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絕美廣告!】
~分享自 大人物 - 創意生活設計好物
再次擔任奧運賽事,官方指定計時的OMEGA,推出令人歎為觀止的視覺廣告「計時與傳統 當OMEGA遇上日本」。
它將奧運運動、日本文化與手錶意象完美結合,運動員的力與美,遇上海上鳥居、神社燈籠、漢字書法等,動靜態融合得天衣無縫,而品牌精神也貫穿其中,毫無違和的視覺衝擊,值得一看!
--------
#DOC數位機會中心
#城鄉交流數位應用
--------
更多職人 : http://expert.chineseink.com.tw/client/default.aspx
--------
Doc職人產品
http://docmall.doctw.com/index.php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
「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的推薦目錄:
- 關於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DOC職人 時食刻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Taipei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中交流中心十年的步骤 - YouTube 的評價
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期待京都迷訪談計畫文章的朋友,久等了。
從台灣到京都。還有德島。來自Yoriko的料理與心意
我和Yoriko認識也是非常有緣份的事,一樣與自己持續的京都書寫有關,2019年,我自費出版了京都散文-京都寂靜。也及散步時,Yoriko因為是粉絲團的讀者,所以和我訂購了兩本,當時因為我正好要帶家人回京都,就和她說,不如我就在京都親自把書拿給她吧!
於是,我們才有了見面的機會,Yoriko中文很不錯,在聊天後,才知道原來過去因為先生工作的關係,曾經來台灣生活好幾年,也因此學會了中文,喜歡料理的她,開始喜歡也學起了做台灣菜,甚至還考取了中餐技術士執照,令人佩服不已,回到京都後,與台灣已經有濃厚情誼與連結的她,決定把自己喜歡料理和台灣的心,分享出來,在京都成立了一間華語的日本料理教室。
知道Yoriko的故事後,其實我蠻感動的,這是一份台日之間的濃厚之情,那次回京都,我和Yoriko約的地方正好就是我住的鈁屋(沒錯,就是已經停業的鈁屋,真的所有的事都是冥冥註定的),當天早上,Yoriko來鈁屋找我們,正好我就在門口招呼孩子,我們擦身而過,Yoriko問鈁屋裡的staff有沒有台灣人住這裡,後來,我們才相認,Yoriko是一位優雅開朗的女士,相認時,彼此都非常高興。
當天,我剛好要帶孩子去京都鐵道博物館玩,Yoriko熱情地說,就順道開車載我們過去,孩子都現在都還記得。當天,我把書給了Yoriko後,她說要把一本留在嵐山的料理教室,一本要放在德島的民宿,知道後覺得好開心,她把費用裝在一個很可愛的小袋子裡,後來,我一直忘了打開袋子,直到回台灣,一打開小袋子,才發現,Yoriko誤會了書籍的金額,多給我了,讓我很不好意思,趕緊寫信給她,希望以後可以還她。
然後,心中就訂下了一個想法,下回去日本,我一定要去住Yoriko在德島開的民宿Yue,Yoriko的父母是德島人,因為要照顧媽媽的關係,在德島用了自己家的房子,開了民宿,是包棟的,看起來非常舒服迷人,好想帶家人在裡面過上一陣子的德島日常生活,心中這麼期待著,只是沒想到,2020年,新冠肺炎就打斷了這一切。
以下的文字,幾乎也都是Yoriko完成的,不過認真的她,自己寫完之後,還請她的中文老師幫她潤稿修正,真是很感動,寫出來的文字真摯溫暖,就像是Yoriko給人的感覺。
1. 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大家好,我是代里子。我現在在京都開設一間日本料理教室。主要面向想要學習日本家常菜的外國人。 45歲時,我因為老公外派跟著一起到台灣,住了五年。 剛開始我一句中文都不會,於是到台北師範大學的國語中心學中文。雖然中文講得不好,班上的留學生和在台灣認識的朋友非常照顧我。當時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邀請大家到我家一起做日本家常菜,並將日本文化介紹給大家。通過這樣的事情來回饋大家的幫助。 中文學到第三年左右、日常會話沒問題後,我開始烹飪補習班上課,取得丙級中餐烹調技術士執照,後來還到台灣老師開設的烹飪教室學做台灣菜。
當時我深深感受到就算來自不同的國家、使用不同的語言,一樣能夠享受透過食物交流的樂趣。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的夢想在心裡悄悄萌芽。 ——總有一天,我也要開設自己的烹飪教室! 回到日本後,我先在鎌倉一家小餐廳的廚房工作了兩年,後來先生退休,我們搬到京都和孩子們一起生活。我在京都一間專為外國觀光客開設的烹飪教室打工了一年,和來自台灣、大陸和香港的旅客有不少交流的機會。
我的料理教室從三年前開始經營。上課的地點是我自己的家裡,距離嵐山只有10分鐘的車程。到目前為止,來過我的料理教室的大部分是華語圈的人,有台灣人、大陸人、香港人、還有華僑,他們多半都不會說日語。為此,我再開始學習了中文。 我的料理教室目前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大,很多人無法來到京都。希望疫情盡快結束,期待與大家在料理教室相遇。
2. 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
兒子小的時候,就對日本的歷史和寺廟很感興趣。他大學在京都讀日本歷史專業的時候,我們同時因為老公工作外派從東京搬到台北。 從那時起每次只要回日本,我都會先去京都和兒子度過幾天,雖然只有兩三天而已,但他每次陪著我去京都很多很美的地方,讓我感受到了京都的傳統文化之美。 老公退休之前,女兒也調動到京都的分公司工作。我們因為老公工作調動的關係,到現在為止搬過七次家。 孩子讀書的時候,總是在轉校。我的內心一直對孩子們覺得很抱歉。所以我們決定老公退休後,搬到京都和孩子們一起生活。 我現在在京都生活了三年多。我深刻體會到來過京都之後,就會喜歡上京都的感受。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嗎?或是和家人在京都的一天?
我現在的日常是上午和老公一邊散步,一邊拍照片。照片的内容,大部分是京都的風景。回家後開始做料理並也會用照片紀錄。空閒的時候,就能把拍好的風景和菜的照片發到 facebook上面與大家一起分享,用来紀錄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 我想和大家說,雖然現在因為有疫情的關係,大家不能來京都,但京都的風景和人都不會改變,明年也一樣會很漂亮的!而在這段難熬的期間,我會透過網路,繼續和大家分享京都四季的美。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我在京都有過這樣一個難忘的事情: 去年我和老公我們一起去永観堂觀賞紅葉的時候,老公看著回首阿彌陀說:「代里子,我剛想到10多年前的事情,我們那時來這裡的時候,你看著回首阿彌陀突然哭了。你還記得嗎?」 我馬上回答他:「老公,我不記得了!」 他接著說:「哈哈哈,已經通通忘記了嗎?沒關係!那時候,孩子的身上發生了很多意外的事情。你一直擔心著他吧。」 ——啊!老公我想起來了。 那時候,我一直在心裡想著:車到山前必有路。 日子真的過得很快。現在除了需要照顧媽媽,沒什麼需要擔心的事情了。 回想到我年輕的時候,認為未來只有一條路。隨著年齡的增長,懂得了未來的道路,不只有一條,未來是值得期待的,所以才可以更加努力向前。 這樣想著看回首阿彌陀的時候,彷彿聽到了它說:你做的很好! 「老公、老公!回首阿彌陀跟我說了 :你做的很好!」 他哈哈笑著說:「你是笨蛋嗎?可能你聽自己的心聲,就以為是它的回答。」 謝謝回首阿彌陀,謝謝美麗的紅葉。 這是我在京都一次難忘的經歷。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在京都,有很多對我有特殊意義的人事物。 其中,讓我覺得最開心最快樂的是與來過我料理教室的四位台湾小姐成為了好朋友。我們一見如故,許多彼此跨國經驗相通的地方,讓我和她們能很快地熟稔起來。和他們相處讓我回想到我在台灣的時候,每次遇到困難,台湾的朋友都很親切地幫我想辦法解決。我能理解在國外、在不同國家生活的辛苦。她們每一個都很堅強,但我想讓她們知道:若發生解決不了問題,不必想太多,馬上跟我說吧!遠親不如近鄰,我想成為她們在日本的依靠。這對我来說,是一段奇妙的緣分。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我最喜歡京都的春天。 特別是櫻花開的時候,走在嵐山河邊看著漂亮的櫻花,風一吹櫻花花瓣飄落下來,樱花飄散的時候更美。看了它就覺得心裡很溫暖。在日本樱花盛開的季節是開學、畢業的季節。在日本,將樱花當作日本的代表。每當我們看著櫻花的時候,就會特別感動。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若可以在京都停留比較長時間,我推薦住在guest house,如果持有打工度假簽證的話還可以一邊打工、一邊享受這裡的生活,更深入地接觸日本的生活文化。這樣做,可以更加了解京都。 如果不能長時間停留的話,我建議不一定要去很有名的地方,可以隨意走走。因為在京都的大街小巷。每個地方都可以發現很多的魅力之處。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我最喜歡右京區嵐山附近。 向大家推薦一個從嵐電嵐山站走路15分鐘就能到達的地方,因為嵐山附近總是人很多,所以我們去觀光客不知道的小倉山的展望台野餐。 從嵐山站出發,選擇另外一條人煙稀少的路,沿途有綠色山林,穿過竹林,就是小倉山的展望台了。那裡風景秀麗,可以俯瞰到蜿蜒綿長的桂川。
因為文章也很長,剩下的篇幅就請大家點下面網址看完整文章了,另外也附上Yoriko的嵐山料理教室與德島民宿網址,等大家回日本時,感受她的溫暖與心意吧!
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京都迷訪談計畫終於要進行到第二篇,是嫁到京都的Esther的故事和她的京都,因為內容太多,所以全文我分上下兩次分享,想一次全部看完整圖文的朋友可以直接點留言網址觀看喔。
2021京都迷訪談計畫(2)-Esther從香港到京都的緣分。裏京都的生活與視角(上)
網路的緣分是很微妙的,Esther是一位香港人,後來因緣分嫁到了日本,住在京都,Esther在美國唸建築,論文和茶室有關(這與她之後在京都生活似乎冥冥中連在了一起),老公是已經不多的京都数奇屋大工さん,Esther現在在京都大學任教,有一個可愛的男孩。
我和Esther是因為我經營的京都粉絲團-癒旅京都而認識的,當時應該是要獨立出版一本京都散步的書而有所聯繫,後來,我和兒子剛好要回京都,那一趟的旅行,在京都碰到前所未有的大雨(2018),住在鈁屋(2020年1月準備停業),兒子每天都問我說,雨那麼大,房子會不會垮下來XD
那年回京都時,原本和Esther有聯繫,說不定可以見面,也可以讓孩子認識玩耍,那時候才知道Esther原來住在高雄的古民家(超過百年),和Esther聯繫時覺得她是個誠懇熱情的人,本來她還問要不要她開車到京都市載我們去她家玩,後來因為天氣不佳,又覺得不太好意思,所以沒有見到面。(雖然其實很想去150年的古民家玩,哈)
不過也因此後來因為臉書,常常知道對方的動態,看到Esther常常帶著自己端莊有氣質的孩子,四處在京都文化體驗與旅行的事情,而且做的事都是平常在台灣的孩子不太可能接觸的文化活動(不虧是京都的孩子,哈),像是茶道、書畫、騎馬等,去的很多店家也都很京都很厲害,很多都是自己還無法踏足的領域,Esther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很投入,深感佩服。
這次的京都迷訪談,我邀請Esther,她也二話不說的答應,而且因為她中文非常好(後來才知道,她在香港長大時,就會讀台灣出版的幼獅文藝,真是太厲害了),所以下面這些訪談文字幾乎都是她自己打的,從Esther的訪談與回答中,收穫很多,也大開眼界,她與孩子的京都生活,感覺都是很裏京都的,如果是外國人不容易接觸的,而且她喜歡谷崎潤一郎、壽岳章子和川端康成的書,我也覺得很有共鳴。
1.請您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是學甚麼的?做過甚麼事情或工作呢?現在的狀態是?
我是香港人,現於京大教建築,來京都前,我是在美國紐約及三藩市的。畢業論文和茶室有關,也令我找到畢業後的工作,有份設計森美術館。丈夫是数奇屋大工,最近的項目位於山梨県惠林寺,但不是只限於京都或茶室。
香港雖不像台灣般曾被日本統治,,但自七、八十年代始有不少日本百貨公司林立於銅鑼灣,例如大丸, 雖然已經消失了幾十年,,那裏的小巴站仍是稱為「大丸」。以前還有不少日本餐廳, 例如水車屋以及大丸旁的食街, 回想起來就像是先斗町的縮影,木製格子裏透出來的燈光, 讓還年幼的我留下深刻印象。
2.談談您和京都的緣分是何時開始的?何時在京都生活的?
大學生時用JR Pass和妹妹從北海道玩起,只記得京都好熱,,巴士站的方向又難辨別,當時是抹茶雪糕不離手,也穿了自以為是的和服在清水寺一帶逛(其實是媽媽當年在機場買的日式睡衣。) 真是鬧出了不少笑話。有好心的店家送了飾物給我,但當時我不懂日文,別人想提醒我什麼也無從說起,當年住的是東山三条的青年旅舍,雖只是YH,但也有木造的大浴場,早餐的乳酪也令我很驚艶。當年旅行主要是吃拉麵,看旅行書常去京都駅東的本家第一旭。
之後在美國留學,論文與日本茶室有關,在三藩市工作時的美國人同事是京都迷,曾於京都住過,也有本地朋友,其中一位是在三藩市的Asian Art Museum建築茶室時認識的年輕大工(後來的老公),之後我到京都旅行,難得彼此都那麼喜歡日本茶室建築,便結了婚,之後就在大學任教建築,一連串事件要多謝那位喜愛京都的美國同事,結婚時我還是不太懂日文,真是很多難處,也多得各方信任。
3.可以談談您在京都一天的生活(工作)嗎?或是和家人在京都的一天?
普通的一天真是和在任何地方差別不大,要說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京都的時刻,那是每天駕車出入時會經過仁和寺的二王門、龍安寺、金閣寺及大德寺。返家的時候會看見高雄的北山杉林(與電線),家裏也有庭園,不同於香港或三藩市, 四季的變化很明顯,會下雪,也偶有地震,還有不少野生動物。
4.談論一個你在京都難忘的經驗?或是一個你和京都的故事?
結婚時,自己從未見識過日本婚禮,卻又要一邊聽一邊中英翻譯給來賓聽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有地方譯得不好還給有見識的日本長輩恥笑,那一刻還發生了地震,是在吉田神社,原本想偏僻些靜些, 卻也不幸在儀式中有人來參拜及投幣。我是想桜花盛開時結婚, 但老爺奶奶要大吉の日,結果是残桜都好過無。那天對我來說真是一期一會的世紀盛事,幸好天晴,日本的長輩,也有非常不贊成我嫁來京都這個全日本最傳統的地方,她們怕我會像雅子妃般患上抑鬱症,暫時還未有大問題。
最初學懂穿和服時,曾熱心(及膽粗粗)在香港的日本領事館及理工大學借地方交流,之後有次不知是穿了和服還是浴衣走過銅鑼灣的鬧市,引起不少騷動,尤其是外國人指着我說 "Kimono! Kimono!" 還追着影相, 好像在花見小路見到舞妓さん一樣。相反在京都, 我們黃皮膚的穿和服才沒有人理會,裏千家的金髪碧眼或是黑人同學穿和服便會引起注目。
以前,有幸參加過裏千家今日庵的新年茶會,我們外國人與一班美麗的年輕小姐同席,原來是本地名媛的菫會,人人穿着美麗的振袖,雖同席卻又不可交談,雖盛裝卻又只是曇花一現,沒有「個人」,和外國的派對很不同啊!
5.在京都,有甚麼樣的人事物,對您來說,特別深刻或是有意義的呢?
曾參加過的各式茶会及茶事,包括無隣菴、下鴨茶寮、関西Seminar House的紅葉茶会(曼殊院隔鄰)、高雄やまざき旅館的夜咄、建仁寺及北野天滿宮的月釜、梨木神社、大徳寺等等。我們也曾主辦過上賀茂神社的二葉葵展及川床茶会,京都的朋友可說是有不少身懷絕技又有創意,只是現在大家都為人父母或成了親方(師父), 很難像以前般聚在一起只為興趣,以前覺得很例牌又麻煩的義工性質的事,現在是珍貴的回憶。
6.您最喜愛京都甚麼季節?為什麼呢?
最喜愛當然是春秋的桜花與紅葉時節,桜花開一新氣象,我們主要是會經過上賀茂一帶,紅葉方面, 我們會四處去。其實丹波的不知名的寺的紅葉才是驚人的美,在京都, 氣候轉變大,天熱、天冷氣温十分極端,感覺和紐約差不多。香港雖是亞熱帶天氣, 天熱與天冷是比京都低高10度,家裏又是傳統木造的古民家(約150年歴史), 媽媽來探我是覺得和睡在街上也沒有什麼分別,所以,,只能於春秋最好天氣時,才可以邀請媽媽來。
原本想像住在山裏, 孩子自自然然隨處可玩,卻原來又不是,秋天紅葉時期高雄嵐山金閣寺一帶一早便有車龍,,我們住在這裏的反而要想想有那裏可以去。難得少了外地遊客兼休校,我們便到了嵐山的竹林、賀茂川沿岸及広沢池周邊踏單車,若不是這樣極端的鎖國狀態根本不可能。
7.您最喜歡或推薦用甚麼方式認識京都?為什麼?
那要看歲數及和什麼人去,哲學之道一帶是較安全的選擇,可以從白沙村莊開始,河原町至祇園一帶有芸舞妓的地方也受歡迎,另外有不少外國朋友是只有一天半天卻又想認識「真正的京都文化」,我建議鶴屋吉信的菓遊茶屋至大德寺一帶。
8.您最喜愛京都那個區域呢?為什麼?
裏千家、表千家前面的那條小川通,每次去到我都會覺得「這就是我來京都的原因。」有一次我還與學生在裏千家的兜門遇見千宗室大宗匠,他還邀請了我們一衆烏合入內吃茶。可惜的是制度有變, 我也沒再學茶道。甚至老師也已榮休四散。(日本的退休年齡比較起市民的活躍度很低。)
裏千家大宗匠年輕時在夏威夷講學的照片。1951年
當時戰後不久,日本人在美國推廣日本文化是艱難的事。戰時大宗匠曾為戰鬥機機師,有好友為他而亡。他也見盡戰爭的殘酷。戰後他便用一生傳遞「一盌(いちわん)からピースフルネスを」“Peacefulness through a Bowl of Tea”的理念。他是日本的國連親善大使。
此外, 千兩ケ辺一帶。大宮庵是我當年學穿和服的地方,每年9月23日有祭典還有可能見到攝影家水野克比古先生。
9.可以推薦1~2個您最喜歡的京都地點嗎?(寺院、庭園或任何地點都可以)
四君子苑、瑠璃光院。詩仙堂與野仏庵的組合。無鄰菴。陶々舎
何必館、鶴屋吉信、細見美術館、六々堂等。都市中心的小型複合文化商業建築。現代建築中蘊含町屋的中庭設計,以及茶室的季節感。茶室的部分出自名工中村外二(丈夫的師父)。最近看到新聞記載樹木希林生前喜歡來何必館。我個人來說則是更喜歡六々堂的靈活。
京都府北宮津與伊根一帶。令我想起香港的舊地。還可以釣到石班及連子鯛。孩子在香港學過基本的帆船操控, 在宮津與伊根的海上玩得很高興。比常會轉風向的琵琶湖理想。
待續,或點下方連結看全文
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儀式&我們走過:
台灣不同的族群,自然各有其對生活的態度;年復一年自然重複的季節更替、24節氣,是老祖宗的智慧,不同宗教文化也隨著時間舉行不同的儀式。
人們藉由儀式來肯定生命存在的意義。不論是伐木造船,還是婚喪喜慶,迎神廟會和建醮,時代的巨輪一直往前邁進。城鄉差距雖然帶來生活樣貌的改變,我們在不同族群,且又重複發生的儀式裡面,看到文化傳承的過程;既有不變的理念堅持,也有順變時代的妥協。
百年來,我們走過日據時代、太平洋戰爭,也經歷白色恐怖的威權時代、解嚴後街頭狂飆的民主歷程,並因追求經濟發展而傷害了自然環境,遭受時常來襲的颱風、水患和地震,還有瘟疫或病毒的傷害。
我們遭遇,我們應變,我們曾經失敗,我們也學著反省。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日常:
「臺灣人」是由原住民族與先後多批的移民所組成,這些不同時期的新舊移民豐富了臺灣人們的群體。也因為臺灣從暫時歇腳與避難求生的地點,進化到不同國族相中為前進或反攻的基地,幾百年來歷史的曲折把相異背景的人們,帶到同一個小島上,各自努力尋找安身立命的過程就不可能很順遂。
雖然是來自不同成長背景的族群,但「公共的我們」在這塊同樣的土地上,服膺於時間的長流與突發的事件所架構成的歷史脈絡,慢慢地開始擁有類似的成長過程,形成了我們雖相異又相似的成長背景。從兒童、少年、到家庭,從農牧的日常,到各行各業工作的人,從鄉間到都會,我們一起面對考試、遊戲、運動、大眾娛樂,不論是布袋戲或是棒球,大家一起歡笑,一起成長。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中交流中心十年的步骤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日中 交流 センター/日中 交流中心 >日中 交流中心 十年的步骤日中 交流中心 ... 文化 ,并加深 交流 ;同时也为 日本 人提供直接与中国年轻人 交流 的机会,力求 ... ... <看更多>
日本文化 交流 中心 在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 Taipei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學擔任圖書館館長或職涯中心主任的行政職務,我一直 秉持初衷致力促進台灣和日本的交流,所以在圖書館內 設立日本文化學苑,展示日本茶道器具等文化器物、也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