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一篇文章很長很長,但我很希望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幫我閱讀到最後。多謝。
.
.
《正題》2011年3月11日,我認識了臺灣,2021年,很意外地我人正在臺灣。
今年的某一天,我收到了一封簡訊通知:
「三月在華山1914有紀念展覽開幕及記者會。請問,作為日本的青年代表,能給我們一句話嗎?我們還想介紹一下以地震為契機,連接今後臺日的年輕人們的聲音。」
不確定以我的年紀是否還算是青年,不過我很開心收到了這個邀請,同時帶點擔心,但這機會正是我來臺灣後想達成的目標之一,可以自己用華語和臺灣人說謝謝。
在記者會前幾天,我自己唸著稿就哭了。(弱)
現在回想,2016年的夏天,從一開始什麼事都無法自己獨自完成,到現在住滿臺灣五年,這期間不管我身在哪裡、做什麼事情,我的身邊都有臺灣朋友在,並且受到他們的幫助。
親日?熱情?人情味?最美的風景是人?
其實,我在表達對於臺灣人的看法上,不太喜歡用這些詞彙。
嗯...也不是不喜歡(華語很難),我想說的是,我覺得「臺灣人」,不是這麼簡單就能清楚解釋的。但也有可能是小林想太多。
我認為這個國家的人,不是為了回報而幫助別人,而是與身俱有幫助別人的國民性。所以,我已經放棄了和臺灣人說謝謝了(?),而是用自己實質的行動來表達心意。有時寫日記、有時拍攝風起的島國。像是這國家的風土民情一樣,都是島島阿來。
回到記者會,我認真思考後發現,我想要傳達的東西其實很簡單,就是幸運。很幸運日本的旁邊有臺灣。
正是因為大地震和朋友的離去,將我和臺灣之間串起了橋樑。所以除了臺灣之外,我還想感謝現有的生命,爸爸媽媽,姐姐,P醬(之前養的小鳥。)
還有到現在跟我有緣份的人們,讀著這篇文章的你/妳。
我的人生就是個連結。
人雖然只有一副小小的身體,但是我們能做的事情還是不少,能夠將人、將世界連結在一起,這就是我的人生、我的夢想。
謝謝臺灣。
.
.
最後,我想介紹兩個臺日の地方。
(1)「來自日本東北的問候,傳達許許多多的感謝與愛」特展
從3月3日(三)到4月2日(伍)從東北各地收集到的1209張,在捷運中山站「謝謝台灣!我愛台灣!期待再次相見」為題的大型海報看板展示中,ps最後一張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2)「311十周年 東北友情」特展
這不是快樂、藝術型的活動,但可以看到東北不同的風景及故事。我很希望大家如果有時間,可以前往參觀東北的10年與東北的回憶。
◆ 日台友情Always Here
日期:3月10日(三)~3月21日(日)
平日:11時00~18時00 /週末10時30~18時30
地點:華山1914文化創意園區-中7B館
祝你幸運!
.
.
《日台友情Always Here活動 - 記者會》2021.03.10
主: 日本青年代表小林先生您好,很高興今天邀請你來跟我們分享,就我所知您其實不是日本東北地區的居民,當時是如何知道關於台灣前往東北震災的相關資訊呢?
小林: 「當時3/11大地震,我透過電視報導看到有很多的台灣人,不管年紀大小都在捐款,當時想說,怎麼會有外國的朋友們這麼努力在為日本努力,我覺得很感動。
發生大地震之後,天天在電視上看到悲傷的畫面,我記得當時臺灣人的幫助和募金活動,是唯一能讓我覺得安心的事情。可能有些臺灣人會覺得「為什麼過了10年的事情一直反覆說」,但正是因為你們的行動,讓日本人的心中有所觸動,給予我們鼓勵,不知不覺間你們變成了我們的恩人。」
主: 另外也想問您的是,有聽聞您是因為被當年臺灣對日本的救災行動感動而決定前來臺灣,家人也是相當大力支持您,方便請您分享一下這個故事嗎?
小林: 「是的,老實說我決定來臺灣時父母很擔心。因為2016年來臺灣時我完全不會中文,但後來爸爸媽媽透過網路看到我的臺灣生活、和臺灣人的互動等,才越來越放心。
2019年的夏天,家人終於來到臺灣,我帶他們去花蓮、介紹臺灣的風景及朋友,在回國時他們和我說「你先不用回日本,為了這個國家,以你能做得到的事情、繼續努力。」
在未來,住在島國的我們,臺灣與日本可能還會遇到各種大自然的災害,但希望能永遠互相幫忙。多謝臺灣!」
.
.
感謝・日台友情Always Here活動 - 記者會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代表 泉 裕泰
長官外交部部長 吳釗燮
文化部政務次長 蕭宗煌
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 邱義仁
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 江春男
當年311前往第一線救援的台灣搜救隊的隊員們
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大隊勤務中心 劉奎佑主任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五大隊頂埔分隊 陳世豊小隊長
內政部消防署北部分隊 陳文祥隊員
第五屆[謝謝台灣] 實行委員會的岸直美 (KISHI Naomi)副會長
以及第十屆的佐々木 咲(SASAKI Saki)會長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校對:林嘉慶
攝影:周楷勳
華語發音老師:David, Dem, 柚子
皆様、本当に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日籍攝影作家 小林賢伍
備忘錄:
那個紀念章主要希望頒發給對於日台友好有所貢獻的台灣人及日本人,徽章上的設計是由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的職員們及代表一起發想的,正面是粉色的櫻花搭配富士山及海浪等日式元素,背面則以日本的國鳥雉鳥及台灣藍鵲做設計,象徵著日台友誼長存。
感謝大家的幫忙:2021.03.10
3.11 Yahoo Japan都會做相關的慈善活動。只有今天,在日本的Yahoo Japan搜尋【3.11】,每一個人的搜尋,yahoo都會捐贈10日圓支援受災地區,拜託你/妳了。
將你的搜尋化為支援的力量
https://m.yahoo.co.jp/
新北捷運紀念章 在 台北旅遊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不許錯過🐱💗🐱💗🐱「#黃阿瑪1920臺北市風華禮盒」❌「#黃阿瑪相遇1920臺北市限定明信片」
今年春節禮品送禮最適!
♦黃阿瑪1920臺北市風華禮盒♦內含
1️⃣ 台灣烏龍茶糖
2️⃣ 古早味咖啡糖
3️⃣ 課本便條紙
♦黃阿瑪相遇1920臺北市限定明信片♦內含
1️⃣ 七張明信片七種台北市百年建築七隻限定角色
收藏兩項一次滿足貓奴愛主子的心💗
📣📣即日起至2/27
更推出集滿特展限定圖像紀念章,兌換「新版悠遊卡貼」活動
每日限量兌換,立即前往觀展,Gotcha可愛復古造型的黃阿瑪與後宮六貓吧!🎁🎁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台北探索館「黃阿瑪相遇1920臺北市」特展
展覽日期:即日起至2021/2/27
展覽時間:09:00~17:00免費入場(週一暨國定假日休館)
展覽地點:台北探索館1、2樓(臺北市市府路1號)
注意事項:展場內禁止攜帶飲食、寵物及長柄傘或其他危險物品進入
特展商品販售地點:
1.台北市政府一樓熊讚辦公室(週一至五09:00-18:00,週六、日及國定假日休息)
2.捷運台北101/世貿站旅遊服務中心(每天10:00-19:00)
3.捷運新北投站旅服中心(每天10:00-19:00)
4.捷運西門站旅遊服務中心(每天10:00-19:00)
5.纜車貓空站遊客中心(每月第一個週一、每週二至週日09:00-17:00,每月第二週之後的週一公休)
6.捷運龍山寺站旅遊服務中心(每天10:00-19:00)
7.捷運劍潭站旅遊服務中心(每天09:00-21:00)
8.西門紅樓遊客中心 (週二至日11:00-21:30、週五、六延長至22:00、週一公休,如遇連假則提供服務)
9.北投梅庭(週二至日09:00-17:00,國定假日當日休館)
10.中正紀念堂大孝門文創紀念品店(週一至六09:00-18:00)
11.台北‧禮好城市紀念品設計中心網站http://www.ecotw.com.tw/presentattaipei/
#黃阿瑪 #相遇1920臺北市 #黃阿瑪相遇1920臺北市
新北捷運紀念章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段新聞紀錄片拍攝於1992年10月10日(李慶安主持、陳月卿旁白、同年10月14日在電視首播),就在中華商場動工拆除日(1992年10月20日)前十天,製作單位走訪了中華商場的住戶與店家,紀錄了如今看來彌足珍貴的影像與充滿回憶的過往。(影片來源:國家圖書館)
影片內容包括了早期中華商場的黑白照片、鳥瞰整個中華商場,專訪中華商場的住戶、店家老闆與顧客,以及由中華路東側觀看中華商場的人潮及車流景觀。
在影片裡,我們可以看到昔日中華商場特有的景觀,包括電子零件市場、電腦軟硬體及電動玩具店,還有服飾店、鞋店、禮品店、古玩、郵票與錢幣店,以及大門深鎖的真北平餐館。
製作單位還特地訪問了幾家具代表性店家的老闆:點心世界的老闆趙先生、李大吉禮品店的老闆李先生,以及傳統戲劇鞋店的老闆李玉修先生(知名藝人李國修的哥哥),透露出這些在中華商場經營店舖已經數十載的老闆們內心的不捨、辛酸與無奈。
下面是影片旁白的完整內容:
中華商場歷時三十一年,即將面臨拆除的命運,為了配合整個西門地區的重建計劃,整條中華路要開闢成一條七十八米的林蔭大道,並且在原址要興建地下商場,如此一來不但疏通整個西門地區的交通瓶頸,並且可以結合西門徒步區、西門廣場、衡陽路歷史街區,和台北車站特定區,所以商場的拆除,堪稱是重建整個西門的重要里程碑,但話說回來,曾經在五、六○年代,風光一時的中華商場要被拆除,確實也是令人感傷懷念的一件事,在那裡的一千多家商店,曾經是全台灣最輝煌、最繁榮的商業中心,有各式各樣的新舊商品,從國外和中南部來的人,都會被帶到中華商場一遊,表示不虛此行,有人說,中華商場曾經是台北人的驕傲,甚至有人形容它帶動台灣經濟的繁榮,但是現在隨著台灣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華商場反而沒落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更是令人不勝唏噓,本單元走訪這個充滿了無限記憶的地方,做最後一次的巡禮。
十月十日國慶日當天下午,我們從中華路東側的大樓樓頂向下鳥瞰,整個中華商場插滿了國旗,旗海和從北門一路延續下來的國慶牌樓,車陣和人潮共同組成了,西區這一片浩瀚繁榮的景象,如果沒有意外,這將是中華商場為我們展示的最後一次繁華景象,因為再過一個星期,它就要繁華落盡,消失在台北的地平線上,在拆遷之前,且讓我們一起來對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老商場,做一次最後的巡禮。
中華商場從北門延伸到小南門,長達一公里多,從第一棟到第八棟,分別命名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一千六百多家商號所販賣的商品無所不包,越往北邊,商品越現代化,最前面的忠孝兩棟,前店種類繁雜,有藝品、電器傳統木工等等,而後店就專業多了,幾乎清一色是電子零件,這裡所匯集的商家,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子電器零件市場,吸引很多行家和學生到這兒選購,上了忠孝兩棟的二樓令人眼睛一亮,想不到這裡摩肩接踵,吸引了這麼多青年學生在這裡打電動玩具、看電腦、買軟體,顯然這裡也形成一個新潮的軟體資訊中心,熱鬧眩目的情形,使人無法聯想到,這裡一個星期以後就要被拆除了。
這一批學生消費潮從一、二棟的二樓,一直延伸到三、四、五棟的二樓,這三棟可以說是中華商場的精華地段,正好貼近西門鬧區的心臟地帶,並且連接西門圓環,這裡所聚集的學生服飾店,絕對是全國最大的學生服飾大本營,質料花樣應有盡有,而吸引學生更重要的因素是價格便宜,訂製一件長褲只要一、兩百塊。這個老闆才開了三年的店,生意門庭若市,他的哥哥也在隔壁開服裝店,已經有二十幾年歷史了。
有服飾店的地方,連帶的鞋店也應運而生,而款式當然也都針對青年學生的喜好,除了新潮的商品以外,這幾棟也夾雜著幾家傳統商品老店,比如古玩、郵票和錢幣,這幾類商品原本在這裡也是相當出名的,古玩古物的愛好者免不了要逛到這裡來,但是這一類的店現在已經關的關,搬的搬,稀零凋落不復往昔了。
中華商場真正保留傳統風味的商店,要過了西門圓環以後的六、七、八棟才找得到,在這裡還不難發現一些風格獨特的傳統商店。
除了這一位跟我們熱絡打招呼的老先生,是四川老鄉以外,這裡從老闆到顧客也都是四川鄉親,鄉音親切,牌技可以通,而彼此之間面孔脾氣都熟,所以很多四川籍的老人家都喜歡跑到這裡來閒聊,拆除之後,這麼溫暖的窩恐怕不容易再找到了。四川老人茶館的隔壁是名噪一時的真北平餐館,門牌號碼從三十三號延伸到五十九號,據說全盛時期店面多達四十幾間,幕後大老闆是已經過世的張體安將軍,如今大門深鎖,對照中華路對面即將開幕的西門英雄廣場,更令人不勝唏噓。
中華商場的小吃店也曾經聲名遠播,全盛時期多達五、六十家,大家習慣到西門町逛街以後,順路走到這裡的南北館子小吃一番,如今小吃店已經寥寥無幾,唯一還維持盛名不墜的是義棟樓下的「點心世界」,依然占據二十個店面,也依然還維持著不錯的生意,但即使如此,也沒有辦法和當年的盛況相提並論。
想要做旗幟、獎盃紀念章、臂章和徽章的人,一定會想到中華商場,這一類的手工藝品,是中華商場後段幾棟的獨門生意,以這一家「李大吉」為例,已經整整經營了三十一年。李老先生是標準的把中華商場,當做自己的產業來做,賺了錢就擴張店面,一間一間地買,把所有的基業全部熬在這裡,商場的拆除對他的打擊不可謂不大。而這一位開傳統木工藝品店的老闆,卻擔心中華商場的拆除,會使得一些傳統技藝消失了,他的憂慮我們在八棟二樓的「李玉修國劇靴店」得到了印證。李先生是名劇場演員李國修的哥哥,他承襲父業,在中華商場開設這個全國唯一的傳統戲劇鞋店,商場拆除以後,他手中的這個行業很多可能就此消失了。
和西門鬧區新崛起的高樓大廈相比,破舊矮小的中華商場確實是沒落了,中華商場的樓起樓塌,正代表著台灣經濟的繁榮與脫胎,但是劇烈的胎變,也陣痛了多少未能跟隨時代前進的人們,為了台北市的整體發展,也為了西區的重生,中華商場不得不拆,但是它的拆除,除了給我們幾許繁榮落盡的無奈和感慨之外,這一棟棟破瓦殘壁之間所隱藏的辛酸悲苦,也有待政府努力去撫平。
《認識 中華商場》
二戰結束後,台北市中華路鐵路沿線搭建起一整片違章棚屋,聚集了一千餘戶無處容身的難胞,蕪雜零亂、殘破不堪,成為1950年代台北市的獨特景觀。
1959年,蔣中正總統指示整頓重建。
1960年,台北市政府決議將中華路鐵路東側的市集聚落改建為新式商場,並於同年7月1日起開始進行違建的拆除與商場的興建工作。
當時迫於經費不足的限制,因此以居民一次負擔的方式籌措改建經費。負責規劃興建施工的是陸根記營造,工程進展相當快速。
經過八個多月的施工,1961年4月22日,單一建築體呈長條狀,以連棟方式形成一長串排列的八座三層樓水泥建築正式落成啟用,由當時的台灣省主席黃杰命名為「中華商場」並題字,中華商場以八德做為各棟之名,成為當時台北市的新地標。
中華商場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一段中央,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至愛國西路口,由八座三層樓建築所組成,由北而南以「八德」為名分段,分別為忠段、孝段、仁段、愛段、信段、義段、和段、平段,總長1,171公尺,興建經費總計為新台幣47,335,845元。曾為大台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緊鄰西門町,興盛一時。
八大座商場共可容納1,644個租戶,平均每戶只分得約2坪大的空間。中華商場為獨立八棟三層連成一線之房舍;一樓為商店,二、三樓為住家(後來二樓也幾乎成了商店)。
以早期中華商場第一棟「新美達照相材料行」的地址「中華商場忠段下東五七號」為例,得以一窺當時中華商場店家地址的陳述方式:
1. 中華商場以段為單位,而非我們現在慣用的棟。1961年落成的中華商場共有八大棟,以八德命名,從北到南依序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而忠段指的是八棟中華商場之中,位處最北邊的第一棟。
2. 「下東」意指位於東側的下層(一樓)。中華商場一樓的東側與西側分別為不同的店面,西側臨鐵路,東側面對寬廣的中華路,是大家較常在老照片裡見到的中華商場正面。
3. 中華商場的東側是單號,西側是雙號。一樓有單號與雙號,二樓跟三樓則只有單號(因為西側沒店面)。
1964年,台灣松下電器在西門町的中華商場信棟南端樓頂,豎立了當時台灣最大的霓虹燈,閃爍的霓虹燈提供了城市繁華的意象,也在民眾心中留下鮮明的記憶。
經過多年發展後,八棟商場租戶所經營的行業各具特色:
販售家用電器、音響與電子零組件的商家多位於忠、孝兩棟,1980年代隨著個人電腦產業興起,販售相關軟體、硬體與週邊設備的商家也開始出現;
玉器、琺瑯及台灣民俗藝品曾經是1970年代台灣中南部及日本遊客採購的重點,此類商家與販售古董、古玩及字畫的商家皆分布在仁、愛兩棟,郵票、古幣蒐集與交換專門店及相命、堪輿舖子則零星穿插其間;
信、義、和三棟有許多中國各地的小吃,著名的有「徐州啥鍋」、「真北平飯館」、「點心世界」等;
成衣、制服、牛仔褲、軍用衣料、老人茶館、旗幟徽章等相關商家則分佈於和、平兩棟。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
1984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
1981年5月,中華商場20年租約期滿。1985年,中華商場產權被台北市政府登記名下,1985年5月1日之後,商場樓頂的大型霓虹燈開始進行拆除。之後,中華商場樓頂的廣告物便被完全拆除,西門鬧區的夜景也因此失色不少。
1986年,台北市西區新計畫出爐,中華商場拆除之聲漸起。
1990年,中華商場東側開挖捷運工程,中華商場生意一落千丈。
之後,為了因應市區重新規劃與捷運施工等需求,台北市政府於1992年10月20日開始拆除中華商場,從北往南一棟一棟地拆,八棟建築終於在10月30日被全部夷為平地,原址則配合中華路改造計劃,成為林蔭大道的一部分。
歡迎光臨中華商場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ungHuaMarketBaza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