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為鑑、日月可昭!
2021年9月9日,我們在頭前溪畔縣市分隔處,留下「#支持大新竹合併」歷史見證!
💪不計個人前途(一旦合併成功我們都是末代縣市議員,末代市民代表!)
💪不算政治得失(這幾天不知道多少支持者拉衣角求三思深怕下次選舉民進黨被KO!)
愛鄉愛土,一片丹心!
新竹年輕世代的心願,希望中央能聽見!
合併升格,新竹先行!
👉跳脫選舉思考,才能顯現出城市治理格局。
作為在地新竹人,更盼望看到新竹未來發展有條康莊大道。👈
#大新竹合併 #城市願景 #在地思考
新竹水牛曾資程
鄭美娟 新竹市議員
新竹市議員 施乃如
陳建名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劉崇顯 科技思維x在地青年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張珈源 用心竹北.守護家園
張曇傑 TanChieh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蔡蕥鍹 竹北市民代表
香山大耳朵 林盈徹
曾文濤
Raker曾翰揚
朱毅 新竹市文雅里里長
黎侑昌
民主進步黨新竹市黨部
民主進步黨新竹縣黨部Dpp Hsinchu county chapter
綠黨桃竹苗黨部
新竹市里長選舉 在 陳建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合併升格,新竹先行!
頭前溪兩岸宣講行動
13+3鄉鎮市區,下週來去講給你聽!
今天,17位新竹縣市民意代表,下午3點頂著炎炎夏日,汗流浹背,集合在頭前溪畔,告訴大家為什麼要主張縣市合併升格。
包含交通、垃圾處理、喝好水、醫療資源分配、觀光規劃、都市發展、土地運用、防疫工作等相關議題,如何以大新竹格局思考解法,提升民眾生活品質,都會在宣講中一一講給大家聽。
以大新竹及新竹科學園區全球戰略高度,在地加上外來人口帶來全台第5高稅賦繳納條件,大新竹升格為第七都也絕對值得賣力費心倡議爭取修法。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來的許多夥伴,儘管深知合併升格後,選舉公職人數及區域劃分將不利於己,仍然樂意且積極促成合併升格,儘管下午天氣實在炎熱,也只覺得有這麼一群無私、為故鄉發展奉獻的夥伴,真的令人振奮!
基本上我們已經把「大新竹合併升格」當成社會運動在進行,反觀江啟臣主席、李乾龍秘書長一席「升格是為一黨一人之私」發言,完全以政治運作思考,無視多日來林智堅市長、楊文科縣長引領社會取得的共識,實在讓人遺憾!
不要緊!我們不憂讒畏譏,繼續努力,也敬請期待,很快會跟大家見面!
劉康彥(小白)新竹市議員
鄭美娟 新竹市議員
新竹市議員 施乃如
新竹水牛曾資程
李妍慧 Yen Hui Lee
劉崇顯 科技思維x在地青年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張珈源 用心竹北.守護家園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蔡蕥鍹 竹北市民代表
香山大耳朵 林盈徹
曾文濤
Raker曾翰揚
朱毅 新竹市文雅里里長
黎侑昌
民主進步黨新竹市黨部
民主進步黨新竹縣黨部Dpp Hsinchu county chapter
綠黨桃竹苗黨部
新竹市里長選舉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知道大家都在關心疫情,不過看到一則新聞,覺得要出來講點什麼。
新竹市長林智堅,日前拋出大新竹市的議題,引發一時議論,當然藍綠各有說法。我原本以為,這只是定期出現的議題戰,畢竟台灣每個地方都吵過要升格嘛,結果不是這樣,連「新竹縣人不夠多就加苗栗」這種講法也出來。
我說啊,這說法一出爐,林智堅是不是想繼續選新竹?沒人這樣想才奇怪,也很難幫他講話,畢竟歷史並非沒有循此模式者。不過他想不想,這不是我這篇重點,我想提的是升格這件事。
基本上我反對新竹升格,原因有三個。
一個是人口基數不夠,依照內政部人口110年7月速報,竹竹苗人口如此
新竹縣573,385,新竹市452,807,苗栗縣540,312
幫忙加一下,大新竹會有1,026,192,竹竹苗1,566,504
直轄市門檻125萬,大新竹是甭想了,竹竹苗倒可以。
若為了新竹所謂的竹科生活圈,刻意切割苗栗,硬擠一個125萬人口出來,那此例一開後患無窮。為何?彰化縣就126萬人欸,人家符合資格的沒得升,然後新竹可以配合升,開玩笑嗎?
另一個原因,是地理環境不適合,竹苗的丘陵地帶比例高,人口高度集中,其他六都升格後,已經出現偏鄉資源更加缺乏的狀況,新的大新竹市長,選票基礎會更偏向新竹市周邊,苗栗大概會比二等國民更下一等去。
這不是只有新竹,其他六都除了台北,現象只是嚴重與否。現實而言,選舉要依靠大票倉,除非我們徹底重改選制,不然此題無解。
第三個原因,就是我根本上反對直轄市的結構,因為直轄市的行政區,區級首長官派,然後沒有區議會,這根本上違反地方自治的原理。我們只看到合併升格後,直轄市因為權力高度集中,大型計劃較易推動,地方反抗力量變小的優點,卻沒看到這就是缺點。
民主國家,民意要能夠反映,依靠的就是民意代表,立委人數減半後已經很清楚顯示其弊端。一者負責區域太大,難以兼顧立法與選民服務; 另一者,形同承認票票不等值,人口少的選區數千票一名立委,人口多的十萬票一名,兩者在國會的地位相等,實際上等於我們降低了人口密集度的選票價值。第三者,最嚴重的弊端,就是我們讓政治業相關人員,失去基層磨練的機會,人民漸漸放棄自己對選區在地的監督,全數交給較大的市議員、市長,這嚴重違背民主政治的真諦。
不過,透過大新竹市的概念,我倒認為可以讓大家重新思考,從林全院長開始,到賴清德院長兩任期間,一直都有私下探討國土重劃的合理性,只不過1124讓所有的規劃都成泡影。很多人不解,為何我老講2018,因為1124公投海嘯只是最表面的,許多具有長期性的議題,新產業的開發,全部隨著地方政權更迭,幾乎停擺殆盡,要是當初沒有被公投綁架,今天我們不會整天喊護國神山,而會有更多可以喊的新產業出現。
算了,講這講不完
我的意思是,國土重劃,是一條一定要走的路,今天六都直轄市擁有1,600萬人口,但是極端欠缺中間議會組織,像板橋區擁有55萬人口,比苗栗、嘉義縣都還要多,唯一可以代表板橋人民發聲的民意代表,只有2名立委、9名議員,這合理嗎?
要做,就做得徹底,一條就是把全台組織扁平化,依照人口與地形地勢,切割成適合大小的市,好比說台灣2,300萬人口,就切成11塊,每塊200萬人上下,然後轄下每一區都民選區長,以及用里民數量規劃適當的區議員。
另一條,乾脆三級到底,台灣省廢掉,回到日本的五洲三廳概念,像是整個北北基區就合併為一個600萬人的直轄市,靠近桃園的三鶯跟林口就依照地理切割給桃園,桃園再去合併北新竹,變回古早的新竹州,或成為桃竹市都可。然後在這之下,基隆、台北港等依照港務需求,部分地區收歸中央,同樣舉辦區長跟區議員選舉。當然,博愛特區也可以擴大,整出一個首都特區。
換句話講,我不是無條件反對升格,也不是誰執政就挺誰,而是這種茲事體大的,應該是要好好坐下來談。現在這種不上不下,直轄市占了多數人口,然後直選民意代表基數超級大,根本亂七八糟,早該改一改了。
結論就是,單純升格這件事,我是很反對。
尾巴來罵幾句,進步派想選舉我沒意見,但自己去從里長、議員開始選可以嗎?2018威脅跟黃白聯合,不然要大家一起死,還想故技重施?我知道林智堅會急,市長連任又正處於衝刺的年紀,想要找新的舞台,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那些從後面出餿主意的,幻想可以藉此撈到提名權的,還是省省吧。
威脅的戲碼玩一次兩次會有用,但選民不見得會再次買單,別以為耍手段弄到黨內提名,就可以逼選民含淚投票。地方選舉可不是總統,吃這套的人沒那麼多。
新竹市里長選舉 在 2018 村里長選舉- 新竹市 - 金流百科 的推薦與評價
曾建發 · 得票數:380 · 得票率: 33.5% · 總收入: NT$0 · 總支出: NT$0 · 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 ... <看更多>
新竹市里長選舉 在 新竹市長封關民調! 最新預測「這人」將險勝8千票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bit.ly/3DXfVYY 新竹 市長 選舉 ,戰況激烈!據最新一份封關民調顯示,民眾黨候選人高虹安預估得票率為37.86%, ... ... <看更多>
新竹市里長選舉 在 新竹市第21屆里長選舉香山區各里候選人號次抽籤結果 的推薦與評價
本區計24個里之里長候選人辦理號次抽籤,由區長沈靜濤主持,並在新竹市選舉委員會選監小組柯文斌、黃義宏等2位委員監證下於上午10時50分圓滿結束。 此外,頂埔里等8個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