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xhVXHaY5ko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新世界發展股價」的推薦目錄:
新世界發展股價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地產 Deep State 之謎 | 盧斯達 | 立場新聞】
《路透社》消息指,北京當局「於閉門會議要求香港地產大亨守規矩,應運用資源和影響力維護國家利益,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此一重量消息,旋即引發地產公司股價急挫,從恆地、新世界、新地到長實都錄得整體股價一成左右跌幅。《香港 01》也在今天(21 日)表示,該社獲悉香港一個「首富級家族」早前邀請國安公署要員到家中舉辦宴會,並邀請家中所有重要成員出席。消息指,宴方在席間表示「家族於反修例暴動期間的一些言論,並非同情黑暴,希望不要持續有所誤會。」消息甚至提到,「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的說法早於 2018 年經已出現。
林鄭被問到有關消息之後,也只好用官腔打發過去:她「無法證實相關傳聞,但感覺地產商今日較願意配合政府政策以解決房屋問題」。反正對高於自己層級的資訊,不承認不否認還是較好的做法。林鄭在中秋節早上在記者會的原話為:
//……事實上呢幾年呢,你問我自己嘅親身體會,因為我都當過發展局局長,都同所謂地產商打過交道,我覺得今日呢其實佢地係好願意係配合我地特區政府嘅政策……//
所以她也在回答中間接表達了:話題圍繞「地產商」而不是一般商界,而地產商今日比較主動支持政府,你就會聯想到以前地產商可能「不太主動」支持政府。
上述兩個非官方消息令人想到 2018 年的香港,似乎是「毫不重要的一年」,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當年表面上風平浪靜。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旺角事件之後,社會「恢復平靜」,民主派大黨搞活動,也基於工作關係而宴請特首林鄭,後者也基於禮節而出席,還捐了 3 萬元。暴動青年被判入獄仍有「判刑合適」之說;「罪犯」逃亡也會被社會賢達公開勸告回港面對……一切似乎都很正常。然而從歷史時序的維度去看,19 年的事情必然部份肇發於看似安定的那一年。
2019 年一些人已經在討論「香港問題」的成因。對很多人來說,最初和現在的解釋一脈相承:暴亂是由外國勢力煽動資助的,激化了長期樸素追求民主自由的香港人,由守法的順民慢慢變為不守法的刁民。19 年的一切也是一個「青年問題」,是青年無法上流和置業而引發的社會騷亂。對愛好研究問題的人,這些解釋似乎說服力不足。因為很多參與者都不是青年人,早在更之前的事件,已經有中老年人在前線被捕。很多人也是有資產的,而不是手停口停的貧困人士。
然而人數較少的決策層要鉅細無遺理解中國境內的所有事情,本身就不可能,只好依靠「事件定性」,為之後的研究和跟進提供輪廓。事件定性之後,地方和前線的研究和跟進就會圍繞外國勢力資金流、地產問題、青年出路等等,至少表面上得如此。「社會事件」發生後,商界巨賈經過一輪醞釀,也紛紛在報章上表態反對暴亂。我們一直以為這些表態,是為了應對 19 年突如其來的種種事件。但「香港商界影響中央治港政策」的現象或觀察,應該不是香港特區近期的新聞,而是要追溯到英治前朝,那可能是一個起源傳承自 1840 年的「香港 Deep State」俱樂部。因而有「香港真正的統治階層不在政府而在馬會」的講法。
所以據說香港的地產問題是歷史問題,不是一兩屆政府可以解決。在有關消息流傳之前,我們由自己角度觀察一切,會覺得 19 年帶來了清算香港「利益固化」現狀的空隙。然而有關戰略卻可能是長期的。據《路透》和《01》的北京消息,這一切在 18 年已經正式提出,並不是 19 年。而且你再推遠一點,2014《一國兩制白皮書》已經提出了很多類似思路。
所以回到最切身的問題,很多經歷過 19 年之後洗禮的香港人,都會覺得/知覺自己好慘。表面上展露歡顏的人,也是有苦自己知,但其實最終人們會發現,所有人都要面對「改變」的。現在股民都會受影響。反對派就不用說了,這是香港人逃避了一兩個世紀最終還要首次面對的事情。在這個重置程序中,每一個政治光譜、社會階層、年齡層都鑲嵌了新的義務和守則。守則理論上是一樣的,但下降到現實時都有不同的則重點。創作人面對的是資金和創作的線,學者面對的是要不研究某些問題,地產商面對的是賺錢之外的「社會責任」,建制派要面對全新的選舉和競爭……甚至「藍絲民眾」內心都有莫名其妙的怨氣。
我甚至會認真聽一些藍絲頻道,他們描述的世界仍然充滿危機,雖然表面上的暴徒已經被鎮壓,但很多人的意識已經被污染,例如移民就被形容為扔下父母沒有孝心,因而很多黃絲移民,因而黃絲都沒有孝心,因而黃絲根本沒有道德,被黃絲佔據的香港也沒有希望。當然藍絲網絡只是在重演早期反對派動員政治中的「激語主義」,盡量聳動地描述出一個即將毀滅的世界,而「正義」一方永遠是弱勢,令人很焦慮。
所以有些藍絲也會覺得自己弱勢,他們覺得黃絲影響力無處不在。始終人如果沒有敵人的話會相當寂寞。由於每個階層或取向要面對的新世界也不一樣(移民的香港人也要面對適應 literally 的新世界),使得後重置的社會也進入了原子化的前夜。也許在一段長時間的各散東西之中,廣義的光譜不同的香港人,也只能以 2019 年來作歷史的相認。即使是一方支持一方反對,起碼是在說同一件事,我懷疑這樣的共同點將越來越珍希。
這當然是在一個大破大立時代下人人皆要承擔的轉變,經那一兩年的濃縮蒸製,我們之間的其他連繫變得薄弱和平面。要證明外國聯繫也是在否證「存在民間自發」那一點,但不代表不防範民間一旦自發時會動用的網絡和資源。先不說「商界」在 19 年對《逃犯條例》的態度,也不說地產問題形成的民怨是否香港政治問題的動力之一……「民企」和「人民」走得太近,如何?
雖然兩次重大歷史分水嶺的背景其實相距極遠,但「六七暴動」之後,英政府快速推出了大量公屋,很多人和家庭受惠至今。據房屋署網站一篇名為〈公屋發展歷程〉的文件,香港公屋政策從 1967 至 1977 這十年間的重大內容是:
//1971 華富邨落成,是首個規劃成自足社區的公共屋邨,設有商場、學校、巴士總站,以及其他社區配套設施。
1972 政府宣布「十年建屋計劃」,在 1973 至 1982 年間,為 180 萬人提供有獨立設施的居所。
1973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1976 政府決定推行「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計劃),協助中低收入家庭和公共租住房屋(公屋)租戶成為業主。//
甚至有說之後興建的籃球場、遊樂場,都有著「讓殖民地青年發泄多餘精力」的用心。用這個角度來說,當年很多人沒參與暴動,但在之後都獲得了好處:一個較有「住屋正義」意識的社會。現在就是一個「搵地方起籃球場」的過程。當年港英成功將反殖政治鬥爭吸納進房屋政策之中,成果有目共睹,培養了一整個靠攏英國的世代。現在中國人能不能呢?這是中西之間廣義隔空比拼的一個中層項目。至於高層項目是「核心文明對周邊地帶持續郡縣化」此一歷史傳統,更是一個出於潛意識的不必回答題,20 世紀之後的傳統認為,「做不做」的問題已經由前人答了,現在的問題僅是「如何做」的問題。當然,他們也知道自己必須首先通過「起籃球場」的考驗。
新世界發展股價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全世界都在搶 #mRNA疫苗 時,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可以投資這些藥廠?
沒錯!我問的就是:
「你有沒有想過可以 #買BNT或莫德納的股票?」
最近我在研究新的ETF #富邦基因免疫生技ETF。它的投資組合目前大致如下:
▪️疫苗概念股約佔40.5%
▪️癌症治療約佔29%
▪️基因醫療約佔21%
▪️分析檢測約佔6%
▪️藥物開發約佔3.5%
(包括BNT/MODERNA這些疫苗概念股自然是當紅!但另外六成與免疫基因癌症治療相關的配置,其實更加吸引我。)
先說!在我們家,投資向來是老公說了算。但去年有一檔ETF我覺得可以買、他不置可否,被我唸到現在,就是00692。(當時我就跟大家分享這檔很不錯,我想投資。寫的當下才26,現在已經超過36🥲…我家財務大臣當時沒點頭,後來在32時才叫我進場…😩)
因此上週當我跟他說:「這檔富邦即將推出的基因免疫生技ETF,我覺得比00692更讓我期待!」他雖然又呈現『嗯哼』的表情,但還是認真聽我說完,最後說ok你要買就買😂。因為這個組合是所有投資標的裡,我難得有興趣也算夠瞭解的 #醫療生技產業。
很多人都覺得投資生技類股不切實際,只是買夢想。但如果你進一步去了解國外的生技產業,就不會這麼想。我過去長年跑醫藥,至今仍與許多醫師跟各大國際藥廠都熟識,經年累月聽下來,很早就知道未來醫藥生技會往哪裡發展。
首先以短期來看,疫苗還是不會退燒:
《#疫苗概念股》
到今年9月中,全球施打新冠疫苗劑數超過56億,這兩天幾個重要國際新聞,都在告訴大家接下來疫苗生產速度會拼命增加:
✔️國際製藥生產聯盟強調今年年底前疫苗生產數量將達120億劑,而2022年中將達240億劑!力求讓貧窮國家也能打至少一劑疫苗。
✔️美國要開打第三劑、以色列準備追加第四劑。
✔️莫德納宣布正在研發 #新冠肺炎與流感結合的二合一疫苗。也就是未來一年只要打一劑,就可以預防兩種傳染病(這消息一出Moderna股價立刻大漲6%😂)
以上這些訊息都顯示:疫苗類股短期內不會退燒。而且mRNA技術不僅用在新冠疫苗製造,也會用於其他疫苗開發及其他面向。簡單的說:這就像特斯拉之於電動車市場,mRNA也將興起一波疫苗市場革命。後續仍大有可期!
《#癌症免疫治療》
這點相信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未來癌症醫療絕對是醫藥生技業的主流(其實現在就是)。全球癌症時鐘每年都在快轉,未來得到癌症的人口將是現在的1.6倍。身為醫藥產業龍頭的美國總統拜登,因為長子死於癌症,也喊話要延續歐巴馬抗癌政策,成為 #終結癌症的總統!
近三年來我平均每個月都會訪問兩位以上的醫師,不論哪一科都會聊到癌症話題。大家都在期待有更新更有效的方式、來對抗癌症,通常 #最被期待的都是基因免疫療法。然而現在已被應用在癌症治療上的仍為數不多,代表還有非常大的研發空間。
但這勢必是未來癌症治療的主流!2018諾貝爾生物醫學獎,就是由發現利用免疫調節,能有效對抗癌細胞的兩位美國及日本教授共同獲得。他們在獲獎時也表示:
「癌症免疫醫療將會是繼外科、化療、放射線後,第四個癌症主要療法。」
《#基因檢測與分析》
包括 #基因編輯 與 #基因檢測分析,都是現在進行式,並有機會成為改變人類醫療的重大里程碑!(這真的不只是蜘蛛人的電影情節😂)像是透過基因編輯產生抗愛滋病胚胎、2020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基因編輯技術⋯乃至於軟銀、ARK先後投資基因醫療,在在顯示這是值得關注的項目。
前陣子我專訪AI趨勢專家李開復,他坦言自己投資了一個基因分析公司:結合AI與基因分析,能夠精準給予每個人客製化的健康資訊需求。而他的最新力作『AI 2041: 遇見10個未來新世界』裡,第四個故事就是在講數位醫療與人工智慧的融合。#精準醫療絕對是未來的重點!而關鍵就在基因分析。
《結論》
總上所述,我覺得能同時囊括這些領域的ETF,真的太值得關注了!
其實不敢投資生技類股最大的原因都是:不了解、不知道怎麼選。所以這檔運用大數據、來挑選以上各類生技醫療產業績優股的做法,對於不了解生技領域的投資者,其實是最好的!尤其像我這樣的人:沒時間或懶得去看個股😂,ETF真的是個好選擇。
(若觀察這檔ETF組合,在過去三段不同時間內的績效表現:會發現它在疫情前就打敗Nasdaq-100,疫情後與Nasdaq-100幾乎相同。)
PS. 我有特別去了解它的操作:
▪️投資組合為五十個公司,每個權重上限4%,可避免單一個股大起大落過於影響整體表現。
▪️指數過去平均波動度與費城半導體指數相近。
▪️每年六月會調整權重比,十二月調整成分股。
這檔ETF預計9/15開始募集,十月初掛牌上市,我強烈建議想跟上這波疫苗概念股、及放眼未來基因免疫癌症醫療相關議題的人,可以注意一下。(有關這檔ETF的相關資訊,以及剛剛提到的產業新聞,我放留言處,大家可以參考參考喔😁!)
Ps. 彤姐真的不是只會叫你們花錢⋯也會分享賺錢撇步啦!😂
新世界發展股價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xhVXHaY5ko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疫苗研發競賽如火如荼,多國爭相與疫苗製造商簽訂預購協議,甚至資助研發,港府亦表示將採取雙管齊下採購策略,包括參與國際疫苗聯盟,以及直接聯絡各地疫苗商採購。科學家能否研發出高效疫苗,乃是未知之數,疫苗採購必須漁翁撒網,不能只押重注於某一兩種疫苗。疫苗民族主義、國際政治操作、富國優先利己,全都有可能影響日後疫苗供應,國際疫苗聯盟希望,全球不論富貧明年底前都有疫苗可用,可是富國未有積極響應出資,有可能令計劃成效大打折扣。坐待疫苗面世,不確定因素太多,刻下香港首務仍是建立起一套高效控疫系統,讓疫下經濟民生盡量持續復常,疫苗作為長遠輔助工具,如何引入應以科學為本,避免政治化。中美歐俄爭相研發疫苗,大國競賽愈演愈烈,俄國率先註冊全球首款新冠肺炎疫苗,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斷向食物及藥品管理局(FDA)施壓,指控有人「蓄意拖慢」疫苗審批進度,《金融時報》更透露,特朗普政府放眼大選,考慮不等臨牀實驗結果,強行在大選前授權英國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藥廠研製的疫苗,在美國全面使用。
蘋果頭條
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今日在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Charlotte)登場,總統特朗普正式獲得提名競逐連任,他周一現身會場,豪言共和黨只有在「選舉被操縱的情況下才會輸」,指民主黨企圖利用選民對武漢肺炎疫情的關注而「偷雞」。他重申郵寄投票有舞弊風險,說選民懂得在安全情況下親身到票站投票。他周四晚會在白宮南草坪發表接受提名演說。特朗普競選團隊周日在官方網站公佈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綱,內容涉及就業及應對武漢肺炎疫情等不同領域,其中更有獨立章節提及中國問題,排在十大重點施政領域的第3位,強調要結束美國對中國的依賴。特朗普第二任期的政綱標題是「為你而戰!」(Fighting For You),分為十大項,包括就業、消除武漢肺炎、科技創新、保護警隊、教育及健康等議題,其中與中國有關的議題亦獨立一項。
東方正論
百無一用是廢官,因為防疫出現漏洞,爆發第三波新冠肺炎疫情,令到本來已經放寬的社交距離政策又要突然收緊,二人以上禁聚令及晚市禁堂食措施一再延長,已經實行超過一個月,原定今日屆滿,據消息指政府考慮再延長禁令,待完成為期兩周的全民檢測後,才會考慮放寬禁聚令及禁堂食令。抗疫刻不容緩,禁聚令等相關措施雖然惹來爭議,但似乎能收一定效用,昨日新增九宗確診個案,為第三波疫情爆發以來,首次回落至單位數字。抗疫還未成功,當然還需努力,全民檢測將於下月一日開始,初步預計為期七日,再按進度延期不多於七日,即是希望十四日完成計劃。若消息屬實,食肆最少等到九月中才能恢復晚市。
星島社論
屹立北角逾六十載的北角皇都戲院大廈,兩年前獲新世界申請強拍,最新土地審裁處昨批出強拍令,底價逾四十七億元,創歷來金額最大的強拍底價紀錄;目前已集齊約百分之九十八業權,餘下五個單位並未收購,部分屬失蹤小業主或未能聯絡上。新世界表示,積極考量如何保存前皇都戲院的精髓,期望在統一業權及詳細勘察建築物的結構後,積極探討保育戲院相關部分的可行性和方案。據了解,該公司有意將項目打造為北角地標。該廈屬一級歷史建築物保育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惟最新土地審裁處昨以底價為四十七億七千六百萬元批出強拍令,創下歷來強拍底價最多紀錄,對比兩年前申請時估值逾三十一億元,高出約五成三;而對上一個最高估值強拍項目為西半山美麗臺,二〇一四年申請強拍時估值達近三十億元。
經濟社評
深圳創業板改革後,首批上市股份昨日掛牌,悉數上升,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聲言,深交所要成為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交易所。面對波譎雲詭的中美關係,深圳及上海急速改善資本市場營運,香港金融市場要再顯神通,政府與港交所須鞏固優勢、反思不足,理順與內地城市的競合關係,促進大灣區和國家整體發展。深創板首批共18家註冊制上市企業共集資200億元人民幣,昨天全數高於招股價收市,康泰醫學一度攀升29.3倍,最終升10.6倍,對亟欲在美國退市、尋求回歸A股的紅籌,有意套現的創投基金都是好消息。新經濟前年已貢獻內地GDP的16.1%,今後將是內循環經濟的火車頭,中央明顯致力發展直接融資,扶持各式科企。據劉鶴解釋,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可為下一步中小板和主板註冊制改革奠定基礎,希望創業板與其他板塊各有側重、相互補充,形成多層次市場體系。
新世界發展股價 在 RagaFinance財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新世界發展股價 在 周大福企業將會強制要收購餘下新創建股份 的推薦與評價
新世界發展 (0017)及新創建(0659)公布,由大股東鄭家純家族私人持有的周大福企業擬耗資最多355億全購新世界發展旗下的新創建,每股作價9.15元,較停牌前股價7.99元 ... ... <看更多>
新世界發展股價 在 新世界發展(0017.HK) 股價、新聞、報價和過往記錄 - 老闆我要印 的推薦與評價
HK) 股價、新聞、報價和過往記錄. 0017.HK-新世界發展;每股盈利(最近12個月),0.500;業績公佈日,2023年3月07日;遠期股息及收益率,2.06(9.65%);除息日,2022年11月24日;1 ... ... <看更多>
新世界發展股價 在 【港股投資賺錢2023】香港地產股中的黑馬‼️新世界發展有”分 ... 的推薦與評價
新世界發展 # 新世界發展 投資者關係# 新世界發展 分析 了解更多美股24小時 ... 匯豐銀行 股價 強勢回歸❓股息增加會成為是高息股嗎❓#匯豐#金融股#銀行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