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審團主席史派克李提前爆雷的烏龍中,坎城影展迎來史上第二位女性金棕櫚得主。
法國女導演茱莉亞迪古何諾生涯第二部劇情長片《鈦》,在名導雲集的坎城影展摘下最高榮譽金棕櫚。這是繼 1993 年珍康萍《鋼琴師與她的情人》之後,相隔 28 年再度有女性導演抱回此獎,在坎城影展至今 80 餘年的悠悠歷史中,難能可貴地寫下唯二紀錄。
影史第二位女性導演拿下金棕櫚,這件事情遭各界熱議,然而茱莉亞迪古何諾在頒獎前幾日,與外媒《IndieWire》就有談到「性別」議題,她表示:「我不認為『性別』能定義我們。然而,這還不是社會所能理解的事情,所以它成為一個話題。作為一個女人,我根本不希望透過性別來定義我,人們總說我是女導演,其實有點煩,因為我是一個人,我是導演,我拍電影是因為我是我,而不是因為我是女人。我就是我。」
關注台灣影展的觀眾應該對茱莉亞迪古何諾不陌生,2017 年金馬奇幻影展的「Surprise Film」就是茱莉亞迪古何諾的首部劇情長片《肉獄》。至於《肉獄》則是在 2016 年坎城影展影評人週舉行世界首映,最終拿下費比西獎。順道一提,茱莉亞迪古何諾是坎城一手栽培的法國導演,首部短片《Junior》就是在坎城影展亮相。
雖然《鈦》獲得以史派克李為首的評審團青睞,但在《銀幕雜誌Screen Daily》每日更新的國際影評「場刊分數」,《衛報》、《正片》、《自由報》、《電訊報》等 10 間媒體的影評人僅給出均分 1.6,在主競賽 24 部作品中落在第 20 名位置,居於後段班。不過,坎城場刊僅是 10 位影評人的口味,《鈦》在坎城影展還是陸續傳出相關的正面反饋。
評價兩極的《鈦》由坎城影帝文森林頓、Agathe Rousselle、Garance Marillier 等人主演,【光年映畫 Light Year Images】在台發行。
象徵第二大獎的「評審團大獎」(Grand Prix),以及「評審團獎」(Jury Prize)則雙雙出現共享榮譽的結果。
「評審團大獎」頒給伊朗名導阿斯哈法哈蒂的《我不是英雄》(A Hero,暫譯)以及芬蘭導演 Juho Kuosmanen 的《Compartment No. 6》。
阿斯哈法哈蒂曾憑藉《分居風暴》和《新居風暴》兩度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國際電影前身),生涯則以《咎愛》、《新居風暴》、《人盡皆知》和《我不是英雄》四度闖入坎城主競賽,其中《咎愛》獲得最佳女主角以及賽外的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新居風暴》獲得最佳劇本,再來就是今年《我不是英雄》收下評審團大獎。《我不是英雄》也獲得各大外媒讚譽,稱是「《分居風暴》以來最好的作品」,此片由【GaragePlay 車庫娛樂】在台發行。
至於 Juho Kuosmanen 除了今年帶回評審團大獎之外,2008 年生涯首部短片《Kestomerkitsijät》也在坎城亮相,2016 年的劇情長片《我生命中最快樂的一天》則抱回「一種注目」單元的最佳影片。
「評審團獎」頒給以色列導演那達夫拉匹的《Ahed’s Knee》,以及泰國名導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的《Memoria》。
那達夫拉匹上一部作品《出走巴黎》才於 2019 年擒下柏林影展最高榮譽金熊獎,今年再度於坎城獲獎,成為近年國際影壇最亮眼的以色列導演之一。而那達夫拉匹曾於 2015 年以《吾愛吾詩》抱走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的最佳影片,與台灣結下些許緣分。
至於阿比查邦的歷年作品則深得坎城厚愛,除了今年的《Memoria》,2002 年生涯第二部劇情長片《極樂森林》 就在坎城「一種注目」單元拿下首獎;2004 年的《熱帶幻夢》首度闖入坎城主競賽,受到以昆汀塔倫提諾為首的評審團青睞(蒂妲史雲頓也是評審),將評審團獎頒予阿比查邦; 2011 年憑藉《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成為首位摘下金棕櫚的泰國影人; 2015 年的《華麗之墓》則進入「一種注目」單元。有趣的是,阿比查邦至今的兩座坎城評審團獎,都與蒂妲史雲頓有關。
事實上,不只史派克李率領的評審團傾心於《Memoria》,《銀幕雜誌Screen Daily》的場刊分數也開出均分 3.4 的高分,僅次於濱口竜介《在車上》的 3.5 分,高居第二(今年亞洲電影在坎城非常強勢)。《Memoria》由【ifilm/傳影互動 】在台發行。
綜觀來看今年的場刊分數,24 部作品之中,僅有 3 部作品均分破 3,除了阿比查邦、濱口竜介之外,還有李歐卡霍的《Annette》,且這三人最終也紛紛獲獎,濱口竜介拿到最佳劇本;李歐卡霍則收下最佳導演。
《Annette》是亞當崔佛、瑪莉詠柯蒂亞主演的音樂愛情電影,擔任今年影展的開幕片,這也是李歐卡霍繼《花都魅影》後,睽違 9 年再度執導劇情長片,便一舉抱走最佳導演。李歐卡霍生涯的劇情長片產量不多,至今僅獨立執導 6 部長片,其中 4 部在坎城競賽,包含首部長片《男孩遇見女孩》(國際影評人週)、《寶拉X》(主競賽)、 《花都魅影》(主競賽)和《Annette》。至於《壞痞子》在柏林影展角逐金熊,《新橋戀人》則未於三大影展競賽。
而日本名導濱口竜介的《在車上》,改編自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的同名短篇故事,眾家媒體一致稱讚濱口竜介成功將村上春樹的文字影像化。主競賽的劇本獎之外,《在車上》也囊括費比西影評人獎、天主教人道精神獎,是本屆的大贏家之一。
除了坎城獲獎的《在車上》,濱口竜介在今年初也憑藉《偶然與想像》於柏林影展拿下評審團大獎,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黑澤清在威尼斯影展拿下最佳導演的《間諜之妻》,是由濱口竜介和野原位共同執筆的劇本,間接來說,濱口竜介參與的作品連續在威尼斯、柏林、坎城歐洲三大影展有所斬獲,創作能量與收穫的榮譽相當不凡。
《偶然與想像》與《在車上》皆由【東昊 Andrews Film】在台發行,這也是繼《睡著也好醒來也罷》之後,東昊再度發行濱口竜介的新作。
最後,坎城影帝后分別是《Nitram》的卡賴伯蘭里瓊斯,以及《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的蕾娜特萊茵斯薇,我個人也非常期待尤沃金提爾「奧斯陸三部曲」的終章《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此片由【好威映象 Hooray Films】在台發行。
🏆以下為主競賽單元得獎名單:
金棕櫚:《鈦》,茱莉亞迪古何諾
評審團大獎(兩部):
《我不是英雄》,阿斯哈法哈蒂
《Compartment No. 6》,Juho Kuosmanen
評審團獎(兩部):
《Memoria》,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hed’s Knee》,那達夫拉匹
最佳導演:《Annette》 ,李歐卡霍
最佳劇本:《在車上》,濱口竜介
最佳男演員:《Nitram》,卡賴伯蘭里瓊斯
最佳女演員:《The Worst Person in the World》,蕾娜特萊茵斯薇
圖片來源:NEON 、Festival de Cannes
#Cannes2021
「新橋戀人 劇情」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影評] 聞天祥評/ 新橋戀人-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新橋戀人劇情的彩蛋和鄉民必推原因,在FB、PTT - 電影影城影片 的評價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新橋戀人- MOD電影199愛好團|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新橋戀人-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評價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李歐卡霍、新橋戀人橋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李歐卡霍、新橋戀人橋頭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電影] 新橋戀人--愛情令人目眩@ 能量經絡芳療Kira :: 痞客邦:: 的評價
- 關於新橋戀人 劇情 在 新橋戀人The Lovers on the Bridge | Movie Rater | 電影評分| PTT 的評價
新橋戀人 劇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沒有原生家庭,只能自己去尋找家的話,這個可能性是什麼?」陳雪說。
這或許可從她在小說前引用的電影《新橋戀人》台詞「天空是白的/但雲是黑的」看出端倪。盲女與流浪漢在廢棄的橋上相遇,不見於社會的愛只能在不是家也非一般人棲身之所的橋上滋長。
當愛始自荒蕪,家的意義便同步塌縮。
____
以上文字摘選自翟翱在鏡文學為我寫的訪談稿。
每次寫完長篇,總覺得要說的話都在小說裡,很難再去談些什麼,不過好的採訪者總能勾引出作者內心裡潛藏的話語,一整年的辛苦下來,除了作品會說話,當有人細心地讀懂了自己努力編織的密語,就覺得好感動。謝謝翟翱細膩的閱讀與理解,這本書確實有一個關於「家」的主旋律在迴盪著。
這幾年寫的小說與以前最大的不同,是我會盡可能在小說裡創造出有血有肉的角色,連我自己有時寫著寫著,都會被人物的命運牽動,感到忽悲忽喜,最期待的是讀者跟我一起投入劇情裡,為角色的遭遇感到揪心,一起緊張,同樣困惑,甚至為之激動。
希望大家閱讀之後會在心裡喊著,這本小說很好看!感覺這是一次美好的閱讀經驗。
___
我覺得悲傷也覺得幸福,
世上還有人願意陪我走進地獄裡,
地獄成了我們可以重逢的地方……
當一個靠夢境解案的刑警,面對一群在惡夢中找光的同謀,
為什麼刑與罰擺在眼前,卻仍暗自希望他們無罪?
購書連結:
博客來 【首批限量簽名版】 https://bit.ly/36acLAT
誠品【首批限量簽名版】https://bit.ly/361B2cx
金石堂 https://bit.ly/39UIZkZ
Momo https://bit.ly/3qO74R3
活動場次:
2/6 (六) 1430-1530 誠品台中園道店3F閱讀書區 對談人/陳國偉
2/21 (日)15:00-16:00 誠品松菸3F FORUM 對談人/早餐人
新橋戀人 劇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文末贈書
「儘管如此,時隔一年的今天才發現,我之所以會有股強烈的執念,無論如何都想把這部電影當成一首讚歌,大概是因為想利用這股執著去對抗自己失去希林這位電影創作夥伴的失落感吧。獻給希林 —— 若是這麼說,大概會被取笑,『別講那種難為情的話啦。』我自己也覺得在心情上可能確實有點不同,但若問起最希望讓誰看到這部電影的話,希林毫無疑問會是我第一個提起的名字吧。
若能實現這個心願,我想再次和希林一起吃個壽司。『欸,丹妮芙怎麼樣啊?』當她有點不懷好意地問起時,我會像是『就在等妳這句話』一樣,跟她說起拍片現場的大小趣事。」
─ ─《在這樣的雨天:圍繞是枝裕和的《真實》二三事》
這是一本影迷讀起來極為過癮的書,若身為是枝裕和影迷讀起來只會更過癮,日前才上映的《真實》正是其不同於過往所有作品的第一部非日語且沒有一位日本演員參與演出的電影,語言與文化隔閡對一位土生土長的日本導演來說無疑是生涯一大挑戰。
和許多人一樣,在閱讀此書以前,天真以為《真實》為導演近幾年才開始向外尋求的創作突破,沒想到卻是早在 15 年前便開始構思。《在這樣的雨天》為《真實》最初的名字,原意是透過舞台劇型式呈現,由樹木希林演出一名遲暮之年的女演員面對生涯晚期的故事,協調、籌備等前置作業的時間橫跨了《橫山家之味》、《我的意外爸爸》、《海街日記》、《比海還深》、《第三次殺人》與抱得金棕櫚而歸的《小偷家族》等,與多部備受讚譽的佳片同步進行。
與其說這本書是為電影劇情解密,不如視《在這樣的雨天:圍繞是枝裕和的《真實》二三事》為一把鑰匙,透過是枝裕和此位創作者的視角看待一部困難重重的外語片如何生成的珍貴點滴和心境轉折,凱薩琳丹妮芙、茱麗葉畢諾許、伊森霍克這群夢幻演員們的工作態度,加上師出有名的攝影、製片、服裝美術設計等日法聯軍的幕後團隊,從溝通協調、當地法規、文化衝突到工作模式都讓這部電影到真正開拍前都看似窒礙難行。彷彿最格格不入的外來者就是導演本人,但從其文字也足以看出,他也是那位不帶成見和批判,隨和敦厚,懂得含蓄表達個人喜好,凡事親力親為,並願意先行予以尊重和信任的好脾氣核心人物,才得以讓整項計畫得以在異地取得資金並順利運轉。
「我希望把《真實》拍成一部輕快的電影。一部觀眾看完後很輕鬆,雖然留有一絲苦味,卻能對修補關係這件事感受到希望的電影。」
那一張張漾起笑容的合照,圖文相襯的可愛手稿,還有不假他人之手寫給伊森霍克的幾封親筆信,都讓人處處感受到是枝裕和待人的真誠與開放,時而化身專業人員,時而化身貪吃遊客,時而化身真實影迷,真正窺見了他的內心風景後相信誰都會由內而外愛上這位毫無架子的導演。
由衷喜歡他願意真正了解自己的共事夥伴,將目光落在這些大大小小的瑣事,足以向樹木希林訴說的瑣事:像他樂於推薦所有日本舊識的一間美味可麗餅店;像在法國拍片後才深深愛上的一道簡單甜點「漂浮之島」;像他在巴黎吃到那些不願稱作壽司的壽司與不願稱作拉麵的拉麵;像他佩服攝影師的豐富經驗與清晰想法,並帶著「如何承接法國電影史」的明確理由拍攝每一幕;像從認識一個人價值觀的方式,解讀凱薩琳丹妮芙近年 #MeToo 運動引發的爭議;像伊森霍克穿著聖誕節時女兒送給自己的襯衫,滿心歡喜和大家說明這件衣服的由來;像電影中茱麗葉畢諾許多年後首度回到家裡的一幕,那一瞬間的詮釋令人懾服,那是瞬間控制整場戲的強大力量,強烈的眼神,犀利的抗辯,好像隱約讓導演理解到李歐卡霍在《新橋戀人》中蓋住她一隻眼睛的心情。
全書讀起來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中間一段由導演長期合作的製片福間美由紀所親筆記錄的另一個視角,呼應著片中畫面,也呼應著此群在法國度過這一段難忘時光的混血大家族,《真實》之於我的意義,從讀完此書後也寫下了全然不同的註解。
「這部片處處鑲著楓葉的印象。秋天,在感受冬日降臨的真切腳步聲中,凝望著來時路與終點。若說《小偷家族》裡一個個的角色是深海裡的小魚,《真實》裡的人或許就是一片片小葉子,化成各自的顏色,隨季節變化,閃耀著光輝,風吹雨淋,時而與身旁的葉子交疊,時而飛舞,直到某天凋零、飄落。」
——
非常感謝 尖端EYE書坊 提供兩本贈書以供抽獎,活動依然延續老規矩,無須分享或召喚朋友,於下方留言處回應即可,閒來無事可以自由參與,自由作答,僅限台灣地區,於 2020 年的 5 月 6 日周三晚間 12:00 截止,抽出兩位獲得是枝裕和此本《在這樣的雨天:圍繞是枝裕和的《真實》二三事》的幸運兒。
一、你喜歡的是枝裕和電影,不限一部。
二、麻煩推薦我關於母女之間的故事,不限類型,電影或小說皆可。
(三、喜歡也當然歡迎佛系轉發。)
新橋戀人 劇情 在 新橋戀人劇情的彩蛋和鄉民必推原因,在FB、PTT - 電影影城影片 的推薦與評價
列表整理了包含新橋戀人劇情的熱門影片跟討論,有0篇Facebook的貼文內容,其中有SJKen的浮光掠影、SJKen的美食與旅行手札、一頁華爾滋Let Me Sing You A Waltz、地下 ... ... <看更多>
新橋戀人 劇情 在 新橋戀人- MOD電影199愛好團|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橋戀人》 1、驚訝於這片其實台詞超少。前面35分鐘,Juliette Binoche 講的話半隻手可以數完吧。 2、有很多男女主角同時存在螢幕上的電影,我聽過一個說法是觀眾想 ... ... <看更多>
新橋戀人 劇情 在 [影評] 聞天祥評/ 新橋戀人-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聞天祥專欄】愛情經典《新橋戀人》原來是場災難?
https://goo.gl/F9rNUU
--
傳奇的誕生,不僅只訴諸於藝術創作者的任真自得;
亦同時伴隨著執行團隊的包容、付出,以及投資者的耐性與遠見。
Leos Carax 導演的《新橋戀人》是許多文青影迷的愛情經典,
卻也是某些法國製片公司眼中的災難。
影片描述喜歡畫畫、卻因罹患眼疾而有失明之虞的女孩(Juliette Binoche),
離家出走露宿封閉的新橋,遇到噴火賣藝的流浪漢(Denis Lavant)。
巴黎最古老的新橋,成了兩人離群索居的樂園;
但醒目的尋人啟事,又提醒他們本該屬於兩個世界。
流浪漢為了留住愛人,鋌而走險;女孩也在回歸安逸的選項中,面臨抉擇。
在《新橋戀人》之前,Leos Carax 已憑著《男孩遇見女孩》、《壞痞子》
成為 1980 年代最受期待的法國導演之一。但這兩部片都被歸類為小成本的藝術電影,
《新橋戀人》卻在它的時代,成為法國影史最昂貴的片子。然而這一切,都始料未及。
》執行之難
巴黎市政府自然不可能讓劇組在新橋上完成所有拍攝,所以本來打算日戲在橋上拍,
夜戲則用搭景,實景能用的拍攝天數不過十多天,卻碰上男主角 Denis Lavant 腳傷,
而導演 Leos Carax 絕不可能同意換角(前者幾乎等於他的銀幕代言人),
因此延誤了開鏡。
然而這只是災難的開始,成本錯估、進度延遲,
讓這部預估至多 3,200 萬法郎的電影拍到了 1 億 2000 萬
(編注:90 年代,台幣兌法郎約為 4.75 : 1,
《新橋戀人》的預算從約 1 億 5,200 萬增至 5 億 7,000 萬台幣),
中間歷經兩度停拍,投資者數度易手,甚至有的宣告破產,
媒體輿論藉機質疑這部電影是個「怪物」,銀行律師也介入信用調查。
但主創人員幾乎都沒走。
場景設計說這部電影用了 200 萬支起子和釘子,320 噸的鷹架,
不只片中的新橋是在小鎮朗沙格搭的,就連還原塞納河兩岸的建築景致也是如此,
部分布景還在停拍期間遭遇暴風豪雨而「肚破腸流」。
但電影就是這麼奇妙,他們用流動燈光製造出車水馬龍的完美效果,
在夏天以鹽巴加乳化劑創造出片尾寒冬嚴雪的真愛考驗,
都讓銀幕前面的觀眾們深信不疑。
幾乎把時間和職業都賭上的 Leos Carax 更證明了他的才能。
但從此以後,不知是個性使然,還是業界敬而遠之,每一部長片問世的速度都慢得驚人,
二十幾年來只再完成《寶拉X》和《花都魅影》兩部長片。
》情意之真
2002 年我參與策劃台北電影節時,首度邀得 Leos Carax 來台,
記者會上媒體想迂迴問他和 Juliette Binoche 的八卦,結果反倒是導演大方承認:
「我每部電影都是為愛人拍的!」坦白得讓眾人只能閉上嘴巴。
他和 Juliette Binoche 的情緣啟於《壞痞子》,《新橋戀人》拍完也分手了,
兩人卻為電影留下一個饒有希望的結局:沒有玉石俱焚,而是千鈞一髮,
有情人最終跨越藩籬,駛向未來。
然而最讓我感動的,還是男女主角在新橋上隨著各式音樂擁抱、狂舞,
連綿不斷的推軌鏡頭,帶領我們跟著一起同歡、同愛,恣意瀟灑得令人欽羨。
--
原文結束。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179.17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46242575.A.D6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