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蔡總統指示成立兩新南向小組,深化推動政策
🌏 因應亞太區域情勢重大變局,及各國策略行動,具有競合性,對區域情勢將有廣泛深遠影響,蔡英文總統今天在「對外經貿戰略會談」會議後裁示,國安會明年一月成立「新南向政策專案小組」,與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將成立的「新南向工作小組」,深化落實新南向政策的推動。
🌏此外,蔡總統也要求加速「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推動設置,以作為「玉山論壇」常設主辦與行政管理機構,以及區域內各領域領袖、青年代表、NGO智庫等交流合作平台。
📌文章來源: udn.com 聯合新聞網
http://lnk.pics/4QY5Y
#福爾摩沙雲創學院
#新南向創業
#東協創業培訓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70的網紅侯友宜 houyui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侯市長常常看見市民朋友在臉書上向他反映交通的問題,自上任後,便積極率領前往交通急需改善區域視察現場狀況。交通除了提升地方民眾生活便利性外更能帶動 #地方發展 ,在新北市有能力處理的情況下必定會先完成任務,當中有許多需要中央以及其他縣市支持與協助的地方,希望全體新北市民能諒解。 ⚠️汐止交通問題改善...
新 南 向 政策專案小組 在 侯友宜 houyuih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侯市長常常看見市民朋友在臉書上向他反映交通的問題,自上任後,便積極率領前往交通急需改善區域視察現場狀況。交通除了提升地方民眾生活便利性外更能帶動 #地方發展 ,在新北市有能力處理的情況下必定會先完成任務,當中有許多需要中央以及其他縣市支持與協助的地方,希望全體新北市民能諒解。
⚠️汐止交通問題改善:市民們關心的捷運 #汐止民生線 是 #北北基生活圈 很重要的路線,串聯 #新北汐止 社后和台北東湖、內湖,絕對有興建的必要。目前台北市端環評已於4/30回覆交通部,交通部5/7轉環保署續審中,綜合規畫報告修正也由雙北捷運局作業中。只要核定,新北市就一定會做,在侯市長任期內絕對全力推動汐民線工程。
⚠️林口交通問題改善:解決 #林口交流道 的問題不應單靠一個新北市,得靠大家並肩作戰。非常感謝桃園鄭文燦市長的用心,兩市之間有一定的默契,循序漸進執行新政策,共同解決問題。 #林口南下匝道 實施禁止左轉後造成當地許多民眾反彈,侯市長也和鄭市長商量,先採取柔性勸導、分流的方式尊重民意,新北市府會持續尋找更好的改善作法,解決車輛壅塞情況。
⚠️淡水河北側平面道路: #淡北道路 已是 #新北淡水 當地居民期盼20多年的建設,這不僅是交通往返要道,每年更有729輛救護車進出,是淡水、三芝地區最重要的 #救命道路 。對於生態環境與歷史保存新北市府會善盡職責,在7/31前市府團隊會針對七個議題補足更完整的資料、再送專案小組審查。大家不要氣餒,我們繼續努力!
新北市府成立由交通局帶隊和各局處整合的「#交通順暢的應變小組」,在第一時間發生交通問題馬上挹注警力做好交通疏導,運用科技執法立即排除障礙,希望在新北市府團隊的努力之下,為「新北友好市」盡全力舒緩各區交通路網流量。
⚒更多三環六線進度,請洽詢 新北捷運局:https://open33.ntpc.gov.tw/
🚥更多新北市即時交通資訊,請上「新北市即時交通網」:http://atis.ntpc.gov.tw/ 查詢
#新北任我行 #新北大工程 #安居樂業 #4ourNewTaipei #新北友好市
-趕快來跟侯市長做朋友吧!-
☑️ 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houyuih/
☑️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ou.yuih/

新 南 向 政策專案小組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質詢日記 #財經 #20190411
【#高銀董事會 形同虛設!】
慶富旗下的慶峰水產,當時在進行虛擬增資時,居然用 21 年的漁船作信用擔保品,就向高銀成功申貸3億元。高雄銀行內部的漁船估鑑管理要點,規範 15 年以上漁船是不能辦理估鑑價,結果這這艘21年漁船未經自行鑑價就核貸 3 億元,結果慶富案爆發後,該船被強制拍賣,歷經 5 次流標,最後 在今年 3 月份以 1.28 億拍出,根本是賠本生意。
市議會慶富專案小組 3/7 時發文要求高雄銀行提供相關資料,等了一個月,終於在4/10總算由金管會函復可提供議會相關資料現閱。畢竟,市議會並非高銀監管機關,亦無調查權,但是,但是,高銀董事會獨立董事有權組成審計委員會,在授信戶逾放、資金流用穎問題時就應主動查核,但官股董事明明佔相對多數的董事會,卻一直沒有動作,董事會監督責任何在?另外,葉天營、梅再興作為高捷派去高銀的官派董事,派令是否有經過董事會同意?
結果高銀董事長張雲鵬果然坦承,當時因為時間緊迫,官派董事就只讓董事長先行核定了,事後才讓董事會追認。喪失監督效能的高銀董事會根本形同虛設!相關責任我會再於後續調查中釐清。
【#商圈發展 何去何從?】
2017 年時,高雄市議會、高雄市政府經發局等多個局處皆同行考察韓國三鐵共構與商圈發展,我詢問經發局長,至今有多少的參訪心得化為實質的政策改進?以韓國東大門為例,政府並非單採非採支援、輔導、補助的方式,而是有系統地扶植時尚產業,整合時尚設計、生產製造、批發零售的上下游,大眾運輸結合提貨與物流功能,非常值得後驛、長明等商圈來借鏡。
此外我詢問經發局長:「局長知道依法高雄有幾個商店街區嗎?」答案是「只有一個」。現行的《高雄市商店街區管理輔導自治條例》為 2012 年所公布施行,訂出街道長度、店家同質性等門檻作為認定商店街區的標準,當年的既有商圈則有 3 年的輔導期達到法規標準,結果 6、7 年過去了,原輔導的 19 個商圈僅三鳳中街符合法規標準。新的商圈進不來輔導範圍,舊的沒落商圈也沒有退場機制。
我再問,局長知道捷運獅甲站附近有個「南部時尚產業創新基地 - R7 創藝所在」嗎?R7 基地有 4 個跟成衣、鞋類設計及印刷、3D 列印有關的法人進駐,但是因為是經濟部工業局設立的,所以高雄市政府一直沒有善用 R7 基地的資源。
我要求局長一定要讓有心投入服飾業升級的年輕人及商圈店家,能夠互相認識合作,在鐵路地下化之後,打開的前後站聯通的交通便捷優勢,商圈發展如果能導入新的概念,才有轉型的可能!
【#公有市場活化】
高雄所有攤集場(就是路邊攤販)都是私有的,這種現象在全國是獨一無二。以台北市來說,所以的攤集場都是公營的(35 處),但是高雄 51 個立案登記的攤集場,卻都是民間自行管理,一方面對於傳統的市場攤商來說感到不公平(因為攤集場圍繞在市場外圍,對市場攤位生意必然有影響),另一方面,攤集場若無好好管理,在食物烹煮時所排的廢氣及廢水,都是社區環境的負擔。
我提出,公有市場卻逐漸凋零,未來有沒有可能提高公有市場的誘因,讓私有攤集場願意進去公有市場做生意?經發局長伏和中回應,有許多外部攤商不用負擔清潔成本,客人卻會使用市場內部的設施,讓乖乖繳納清潔管理費的攤商備感不公,會持續輔導攤商轉為合法進入市場。
此外局長表示,看現在去市場消費的人口年齡層組成,就可以知道目前市場運作恐怕跟時代趨勢有違,因此會積極媒合週邊的大專院校認養公有市場、協助規劃,幫助市場跟上潮流,活化逐漸凋零的公有市場。
【#22遊艇碼頭運補交通動線 應協調改進】
高雄已經在高雄展覽館辦了三屆的遊艇展,然而經營許久的 21、22 號遊艇碼頭,以及周邊餐廳,居然連一條車子能進入的運補路線都沒有!!導致遊艇垃圾、餐廳廚餘等都要用人力搬運,對於邀發展遊艇觀光的亞洲新彎區,這實在不可思議!
而目前有可能規劃運補車輛進入的路線,是中油預計作為停車場使用及公園綠地的空間。遊艇業及餐廳業者希望有條路走,還得自行跟中油協調。為了解決兩邊的困擾,我要求經發局來協調,讓高雄這個得天獨厚的海洋遊艇產業更完整,更能吸引國外遊艇停靠入港。局長允諾會再跟中油進一步溝通。
【#大社工業區 遷廠規劃】
上月底,大社工業區降編通過都審,大社的居民都非常的高興,高雄終於要跨出產業轉型的一大步。但是,經發局準備好了嗎?經發局有沒有做好溝通的角色,讓廠商充分知道自己的未來何去何從?
我詢問經發局長,在過去這麼多年來,經發局居中進行了哪些輔導與配套措施?如今,輔導廠商遷廠或轉為乙種標準是否有具體時程?遷廠的具體時間、地點、配套措施是什麼?局長表示,廠商未來去向會再持續跟經濟部討論,惟目前經濟部表態:希望可以讓廠商原地繼續生產營運,但高雄市副市長李四川在市長市政質詢時,已經承諾會落實 25 年前的決議,全面輔導降編為乙種工業,若無法轉型必須遷廠。市府行政一體,經發局應該必須朝這個方向來努力!

新 南 向 政策專案小組 在 張秀華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黃敏惠市長上任第一次施政報告,從報告可以看出市長相當著重嘉義市的經濟發展。
阿華用10分鐘的時間與市長探討對於未來嘉義市的經濟發展,提出那些誘因與策略,如何吸引廠商進駐嘉義市?
在這一波的美中貿易衝突,讓國際產業分工出現重組現象,對現有的經貿秩序帶來衝擊。為因應美中貿易爭端,行政院協助台商順利返台投資,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
目前台商回流投資可望突破2,000億元,預計創造20,000個就業機會。
除了人才需求,經濟部長沈榮津指出,過去台商因勞工、環保、土地成本考量移往中國時,台灣土地廠房仍保留,這波回台是廠房重新活化。不過,預估在兩年後,會有擴廠土地需求。
第9屆第7次定期會,秀華提案市政府應規畫將農業用地轉為工業用地,活絡土地利用,促進工商經濟之都市繁榮。
阿華問市長上任後是否有同仁提起此案?
市長答「這部分在10多年前已有人提過。」
阿華答「當時是陳麗貞市長時代把價位訂高,此案胎死腹中。因勞工、環保等問題移往中國或是南向發展,但現在鮭魚想要返鄉,嘉義市是否有對策?」
市長答「有提起但尚未深入細部討論。」
因北港路區段徵收,中央打臉認為公益性與必要性不足,那嘉義市的因應對策?
如何讓大家看到嘉義市已經準備好了?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都市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107年1月26日第3次會議紀錄說明,嘉義市宜農維護面積為0.12萬公頃=1200公頃。嘉義市農耕土地面積1,690公頃,多出約400多公頃。
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結合北港路區段徵收,可以透過這次的中央政策,加強目的性,告訴大家,嘉義市絕對有這個條件,才能真正的拚經濟衝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