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看法白才知道:曾經有一段時間,女性司法官的人數比日本製的壓縮機還要稀少?
——
⠇司法官
根據考選部的統計,2020 年總共有 175 人錄取司法官考試。
「司法官」根據《司法人員人事條例》的規定,指的就是法官和檢察官。在台灣要當司法官,多數人都是透過司法官考試,並在通過考試後受訓,最後才是正式的法官或檢察官。
司法官考試又分成三個階段,簡單來說就是要考三次,每次都會刷掉一些人。2020 年的司法官考試,第一試有 10245 人報考、總共 2962 人通過;第二試再砍掉超過 9 成的考生,只有 212 人通過;最後的第三試,只剩下 175 人通過考試。
簡單來說,司法官考試的錄取率只有不到 2%。
——
⠇ 幾乎沒有女性的司法體系
去年通過司法官考試的 175 人中男性 81 人、女性 94 人,性別比例大約是一半一半。
不過在古早的年代,女性司法官卻是少之又少。
1896 年日本開始統治台灣以後,總督府在台灣建立法院制度,但直到 1931 年才出現第一位台灣人判官黃炎生。但直到 1945 年日本統治結束為止,都沒有女性司法人員的身影。
戰後,中華民國開始統治台灣以後,除了帶來法律制度之外,也有司法人員。其中兩位汪優琴、邵祖敏成為台灣首次出現的兩位女性司法官。
1955 年,黃雅卿成為首位台灣本土的女性法官。
1956 年,最高法院出現第一批女性法官,其中張金蘭在 1967 年成為首位女性大法官、范蘭香在 1972 年成為第二位女性大法官。
1965 年,劉惠霖擔任屏東地方法院院長,成為第一位女性法院院長。
1977 年,范馨香成為最高檢察署首位女性檢察官。
1994 年,楊慧英成為第一位台灣本土的女性大法官。
時至今日,司法官考試錄取結果男性和女性則是各占了約一半。
——
⠇ 考上了就此一帆風順嗎?
在當時性別平權觀念仍不足的時代,即使考上了,司法官的環境對女性仍相當不友善,懷孕、育兒甚至成為影響受訓期間的考評。在職場上,女性檢察官幾乎都不會被分派外勤,無法承辦重大案件,甚至因此被認為工作能力不如男性,而影響考績。
這 100 年來,女性司法官的數量從比日本製的壓縮機還要稀少,到後來比例不斷上升,但這條路卻走的異常艱辛。
司法是如何往性別平權的方向前進?即日起在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展出的「臺灣近代女性司法官特展」,一起來回顧這段很少人知道的過去!
——
🏠 參觀資訊
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
開放時間:每週二~五 9:00-17:00
臺南市中西區府前路 307 號
——
#法律白話文運動 #國定古蹟臺南地方法院 #司法博物館
同時也有3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500的網紅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旅遊日期:2021/05/08 - 太魯閣經典款:斷崖上的「錐麓古道」 這條堪稱台灣最美的步道,站在超過 500 公尺落差的斷崖上,等同於站在與台北101同高的峽谷上,和雲一起散步。立霧溪經年累月的沖洗,切割出壯麗斷崖和峽谷,是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居高臨下的震撼,是太魯閣必去的景點! 人文歷史 古道背...
日本總督台灣 在 {Fish睬政治}孫博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宜蘭縣政府依法將陳土金醫師宅逕列為暫定古蹟】
昨日看著新聞講陳土金醫師 ê 厝直欲拆解矣
實在感覺足傷心、閣足毋甘
遮爾媠、遮爾有歷史價值 ê 建築
想無那會到今猶無任何文資身分
結果竟然是文化局發包欲去 ka̋i 拆解
有影是「開台灣文資保存先河」
Tsa̋ng 是文化局拆解採購開標日
博萮趕緊向文化局正式提報陳宅為古蹟
希望文化局馬上依法啟動文資審查程序
佇拆解執行進前
趕緊將陳宅逕列 #暫定古蹟
毋通佇審查進前去予陳宅受著破壞
▌敘述:
陳土金出生於明治26年(1891)8月17日,原籍宜蘭金六結庄。明治 36年(1901)就讀宜蘭公學校,大正2年(1913)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入學,與蔣渭水成為同窗。
大正7年(1918)醫學校卒業後,分發至宜蘭醫院擔任雇員、醫務助手,大正10年(1921)取得醫師免許證(許可證),升任宜蘭醫院醫官補,昭和3年(1928)自宜蘭醫院退職,於宜蘭街上開設蓬萊醫院,成為宜蘭三大私人醫療診所。
陳土金為培養後代繼承醫業,分送四個兒子前往東京獨逸學協會中學校就讀,長男陳長炫考上九州齒科醫學專門學校、次男陳鎮榕考上日本大學齒學部。戰後,四位兒子分別在宜蘭市各處開設西藥房,是宜蘭知名的醫藥世家。
根據宜蘭縣文化局比對不同年份的空拍圖建築物,推估陳土金醫師宅邸約於1935年興建,距今約86年歷史,屬於宜蘭市內,少數保存的日式自宅建築。
其建築為現代主義風格混凝土與木構混合的和洋式建築,二樓為編竹夾泥外覆雨淋板。
▌ 具文化資產價值之特色:
1. 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該棟建築的構造工法、材料及工藝技術可見巧思及精湛的工藝技術,空間格局尚保留始建時期之樣貌。
2.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陳土金醫師個人特質與宜蘭近代醫療史、社會史有深厚關聯。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日本總督台灣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台人是中華民國的敵人」
一「拋總統府遷移大直!柯文哲批沿用日治總督府是「歷史錯亂」」#中華民國難民果然是全世界最快樂的難民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24729471000457&id=584986081641475
日本人真的很認真理解台灣。
以下是他們整理的台語-語尾助詞表。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056916964636222&id=100009538154103
日本時代的孩子當時受教育大圖:
https://www.facebook.com/oldtwcolor/photos/a.815108782003907.1073741828.815099112004874/815110478670404/?type=3&theater
李火增拍攝約1940的臺北大稻埕街景。
有人說這群女學生都是日本人啦,看看這群女生的長相吧。
照片拍攝的地點約在今天的天水路上,由方向來看女學生應該是只收女生的「蓬萊公學校」下課後排隊回家的景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公學校」主要是給誰讀的。
不過在某些人眼中,這些孩子應該是要排隊去吃蕃薯籤吧。
出處:意象 台灣
http://www.insighttaiwandb.com.tw
※ 大稻埕是本島(臺灣)人為主的區域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44106078944066&id=100000340629417
這種穿著打扮,你相信台灣人那年代只能吃蕃薯籤?
https://m.facebook.com/groups/222309137783536?view=permalink&id=1660827917264977
雖然說幾張照片無法詮釋整個日本時代臺灣生活的全貌,但也多少可意識到,即使階級差異存在,也沒有誇張到「臺灣人只能啃蕃薯籤」的程度。
只是說一直很難接受,當一群被追殺逃來家裡避難的鄰居,裡面總是有某些人沒事就要對著避難所指指點點醜化兼嫌爛,這種行為 真‧的‧很‧難‧看。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45291768825497&id=100000340629417
網友:
最近常看到人把「戰後吃蕃薯籤」的記憶移植為「日治時代台灣人只能吃蕃薯籤」。
然後再把日治的經濟奇蹟移植成國民黨的功勞。
二戰結束後為了國共內戰,台灣的物資都被運到中國去,台灣人最苦的日子真正開始。
重點是,日本投降後,台灣人又繼續吃了十幾年蕃薯簽。
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800135886667115&id=100000121640523
這篇寫得很仔細。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2773567.A.6B9.html
這邊把米價的始末講了。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2720937.A.408.html
米與台灣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640574993158808&id=136185963597716
看圖秒懂台灣人是怎麼開始吃番薯籤的?
https://www.facebook.com/twmemory/photos/a.322084677912223.75973.319875468133144/1265737786880236/?type=3
一「全球通膨史1》「4萬換 1元」台灣人永遠的痛」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784218971718174&id=584986081641475
日本總督台灣 在 蔡芮郁 / 芮芮去哪裡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旅遊日期:2021/05/08
-
太魯閣經典款:斷崖上的「錐麓古道」
這條堪稱台灣最美的步道,站在超過 500 公尺落差的斷崖上,等同於站在與台北101同高的峽谷上,和雲一起散步。立霧溪經年累月的沖洗,切割出壯麗斷崖和峽谷,是親身經歷才能感受居高臨下的震撼,是太魯閣必去的景點!
人文歷史
古道背後更隱含著前人血淚交織的悲愴歷史,時間回到1910年日本佔領時期,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為了獲取山區資源、壓制原住民勢力,採取五年理蕃計畫,一邊摸頭、一邊討伐。
1914年即爆發「太魯閣戰爭」,兩萬日軍對戰太魯閣蕃社,三千族人即使奮勇抵抗,最後還是敗於彈盡援絕。戰後,日人為有效控管太魯閣,需要有一條更節省時間且安全的道路,於是派梅澤柾警部帶隊,開闢一條橫斷錐麓大斷崖的警備道路,就是如今的錐麓古道。
地質地形
錐麓斷崖和福磯斷崖,全是由大理石岩塊構成,由於地勢不斷隆起,加上立霧溪侵蝕下切作用強盛,切穿了三角錐山東南稜而大理岩不易崩落,才形成陡峻的斷崖。
錐麓古道是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一部分,太管處將錐麓古道精華路段整修後開放。古道高懸在錐麓斷崖上,海拔約750公尺,距離立霧溪谷垂直落差約500公尺,而斷崖路段的步道寬度僅約1公尺,地勢險峻、有潛在落石危險、且路程較長、氣候變化大,屬於登山型步道,並且實施承載量管制,平日開放96人、假日開放156人進入。太管處特別提醒民眾,申請進入錐麓古道請考量自身體能狀況,體弱、有心血管疾病、懼高症者及孕婦不宜進入。
參考資料:
https://www.taroko.gov.tw/AttractionTrailContent.aspx?n=5511&sms=11272&s=13
_________
百岳開箱:
►玉山
【百岳開箱|玉山】東埔山莊好豪華!人生首座百岳玉山前哨戰(上集)
https://youtu.be/MN1uTxhmBvI
【百岳開箱|玉山】登頂東北亞第一高峰!一生一定要完成(下集)
https://youtu.be/xkgzWLiGTn0
►合歡山
【百岳開箱|合歡山主峰】母親節帶媽媽登百岳看杜鵑 ep.1
https://youtu.be/CxdRnmYi9eU
【百岳開箱|合歡山東峰】玉山杜鵑花季,漫步花海好浪漫 ep.2
https://youtu.be/k0BBGRbMJzw
【百岳開箱|合歡山北峰】挑戰合歡山最高峰,最適合新手的百岳! ep.3
https://youtu.be/u91PmQ43m3k
_________
芮芮IG👉️rebecca_tsai
https://www.instagram.com/rebecca_tsa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UXUy93v2G0/hqdefault.jpg)
日本總督台灣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三集
殖民神話:莎韻之鐘、高砂義勇隊忠魂碑
~高金素梅2021.09.06
1895年日本入台,為了奪取土地與山林資源,對原住民族發動了138次「勦蕃戰役」,原住民族死傷ㄧ萬多人。
1905年起,日本總督府在原住民族地區設置「蕃童教育所」,由日本警察擔任教師,訓練原住民童兒童聽命行事。莎韻之鐘故事中的老師就是日本警察,莎韻就是蕃童教育所的學童;蕃童幫警察老師扛行李,這就是蕃童教育的宗旨~聽命行事。
1942年起,日本對外侵略戰爭戰況吃緊,調集七梯次的原住民族「高砂義勇隊」約七千多人赴海外戰場當軍伕,只有三分之ㄧ生還。
從「勦蕃戰役」到「蕃童教育所」到「高砂義勇隊」,日本對原住民族犯下了兩代滅族的罪行。不管是「莎韻之鐘的故事」或是「高砂義勇隊忠魂碑」,都只是日本殖民當局美化殖民、奴化原住民族的宣傳手法。
延伸閱讀: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二集
你們篳路藍縷 我們顛沛流離
https://reurl.cc/2rXOAX
《尋訪遺址 認識歷史》第ㄧ集
日本神社在台灣
https://reurl.cc/GmW44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Bag9eYTuQI/hqdefault.jpg)
日本總督台灣 在 英雄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一集歷史上的今天,讓我們把時光倒回1931年8月5日,這天是蔣渭水逝世的日子。回顧過去,他用盡一生的力量與總督府進行抗爭,試圖為當代的台灣人爭取自由與平等,最後卻因傷寒過世,享年40歲,一起來回顧這位台灣英雄的故事吧!
加入頻道會員|https://bit.ly/2sIrQcr
業務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加入英雄Telegram|https://t.me/HeroStoryTW
編劇:阿睿
剪輯:Allen
英雄故事網站|https://herostory.tw
英雄故事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rostorytw/
#台灣列傳
#蔣渭水
#日本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QP-w2D7tQ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