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 73 歲生日(1947 年 4 月 8 日)
「拍完《風櫃來的人》,我跟廖桑去圖書館看《斷了氣》,記不得為什麼看了。高達的片是同個角度跳鏡頭,人家早就打破了傳統觀念,剪接方面就受到很大的啟發。
你說它有什麼差異?主要還是內容,就是寫實呈現出一種內在的、當下的精神。台灣當時是威權時代,有很多禁忌。那個『不可以』,反而變成一個動力,因為你會覺得為什麼不能做?」
▍就是有限制,所以才有反抗——侯孝賢談台灣新電影:https://bit.ly/2RmjYGE
斷了氣 跳 剪 在 Head x Lov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影史經典之走鐘版的好萊塢警匪片
#法國新浪潮 #高達
【影史經典】法國新浪潮 - 高達:斷了氣
【擺脫傳統電影 SOP,獨樹一格的法國新浪潮】
對經典電影稍有研究的人,應該對於「法國新浪潮」並不陌生,而一如它的名稱,這個時期的電影,受到好萊塢、義大利寫實主義等影響,處處挑戰著傳統電影的既定框架,從上一代那種總是製作精細、改編自文學作品的死氣沉沉電影跳脫出來,打造出屬於年輕一代的新穎風格。
/
這一批新導演,除了喜歡嘗試突破性的敘事或拍攝手法,還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他們許多人是從影評轉導演的,在那之前,他們早已看過各種時期的電影,也接觸到了正在發生的藝術電影風格,也因此儘管是第一次拍片,卻對電影的形式與呈現樣貌有著許多想法,而這也是為何「法國新浪潮」時期,能在短短五年間成功挑戰當時的電影,並對後世的電影形成極大的啟發。
-
【斷了氣 - 故事大綱】
《斷了氣》故事描述身無分文的街頭混混米榭爾,在馬賽偷了輛車,並因為超速駕駛而被警察追趕,情急之下他射殺了警察。犯下大錯後,他在巴黎街頭巧遇了一邊賣報紙一邊夢想成為大記者的前女友派翠西亞。重燃舊情的兩人,住進了女方的公寓,同時,米榭爾也一邊躲避警方的通緝,一邊試圖收回賣掉贓車獲得的款項,然而這一切他都對女友隻字未提,只承諾一旦把別人欠他的錢收回,就帶她去義大利度假。最後,警方找上了派翠西亞,儘管一開始她矢口否認,最終還是向員警據實以告,米榭爾最終也喪命在警察的槍口下。
-
【走鐘版的好萊塢警匪追逐片?】
這部作品,是高達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片中充滿了美國警匪 B 級片、黑色電影風格,甚至讓人一度以為這是一部典型的「警匪追逐之鴛鴦大盜逃亡」劇情片,但有趣的是,儘管片頭宛如好萊塢劇情公式的鋪陳,卻完全跳脫了既定形式,或許更準確的說,這是一部「歪掉」的鴛鴦大盜逃亡片。
/
好萊塢上演的警匪追逐逃亡片,通常劇情節奏緊湊、壓迫,且會強調雙方互向追逐較勁,或是貓追老鼠的過程。但在《斷了氣》一片,雖然有著彷彿警匪追逐片的主題,然而多數的對白與劇情,只是圍繞在男女主角兩人零散的日常生活,以及彼此的人生態度和感情觀。
/
除此之外,警匪片通常都會有彪悍的匪徒、妖豔的美人,以及智勇雙全的警察三種角色形象,可是我們所見的主角不但整天無所事事,而且看起來優柔寡斷,甚至以模仿、幻想自己能像好萊塢大明星亨佛萊鮑嘉一樣,頑強、高深莫測且極具魅力為樂;至於他身旁的女友,也不是典型的蛇蠍美人,反倒是個看起來毫無心機、不諳世事的純潔少女;至於警察,基本上在全片簡直成了跑龍套的角色,只分別在片頭追捕以及片末追查到米榭爾時出現,並同樣帶來令人錯愕的突發命案。
-
【就是不說明白,讓你猜導演要表達什麼】
一如前面提及的好萊塢劇情公式的走鐘,這部片在說故事的方式上,也教人摸不著頭緒,更似乎是故意避開觀眾好奇,或是所以為的故事重點。
/
舉三個最明顯的例子:其一,照理來說,既然整部片以米榭爾偷車的行為最為展開與結束,那和觀眾說明一下整件事的前因後果應該是很正常的事吧!但沒有,高達在片中只讓觀眾知道這件事的存在,讓後就不再多說;其二,米榭爾是在非常突然,甚至可以說觀眾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就被殺死了,而且死之前還對派翠西亞說了一句話,但我們並不明白那句話究竟是對自己、警察、女友,或是整個現實世界說;其三,米榭爾死後,我們看見派翠西亞做了一個男友模仿亨佛萊鮑嘉的動作,影片便在此結束,然而同樣的,高達並沒有對這樣的安排留下更多線索。
/
忠於呈現導演所認為重點、看似無章法且突如其來的劇情,以及開放式的結局,這些都讓電影的故事更貼合導演怎麼想,而非如何滿足觀眾預期,也因此開拓了更寬廣的創作道路。
-
【跳剪 - 從剪接表達敘事觀點】
至於在技術方面,高達的電影最具影響力的原因之一,便在於他的剪接方式 - 跳剪。透過這樣的剪接方式,一些意象不斷重複出現,同時也帶來快速跳躍、壓縮現實時間的效果,甚至製造出一種不協調感,宛如試圖阻礙敘事等等。至此,剪接已經不再是過去串聯故事、視線或角色的工具,而是成了敘事方式本身,讓人去思考原先流暢的畫面經過這樣的剪接後,為我們重新建立了什麼樣的觀點與感受。
-
法國新浪潮的導演相當多,除了高達之外,像是楚浮、安妮華達、雷奈等人,都是這時期崛起的導演,也都各自在影史上留下重要的影像表達方式。當然高達電影的魅力以及突破性也不光只有上文所述,還有更多有特色的創意手法,這就等著之後再和大家分享囉!
斷了氣 跳 剪 在 Cinema Buff / 迷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藝術家》導演重現高達的愛情故事《Redoubtable》預備開拍
「法國新浪潮」代表Jean-Luc Godard從跳躍式剪接的《斷了氣》到操弄3D的《告別語言》,今年85歲的大師依然持續挑戰影像敘事、更新電影歷史。
如今,他在攝影機後的私密人生故事將被翻攝成電影《Redoubtable》,由《大藝術家》法國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根據《驢子巴達薩》女演員Anne Wiazemsky的自傳《Un An Après》,聚焦兩人在1967年《中國女人》中合作而相戀的過往。
當時高達正值所謂的「革命時期」,企圖將社運思想融入作品中,同時也剛和Anna Karina離婚不久。Anne Wiazemsky認識導演時僅有17歲,兩人在電影問世的同年步入婚姻,接著又一起帶來《週末》、《同情惡魔》,最後在1979年離婚。
關鍵的卡司方面,將由《巴黎初體驗》Louis Garrel、《性愛成癮的女人》Stacy Martin詮釋這兩位影史大人物,而在風格與美學上,也會向當時的電影借鏡。
據稱《Redoubtable》不盡然為喜劇,但會是部輕鬆、深情的風格之作,目前正在前製階段,將於坎城電影市場展吸引國際買家的目光。
參考外電:
The Playlist http://goo.gl/I968NE
ScreenDaily http://goo.gl/j9Yn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