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情:www.nmplus.hk/768949
【#頭號粉絲】鄧兆尊眾所周知身家豐厚,坐擁三頭住家,原來大家都覺得佢品味一樣過人!
#新Monday #鄧兆尊 #NM_20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965年4月5日 恒生銀行擠提面臨倒閉 匯豐5100萬將對手收歸旗下 一九六五年四月五號,恒生銀行發生擠提,人龍由中環恒生總行排到皇后像廣場,恒生面臨清盤倒閉危機,一日之間失去八千萬港元,佔銀行六分之一的總存款,當時由一月開始的大客戶提款,到四月已累計失去二億港元,當日銀行為證明資金充足,一...
新馬師曾 在 球迷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叔仲以為你講新馬師曾
轉自 @Patrick’s足球樂與怒
球迷世界 - 曼聯 球迷世界 - 阿仙奴
新馬師曾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長篇🇺🇸🇭🇰】FOMO:香港網絡世界的美國大選綜合症
(這是美國大選前一天的長文。目睹近日香港網絡世界狀況,Patreon網友建議全文分享。)
作為研究國際關係的人,對香港人非常熱切關心這屆美國大選,無疑感覺欣慰,而我也相信這屆大選具有不尋常意義,對國際結構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並認為兩位候選人的政策,有根本結構性差異(拜登路線的問題,詳見「特朗普Vs拜登對中國有何不同」,及「美國對華『和平演變』政策,如何被中國戰勝,下任總統又如何應對?」等Patreon文章)。經過過去一年,香港人苦無機會發洩,將情感投放在一切可以投放的地方,自然也可理解,背後經歷,更見悲壯。
然而在香港的網絡世界,為了美國大選的爭吵、反應,究竟對象真的是「美國大選」、「香港未來」,還是其他無以名狀的甚麼?
「錯失恐懼症」的供求雙方
自從智能手機興起,我們接收資訊的模式,出現了革命性改變,這遠遠比甚麼地方選了甚麼領袖,更根本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互聯網由最初的被動瀏覽,到了用家提供內容,本來已經顛覆了權力結構,但直到智能手機出現,演算法大行其道,控制了我們能夠接受甚麼訊息,訊息發佈者的溝通對象早已不再是真人,變成了設定演算法的機器。
今天標題用甚麼關鍵字?昨天同類題目、同類立場的點擊多少?從前所有陰謀論,都會指向「收咗錢做嘢」,假定有金主在影響世界;但在當代虛擬世界,「金主」已經被演算法取代:無論立場是甚麼,只要足夠堅定,成為fundamentalist,無論粉絲百萬、還是只有極少數死忠,相關的點擊收入、課金收入,都足夠可觀。
形形色色的「KOL」,也就應運而生。
以上是說content providers。至於用家,又為甚麼需要不斷點擊?這卻是另一個現象:「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錯失恐懼症」。自從有了全天候接收資訊的智能手機,很多人開始在不知不覺間,對其構成依賴,只要十分鐘不「掃phone」一次,就會感到焦慮、不安,彷彿已經和世界脫節;而通常在現實世界越是尋找不到存在感的,FOMO越是嚴重。久而久之,這兩個世界的存在,彷如平行時空,但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卻已分不出來。假如最受網絡影響的一群,接收到某種訊息、而堅定地以行動回應(無論是投票、還是革命),就是化虛為實。
結果越來越多資訊,是為了FOMO患者度身訂造,例如抖音(Tik Tok),動作幾乎毫無意義,卻足以令用者上癮,繼而培養了某種意識形態。另一種例子,則是每刻提供最吸睛的標題和內容,可惜這個世界是不可能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爆炸性新聞的。那內容從何而來?
FOMO其實一直存在,只是未有智能手機前,一個熱話足以炒作幾個月,例如九十年代香港的新馬師曾一家爭產、美國的O.J. Simpson案,都是媒體播足幾個月的肥皂劇目;放在今天,關注度相信只有一兩天。至於一般施政、國際大事,通常都有冗長程序,更不容易天天有突破性發展。然而在網絡世界,卻天天有下個月世界大戰、明年外星人入侵一類「獨家猛料」,否則,用家就感到焦慮,「究竟打未㗎,碰」,然後失去存在意義。
當Outsiders成為Insiders
這類「猛料」怎麼來的?最簡單自然是根據一二傳聞,捕風捉影;更本少利大的則是自己直接參與其中,要麼把自己說成「insiders」,要麼找其他outsiders「挑機」,要麼和其他outsiders圍爐結盟,總之,都是要得到打壓/被打壓的快感。
又由於演算法下容易浮面的內容,大多要具對立性,才具有「爭議」,這進一步激化了一切的二元對立。這對像中共這類擅用「矛盾論」的政權而言,卻屬佳音:爭論茶餐廳A還是茶餐廳B的凍檸茶地道是矛盾,是否認同「新香港」的管治模式也是矛盾,反正演算法算出來的本質沒有分別,而且爭論「岳飛是否女人」一類「爭議」題目的點擊,很可能更高。
選舉選的從來不是「人」,而是一連串結構。生物學上,人是活的,結構是死的;政治學上,結構是活的,活人卻可以是static的;我們最應該聚焦的不應該是人,而是結構。否則追蹤這屆美國大選,就是很FOMO的一件事。
在美國,選擇哪個候選人,雖然已經高度撕裂,不可能有共識,但即使在從未如此撕裂過的美國,絕大多數的美國人依然表示,怎樣也會接受選舉結果,哪怕選到自己討厭的候選人也是。驗票、重點、訴訟,都是法律容許的事,必須尊重;但假如完成了這些,依然不服,就那會超越底線。這背後,有一種制度自信存在:假如選錯了,令國力下降,還是有辦法糾錯。假如沒有這種制度自信,也就是邏輯上認同某人落選、美國就永不翻身,就只有搞革命顛覆政府一途了。
台灣、越南、印度、以色列,民間都傾向特朗普,政府也喜歡特朗普,但說到對美外交,全球必然bipartisan。除了接觸不到外交的人,沒有國際線會all in的。那身在其他地方、一票也沒有的旁觀者,假如比美國選民爭吵得更激烈,乃至因而反目(這些朋友在過去一年的激烈社會運動中,反而保持團結),豈非越俎代庖?至於越俎而不能代庖者,豈非作無用功?假如不喜歡的候選人當選美國總統,應該從此終生反美,還是高呼「美國民主最黑暗的一天」,然後繼續「掃Phone」?
至於強行參與其中,即使得到一時三刻的likes,帶來的負面影響,卻可能相當嚴峻。黎智英先生的私人助理Mark Simon,直接捲入美國選戰的調查,令《蘋果日報》立刻割蓆,尚可視為特例,但也有其他。以後國安法香港為例,情況之惡劣人所共知,由於不少偏向溫和的評論員,都因為擔心而擱筆、關閉專頁,令網絡生態更向兩極傾斜。所有人的絕望,都急速解決,但有沒有高人能提供一個錦囊,讓人讀過後就得道成仙、位列仙班?恐怕沒有。
但大家都希望有。
於是,很多本來在現實世界不符合common sense的建議,只要來自KOL,都會有人跟隨。大家都希望幫忙手足,都是出於好意,但例如有建議影印個人護照、代安排與所在地的美國代表見面,這卻可能令當事人比不做任何事情更危險,結果連流亡海外的羅冠聰,也忍不住指出其問題所在。對事不對人,類似建議,過去幾個月還有不少。但須知道權力核心中人,是不可能每天「爆料」的;假如真有出路,「靜靜雞」,從來是金科玉律。
唐鳳:演算法怎樣由促進撕裂,變成引導共識?
這趨勢不一定無可改變,畢竟演算法,也是人類研發。例如台灣的數位政委、電腦奇才唐鳳,一直注意怎樣避免中國利用數碼霸權監控一切的模式,也希望避免現有演算法助長兩極化的現象。唐鳳其中一個實驗,是名叫vTaiwan的討論平台,其演算法不是促使用家有相同傾向就會圍爐取暖,而是剛好相反,以尋找用家之間的共識為大前提。雖然成效有限,目前也未能取代Facebook一類霸權,但已經被局部應用在台灣施政討論當中。這種前瞻性,令停留在「我真係見過Steve Jobs」的香港特區政府高官瞠乎其後(何況最新這一位,連Steve Jobs也未見過)。
可惜唐鳳在人間,只是鳳毛麟角。在自成一國的微博調查,四年前的數據,沒帶手機感到恐懼的人接近六成,需要時刻查看最新話題的佔1/3;經過這幾年的技術發展,短片視頻更精美吸睛,這比例相信只高不低;而在對岸的民主台灣,外出必須時刻打卡的比例,更是冠絕全球。
面對新時代,我們要撫心自問:究竟應嘗試改變現實世界,讓它變得更美好?還是乾脆拋棄現實,建立自己的虛擬國度,更能為自己和信眾帶來心靈富足?相信很多朋友本來的意願,都是要做一番大事的前者,但慢慢發覺就中的困難程度,卻同時發現後者的潛能,只要目標有限(例如只是為了求生、或影響500人),達標容易得太多。人性,會怎麼選擇?
好了,說了那麼多,我買特朗普還是拜登?這本來值得以一萬字分析二人代表的結構,但在FOMO世界,只會出現三分一秒閃耀的標題,然後標題就立刻融化在自己的世界觀,「內循環」下去。假如你居然看到這裏,還在看,相信你不是FOMO中人。很好很好,那代表你屬於另一種網絡受眾,請到我的Patreon課金吧。
明報筆陣,2020年11月2日
⏺ https://www.patreon.com/posts/43392555
新馬師曾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965年4月5日 恒生銀行擠提面臨倒閉 匯豐5100萬將對手收歸旗下
一九六五年四月五號,恒生銀行發生擠提,人龍由中環恒生總行排到皇后像廣場,恒生面臨清盤倒閉危機,一日之間失去八千萬港元,佔銀行六分之一的總存款,當時由一月開始的大客戶提款,到四月已累計失去二億港元,當日銀行為證明資金充足,一疊疊的鈔票遍布大堂的每一個角落,匯豐為表明支持恒生,委派職員駐守恒生總行大堂,但情況並沒有改善,擠提風潮令社會動盪,市面上人心惶惶,大家都為自己放在銀行的存款擔憂。全文:https://bit.ly/3fwaTIh
1976年4月12日 《明周》爆梁小龍黎愛蓮秘密註冊結婚
明星為了事業,拍拖要秘密,結婚要秘密,就算六、七十年代的娛樂圈都一樣,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出版的《明周》,封面故事就爆了武打明星 #梁小龍 跟著名歌手 #黎愛蓮 秘密結婚。全文:https://bit.ly/3uuPbIZ
1997年4月21日新馬師曾逝世 祥嫂靈堂上演「搶屍」
「慈善伶王」 #新馬師曾(原名 #鄧永祥)因支氣管炎、肺積痰及心臟病入住嘉諾撒醫院,留院一百零九天,延至九七年四月廿一日 #逝世,享年八十一歲。 全文:https://bit.ly/3tlkkyo
1810年4月27日 貝多芬名曲《給愛麗絲》210年前成曲之日
#陳奕迅 2002年的歌曲《 #給愛麗斯 》,將 #貝多芬 名作《Für Elise》《給愛麗絲》融入流行曲,把它唱出現代感,還有美國著名饒舌歌手Nas的《I Can》,當中一樣有此曲的旋律。這首膾炙人口的名曲,早在一八一○年四月二十七日面世。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新馬師曾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思浩大談昔日一呼百應,籌款節目龍爭虎鬥!(大家真瘋Show 2020)
新馬師曾8歲時父母離異,其父鄧祺以賭為生,而且是粵劇迷,母親羅蓮;離異後與母親來港生活,母親當傭工期間,鄧常被庶母刻薄捱罵,終離家出走流浪街頭,後遇上江湖藝人收留並學藝,茶座表演期間得到老行尊何細紀賞識,經轉介到何壽年學藝,經傳統功架訓練成績突進;一年後以「太平統一」名義到汕頭演戲,初踏台板,無論唱功台步均頭頭是道,被譽為「神童」。當時他擅模仿馬師曾,於是他師傅給他改了「新馬師曾」這個藝名。
及後在香港太平戲院表演,場場爆滿,戲院也因此轉虧為盈。新馬9歲時跟隨細紀學藝,10歲在利舞台演出,並與生母相認。11歲加入一統太平班,到下四鄉演出。17歲恢復「自由身」(脫離原學藝師傅)後,跟隨薛覺先學藝。及後並赴上海欣賞京劇名伶林樹源、蓋叫天;並向林學習京劇,唱腔自成一格。往後事業一帆風順,以拍電影、戲曲唱片為業。他曾透露1960年代前輸掉的錢以千萬計,故選擇入股澳門娛樂有限公司1%股權。往後並投資購買西貢一塊四萬呎土地,筲箕灣開設楚留香酒樓,及擁有永祥唱片公司。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鄭伊健蒙嘉慧甘願為你蹈火海!(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LuYPgOjDo)
2. 思浩大談印度良心初創公司,平價呼吸機賣萬五港紙!(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bPhE-VSSp0)
3. 思浩大談郭晉安紅因為張國榮!中國仿妝第一人巨星變臉!(大家真瘋Show 2020) bji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0PKFuCKExU)
#電影 #電視台 #藝人 #子華 #黃子華 #小朋友 #師傅 #第一次 #好多人 #係邊個 #係咁樣 #唔好呀 #你自己 #澳門 #幾多錢 #阿伯 #有限公司 #華為 #筲箕灣 #唱片公司 #好似係 #打電話 #一帆風順 #龍爭虎鬥 #白雪仙 #轉虧為盈 #吳君如 #流浪街頭 #一呼百應 #新馬師曾 #我自己 #港生活 #睇電視 #離家出走 #食得好 #幾多歲 #任劍輝 #思浩 #薛覺先 #楚留香 #利舞台 #馬師曾 #梁醒波 #大家真瘋Show #頭頭是道 #思浩大談
新馬師曾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張錦程一出現,散開的長鬈銀髮,黑衫黑闊褲,配涼鞋,像個日本藝術大師,他不笑,的確有幾分懾人的氣場。但坐下來聊天,談到當年他在《歡樂今宵》扮「羊嫂」的種種,他一邊「咔咔」笑,又談起cult片《生化壽屍》化爛臉妝,立即回復當日的頑童本色,老朋友相聚就是這樣,別來無恙,依然是那個我們認識的張錦程。全文:https://bit.ly/2QYcidL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