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到恐怖電影時,是不是總是想到導演老是找許多年輕的俊男美女演員在鏡頭前尖叫或看著電影中的反派角色殺死這些年輕演員,然後覺得這是一種透過物化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來販賣恐懼的低俗流行文化或資本主義呢?實際上,這個以年輕女性作為恐怖題材的核心其實帶有80年代開始崛起的性別研究色彩。過去被認為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年輕女性的家庭、情感或自身認同煩惱,逐漸在80年代的恐怖片以及日本少女恐怖漫畫成為故事主要的劇情以及轉折點。換句話說,這些「少女的煩惱」逐漸成為了大眾對於關係衝突、情感壓抑以及對無力改變未來的無力感之具象化象徵。這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象徵以及公開討論與呈現情感文化的變遷,也是配合著70-80年代開始的性別意識興起,因此,這些恐怖對小編來說,不再只是代表著廉價對於性別的剝削,而是某種具有時代感的意義(也可能只是小編本人對於伊藤潤二的喜愛!)。
-------------------------------------
恐怖漫畫最受歡迎的時期,就是80年代,光是這時期的恐怖漫畫週刊就超過20種以上。我們甚至可以將1986年視為全日本少女熱愛恐怖漫畫的最高峰,因為當年一本恐怖漫畫月刊《萬聖節》(ハロウィン)創刊了,它在商業上的大成功,創造了一個新的社會流行詞彙:「少女恐怖漫畫熱潮」。
《萬聖節》並不是第一部80年代的恐怖漫畫期刊,但它創刊號上的副標題,卻宣示著它龐大的野心:「(滿足)那些無法單純被快樂滿足的人們!」而它也的確迅速成為喜愛尖叫的少女們的最愛:A5的大開本(屍體飛散的畫面比少女的臉還大)、高達400頁以上的大份量(本體就是一件殺人兇器),等等。最棒的是,當代一流的恐怖漫畫家紛紛坐鎮《萬聖節》:恐怖大師楳図かずお(楳圖一雄)、血腥噁心系的御茶漬海苔、幻想力滿載的高橋葉介等等。
這本雜誌對恐怖風潮的另一項重大貢獻,就是拉拔了一批日後成為恐怖漫畫界中堅的實力漫畫家。現今說到恐怖漫畫,言必稱之的伊藤潤二先生,他的職業生涯,就是從《萬聖節》舉辦的「楳図かずお賞」(楳圖一雄獎)裡出道的,他第一部被楳図かずお與菊地秀行等大師讚賞的出道作品,正是至今仍然被傳誦的《富江》;而在《萬聖節》的創刊號出道的,還有日後以華麗畫風的高帥美男子聞名的篠原烏童;以及本人是個大眼美女,而筆下的少女也是大眼美女——眼睛大到畸形詭異——的犬木加奈子等等。
-於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因此而生,為什麼80年代的少女們,會喜歡這些「少女恐怖漫畫」?
不知道是從哪位漫畫家開始引領少女恐怖漫畫的風潮的,畢竟恐怖漫畫從60年代即已在日本興起。也許是漫畫家們終於發現了,「大恐怖時代」中叫得最大聲的觀眾就是少女們。因此,有意識地瞄準少女們為主要客群的少女恐怖漫畫大量地出現。這些漫畫都有著相似的要素:描寫女性的苦惱。
少女們永遠充滿苦惱,對外貌的苦惱、對體型的苦惱、對愛情憧憬的苦惱、對所愛之人開不了口,然後意中人跟人跑的苦惱⋯⋯幾乎是每位少女都有過的共通痛苦體驗。有苦惱,就有貪嗔癡,就有恨、怨、忌妒,深藏在少女三千煩惱絲底下的這些負面情緒,成了恐怖漫畫家們最愛的題材。
80年代的少女恐怖漫畫,大量地以少女們日常的心靈毒素為創作靈感,並且將它們化為種種形象可怖的惡魔與邪靈。有時被霸凌的少女無意中召喚出了魔物,無情地殘殺學校裡的惡霸;有時少女卻又為了負心漢,甘願自身成為妖魔的餌食,死也要拖情人一起下地獄。這些故事裡的主角都是女性,但卻並非都是傳統少女漫畫裡楚楚可憐的形象,她們可以是完美的被害者,卻也可以是完美的加害者(當然很多時候兩者都是)。誰不想得到愛情、美貌與人氣呢?萬千年輕讀者們透過恐怖漫畫,抒發這種青春期裡難解的苦惱,把內心的殘酷一面藉由尖叫去發洩,獲得精神上的救贖。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00945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零售點睛術:美西2500公里x歐洲8000公里的商機科普筆記」介紹 訪問作者:朱承天(Rosida) 內容簡介: 點看成金,玩轉商機大無限! 市場實境SHOW,鮮活碰撞,後疫情時代仍百顛不破── 30年資深行銷人,橫跨歐美八國的紙上實境秀,帶領一窺世界零售市場的...
新 崛 江 的興起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零售點睛術:美西2500公里x歐洲8000公里的商機科普筆記」介紹
訪問作者:朱承天(Rosida)
內容簡介:
點看成金,玩轉商機大無限!
市場實境SHOW,鮮活碰撞,後疫情時代仍百顛不破──
30年資深行銷人,橫跨歐美八國的紙上實境秀,帶領一窺世界零售市場的商業文化!
一窺美國、英國、波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德國,
鮮活零售、生猛文化、出奇攻心、推坑產品……。
➤不讓市場專「美」,零售龍頭換人當?──美西篇
歡樂有餘,提袋率卻遠遠不及的派克漁市場,原來只差關鍵的臨門一物?無人商店還在實驗階段就黯然收場,另一個更具智慧的AI商店卻趁勢崛起,勢頭無法擋?
➤你不知道的,倫敦在地漫遊趣──英國篇
曾經輝煌一時、風光無兩的「日不落國」,日行萬步走遍大街小巷,從計程車、觀光市場、街頭美食到派樣,也看見了整體經濟環境。
➤不會找路看熱鬧,大內高手窺門道──歐陸篇(波荷比盧法)
荷蘭不只有風車,還有獨特的鹿特丹的市集、阿姆斯特丹的創意櫥窗甜點店;比利時不只有巧克力,以及德國總理梅克爾也來排隊的餐車。
➤嗯,意猶未盡的旅程──德國篇
令人餘韻無窮的德國,再次走訪超市、連鎖店和購物中心,一窺在地零售的獨門商機。
作者簡介:朱承天
•從小嚮往成為「筆舌兩尖,義勇當先」的幫派俠女,所以唸了新聞科系、做過報社記者、電視節目編劇、廣播節目撰稿,以及主持人、雜誌編輯。
•從媒體轉行做公關,在當時台灣最大的公關公司擔任總監。
•而後又跨入零售業,參與台灣第一家購物中心開幕,對於購物中心的興起及發展自有深刻體認。後來應邀前往居家連鎖業,擔任行銷和營業主管,北起基隆南至墾丁,都有巡店展店任務。
•10餘年前到中國大陸,前後在最大的IT連鎖賣場企業,擔任品牌總監、浙江衛視的子公司擔任動漫商品的品牌主管。任職期間,動漫展活動人潮成長5倍,創下業績記錄,並開發超過200項授權商品。
•回到台灣,積極在生活與興趣當中,努力尋找平衡點。2016年起,更在歐洲展開了「大冒險」,超過百天的自助自駕旅行,完成首本著作,成為獨一無二的零售業主題旅遊書,如今再展零售壯遊,點睛之旅,未完待續……。
•目前是臉書社團「我是青埔人」版主及管理員,並為桃園市記者協會理事;且擔任吉格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負責新項目開發。
•著有《德國市場遊 歐陸零售筆記:可以學x可以看x可以吃x可以買》(2017年9月出版)。
作者粉絲頁: Rosida的歐陸行銷觀察筆記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新 崛 江 的興起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給有男孩的媽媽們,想奮力改變困境的爸爸們,還有面臨危機的所有「男孩們」。
昨天兒子在志祺七七的影片中看到我,趕緊拿來跟媽媽分享。我們也聊了對於youtuer的喜歡與不喜歡。
在這樣的年代,是危機也是轉機,我很開心兒子們在性別平權的觀念上,有很穩定的觀念與想法。期待所有性別的共同進化!
轉貼 林志潔教授精彩的導讀
#齊家治國的雙槳齊划
#男孩危機好書導讀如下
導讀者 : 林志潔
交通大學特聘教授
科法學院社會正義講座
回顧46歲的人生經歷,我雖然在美國取得博士,也在許多校園讀書、短期訪學過(Duke, Harvard,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C Santa Cruz),但是影響我最深最遠的,其實是北一女中。我的性別意識與人生的理念,幾乎可以說是一女中的奠基。擘畫一女中教育和建立一女中學風的江學珠校長,把她對這一代女性的期許,都寫在校歌裡:唯我女校、寶島名高、莘莘學子、志氣凌霄、公誠勤毅、校訓孔昭、齊家治國、一肩雙挑。為國家盡至忠、為民族盡大孝,繼往開來、為我女界增光耀。
我在閱讀 <男孩危機> 這本書時,腦中一直不斷自動播放一女中校歌的旋律「齊家治國、一肩雙挑」。然後想著:在這個充滿未知的AI世代,國與家,都需要更多的肩膀,如果要教導當代的男孩這樣一肩雙挑的觀念,我們該怎麼著手呢?
在<男孩危機>這一本書中,作者指出了一個造成男孩危機的關鍵:過往的男性,可以依靠體力與勞動取得一定的社會地位和自信,如果家庭是一艘船,過往男性與女性各划一邊,男性負責工作賺錢、女性則在內扮演輔助男性的持家責任。然而,全球化接著數位經濟與AI世代到來,許多男性因為產業外移、工作被機器取代,而喪失工作優勢。相反的,女性在過去數十年,受惠於女權運動的興起,不斷被灌輸可以去挑戰各種過往專屬男性的領域的想法,而事實上除了因為玻璃天花板的限制,女力崛起的成果確實斐然。因此,現代的男孩們所看到的家庭形象變成了:堅毅智慧的母親,左右開弓雙槳齊划,父親則侷限於一邊划船,甚至有時候連把這一邊划好都不見得做得到,因此,家庭的船隻是失衡的;更糟糕的是,社會文化和性別刻板印象不斷頌揚男性英雄主義,想像與現實的落差,讓男孩的成長充滿挫折和壓抑。
我一邊看一邊覺得,本書其實更適合由一位現代的父親來寫導讀和推薦序,因為作者所訴求的對象,其實更多在於男孩的父親們,簡直可說是一本當代父親生存指南,作者希望的是打造一個雙親都能雙槳齊划的家庭船。但既然出版社找了我,我就嘗試從性別與一個母親的觀點來分享一些看法。
以我自己成長的經驗,我不得不承認作者在書中的觀察有其道理。我是一個11歲男孩的母親,也是一位女性主義研究者和高等教育工作者。我有許多男性與女性的學生們,且我從20歲開始工作,在職場26年,在我奮力打破玻璃天花板、努力進行各種法治革新的同時,性別的敏感度,也使得我特別能感受得到我的男性同儕、我的男性學生和我自己的孩子,在時代中找到新定位的困難。
作者所說的「放大的女孩與縮小的男孩」,確實呈現在學校教育中。我還記得數年前,有一次交大科法所甄試,錄取12位學生,大家並沒有特別注意性別問題,最後結果出來,12位連同備取第一名和第二名都是女同學,當下本所差點改名為「交大女子科技法律研究所」。
男子氣概的英雄觀,讓男性們在成長中,對分享和求助是怯步的,男性容易假裝有自信但內裡十分不安,最後導致極端的情緒,或者爆發憤怒、或者抑鬱寡歡。如作者說分析的,社會以英雄傳說來收買男性的體力和健康,讓男性被綑綁於形象中,難以脫身,最後影響身心健康、並且喪失對他人甚至對自己同理的能力。這樣的結果是男性容易因為衝動而抑鬱而鑄成大錯,無法挽回。作者觀察美國的多起槍擊案例,更說明了問題的嚴重性。美國近十年來發生多次重大校園槍擊案件,死傷無數,而所有行為人,清一色,是男性學生或年輕男性。許多關於男性與暴力問題的統計數據https://promundoglobal.org/wp-content/uploads/2018/06/Masculinity-Today-Mens_Report.pdf,也呼應作者的觀察。
我所尊敬的女性主義政治學者Iris Young指出,當所謂「好的、成功的男性」被定位為「有能的保護者」時,女性也被套到刻板印象的位置 ─ 所謂好的、成功的女性,就是擁有一個保護她的男性,並對其忠貞和順從;反之,一個不好的、失敗的女性,或是欠缺保護她的男性,或是認為自己不需要保護而主張要「作自己。」https://www.signs.rutgers.edu/content/Young,%20Logic%20of%20Masculinist%20Protection.pdf
不論是<男孩危機> 的作者,或者 Iris Young的論述,他們都認為:生而為人的身心安頓 (well-being),其實需要的是國家、社會與家庭的支持與培力,而非割裂式的區分強者和弱者、保護者與被保護者。
受創者傷害他人,唯有自己痊癒才能治癒他人。男孩危機的挽救,當從男孩的教育與成年男性的治癒著手。在性別的視角下,男性也是性別刻板印象下的受害者,任何對於性別的培力 ( empowerment) ,都應該給予支持。對於男孩,教會他學習聆聽,不因為男孩身為男性而被貶抑 ; 對於看著父執輩只划一邊的槳,卻眼見同儕和配偶雙槳齊划的成年男性,則要給予鼓勵與引導,讚美他們忠於自我的工作和生活,一步一步協助這些心裡住著無所適從、危機男孩的男人,拿起另一邊的槳。
我很幸運,我的11歲的男孩(小名包包),是一個暖男,我這一輩子受到別人的鼓舞和安慰最多的,來自我的包包。他幾乎不存在任何性別的刻板,最欣賞的是一個班上想要從軍的女孩。在這個充滿未知的年代,教養兒女是身為父母十分困難的學習歷程,因為我們不像我們的上一輩,可以想當然爾、單純地做些「我是為你好」的指令。但可以確定的是,包包性格裡的溫暖和開闊,定與他從小看多了雙槳齊划的父母與叔伯阿姨們有關。我期待他能順利度過男孩危機,長成一個有自信、樂在自己的生活、並對社會有貢獻的男人。
所有的經驗都是學習而來,何況當女性爭取權利時,我們也曾得到許多男性的支持和協力,所以,女性在男孩危機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我們不能協助文化轉變,幫忙男性在這個時代度過危機,同在家庭與社會的船上,最終受害的依然是我們的社會和我們自己。作者在書中提出很多教育和文化轉換的方法,以學校、家庭、飲食、活動、情緒等各種調整,希望治癒受傷的男人、教育有危機的男孩,我自己看了很有啟發。因為深刻的理解、尊重個體的發展和差異、分享和指導他人雙槳齊划的經驗,將男性從英雄傳說中解放出來,同時打破女性的刻板印象,可謂是一種助人亦能助己的實踐。我樂意為之,但願你也是。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4512
新 崛 江 的興起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零售點睛術:美西2500公里x歐洲8000公里的商機科普筆記」介紹
訪問作者:朱承天(Rosida)
內容簡介:
點看成金,玩轉商機大無限!
市場實境SHOW,鮮活碰撞,後疫情時代仍百顛不破──
30年資深行銷人,橫跨歐美八國的紙上實境秀,帶領一窺世界零售市場的商業文化!
一窺美國、英國、波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德國,
鮮活零售、生猛文化、出奇攻心、推坑產品……。
➤不讓市場專「美」,零售龍頭換人當?──美西篇
歡樂有餘,提袋率卻遠遠不及的派克漁市場,原來只差關鍵的臨門一物?無人商店還在實驗階段就黯然收場,另一個更具智慧的AI商店卻趁勢崛起,勢頭無法擋?
➤你不知道的,倫敦在地漫遊趣──英國篇
曾經輝煌一時、風光無兩的「日不落國」,日行萬步走遍大街小巷,從計程車、觀光市場、街頭美食到派樣,也看見了整體經濟環境。
➤不會找路看熱鬧,大內高手窺門道──歐陸篇(波荷比盧法)
荷蘭不只有風車,還有獨特的鹿特丹的市集、阿姆斯特丹的創意櫥窗甜點店;比利時不只有巧克力,以及德國總理梅克爾也來排隊的餐車。
➤嗯,意猶未盡的旅程──德國篇
令人餘韻無窮的德國,再次走訪超市、連鎖店和購物中心,一窺在地零售的獨門商機。
作者簡介:朱承天
•從小嚮往成為「筆舌兩尖,義勇當先」的幫派俠女,所以唸了新聞科系、做過報社記者、電視節目編劇、廣播節目撰稿,以及主持人、雜誌編輯。
•從媒體轉行做公關,在當時台灣最大的公關公司擔任總監。
•而後又跨入零售業,參與台灣第一家購物中心開幕,對於購物中心的興起及發展自有深刻體認。後來應邀前往居家連鎖業,擔任行銷和營業主管,北起基隆南至墾丁,都有巡店展店任務。
•10餘年前到中國大陸,前後在最大的IT連鎖賣場企業,擔任品牌總監、浙江衛視的子公司擔任動漫商品的品牌主管。任職期間,動漫展活動人潮成長5倍,創下業績記錄,並開發超過200項授權商品。
•回到台灣,積極在生活與興趣當中,努力尋找平衡點。2016年起,更在歐洲展開了「大冒險」,超過百天的自助自駕旅行,完成首本著作,成為獨一無二的零售業主題旅遊書,如今再展零售壯遊,點睛之旅,未完待續……。
•目前是臉書社團「我是青埔人」版主及管理員,並為桃園市記者協會理事;且擔任吉格國際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負責新項目開發。
•著有《德國市場遊 歐陸零售筆記:可以學x可以看x可以吃x可以買》(2017年9月出版)。
作者粉絲頁:Rosida的歐陸行銷觀察筆記
出版社粉絲頁: 博思智庫Broad Think Tank、 BTT Health 博思健康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新 崛 江 的興起 在 昔日地標| 新堀江商圈成塗鴉天堂疫後經濟仍不見好轉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曾經人擠人的 新崛江 商圈,現在即便是假日人潮也零零散散,當地里長當選人陳敏夫表示,因為人流少了,塗鴉客就多了, 新崛江 商圈現在竟然成為塗鴉天堂。 ... <看更多>
新 崛 江 的興起 在 新堀江-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新堀江at Facebook. ... 大口袋 is at 赤麵廠レッドラーメン- 新崛江. ... 他見證「新堀江」興起和沒落網友淚推:老高雄人| ETtoday 東森新聞雲. 「新崛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