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rpool 利物浦】
我Blog剛剛刊登了一篇「英國遊記」的前言,
但正所謂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文章內容亦同樣。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2日發表新聞公佈,
把2004年以Liverpool - Maritime Mercantile City
(利物浦海上商城)之名而納入世界文化遺產,
正式從名單中除名。
原因正是利物浦港口區被過度商業化,
即使在2012年已被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即觀察新城市發展對古蹟完整性的影響,
然而當地政府及發展商還是決定不斷向
「遺產地及緩衝地區」進行發展,
終於在這天被除名了。
這是保育跟社區及城市發展的衝突,
如果大家有到過Liverpool,
都會發現由火車站Liverpool Lime Street,
到市中心區都很有「蕭條」的感覺,
街上Homeless的也有很多,
唯有在港口區會覺得更有活力...
(那唐人街更加是...)
詳細: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p=2804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古蹟—保育定「絕育」?三級古蹟芳園書室變死場 景賢里空置荒廢 活化計劃淪笑話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較早前指,不排除將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納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由非牟利團體承接管理,並將其改建及活化成有價值的文化地標。但計劃自2008年實施至今,卻曾鬧出古蹟復修後喪失歷史特色、無人承租長年棄置...
文化 保育 商業化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支持恢復原住民族領域主權佮傳統資源利用—#狩獵權】
#經原Po同意匿名轉文:
#原住民族傳統狩獵蘊藏著深厚的生態永續智慧,這是建立在原住民族對於獵場領域中野生動物生態深切的理解知識,狩獵獵人身心靈與族人與動物間之有機互為主體之共同體,在這關係上原住民族文化得到滋養、活化、成長存續,原住民族文化根植於土地-植物、動物、礦物各種資源,族群為求永續生存,其資源包括狩獵利用都是在永續前提下的活動,因此,狩獵就是保育,即是管理,即是永續。
然,國家否定領域主權在先,強迫剝奪土地領域,長期禁止動植物資源之利用,並 #施以殖民同化教育取代傳統族群永續生態智慧之傳承,進而以西方之漠視和排除原住民族人之生態智慧及其在山林的守護者、生態調解者的關鍵角色而以排除人之思維的純粹自然甚或單一物種保育之霸權論述主導生態保育,造成過度保護物種以致族群過剩反造成破壞生態平衡,保育者卻無以面對和作為。
如今不但喪失傳統領域獵場又難以學習傳統生態智慧,換來的可能是狩獵之商業化,獵物的商品化,獵具之現代化,當狩獵不再循傳統生態智慧方式與文化進行之時,嚴重的不是動物浩劫,而是原住民族群文化的已難生存與永續。
#恢復原住民族領域主權與傳統資源利用—狩獵權,並 #在教育體系中置入傳統原住民族生態智慧的教育內涵,甚至原住民族化台灣的生態保育知識與作為,才是 #長期振興恢復原住民族文化與維護山林動物生態平衡富裕的治本之道!
文化 保育 商業化 在 林暮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來自己也一直有思考生活,疫情開始以後就更加不能不思考如何生活了。
⠀⠀⠀⠀⠀⠀⠀⠀⠀
-關於工作-
以自己的學位與能力而言,基本上沒法想像社會上有何等工作能勝任。近幾年來所攢取的知識,大都是個人興趣,而且毫無商業意義。現今社會金錢掛帥,其實也是為生活所迫。畢竟活着就是要花錢。反過來說,如果活着不怎麼花錢,那就不用找尋過於商業化的工作。對於腦袋不太靈光的我,或者着手工作,練習一技之長,比起把知識灌進腦袋更重要。
⠀⠀⠀⠀⠀⠀⠀⠀⠀
-關於我城-
近日思考的方向不再是我城的實體存亡,更重要的是意念。記起 Ragnarok 電影裡的一句話——“Asgard is not a place, it’s a people.” 一個地方真正的滅亡,是共同的核心不再存在。文化、語言、歷史回憶,種種的現在與未來的交集。想到此,開始不得不佩服日本民族的排他性。或許對「外人(がいじん)」而言,它帶着負面色彩,但對本地人而言,只是一條分界線。
⠀⠀⠀⠀⠀⠀⠀⠀⠀
近日有人提起「粵文」的保育,令我記起上一學期教授問我們的問題——何謂語言/何謂方言?我的立場是——廣東話/香港語是一種獨特的語言。先說香港人的廣東話對各地廣東話不同,而且在實際使用上,香港廣東話佔最高使用率(包括日常使用、歌藝影視等),所以要說廣東話的發展主軸在香港也不為過。只是當中的節骨眼在於統一的問題,口說能否如實筆錄。比如口語:我喺香港人。「喺」與「係」相通,但如果要「言文一致」才能在語言學上站上更高席位,改革又能否真的成功也是一個問題。
⠀⠀⠀⠀⠀⠀⠀⠀⠀
說到底,正如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所有人將他完全拋諸腦後,忘記得一乾二淨。對我們來說,不論你是哪裡的人,你也要緊記你從哪裡來,也要讓自己自豪的語言和文化、沉重的歷史與真相,一代一代流傳。
⠀⠀⠀⠀⠀⠀⠀⠀⠀
我是 #香港人 ,你呢?
#林暮雪
文化 保育 商業化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古蹟—保育定「絕育」?三級古蹟芳園書室變死場 景賢里空置荒廢 活化計劃淪笑話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較早前指,不排除將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納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由非牟利團體承接管理,並將其改建及活化成有價值的文化地標。但計劃自2008年實施至今,卻曾鬧出古蹟復修後喪失歷史特色、無人承租長年棄置等爭議,令人擔憂一旦主教山配水庫以同樣方式保育,活化不成反加速「死亡」。
為釋除公眾對於政府古蹟活化項目過份商業化的疑慮,發展局於2008年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下稱活化計劃),開放部份政府歷史建築供非牟利團體沿社企形式申請租用,而團體則須說明如何活化再利用有關建築物、財務上何以達至自負盈虧,從而在發展和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活化計劃目前推出6期共24個活化項目(不包括重推項目),但當中卻有部份項目乏人問津長年空置,或者經營不善交還政府。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228/AHEU4AGVAZGJRP6PLBIBGDA5M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古蹟 #保育 #芳園書室 #景賢里 #主教山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0dqhOXnFu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