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泰趣|在地泰語班+online班]
❓在哪裡學泰文❓
❓學費多少❓
❓應如何選擇泰語班❓
❓用什麼語言學泰文最好❓
❓應該學到哪一級最好❓
這類問題,香港仔回答過不下50次,還是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好了😉
身邊不少朋友蠢蠢欲動,打算疫情一過,就飛過來泰國邊學泰文,享受慢活,算是給自己一個小休;或是正好被疫情打斷了從回校園生活的計劃。無論怎樣,希望以下推薦能稍作參考:
❓香港仔在哪裡學泰文❓
❓應如何選擇泰語班❓
2014年夏天,為了與泰妹盡快結束遠距離,我在香港儲夠錢,就飛奔來泰國學泰文,能同時把合法居留簽證和融入這個社會的第一把門匙弄到手,一石二鳥,算是香港仔從新出發的起點!👶🏻
出發前總會在網上做做功課,市面上泰文班的確不少,傳統名校都是三個英文字母組成,對我來說是一頭霧水,剛好比較積極回覆我的有兩家,一家是在Asok的名校,另一家是在ChitLom的家庭式老字號,於是我下飛機安頓好,第二天馬上就去拜訪。👣
🏣第一家,韓國人的天下🇰🇷
早上先去Asok那一家,學校就在Korean Town附近,我跟泰妹走到reception前,那裡櫃臺姐姐一直跟學生用英文閒聊到很high,好像沒發現有兩隻生物飄到她面前一樣,那也不驚訝,他們本來學生就很多,少一個也不痛不癢,錢也不是進她袋口裡,who cares?!🤷🏽♀️
在泰妹幫忙了解學費、開學日程、簽證等基本資料的同時,我用雷射眼在掃描校內學生的分布,腦海裡出現了一個大概的圖表,分析結果是韓國人佔8成!📡🔛📊
畢竟我是有過在外地學語言的經驗,所以我關心的是另一塊,回想在韓國念韓文的時候,身邊會講中文的同學有6-7成,時光是蠻開心的,但久而久之中文難免佔了生活蠻重的比例,沒想到會成為了學外語的一大障礙,所以這一次學泰文,我盡可能把這些因素都先照顧好,如果這家8成是韓國人,不難想像情況會向怎樣的方向發展吧😅(除非你醉翁之意在歐巴🤭)
🏘第二家,我在泰國的家❤️
離開了第一家,大概心中有數,把希望放到下一行程,我們馬不停蹄,隔3個BTS站來到ChitLom,穿過兩個商場,找到了命運為我安排好的新一頁!😎🏖
(注意:學校在ChitLom的原址已整棟被賣出拆掉,後來搬去Phaya Thai站的現址,超近BTS和機場快綫👍🏻)
升降機門一打開,我們抬頭一看,寫著「AAA Thai Language School」就找對了。小小一家,幾個房間,剛好碰上中場休息,各國同學們走出大廳喝喝咖啡,每個人都試著用奇奇怪怪的泰語在聊天,說錯了會大笑,說對了笑更大聲,氣氛相當不錯!🗣☕️👥
而且是家庭式經營,校長、校長兒子,以及老師都會主動找學生多用泰語溝通,打成一片,我就給這些畫面吸引住了,加上櫃檯長髪姐姐詳細講解,基本上就選定了!🙆🏻♂️
本來想說學兩個學期再看看吧,怎料一學就學到尾,曾經同班的同學關係都很好,有星、印、日、法、德、英、美等國家的朋友,年紀從20-70歲都有,最要好的一位肯定是 Kumaさん🐻,他是來泰學muaythai泰拳,我們非常合得來,可能是因為有一個共通點,都是那種心裡養著一隻怪物,不調皮不快樂,總是搞到班裡笑聲滿地,班裡校外,留下了很多共同的美好時光。
跟老師的關係也很好,感覺像在泰國的家人,離開這麼久,一直有聯繫,尤其是校長的兒子,疫情來到,我們都會互相問候,香港仔和泰妹的咖啡店固然受影響,他的學校更加是長時間停課,租金令他頭痛,所以也及時開辦了online泰文班,聽說意料之外反應不錯:https://www.aaathai.school/17543040/news-thai-language-school-triple-a-language-school-bangkok-thailand
❓學費多少❓
我當時讀的是Full course,一個學期是一個月,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3個小時(上午班),學費是7,900฿(約港幣$1,975)+書簿費500฿(約港幣$125)。辦學生簽證的費用當然另外算,詳情可以打電話或網上問問看喔:https://www.facebook.com/aaathaischool/
(說是香港仔Sunny的朋友,肯定是「沒有」優惠😂,但會更照顧您就是啦,在泰國遇到的種種問題,校長兒子都很熱心幫助同學,學一門外語來說,它本來就沒有很貴,疫情下要養活一班好老師好員工也夠辛苦,所以我就不打他主意了)
❓用什麼語言學泰文最好❓
答案很簡單,用泰文學泰文最好!
還記得課上學生最常問老師這類問題:「為什麼這個字會這樣寫?為什麼這文法是這樣?中文/ 英文都不是這樣......?!😳」
老師給出的回答又直接,又真誠:「因為這是泰語,沒有為什麼。學生最常犯的錯誤就是用別國語言去分析、去了解、去記住一個新的外語,其實最好的方法是拋開已有觀念,當自己是小孩,從零學起來,這樣才學最快、最直接易明、記憶最長久!」🧐
也對喔~當然每個人學習方法都不一樣,但試著想,每個新詞彙都要途用另一個外語詞彙去把它記住,不是令事情變複雜嗎?不是令腦容量率下降嗎?筆例說,我認識很多母語是國語的朋友,他們的泰文發音和聲調都會有落差,就是因為被國語原有的聲調搞混了;有些學得勵害標準的,都是先把自己當成沒學過國語,所以學得比較好的都不一定是單靠天賦,而是選對了方法,選對了學校!🤗
❓應該學到哪一級最好❓
因人而異,有同學本來一級二級都是大伙一起上課,到三級她選擇學更多更密集,所以選擇了單對單的私人班,因為她是日本總公司派過來工作的,不能說一直慢慢學;也有朋友是逢二進一,享受退休的慢步調,慢慢記、慢慢學,樂趣為先沒壓力;更多的西方朋友,他們只是短暫停留泰國,是避寒來地球另一邊走一個圈,他們學會基本聽講就夠了。所以說,沒有一定要怎樣,目標還是由自己設定的!😉
還有一種比較特殊,但其實也不少數的,就是混血兒,一般到高級班比較多,反正他們都是native speaker,只是不太會寫,看得慢而已(也比我快十倍吧😆),我同班就有法泰和德泰混,外表很西洋,感覺很妙,哈哈!
☺️真心話時間
曾經有人問我:「你學完泰文了嗎?全都學會了嗎?」我第一個反應是腦袋卡住了,不是因為被他背後明顯的動機而感到不爽,而是對這種怪問題本身的價值有懷疑,試問,世上有一種語言能學完的嗎?
就以中文母語者,甚至廣東話為例好喇,請問你都會聽、講、看、寫全部的廣東話了嗎?你會寫全部漢字了嗎?我相信世上是有,但不是你和我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มึงพูดอะไรวะ 你說什麼鬼?!」
有時候,想對泰妹拋書包也徒然,沒關係,你們懂就好了,哈哈😄。我認為,有機會學習並實踐,確是一份喜悅,更是一個幸福!
P.S. 最後附上當年學泰文的珍貴照片,對我來說是珍貴嘛,哈!
#AAAThaiLanguageSchool
#讀泰文很多樂趣 #有趣泰文不單只顏色 #泰語班 #在泰國學泰語
#歡迎分享文章
#人在泰香港仔日記
星期一問候語英文 在 Ricky//英語小蛋糕。English A Piece of Cak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令我傻眼的五大類學生》
最近接受一些平面媒體的採訪,有些記者朋友真的很會問厲害的問題,也有一些真的都了解大眾嗜血(?)的個性,而問了一些讓我無法說謊而且話題性應該還算足夠的問題。
有個記者的訪綱上問,「以我對Ricky的了解,你本身學的東西真的很多,而且也會得很多,我覺得稱為學霸是蠻恰當的。傳統說法都說一代不如一代,以你做為一個這麼年輕的大學講師身分來看,現在學生,最讓你受不了的問題跟樣態有哪些?」
這種訪談不就是要我講出實話然後被這個社會的酸民撻伐嗎?但,我真的無法說謊,以下我就要大膽說出我最。受。不。了。的。學。生。舉。動。跟。問。題。
1. 「這個怎麼翻譯?」然後立刻附上一堆中文,有要申請交換學生寫自傳的,有要申請外國大學寫申請動機的,有要學博士論文然後把一整個章節丟給我的。
🙄首先,沒有事前的打招呼或是禮貌問候我就已經理智線斷裂了,再者!哈囉~~~有聽過使用者付費這件事嗎?知道專業是報酬轉換這件事嗎?要不是你家風水好或是祖墳安置妥當,不然這樣的態度一輩子拿28K我都覺得剛剛好。
2. 「老師我現在的英文大概是國中初階,但我很急,怎樣可以在1個月內學好英文跟外國客戶交談?因為下個月客戶要來。」
🙄好的,這個不算痛恨,但我覺得癡心妄想是一件很令人值得在背後取笑的舉動。試想看看,從小時候在台灣學中文這麼多年,才漸漸知道原來「事情的架構」可以講成「文本的脈絡」,這花了多少年的時間。那就表示要從I think變成I firmly hold the opinion that....要花等值的時間長度。又不是考試靠技巧還可以咻咻咻三秒解題,真正實力培養1個月3個月半年,都不可能,別妄想了。
3. 「老師我單字很弱,背不起來。但是我也不想背,怎樣可以增加字彙量?」
🙄先讓我翻一個白眼先。那就學日文或是韓文或是泰文吧。我真的覺得不會英文真的不會死掉,只是生活中的機會或許少了一丁點或是蠻多點。但只要有其他外文的能力,還是可以爭取到很多機會的。
4. 「老師我是上班族,程度不是很好,但是時間不是很夠,只想學商用英文可以嗎?」
🙄英文說穿了就是英文。就像是中文應該沒有聽過商用華文意思是一樣的。再者,如果我們真的花心思把商用英文特別挑出來講,那也是肯定先學好生活英文才會學商用英文。就像是如果沒有學過生活當中使用的「削減,刪減」cut down on這個用法,那怎麼有機會可以學有些人所謂的商用英文的cut down on the cost(刪減預算)的用法。難道一輩子都要用這麼可笑的奇怪英文cost down嗎?
5. 「我不懂為什麼單字學一個就好,為何同一個翻譯中文的字英文這麼多個,學一個夠用就好啦!」
🙄這個道理很簡單,用中文理解就好了。在課堂上要出去上廁所,多半會舉手跟老師說「老師我要去廁所可以嗎」,但是跟朋友喇賽就會直接講「欸我要去棒賽」,難道可以在跟董事長開會的時候因為內急要稍微離席時跟大咖們說「欸老子要去棒賽」嗎?一樣的道理,換成英文的模式如果尿尿都講go pee,那難道可以跟職位比較大咖而且不熟悉的人說I want to go pee嗎?
到這裡一定有人會覺得,「欸~那上課睡覺跟玩手機難道不是我討厭的範圍嗎?」我必須說,我以前曾經不習慣這樣的學生模式,但是自己仔細想想,我們小時候當學生時沒有在課堂上打瞌睡或是光明正大睡覺過嗎?我們沒有拿出手機回LINE或是玩temple run或是candy crush過嗎?一定有嘛!而且說實在話,如果上課的某一部分學生早就確定自己學過,那他在那個空檔玩手機又如何?我當老師這麼久,也無法確保我在上課中所說的話都是超級值得聽的內容。我們上課曾經玩手機,現在的學生上課玩手機,做老師的我們真的沒有立場這樣就生氣,沒有道理嘛~~~
以上五種真的就是我無法理解的學生心態,我覺得這樣的學生真的需要被再教育。程度好不好是一回事,
態度好不好才是重點。
態度好不好才是重點。
態度好不好才是重點。
很重要所以我說三次。
現在的學生很會用消費者的角度來去評鑑老師,感覺已經要用到「顧客至上」的病態模樣。但說實在話,我每上一堂課,都會對我面前的學生在心底做評價。學生可以喜歡老師,我也一樣會喜歡某幾個學生,甚至欽佩他們。
但是學生會討厭某幾個老師,好巧!我也會瞧不起或是全然嫌棄某些心態不正確或是家教很糟的學生。
這世界講求公平,老師跟學生的生態也應該如此。
希望白目學生跟恐龍家長都可以吃3桶屎然後嘴裡還在邊咀嚼就跟跟全天下被他們盧過跟煩過的教育工作者道歉。我是很真心說出以上這些言論的~~
-\-\-\-\-\-\-\-\-\-\-\-\-\-\-\-\-\-\-\-\-\-\-\-\-\-\-\-\-\-\-\-\-\-\-\-\-\-\-
超值得追蹤的「旅遊英文口語Instagram專欄」:搜尋帳號rickyyeb
👉🏻https://www.instagram.com/rickyyeb/
Youtube旅遊生活頻道別忘了來訂閱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avEmVVwWoONIVGlq5KUAA
PS照片是前天星期一去高雄市立三民家商演講的「盛況」,不是我吹噓,因為400多人的場合哥還是hold住了,而且三民家商的孩子真心很可愛❤️
星期一問候語英文 在 Ricky//英語小蛋糕。English A Piece of Cak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令我傻眼的五大類學生》
最近接受一些平面媒體的採訪,有些記者朋友真的很會問厲害的問題,也有一些真的都了解大眾嗜血(?)的個性,而問了一些讓我無法說謊而且話題性應該還算足夠的問題。
有個記者的訪綱上問,「以我對Ricky的了解,你本身學的東西真的很多,而且也會得很多,我覺得稱為學霸是蠻恰當的。傳統說法都說一代不如一代,以你做為一個這麼年輕的大學講師身分來看,現在學生,最讓你受不了的問題跟樣態有哪些?」
這種訪談不就是要我講出實話然後被這個社會的酸民撻伐嗎?但,我真的無法說謊,以下我就要大膽說出我最。受。不。了。的。學。生。舉。動。跟。問。題。
1. 「這個怎麼翻譯?」然後立刻附上一堆中文,有要申請交換學生寫自傳的,有要申請外國大學寫申請動機的,有要學博士論文然後把一整個章節丟給我的。
🙄首先,沒有事前的打招呼或是禮貌問候我就已經理智線斷裂了,再者!哈囉~~~有聽過使用者付費這件事嗎?知道專業是報酬轉換這件事嗎?要不是你家風水好或是祖墳安置妥當,不然這樣的態度一輩子拿28K我都覺得剛剛好。
2. 「老師我現在的英文大概是國中初階,但我很急,怎樣可以在1個月內學好英文跟外國客戶交談?因為下個月客戶要來。」
🙄好的,這個不算痛恨,但我覺得癡心妄想是一件很令人值得在背後取笑的舉動。試想看看,從小時候在台灣學中文這麼多年,才漸漸知道原來「事情的架構」可以講成「文本的脈絡」,這花了多少年的時間。那就表示要從I think變成I firmly hold the opinion that....要花等值的時間長度。又不是考試靠技巧還可以咻咻咻三秒解題,真正實力培養1個月3個月半年,都不可能,別妄想了。
3. 「老師我單字很弱,背不起來。但是我也不想背,怎樣可以增加字彙量?」
🙄先讓我翻一個白眼先。那就學日文或是韓文或是泰文吧。我真的覺得不會英文真的不會死掉,只是生活中的機會或許少了一丁點或是蠻多點。但只要有其他外文的能力,還是可以爭取到很多機會的。
4. 「老師我是上班族,程度不是很好,但是時間不是很夠,只想學商用英文可以嗎?」
🙄英文說穿了就是英文。就像是中文應該沒有聽過商用華文意思是一樣的。再者,如果我們真的花心思把商用英文特別挑出來講,那也是肯定先學好生活英文才會學商用英文。就像是如果沒有學過生活當中使用的「削減,刪減」cut down on這個用法,那怎麼有機會可以學有些人所謂的商用英文的cut down on the cost(刪減預算)的用法。難道一輩子都要用這麼可笑的奇怪英文cost down嗎?
5. 「我不懂為什麼單字學一個就好,為何同一個翻譯中文的字英文這麼多個,學一個夠用就好啦!」
🙄這個道理很簡單,用中文理解就好了。在課堂上要出去上廁所,多半會舉手跟老師說「老師我要去廁所可以嗎」,但是跟朋友喇賽就會直接講「欸我要去棒賽」,難道可以在跟董事長開會的時候因為內急要稍微離席時跟大咖們說「欸老子要去棒賽」嗎?一樣的道理,換成英文的模式如果尿尿都講go pee,那難道可以跟職位比較大咖而且不熟悉的人說I want to go pee嗎?
到這裡一定有人會覺得,「欸~那上課睡覺跟玩手機難道不是我討厭的範圍嗎?」我必須說,我以前曾經不習慣這樣的學生模式,但是自己仔細想想,我們小時候當學生時沒有在課堂上打瞌睡或是光明正大睡覺過嗎?我們沒有拿出手機回LINE或是玩temple run或是candy crush過嗎?一定有嘛!而且說實在話,如果上課的某一部分學生早就確定自己學過,那他在那個空檔玩手機又如何?我當老師這麼久,也無法確保我在上課中所說的話都是超級值得聽的內容。我們上課曾經玩手機,現在的學生上課玩手機,做老師的我們真的沒有立場這樣就生氣,沒有道理嘛~~~
以上五種真的就是我無法理解的學生心態,我覺得這樣的學生真的需要被再教育。程度好不好是一回事,
態度好不好才是重點。
態度好不好才是重點。
態度好不好才是重點。
很重要所以我說三次。
現在的學生很會用消費者的角度來去評鑑老師,感覺已經要用到「顧客至上」的病態模樣。但說實在話,我每上一堂課,都會對我面前的學生在心底做評價。學生可以喜歡老師,我也一樣會喜歡某幾個學生,甚至欽佩他們。
但是學生會討厭某幾個老師,好巧!我也會瞧不起或是全然嫌棄某些心態不正確或是家教很糟的學生。
這世界講求公平,老師跟學生的生態也應該如此。
希望白目學生跟恐龍家長都可以吃3桶屎然後嘴裡還在邊咀嚼就跟跟全天下被他們盧過跟煩過的教育工作者道歉。我是很真心說出以上這些言論的~~
---------------------------------------
超值得追蹤的「旅遊英文口語Instagram專欄」:搜尋帳號rickyyeb
👉🏻https://www.instagram.com/rickyyeb/
Youtube旅遊生活頻道別忘了來訂閱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xavEmVVwWoONIVGlq5KUAA
PS照片是前天星期一去高雄市立三民家商演講的「盛況」,不是我吹噓,因為400多人的場合哥還是hold住了,而且三民家商的孩子真心很可愛❤️
星期一問候語英文 在 Greetings 問候語 的推薦與評價
Greetings 問候語 ... 【YOYOMAN小學堂】單字 英文 ✦Monday 星期一 ✦ ABC教學|兒童學 英文 Learn English for Kids|YOYO點點名S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