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山包海收數據,個資安全先做好
虹安今天在立法院教育與文化委員會指出,文化部明年度預算書裡的「#文化數據智能分析與決策輔助計畫」立下雄心壯志,將收集民眾參訪演藝廳、劇場、電影院、博物館、美術館、藝文特區等地方的觀賞行為資料,以及參訪民眾的消費數據。同時也計畫向電信業者購買去識別化的人流資料,建置藝文產業大數據資料庫,以打造全國藝文參與的大數據儀表板為目標。
虹安肯定文化部勇於嘗試運用大數據分析來調整政策的作法。但是「數據越多,責任越大」,強化資訊安全,尤其是民眾的個資保護,一定要擺在第一。
除了收集及購買資料外,文化部也將運用鑑價演算法對數位影音內容資產進行評價分析。虹安以民間AI新創業者研發KOL Radar網紅雷達為例,就是透過大數據技術,即時收集網路上龐大的公開社群資料,結合AI技術為品牌與企業客戶做精準的網紅推薦。文化部是要運用類似作法,對數位影音內容資產進行評價分析。但文化部並非營利事業,虹安為此特別質詢文化部,評價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沒想到負責答詢的文化部資訊處人員,對於虹安詢問數據收集覆蓋率的KPI、數位影音內容評價目的等問題答非所問。李永得部長只好趕緊回答,數位影音內容資產評價的結果,將僅做為文策院投融資的標準。李部長也承諾,虹安和民眾特別關切的個資保護問題,一定會做好資安工作及隱私權的保障。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