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讀|向夜晚奔去 YOASOBI小說集
2019年以《向夜晚奔去》出道的「YOASOBI」,僅發行數位單曲,隔年就受邀參加第71回NHK紅白歌合戰,熟悉日本音樂文化的朋友想必知道這是多讓人驚奇的事情。
另外,將小說音樂化是他們最大的特色,而關於Ayase寫作的魔力,我也在閱讀完這本小說集之後感到雞皮疙瘩,只能讚嘆:神手,真的是神之手!
先來聊聊我怎麼會喜歡上這組日本樂團的呢,其實,好幾個月前在公司的音樂播放清單中意外聽到,當時覺得主唱ikura的歌聲清脆悅耳,是屬於不會聽膩的那種,搭配Ayase做的詞曲,不論是哪一首歌的歌詞或音樂旋律都很容易烙印在腦海中。
一開始只是斷斷續續地聽,後來錯過他們與UNIQLO合作的線上LIVE,覺得有點可惜,因此開始找他們之前的影片來看,一看就這樣迷戀上了。(這也只是上個月的事情XD)
也因為在學習日文的關係,想說來讀讀看歌詞,結果不小心被出道曲《向夜晚奔去》的原型小說雷到,當我再回頭細看歌詞的時候,真的是覺得:哇!這文筆超厲害!(再一次讚嘆Ayase的魔法)
在《向夜晚奔去 YOASOBI小說集》當中,總共收入四首歌曲的原型小說:
《向夜晚奔去》出自於星野舞夜的《桑納托斯的誘惑/溶於夜空中》
《重現夢境》出自於いしき蒼太的《夢之水滴與星之花》
《或許》出自於しなの的《或許》
《安可》出自於水上下波的《世界末日與別離之歌》
四篇皆屬短篇小說,我在一個晚上就讀完三篇故事哩!特別喜歡的部分是,每一篇故事都分別以男女主角的視角去撰寫,其中《夢之水滴與星之花》的篇幅比較長,也是我個人非常愛的一則,本來我會以為自己最愛的是當時被雷到的《桑納托斯的誘惑/溶於夜空中》呢!畢竟有關死神的情節,讓人難以抗拒。(笑)
在方格子的付費專欄中,我會稍微介紹《桑納托斯的誘惑/溶於夜空中》與《夢之水滴與星之花》這兩篇愛情故事,有興趣的小讀友可以到這邊閱讀噢!
樂讀|向夜晚奔去 YOASOBI小說集@vocus
https://vocus.cc/article/61234b60fd8978000141ce7c
話說,前陣子同事買了一套《BEASTARS》漫畫在公司,當時覺得封面的動物們好眼熟,卻又說不上來在哪邊看過,後來才知道是在YOASOBI的music video看過,原來他們為這部漫畫的第二季動漫做了兩首歌。
不只可以把小說音樂化,也能將漫畫音樂化,YOASOBI真的神強,好愛。
最後,我也要也私心大力推薦《BEASTARS》這部漫畫,好看到炸掉!將肉食性與草食性動物擬人化所組成的世界為故事主軸,帶出現實的殘酷卻又不失幽默與風趣,實在是讓我看得又哭又笑的。
-
作 者|星野舞夜 / いしき蒼太 / しなの / 水上下波
譯 者|陳梵帆
出版社|尖端出版 / 尖端動漫戰隊
-
#駐點樂讀人專欄 ─── 陳子楹
歡迎追蹤instagram一起來閱讀:
https://www.instagram.com/lovelove_reading/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從宜蘭海港孩子到英國企業楷模:貨車女孩蔡惠玉的精采人生」介紹 訪問作者:蔡惠玉 內容簡介: 臺灣女力!第一位獲選為「英國科技企業最佳典範」的臺灣女性── 與生俱來的勇敢與堅毅,讓她不畏挫折,帶著自己與公司駛向世界 飲水思源的熱情及無私,讓她手心向下,帶著資源與點子...
易安音樂社漫畫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男人戀愛時》一路從首映、口碑場、正式上映到衝破四億,終於在這兩天上了 Netflix,推成這樣應該也算是功德圓滿,此部電影幾乎可以說是臺灣疫情空檔時創下的一波 2021 院線奇蹟了。雖然還是覺得,電影院的環繞音響聽茄子蛋跟黃奇斌的嗓音、配上大銀幕的視覺效果,才能展現應有的魅力,但是串流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播無數遍保齡球場一段〈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剛又看了一次仍意猶未盡,就一起來回顧當時寫下的文章。
⠀⠀⠀⠀⠀
在昏暗室內,保齡球跑道化作舞台,隨音樂一秒亮起,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大男孩大步向前,上刀山下油鍋也沒有絲毫遲疑,反倒笨拙地不知該如何表達內心滿腔的傾慕之情,因此選擇尤其老派,尤其浮誇,卻最為直接,也最為可愛的示愛方式。「愛情你比我想的閣較偉大,你予我這世人最後的期待」,一手抄起麥克風,一腳忘我打著節拍,扭腰擺臀、熱力四射地誇張示愛,同時展現了奔放而壓抑的真情流露,霸道而卑微的不知所措,這個剎那成於邱澤,又不只因為邱澤,表演、美術、剪接、音樂、攝影創造出了屬於戀人的視角,不用任何山盟海誓,無須擔憂前方有浪。
⠀⠀⠀⠀⠀
回過頭來思考,不少人言殷振豪與茄子蛋互為彼此的御用導演以及御用樂團,確實是因為彼此創作光譜皆擁有相似的溫度和波長,不過於尖銳,同時有意無意地批判著風風雨雨的社會,少年家該如何落地、當一個善良的歹囝,邱澤飾演的成哥就像是從那些歌曲中誕生的人物,漫畫看到四十歲、成天遊手好閒、四處替人討債的地痞流氓,討債討到後來像做慈善事業,街坊鄰居都知曉他的面惡心善,比較晚才成熟,比較慢轉大人,比較晚收起銳氣,直到遇見了浩婷,才逐步踏上了不懂愛卻拚命愛的浪子回頭之路。
⠀⠀⠀⠀⠀
就因不懂愛,才能拚命愛。
⠀⠀⠀⠀⠀
剛開始那個大男孩,一股腦以自以為是的方式,帶著一點霸道、一點蠻橫,問題來了先解決再說,不吝付出也不願計較,大剌剌以幫忙還債的機會,希望能接近這個令他一見鍾情的女孩。偏偏,許瑋甯的浩婷個性有些心高氣傲,心高氣傲一詞在這裡不帶任何褒貶,為的是形容她難以拋棄自尊、卸下心防、主動示弱,難以輕易被追求者心術不正的手段取悅或打動,寧可辛苦付出勞力,也不肯傷及一根羽毛;直到臥病在床的父親撒手人寰,她似乎也發覺,一個人勇敢太久,堅強太久,走得是疲倦亦艱難。那一刻,應該是活至此時生命中最觸動她的一幕吧,舉目無親、求助無門葬禮上,有一百個藉口可以鬧事的討債流氓,竟然帶著唯一一個理由,捲起衣袖,抱緊遺照,打開雨傘,二話不說讓她的父親不失體面地離開人世,似乎,愛成形的關鍵也就在那麼三兩刻之間。
⠀⠀⠀⠀⠀
浩婷如此脾氣一旦認定了,更不會容許一段深受緣分牽引感情化為曇花一現,從此只羨鴛鴦不羨仙,想踏實經營往後的感情生活,想擁有安穩平凡的微小幸福,遠離紛擾,租間店面,一起做個小本生意,為買到超市的便宜即期品而開心,為所心愛之人煮一道粉蒸肉而滿足,這樣就好,別無所求。
⠀⠀⠀⠀⠀
好不容易懂了愛,卻親手將彼此愈推愈遠。
⠀⠀⠀⠀⠀
邱澤那雙眼睛社會化卻不世故,身上散發江湖味卻始終選擇直球對決,以更精湛、更突破、更深情的演技回應觀眾,從《誰先愛上他的》、《江湖無難事》到《當男人戀愛時》,只見他展現一次比一次還高的自我要求,一次比一次細膩的情感詮釋,在台味、俗氣、可愛、真摯、霸道、不羈、溫柔、純情的各種形容詞底下,每一個眼神隱藏著千迴百轉,每一個微笑透露著千絲萬縷,前前後後只看見一無所有的男孩,站在喜歡的女孩面前,請求她愛他,從熱情到失意,從赤子之心到滄桑絕望,詮釋了所謂江山易改但本性難移,演繹了一個浪子的過去時、現在時與未來時。
⠀⠀⠀⠀⠀
「嘿,我只想再看妳一眼。」
⠀⠀⠀⠀⠀
那一眼可以只在市場關門後的黑暗角落,可以只在燈火通明的餐廳窗外,可以只在隔絕喧囂的落寞與寂靜,不打擾成為比海還深的祝福,不知該從何啟齒的訣別沉重橫亙在家鄉與異鄉之間。過去敢傻敢衝的阿成,如今只能沉默以對,他卻忘了,有一種愛無法一廂情願,有一種負擔會成為接住彼此的力量,無論親情或愛情,而這也是他對浩婷一見傾心的原因,那份心高氣傲裡還有執著,逞強,以及不肯服輸。
⠀⠀⠀⠀⠀
導演表示,客運站重逢那場戲,是浩婷將阿成找了回來。正因過去還值得眷戀,我們藕斷絲連,相互虧欠,即使死亡如影隨形,仍寧可一起面對;要知道,那一首歌說,沒有風雨躲得過,沒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牽著你的手,不去想該不該回頭,無論命運指向哪一條路,容我笑著燒出一鍋粉蒸肉,容我笑著補給妳一個父親,容我滿臉泡沫好好看妳最後一眼,這份幸福雲淡風輕,散落四周。
⠀⠀⠀⠀⠀
《當男人戀愛時》偏偏不僅止於愛情,更是其背後的親情,蔡振南與邱澤的壓軸對手戲,這條故事線寫的好,真的很好。愛情從世界邊緣將他找了回來,浪子再「飄撇」、再灑脫,其實都有放心不下的人,他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呵護著你,你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關心著他,如此無法斬斷的羈絆讓我們理解到,即使生命走到盡頭,人生也不見得就是終點,會有更多的溫柔,覆蓋在遺忘的模樣、日常的笑容裡,愛情,親情走到最後其實都是同一個輪廓。此刻花正盛開,且看此時陽光。
易安音樂社漫畫 在 全職旅行的日本人妻 / 風信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看奧運開幕式的朋友請舉手🙋奧運紀念品送大家~】
終於來到奧運開幕一刻,感動、鼓舞、興奮,由2020年到今天,一直見證日本經歷延期,經歷反覆的疫情,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很不容易。奧運,結合了很多人的心願,很多人的努力,雖然我對體育界並不算熟悉,但如此能令全球人類感動的國際盛事,奧運算是其中之一。
剛才看開幕式的時候,目不轉睛,每一刻都扣人心弦。表演中一直提到疫情帶走了許多生命,令全球各地一度封鎖、禁足,到今天世界逐漸回復正常,即使未至於完全康復,但絕對能看到正在走上坡。到各國選手進場的一刻,竟突然響起我和旦那都超喜歡的Dragon Quest音樂(勇者鬥惡龍),太興奮了!不知道有沒有精靈醒目的朋友也有發現?除此之外,更有Final Fantasy、Monster Hunter、NieR、Sonic、Chrono Trigger等超人氣遊戲的交響樂作背景音樂!還有MISIA唱起日本國歌,各個國家進場時的國家舉牌都是以漫畫的對話泡泡為設計,相當有日本特色。
到了今晚這一刻,暫且將煩惱遺忘一下,欣賞日本為大家準備的一切,共同見證歷史性一刻,希望之光照亮之下,全球人類定必能浴火重生。
今晚,更為買了兩份禮物送給大家,
就是 東京奧運 金色 及 銀色紀念襟章各一名,
希望將奧運氣氛送到你手上。
--------------------
遊戲規則:
📍步驟1) 點讚本帖文
📍步驟2) 進入以下連結並按下「轉載」,分享給朋友:
https://www.facebook.com/a.life.traveler/posts/4194093670645796
📍步驟3) 留言tag一位朋友,並寫下你對奧運的祝福 或 開幕式的感想
【例:(朋友A), 最喜歡奧運開幕式的⋯⋯】
最有創意的2位將會得獎(結合IG參加者計算)
截止日期:
2021年7月27日11:59PM(香港時間)
得獎者將會收到訊息通知,
屆時請於5日內(8月1日或之前)提供 收件地址 及 名字,
以作領獎安排,逾期將被視作棄權。
**此活動開放予香港、澳門朋友參與。
-----
立即睇:[奧運Giveaway] 直擊東京奧運街頭實況&深情剖白😱原宿站竟變成...? 日本橋 / 三越前 / 原宿 / 3大場館|居日香港人的東京散步
https://youtu.be/MGmlFrrARwg
-----
#日本 #香港人 #香港 #日本社會 #日本留學 #日本移居 #日本文化 #日本生活 #在日港人 #東京 #日本旅遊 #東京奧運 #日本疫情 #疫情 #japan #奧運 #olympics #tokyo2020 #tokyo #TokyoOlympics
易安音樂社漫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從宜蘭海港孩子到英國企業楷模:貨車女孩蔡惠玉的精采人生」介紹
訪問作者:蔡惠玉
內容簡介:
臺灣女力!第一位獲選為「英國科技企業最佳典範」的臺灣女性──
與生俱來的勇敢與堅毅,讓她不畏挫折,帶著自己與公司駛向世界
飲水思源的熱情及無私,讓她手心向下,帶著資源與點子回到家園
看蔡惠玉如何從隨車小妹做起,胼手胝足,在艱難的國際市場闖出一片天!
宜蘭女兒立足歐洲,回饋鄉里,放眼世界──
從無到有,成就不可能:在困境中找機會,勇敢不需背景靠山!
造就自己,提攜後進:讓心中的熱情與溫暖,成為他人堅實的後盾!
在蘇澳港長大的蔡惠玉,從小跟著爸爸開的貨運卡車東奔西跑。樂觀進取的她,當隨車小妹不但不以為苦,還從中學會了物流、工廠生產、會計、訂合約等超出她年紀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日後生涯的備糧。
學校畢業後,她本想開泡沫紅茶店,安穩度日,卻因鄰居一句:「妳的人生還很長,為什麼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當時英文並不好的惠玉,毅然選擇了一條不平穩的道路,前往英國創業。
短短二十年,惠玉為自己打下一片天,成為英國科技企業楷模。同時,她心中始終沒有忘記故鄉,不斷資助臺灣人在歐洲的藝文活動,成為提高國家國際能見度的重要推手。現在她更搬回故鄉宜蘭定居,繼續為這片土地打拚。
蔡惠玉發揮臺灣人的韌性和毅力,把人生打成一手好牌,也將自己多采多姿的故事,傳承下去,鼓勵大家勇於逐夢,永遠懷抱熱情,成就自己,也成就周邊所有人。
作者簡介:蔡惠玉 Christina Tsai(口述)
一九七一年出生於宜蘭蘇澳,從小陪父親開著卡車送貨。臺北工專畢業後,將半工半讀累積的存款當作留學基金,赴英國紐卡索念書。學成後於英國工業大城曼徹斯特創業,專攻電腦周邊硬體產品代銷貿易,公司營運成長速度驚人,曾獲兩屆英國「北部前五十大成長最快科技領域公司」獎。二〇一八年成為第一位被《國會評鑑》(The Parliamentary Review)年刊推選為「全國科技企業最佳典範」的臺灣人,也是該年唯一入選科技類的女性董事長,更獲英國國會邀請赴倫敦西敏寺大樓參加年度盛會。《國會評鑑》是對英國工商界最高度指標性的年刊,印刷量超過五十萬本,寄給英國所有工商業主管、世界各國政府首長和商會。
宜蘭女兒在英國落地生根,並養育兩個孩子,對於英國社會發展和教育環境都有第一手的觀察。於歐洲勇敢逐夢的同時,始終心繫家鄉,為了增加臺灣在國際的能見度,她發起英國最大型的臺灣藝文節「曼城臺灣日」(Passport to Taiwan Festival),並成立「曼城臺灣人協會」(Manchester Taiwanese Association)。她積極地以實際行動幫助在海外奮鬥的遊子,往返英國和臺灣兩地,回家鄉支持和參與各項教育、藝術、文化、體育活動,也為母校成立了校友會,希望帶動更多人共同來為下一代付出,因為她相信:「人生就是有不得不做的事情!」
作者簡介:楊佳恬 Chia-Tyan Yang
一九七九年出生於屏東,十三歲赴奧地利學音樂,靠著看漫畫和小說自修中文。因致力於文化交流,曾入圍奧地利全國傑出外國血統婦女決賽,成為奧國政府文化融合親善大使,並獲得歐盟執委會頒發「歐盟文化融合親善大使」的頭銜,是這個企畫中首位也是唯一的臺灣人。
結束長年的國際鋼琴演奏生涯後,現為多媒體製作人、奧地利慈善音樂協會秘書長、德文專欄作家,不定時為德國、奧地利、臺灣的藝文雜誌及網路平臺撰文,與其奧地利夫婿定居在奧地利南方。中文著作有《小國也可以偉大:我在奧地利生活學習的第一手觀察》《教育是,陪你找自己的路》。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mjhTnVPuro/hqdefault.jpg)
易安音樂社漫畫 在 大鹿寶基Pok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狐狸”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在中國,自古有“九尾狐”等關於狐妖,狐仙的傳說。這種文化也深深影響到日本和韓國等地,在二次元世界中,也有非常多的“狐妖”或“狐仙”角色,他們有男有女,不是帥氣逼人就是美麗魅惑。總是能輕易俘獲粉絲的心。來盤點一下動漫中的“狐妖”角色,不知有沒有大家喜歡的角色呢?
1. 南野秀一(藏馬)
2. 巴衛
3. 御狐神雙熾
4. 天狐空幻
5. 蘇妲己
6. 九尾九喇嘛
7. 玉藻前
8. 銀仙
9. 小狐狸
10. 羽衣狐
音樂/musi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EbRqpFkTBk
請關注我的頻道別錯過任何更新
Please subscribe to avoid missing any update:
https://goo.gl/E98SiD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okepokechann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wcpBCLyvo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3htHUfvwj4gR1pL9sFTtQYpDxPw)
易安音樂社漫畫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 油畫創作展 馬如龍(馬俊麟)專訪
▲「我心中的宇宙,宇宙中心的我」藝術家馬如龍以太空為背景、結合人像,試圖將創作者的孤獨狀態具體化。
▶自小立定志向◀
從小馬如龍對於繪畫可說是情有獨鍾,幼稚園自己拿著空白簿子畫四格漫畫,到國小、國中在漫畫堆中創作獨家漫畫,國中憑著天份與自信考上復興商工、進入西畫組,進而對於油畫與純藝術感到興趣,從高中到大學,馬如龍秉持對於人像繪畫的喜愛,持續以人像作為創作主軸,發展一系列的作品。在進入研究所後,他開始思考自身創作的符號與特點,開始觀察與分析藝術市場。
▶人像創作的起點◀
進入復興商工西畫組,馬如龍便喜愛上畫人物,以身邊同學為對象,以紀錄的心境繪下週遭的人事物。這時期的創作著重於寫實技巧。到了大學時期,仍持續以自己所偏好的人物像為創作主題,畫中主角呈現無表情與性別界線模糊的狀態,描繪都市中人們空殼般度日,人物姿態各異、四周擺放無意義的水果,形成荒謬組合的眾生相,展現年輕一代有些輕蔑的態度,以及被現實困住的狀態,並在創作時提出「為什麼我們是人?」這樣的疑問,反思自己創作的初衷。
退伍後工作兩年還未考取研究所時,存了一些錢才重回創作之路的馬如龍,面對睽違三年的創作,試著用一種重新出發的角度來創作,利用各種新工具等等來象徵重新開始的契機。在進入研究所後,馬如龍便開始探討多年來的創作脈絡,以及尋找自己的藝術語彙。在以往的創作中,他認為觀者在閱讀作品會有困難,似乎無法解讀、易被忽略,希望作品之間具有串連性,因此開始尋找獨有的藝術語彙與了解市場性,這樣的探討過程為此次展覽的前言。
▶關於孤獨◀
因家庭的關係,馬如龍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有許多時間一人獨處沒有與他人分享的機會。馬如龍認為「孤與獨在中文原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孤為喪父的兒童,獨為老而無子。兩字合併後多指作一種孤單的,單一的狀態。但孤獨在英文中代表的是 alone 並非 lonely,縱使周遭有人,個人進入不被打擾的狀態也可稱為孤獨。所以在此指藝術創作中的孤獨指的是一種思緒不被任何人打擾的隱遁狀態。」馬如龍以往的作品以提出社會議題或是批判性為主,展現都會中一種「無」的狀態。
作家蔣勳在《孤獨六講》中提到「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這個『獨』,李白也 用過,在〈月下獨酌〉裡,他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一種很自豪的孤獨,他不需要有人陪他喝酒,唯有孤獨才是圓滿的。又好比你面對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頂峰,會產生一種『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的感覺,沒有任何事情會打攪,那是一種很圓滿的狀態。」。
▶衍伸為太空狀態◀
馬如龍認為在太空系列創作中,他並非強調太空的美好或夢幻,現實中太空沒有介質因此無法傳遞聲波、也看不見星空,其實是一種黑暗孤寂的狀態。與其說太空系列是在表現太空的樣貌,他個人認為更像是反芻對於生命探討和自身靈魂剖析的具象化。同時他也探討到生死的問題,大家都是一個人到來這個世界上經歷生老病死,也許過程中有家人的陪伴,但離開世間的時候也是一個人。馬如龍也舉例許多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與音樂家,他們的不朽作品多半是在極為孤獨的狀態下所創造出來的。
人類因為好奇而不斷往太空進行探索,想知道宇宙的起源與邊界。這樣的一個過程,馬如龍覺得像一位藝術家而創作的過程像是太空人在外太空這樣一種孤獨的存在,人類在外太空的的探索過程就像是藝術家在探討藝術的本質、與藝術市場的未知性。而從馬如龍作品中人像呈現訊號不良的模糊樣貌,堆砌出整體圖像與觀者之間一種攝影繪畫與擬真再現的曖昧關係。既是真實,也並非真實的狀態。
▶畫面中的象徵符號◀
在太空系列的作品中,馬如龍將氣球帶入畫面當中,除了具有提升畫面彩度的功能,他也問採訪者是否想過「為什麼人要發明氣球?」,這些常出現於遊樂園和歡慶場合當中的氣球,代表美好與希望、帶給人喜悅,是一種慶祝與童年的象徵,卻也短暫而易逝。現實當中,溫度與壓力的關係氣球無法存在於外太空,遑論飄浮。在畫面中,無法看出性別的太空人手握氣球代表著我們進行的探索旅程是保有希望的,像是孩提時的繪畫初衷,也象徵生活中我們面對的世界表面和諧但內在充滿不安定。
馬如龍認為,精神上不安定與渴望逃離,卻同時要正面保持希望、建構系列的創作核心,而太空人在太空中展演的小荒謬,也正反映了現今藝術作品多利用詼諧、反諷,甚至帶點不知所云,表現出我們所處的世代與現狀。
▲馬如龍以人像結合宇宙,展現孤獨與寂靜,表現藝術家創作的狀態。
(文:金車文藝中心)
馬如龍簡歷:
復興商工美工科西畫組
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
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西畫創作組
重要得獎記錄:
2016 新北市美展油畫類 優選
2016 璞玉發光 西畫類 優等
2016 全國油畫展 優選
2016 百號油畫展 優選
2014 璞玉發光─藝術行銷活動 西畫類 首獎
近期展覽:
2016 他/她 人物油畫群展 雅逸藝術中心 台北
2016 第二屆鴻梅新人獎巡迴展 新竹生活美學館 台灣藝術大學國際展覽廳 台北
2015 師大雙年展 徳群藝廊 台北
2015 「幾何」---馬如龍個展 桃園客家文化中心 桃園
2015 "看,我在台北”新一代人文風景特展 台北信義新天地A98F 台北
策展單位: 金車文藝中心
展出日期:0107-02/26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號3樓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saLuyqUGm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aHihtxTRhuamEtTHBpfgv5dea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