時內,台語節目限由一台播映。三台每天播唱台語歌曲不得超過兩首。
1973年,原本歸教育部文化局管理的電視節目改由行政院新聞局管理,將三台黃金時間輪播的台語連續劇,再緊縮為不准在晚間七點半後播出;甚至在國語節目中出現一句台語,也會被「糾正」。
1977年,行政院新聞局明定:「電台對國內廣播應用國語播音之比率,廣播電台不得少於55%;電視電台不得少於70%。使用方言播音應逐年減少。」
宋楚瑜於1979年至1987年期間,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及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時,進一步禁限台語歌及台語節目。1980年,他在立法院明確表示「今後各電視台台語節目將逐漸減少,到全部以國語播出為止。」
除了在教育、廣電、出版上做限制,國民黨治理期間,更將廣電作品中,明明是華語影劇,安插下女、流氓、乞丐的角色使用臺語,讓民眾從意識上認為講臺語沒水準,真正從本土語言裡下了毒。
用「錢」來比喻的話,臺語原本是全島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就像家財萬貫的富戶。後來來了一個政府,限制這戶人家花錢的場所(在教育、媒體、出版限制本土語言),更限制這戶人家的下一代學習怎麼賺錢(文化傳承與創新)。四十年後,政府說好啦解禁了,你們可以自由花錢賺錢了;初期還有很多錢可以揮霍(1980年代臺語依然是民間最大勢力),但是下一代已經失去賺錢的技能,只能坐吃山空。
因此根據研究者調查,曾有因為在校講臺語而被處罰經驗的人,多集中於1960年代後入學開始,與上述1960年代起明令加強華語推行教育、推行成果作為教職員考核或學生獎懲依據的記錄相符。1980年代解嚴後,臺語雖然是民間語言最大勢力,但從1960年代被禁止說臺語的小學生此時已成父母,幼時在思想被下的毒如今發酵,自己認為臺語是沒水準的,要講國語才有水準,於是開始有大量父母在彼此溝通時用臺語,轉頭對小孩講華語。因此在這時期的電視劇《星星知我心》曾安排一幕:小女生被送到鄉下給一對老夫婦撫養,小女生不會講臺語,老夫婦勉力學華語討她歡欣;豬哥亮在歌廳秀偶爾也會說出「咱愛有水準,講國語」的台詞;到90年代初,社會已經開始傳出「孫子聽不懂阿公阿媽講什麼」的災情。因此硬說解嚴之後臺語是最興盛的時期,當時臺語歌大流行,所以戒嚴根本沒有影響到本土語言,這講法是不通的。早在過去幾十年間,從教育、出版、廣電禁絕本土語,成功的在臺灣人意識裡下毒,造成語言斷層。
這就是為什麼粵語沒有斷層,而臺語在解嚴之後努力要把斷層合攏這麼辛苦的原因,因為不只要修補,還要解毒。否則無法自圓其說為何粵語可以現代化、貼近書面語,而在百年前一樣能現代化、貼近書面語的臺語如今卻不行,原因就是因為粵語沒有斷層,而臺語有斷層,這個斷層就是國民黨統治期間撕裂、下毒所致。
文化傳承與創新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作者粉絲頁: 小瑪王妃的世界視角 / Mary's World Vision
出版社粉絲頁: 八旗文化gūsa
(主持人全部節目,都整理在YouTube頻道)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文化傳承與創新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深入地方關心原民環境與發展,週日我至 #那瑪夏區 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祭儀場,以及當地基礎建設視察。高雄有非常瑰麗的多元文化,同時原住民也是土地的主人,因此一方面為大家加油打氣,二方面向地方請益,謙卑學習,致力推動 #原住民 文化傳承與創新。
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分別以歌聲、祈福儀式熱情歡迎,當地耆老也為我換上傳統背心服飾,同時也為高雄市政加油鼓舞。
這次來到原鄉,盼一次到位解決校園、祭儀場、道路、水土保持工程等問題;另也與當地青年對談,創業的部分,說明市府也提供五十萬元以下三年免利息的青創貸款,鼓勵青年返鄉就業,協助地方創生,如發展精緻農業、農業加值型服務或推展觀光等。
針對祭儀活動場地,做就要做好,所以我也強調安全性的重要,指示增建安全設施與護欄、著手景觀改善,以提供健全的祭場環境,保留珍貴傳統文化。
我也至那次蘭溪產業道路,視察修復工程與高134線道路狀況,允諾市府全力處理、加速修復,打造安全便捷的通行道路。
文化傳承與創新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來去馬來西亞:從鄭和、孫中山到《辣死你媽》,原來馬來西亞與台灣這麼近」介紹
訪問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在飽受打壓的國度,遠渡他鄉的華人如何在此建立家園?
從600年前華人的故事開始,重新認識馬來西亞!
由曾在馬來西亞擔任校長的台灣人帶路,
來到姓氏橋,喝上一碗肉骨茶,
看見華人從外來者到成為馬來西亞人的族群困境、文化傳承與創新之路。
馬來西亞,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熟悉從華人開始。根據統計,從馬來西亞來台灣念書的學生人數以每年1000人的人數成長。在2017年,留台的大馬學生人數突破17500人,僅次於港澳。事實上在過去50多年來,台灣是馬來西亞華人留學的重鎮。他們許許多多人從我們身邊走過,而我們熟悉的歌手,從梁靜茹到黃明志,都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華人。但大多數的台灣人仍不清楚馬來西亞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來到台灣?為什麼他們的中文說的這麼好、甚至說台語也能通?當我們開始問這些問題,就會發現華人或許是我們理解馬來西亞的最佳引路人。
▋華人在馬來西亞的故事,原來是這樣展開的……
•早在鄭和下西洋時,就帶去了第一批在馬六甲定居的華人。他們與當地人通婚生下的華人後代叫做「峇峇娘惹」。
•清末移民到馬來半島的華人很多淪為「豬仔」,也就是簽了賣身契的底層勞工。而肉骨茶,就是誕生於此時期、為華工補充勞動所需能量的原創料理。
•華人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大功臣。吉隆坡的葉亞來街、怡保的姚德勝街,都是為紀念對兩地開發有所貢獻的華人,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馬來西亞曾經是華僑的革命基地。今天位於檳城的裕榮莊,就是孫中山策劃黃花崗起義,獲得當地華僑響應且募得革命經費之地。
•馬來亞共產黨由華人為主要領導人,是最早開始追求馬來亞獨立建國的一批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的國家,其中華人占總人口的23%。儘管華人人數龐大,馬來西亞政府對他們並不友善,不補助華人自主開辦的中學,也不承認其學歷。
本書作者黃偉雯曾在2009年於砂拉越一所華文學校「西連民眾中學」擔任校長。她在本書深入淺出地爬梳馬來西亞從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西方殖民勢力的治理、日本占領時期,直至獨立建國後經歷政治波動、東馬與西馬的整合,再走向「一個馬來西亞」(1 Malaysia)的漫漫長路。
黃偉雯透過台灣人的身影,提供了一條清晰的路線,帶領讀者從歷史、華文教育、當代社會與宗教生活以及飲食文化,認識多元種族共生共存的馬來西亞。她講述最早移居馬來半島的華人的後代峇峇娘惹,在飲食與語言上融入中華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元素,也探討清末下南洋的新客,從事苦力工作、奠定了城市的經濟發展。她看見華僑自主成立社團組織、報刊及學校,以響應孫中山的革命事業,也直視反殖反帝的馬來亞共產黨對土地深層的愛以及這份愛所帶來的苦難。她亦洞悉,在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馬來人掌握政治主導權,使華人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遭受不平等待遇,但華文教育維繫了族群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除此之外,曾任校長的黃偉雯也在本書提供她對馬來西亞華人學生到台灣留學的風氣的觀察,思索台灣與馬來西亞之間的交流,並從在地的生活經驗出發,品味潛藏在撈生、茶粿與海南咖啡等特色美食之中的情感與生活況味。
過去種種不僅揭露身為移民的華人在異鄉落地生根的困境,也點出華人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原住民之間的文化角力。今天的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的生活相互影響、交融,密不可分,就像加入了一匙辣死你媽裡的參巴醬,逐漸融合成一味,卻滋味無窮。今天的大馬華人必須思索的是,當一名「馬來西亞人」究竟直指什麼樣的未來。
《來去馬來西亞》是一本獻給台灣讀者的馬來西亞史,試圖以台灣人熟悉的角度來探索這個國家的多元種族、殖民歷史與文化日常,向我們揭示馬來西亞華人的生存奮鬥、文化傳承與創新。馬來西亞華人的過去與現在提供了我們一個熟悉的切入點,重新理解這個亦遠亦近的東南亞國家。
作者簡介:黃偉雯
曾任高中歷史老師十餘年,2015年放棄教職後展開斜槓人生,目前的身分包含有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東協經營管理實驗場域顧問,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擁有英語領隊執照,同時於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攻讀博士。自上個世紀末起,開始了馬來西亞田野調查的學術研究,參訪馬來西亞無數次。在當地出版了一本研究論文、寫過《詩華日報》的美食專欄、辦過簽書會,並帶過華文交流參訪團。
偉雯最特別的是曾在馬來西亞砂拉越州西連民衆中學,擔任當地第一位台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多年來累積的人脈與情感,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自己的第二個家,希望可以帶著更多台灣人認識這個國度。
著有《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真實樣貌》、《個人旅行:吉隆坡》、《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等十餘本著作。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文化傳承與創新 在 噶瑪蘭文化傳承與創新公民論壇共識會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噶瑪蘭文化傳承與創新公民論壇共識會議is on Facebook. Joi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噶瑪蘭文化傳承與創新公民論壇共識會議and others you may know. ... <看更多>
文化傳承與創新 在 台灣北社2021年台灣文化日系列活動二文化論壇 ④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文化 論壇:多元 創新 台灣前行】時間:2021年10月16日(六) 上午9時至 ... 年台灣 文化 日系列活動二 文化 論壇─④〈論壇二〉多元 文化 的 傳承與創新 A.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