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講波蘭的故事
每次有國家送我們疫苗,
我肯定是要來介紹一下這個國家的吧。
但是之前都講歷史,有點落俗套了。
今天介紹波蘭,我們來看看它最近遇到什麼困難(好像算命老師)
#是波ㄆ蘭不是波ㄅ蘭
首先我們要先認知一件事,
波蘭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讓它注定成為各國爭搶重點。
波蘭的名字Poland源自斯拉夫語,意即「平原之地」,
正好顯示出波蘭無險可守、多次遭各國瓜分的悲痛歷史。
再加上處於夾在西歐大國和俄羅斯中間,
誰想越雷池一步,倒楣的總是波蘭。
.
二戰時期,希特勒就選擇波蘭為第一個入侵國。
當時蘇聯還擔心希特勒打過去,
就跟希特勒簽署《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雙方瓜分波蘭,波蘭成為第一個落入希特勒手中的領土。
即便到2021年,波蘭的重要性絲毫未減。
#以籃球場為例
如果我們說烏克蘭和俄羅斯的交界是籃下禁區,
那波蘭大概就是罰球線了。
川普當初宣布從德國撤軍,
其實就是將軍隊往東邊挪一點,移到波蘭,
為的就是就近觀察俄羅斯動態,協防西歐。
#天生反共
而波蘭本身也是討厭共產主義第一名的。
1989年蘇聯孱弱不堪,
波蘭成為前華沙公約組織成員國當中第一個擺脫共產黨統治的國家。
到現在,波蘭國內仍有著強烈「去共產化」的決心。
現在的執政黨甚至「除共」除得太激動,
2018年提出一套「司法改革」,
說因為現在60歲以上的法官通通在共產時代的法院工作過,
當時都和共產權貴有勾結,
所以政府必須要對最高法院進行「除垢」。
這條法律表面上反共產,
實際上是讓政治干預司法,
所以歐盟其實是很不滿波蘭這樣做的,還說要懲罰波蘭。
也因此,現在在波蘭國內「脫歐」的聲音也不小。
.
我們從上述這個極具爭議的司法改革就可以看出,
波蘭真的有夠討厭蘇聯和共產黨。
連帶的,波蘭也和現在的俄羅斯相當不愉快。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會派駐美軍在波蘭。
民氣可用,藉由波蘭人民的怒氣抵擋普丁的野心,
聽起來相當合理。
#小心白俄羅斯
講到俄羅斯帶給波蘭的威脅,就不能不提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是東歐國家裡頭,唯一會乖乖聽普丁話的國家。
尤其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Lukashenko)去年大選被說舞弊,
然後對示威的民眾施以暴力鎮壓後,
歐盟各國紛紛加強對白俄羅斯的制裁,盧卡申科就更不爽了。
他的不爽很明確,就是跑去找普丁哭,
哭說其他國家都欺負他,要普丁幫忙出一口氣。
普丁還真的出馬了。
大概從8月底開始,
白俄羅斯正式邀請俄羅斯防空飛彈部隊進駐,
駐紮地點就在波蘭和立陶宛邊境旁邊!
齁齁,白俄羅斯真的是不演了耶。
直接在北約國家旁邊安插俄羅斯部隊,
這不是挑釁,那什麼是挑釁。
.
但波蘭也不是省油的燈,別忘了它背後有美國當靠山。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說,
他們觀察到波蘭正在加速擴建基礎設施,
以便讓美國派更多軍人過去。
俄羅斯估計,美國駐波蘭軍力,
應該會從4,500人增加到2萬人。
.
看來兩邊都已經箭在弦上,蓄勢待發了。
.
#丟包難民是哪招
除了軍隊,白俄羅斯還使出另外一招:丟包難民。
自從塔利班佔領阿富汗,中東那邊就有一堆難民逃到白俄羅斯。
再加上敘利亞內戰和非洲渡海而來的難民們,
白俄羅斯收了一大堆人,把他們通通載上車,
載到與立陶宛、波蘭和拉脫維亞的邊界,
然後呢?
然後就把他們放在邊界上了!
哇,這是新招啊!
這三個國家瞬間湧進上千個難民,
造成邊境上一片混亂,國內也開始有非法移民衍伸的問題。
波蘭的邊境守衛說,
他看到白俄羅斯衛隊定期給這些難民帶來熱飯和飲料,
看起來就像是刻意要「栽培」他們闖關似的。
.
#原來是離間計
丟包難民不僅造成波蘭的邊境混亂,無暇防守,
更在國內掀起口水戰。
有些人說士兵沒有同理心,應該要讓這些難民進來討生活;
有些人罵批評者站在白俄羅斯那邊,居心叵測。
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帶來的威脅就已經夠頭痛了,
國內還有一群人吵得不可開交。
咦,怎麼有種既視感呢?
啊,原來世界各國都一個樣呢:)
以上就是波蘭國內外面對的問題。
他們在慷慨捐疫苗的同時,正面臨著俄羅斯的威脅,
以及國內疑歐挺歐的糾結。
再次感謝波蘭贈送我們40萬劑AZ疫苗,
希望波蘭東邊威脅盡快解除,國內也能夠越來越團結!
以後別再以為波蘭是華沙公約組織頭頭就以為它挺共,
人家現在可是反共反俄第一衝鋒呢!
---國際觀察曆---
這一張圖是國際觀察曆的波蘭頁上半部,是不是很讚
想看下半部?
觀迎趕緊來下單唷
https://bit.ly/3kevH87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Yoga Speaks for Itself,你有在練瑜伽嗎?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馬爾他的瑜珈療癒師:Sima。 Sima畢業於政大斯拉夫語學系,在獲得波蘭政府獎學金後,前往獲得波蘭羅茲大學社會學碩士。Sima曾經在波蘭盧布林大學漢學系擔任中文老師,2020年搬到了馬爾他,也持續活躍於瑜伽教學中...
斯拉夫語國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希臘國寶級作曲家、左翼政治家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Mikis Theodorakis)辭世,享耆壽96歲。他的配樂代表作包括《希臘左巴 Zorba The Greek》(1964)、《焦點新聞 Z》(1969)、《衝突 Serpico》(1973)等作。他以鼓舞希臘人推翻軍事暴政聞名,晚年也以反猶主張備受爭議。
.
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出生於愛琴海上的希俄斯島,他與兄長從小從母親身上學習希臘民間音樂,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作曲家,在17歲就辦了自己的音樂演奏會。在希臘被軸心國佔領時期,提歐朵拉吉斯加入了共產黨的ELAS部隊,與英國部隊一起對抗希臘右翼。從此之後,提歐朵拉吉斯與共產黨便結下不解之緣。
.
戰後,希臘陷入血腥內戰,由英國與美國支持的國民軍與共產黨激戰四年,期間提歐朵拉吉斯遭到逮捕與流放,甚至兩次遭遇活埋酷刑,染上肺結核。戰後,他得以在雅典安身,同時也在巴黎音樂學院進修,進一步學習創作交響樂和室內樂等各種曲風。他也嘗試為許多希臘共產詩人的詩句譜寫成曲。
.
在冷戰期間,提歐朵拉吉斯成為共產主義最堅定的支持者。1957年,他的鋼琴協奏曲曾在莫斯科音樂節獲得金獎。同年,他也為英國電影《Ill Met by Moonlight》(1957)譜曲,很快在歐洲樂壇站穩腳步。不過在1960年,他決定回到故鄉,提出了復興希臘音樂的概念,主張利用西方交響樂與傳統希臘樂器混合,創造出一個獨立的流派。
.
然而,1963年,希臘左翼政治家格里戈里斯.蘭布拉基斯(Grigoris Lambrakis)遭到暗殺,希臘政局陷入動盪,提歐朵拉吉斯開始涉入政治,成為左翼議員。但也在這一期間,他創作了生涯早期最重要的作品,即提名七項奧斯卡獎的《希臘左巴》,這部電影的旋律甚至從此成為描繪希臘的固定曲目。同一時期,他也創作了以描述納粹大屠殺的經典曲目《毛特豪森三部曲 Mauthausen Trilogy》。
.
美國樂評人約翰.克洛威爾(John Rockwell)曾歸納提歐朵拉吉斯的作品元素主要為三項,分別是激動人心的曲調、富有感染力的舞蹈節奏和希臘波左基琴所創造的異國色彩。
.
好景不長,軍事強人喬治斯.帕帕佐普洛斯(George Papadopoulos)在1967年發動政變,採取鐵腕統治,使得數以千計的反對派遭到監禁,提歐朵拉吉斯的作品被下令查禁,沒多久他本人也遭逮捕,被判處五個月監禁。
.
1968年出獄後,提歐朵拉吉斯與妻小被流放到伯羅奔尼撒的山中鄉村軟禁。期間,他依然持續工作,為科斯塔-加夫拉斯(Costa-Gavras)《焦點新聞》作曲,這部作品便是影射戈里斯.蘭布拉基斯遭暗殺案,對希臘軍政府多有批判。他在英國金像獎榮獲最佳電影音樂殊榮。
.
由於提歐朵拉吉斯在當時的希臘是家喻戶曉的音樂人,坊間一直流傳一個都市傳說/趣聞。內容是有個希臘人在路上聽到警察在哼提歐朵拉吉斯普寫的曲子,他走過去問警察:「你也懂提歐朵拉吉斯普?」結果警察依「收聽提歐朵拉吉斯普作品」之名將他逮捕。
.
在提歐朵拉吉斯被軟禁之時,全球作曲名家李奧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和導演亞瑟.米勒(Arthur Miller)都曾出聲呼籲希臘政府釋放帕帕佐普洛斯。直到1970年4月13日,他因罹患肺結核而獲准保外就醫,科斯塔-加夫拉斯等人親自迎接身體嬴弱的他。
.
不過三個月後,提歐朵拉吉斯已經能親自上陣指揮倫敦交響樂團。表演盛況空前,長時間的鼓掌與歡呼聲,使得他不由得出場謝幕高達五次。自此,他耗費四年期間在各地舉辦以推翻希臘軍政府為目標的籌資音樂會,在智利甚至受到聶魯達(Pablo Neruda)親自接見。政治領袖如南斯拉夫的狄托(Josip Broz Tito)和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都將之視為座上賓。
.
隨著帕帕佐普洛斯上校倒台,提歐朵拉吉斯得以在1974年凱旋歸國,所有的廣播節目都在播送他的作品。之後他持續從政,曾在1980年代起擔任過兩次議員,亦曾高居部長職。期間他一樣繼續創作,推出歌劇與芭蕾舞劇作品。1990年代從政壇退休後,他被任命為希臘國家廣播電台合唱團與管弦樂團的音樂總監,持續走上國際推廣希臘音樂。
.
但這不代表提歐朵拉吉斯從此便遠離政治,他依然積極向國際政治議題發表意見,包括反對北約介入科索沃、反對伊拉克戰爭等。在2003年,他更語出驚人地指出,這世界上一切災難都是猶太復國主義者造成,稱以色列是邪惡的根源(不過後來在言論掀波之後,他主動致歉)。
.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反美主義者之一,提歐朵拉吉斯在美國的形象也備受爭議,《紐約時報》為他寫的訃聞也刻意調侃他是一名「富有的共產黨人」。文中寫道他在巴黎、雅典和伯羅奔尼撒半島擁有房產,在資本主義大都會紐約、倫敦、柏林等地舉辦音樂會等等,更享有議員特權,暗示他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共產黨人。作者麥克法登(Robert D. McFadden)指出提歐朵拉吉斯從沒有為自己的表裡不一向世人致歉。
.
基於其樂壇成就,晚年的提歐朵拉吉斯載譽不斷,包括在2007年所榮獲的世界音樂獎終身成就獎殊榮。但他從未停歇創作,直到生前仍有負責配樂的電影作品尚在製作中。
.
2021年9月2日,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在雅典辭世。總理基里亞科斯.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即時宣布全國進入三日哀悼期。
.
.
(圖為米奇斯.提歐朵拉吉斯。)
#MikisTheodorakis
斯拉夫語國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開學時刻,
巫師地理想要推薦給學生、家長、老師
這一本新書:《#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
若是要說,培養國際觀,不僅是外語學習跟媒體文章,還是懂點國際情勢,有的時候是透過遊記的人生體悟,那些文化饗宴與交流的心境,更顯得珍貴,也拓展了一種視野。地理的一種視角吧!
旅行的風景,壯遊豐富了自己。
搭便車的勇氣,開啟了奇幻之旅。
讀萬卷書真的是行萬里路!
公路上奔馳著,從城市到城市,
穿越國界,每個地點都有著不凡的記憶
#中東路線:穿越以巴的耶路薩冷,鄰近約旦河,再到西奈半島,最後抵達開羅;#中亞路線:歐亞大陸的中央,中國與哈薩克地之間,綿延的山岳;#南美路線:彷彿是《摩托車日記》再現,熱帶到溫帶,繞行安地斯山脈的東與西。
#移動總是迷人
第31頁,「後來搭便車搭上癮之後回想,時刻表、地圖這些事物之所以讓我如此迷戀,或許是因為他們總能讓我在其中摹想移動,探索未知。」
易安,比起背包客,更加深入造訪每個旅程,搭便車的歷程,都是刻苦銘心!他從2014年到2018年,累積了高達三萬五千六百公里,非常不簡單!
易安,每一段地景描述,活生生跳入眼前的感受。
第87頁,「我們在國土狹長的智利一路向北奔,奔過了寒冷雪山,奔過了淒美的峽灣,奔過了荒蕪的沙漠,奔成了一堂五千公里的實境地理課。從南到北,我們跟著貨車背後載的貨物,逐一細數了智利那些跟氣候型態一樣多元的物產:酪農業、林業、礦業,以及走到哪裡都有的漁產、水果與葡萄酒。」
#複雜的國家
第133頁,「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後,共產陣營維持不到半世紀的烏托邦理想潰散一地,南斯拉夫聯邦的加盟國紛紛背離。作為南斯拉夫聯邦的核心國,塞爾維亞共和國無法忍受聯邦的分崩離析,決議向剛獨立出去的新國家們宣戰。」
易安的文筆易讀好懂,穿插了歷史脈絡或是地理概念,對於地理老師巫師在閱讀的時候,覺得許多概念得以連結,又有許多畫面跳出來,好像有種在現場,又有種地圖上游走的意味。
中東、中亞、南美的這些路線,填補了一些台灣民眾還沒有經常造訪的地點,透過易安搭便車的體悟,這些路途上的感受,很多聚落生活得以讓更多人知道,更能夠感受到真實,增進了我們在台灣,意會遠方不一樣的景色,特別是疫情當前無法出國,但是這些文本就可以和易安,一起搭便車的感受!
巫師會知道李易安,也是偶然在臉書滑一滑,看到這位端傳媒記者的臉書內容,不時分享對於國際時事的想法,也有一些不同見解,文字遣詞也與社會科學概念有所發想,覺得有得到啟發。雖然還沒有見過本人,但也已經被圈粉,很榮幸在今年這個夏天,接到聯經出版的邀請,推薦這位作家,這本好書。
邀請大家閱讀,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各界推薦
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何欣潔(《端傳媒》台灣組主編)
楊宗翰(「沙發客來上課」計畫發起人)
陳柔安(《我沒錢,所以邊畫畫邊旅行》作者)
李明璁(公視《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主持人)
巫師地理(高中地理老師)
畢恆達(台大城鄉所教授)
廖科溢(金鐘旅遊節目主持人)
──盛情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簡介
李易安
端傳媒記者,用移動做田野,以田野為生活,為田野而移動。怕鬼,但喜歡逛墓園;喜歡旅行,也喜歡紀錄,文章散見《端傳媒》、轉角國際、Matters;第13屆雲門舞集流浪者計畫獲選者,曾入圍亞洲出版協會(SOPA)卓越新聞獎。兼職翻譯,譯有《歐亞帝國的邊境:衝突、融合與崩潰,16-20世紀大國興亡的關鍵》、《啟蒙運動》等書。
《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是他出版的第一本個人著作。
你可以在以下平臺上找到他:
FACEBOOK
李易安
端傳媒
theinitium.com/author/cEoTwTZK
轉角國際
global.udn.com/author/articles/1020/1458/share/2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9085
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公路上3萬5千6百公里的追尋,在國與界之間探索世界(附贈限量便車明信片,3款隨機出貨)
斯拉夫語國家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Yoga Speaks for Itself,你有在練瑜伽嗎?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在馬爾他的瑜珈療癒師:Sima。
Sima畢業於政大斯拉夫語學系,在獲得波蘭政府獎學金後,前往獲得波蘭羅茲大學社會學碩士。Sima曾經在波蘭盧布林大學漢學系擔任中文老師,2020年搬到了馬爾他,也持續活躍於瑜伽教學中。Sima相信yoga is for everyone,瑜珈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一定會有不同層面和不同程度的幫助。是「走跳波蘭」粉專的共同創辦人,同時是Podcast「聊療瑜珈」的主持人。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週的離島人播客節目,
來聽聽Sima如何在波蘭工作、進行瑜伽教學的經歷。
0:00 Intro
3:48 斯拉夫文系畢業後,Sima決定離開台灣出去闖蕩的契機?
5:27 到波蘭攻讀社會學系、在當地漢學系教中文後,為什麼沒有持續在人文社會這條路上奮鬥,而選擇了瑜伽呢?
15:02 如何決定想練的瑜伽派系?
20:27 瑜珈療癒師在波蘭需要職業證照嗎?
23:16 在馬爾他當瑜伽療癒師跟其他國家有什麼不同嗎?
25:59 Sima對瑜伽療癒師的專業有什麼期待?
29:57 歐洲人與台灣人學瑜伽的動機有什麼異同嗎?
32:05 Sima做過最難的瑜伽動作是什麼?
36:49 開始經營聊療瑜珈的契機
42:12 是否有打算回台灣發展
-----
🎧離島人們的經驗交流播客平台
A podcast platform, shares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are offshore.
Facebook Group@離島人交流群
🏠 離島人Homepage | https://www.humansoffshore.com
🎬 Youtube | https://bit.ly/ho_youtube
🌹 Paypal小額贊助 | http://bit.ly/humansoffshore_paypal
-----
🎙Ep112- 瑜珈旅遊:Sima
#瑜珈 #馬爾他 #simayogatalk
🔗 https://simayogatalk.com/
🏆經歷
- 聊療瑜珈podcast 主持人
- ”走跳波蘭“共同創辦人
- 波蘭 瑜珈療癒師
- 波蘭 瑜珈老師
- 波蘭 盧布林大學漢學系中文老師
🎓 學歷
- 波蘭 羅茲大學社會學碩士
- 台灣 政大斯拉夫語學士
斯拉夫語國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世界白蘭地:歷史文化・原料製程・品飲評論」介紹
訪問作者:王鵬
內容簡介:
華人世界第一本世界白蘭地專書誕生!
作者從宏觀的角度,以精練的文字,清晰勾勒世界白蘭地的圖景,知識體系完整,兼及專業品飲評論與人文史地,把這個主題寫得妙趣橫生。
Introduction〈白蘭地的歷史,歷史上的白蘭地〉
展卷便先帶你一探白蘭地的歷史源頭與發展歷程,從烈酒的「史前時代」到「烈酒元年」,再到當今局勢,藉由社會人文、史地經濟、科學技術多條軸線,觀察不同時空的各式白蘭地,如何彼此影響互動,交織出白蘭地的圖景。
Part1〈何為白蘭地?為何白蘭地?〉
從更高的角度觀察,幫助你認清白蘭地在世界酒類體系裡的位置、意義與價值。並非所有以水果為原料製成的烈酒,都是白蘭地。你將驚嘆,不同類型與名稱,再加上不同國家、地區的不同版本,白蘭地的多樣面貌超乎想像。
Part2〈白蘭地原料.白蘭地製程〉
講述原料與製程等外在條件,如何影響白蘭地的類型劃分,並剖析不同類型白蘭地的特性,幫助建立完整而清晰的概念。我們將一起走進果園、蒸餾廠、酒庫,一窺製酒水果種類、品種與生產製程各環節,如何影響最終品質。
Part3〈白蘭地世界.世界白蘭地〉
王鵬帶你探訪世界白蘭地的故鄉,參透白蘭地世界的奧妙。從葡萄酒餾、葡萄渣餾,乃至果餾、混餾與水果白蘭地這幾條不同的軸線,穿梭世界白蘭地產區。你會發現,杯中風味與歷史人文緊密交織,讓人讀得津津有味!
Part4〈品味白蘭地.白蘭地品味〉
藉由豐富的品評與教學經驗,王鵬指出白蘭地品飲的獨特之處與學習過程的關鍵訣竅,深入解說品飲技巧、周邊相關實務、詞彙表達與鍛鍊方法,並分析白蘭地經典調酒配方,帶你發掘藏在酒譜背後,美味組合的設計法則。
作者簡介:王鵬 Paul Peng WANG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士與碩士畢業,國立中央大學法國語文碩士肄業,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院(l''IEP de Paris, Sciences Po)交換學生,獲有法國波爾多大學與國立葡萄種植暨釀造科學研究院(ISVV)葡萄酒品評能力文憑。專職酒類文化教育,尤其專注品飲研究與教育培訓,獨創後現代品飲學,通曉多種外語,活躍於國際舞台,酒類專業著作豐富,橫跨葡萄酒、啤酒等各式釀造酒與烈酒,是全球酒業罕見的全能型專家,專業資歷完整,在酒類文化與教育等方面,成就卓著。
法國食品協會合作講師、台灣侍酒師協會教育顧問、法國波爾多葡萄酒學院(CIVB)國際認證講師、美國BJCP啤酒評審、德國杜門斯學院認證啤酒侍酒師、法國干邑白蘭地公會(BNIC)國際認證講師、西班牙利奧哈葡萄酒公會(CR DOCa Rioja)國際認證講師、法國隆河葡萄酒公會(Inter Rhône)國際認證講師,蘇格蘭Springbank威士忌蒸餾廠實習結業,獲頒比利時啤酒釀造者協會榮譽騎士勳章(表揚事蹟:文化教育貢獻)。
王鵬常年受邀擔任國際酒類競賽評審,包括世界啤酒盃(World Beer Cup)、歐洲啤酒之星(European Beer Star)、布魯塞爾啤酒挑戰賽(Brussels Beer Challenge)、日本國際啤酒大賽(International Beer Competition)、布魯塞爾世界酒類競賽-烈酒評選(Spirits Selection by 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以及布魯塞爾世界葡萄酒競賽(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受邀擔任評審的其他區域型賽事,則包括波爾多中級酒莊盃、智利葡萄酒年度大獎、台灣自釀啤酒大賽、南台灣自釀啤酒大賽、美國印第安那州釀造盃、美國加州洛杉磯國際商業釀造大賽。
王鵬曾任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兼任講師、啤酒廠品飲與釀造顧問、酒商合作講師。近年來擔任布魯塞爾世界酒類競賽《烈酒風味評判準則》編纂計畫總召集人、主筆兼主編。歷年重要著作有學術論文〈法語葡萄酒結構語彙的漢譯〉(2009)、啤酒專書《世界啤酒品飲大全》(2015)、《比利時啤酒:品飲與風味指南》(2008)、烈酒專書《蘇格蘭威士忌:品飲與風味指南》(2018);譯作包括2010年出版的品飲專著《葡萄酒的風味》("Le Goût du vin")與紀錄片《葡萄酒世界》("Mondovino")。《世界白蘭地:歷史文化・原料製程・品飲評論》是王鵬的第二本烈酒專書。
斯拉夫語國家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瓦解,素來關係較為密切的捷克與斯洛伐克於1918年10月28日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1948年2月,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開始一黨執政。1968年發生要求民主變革的布拉格之春,但最後在蘇聯軍事干預下失敗。直至1989年11月,捷最終實現民主變革—天鵝絨革命,開始實行多黨議會民主制。1993年1月1日捷克與斯洛伐克解體成為兩個獨立國家,獨立後沿用10月28日作為國慶日。同年1月19日,成為聯合國成員國。捷克1999年加入北約,2004年5月1日加入歐盟成為正式會員國,在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布拉格城堡(Prague Castle),位於捷克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是捷克的要塞,在西元第九世紀時布拉格的王子首先在伏爾塔瓦﹝Vltava﹞的山上蓋了一座城堡,此後他便在此開始統治他的捷克人民和土地,一直是布拉格王室的所在地。這裏有羅馬式、哥特式、巴羅克式、文藝復興式等各個歷史時代風格的建築。西班牙大廳是總統舉行授勳儀式和國宴的場所,弗拉迪斯拉夫大廳是總統舉行就職典禮等大型政治活動的地方。1992年,布拉格城堡被選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目錄。聖維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有許多經典建築特色,例如大門上的拱柱和飛扶壁,都裝飾的相當華麗。除了豐富的建築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後長眠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