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後的夜晚/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
念書時,常常會因為讀了好喜愛的文學作品,然後幻想著把這些作品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記得一是沈從文的《邊城》,二是卡謬的《瘟疫》、三是馬奎斯的《百年孤寂》,長大了之後,發現寫劇本拍電影可不是簡單的事,只好在看著電影的時候想著,哪些導演有這能耐把我好愛的那些文字化成影像?前幾天看了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之後,我很肯定,如果華人世界有誰能拍得出《百年孤寂》裡那份深不見底的孤獨與恢弘瑰麗的魔幻浪漫,絕對只有他了!
這是畢贛的第二部長片,上一部是三年前驚豔四座的《路邊野餐》,這期間一直讀到他在拍新片的新聞,還找來了我好喜歡的李鴻其演出,如今終於等到《地球最後的夜晚》。故事圍繞著男主角羅紘武發展,離家多年的他因為父喪返回故鄉凱里,在父親始終望著發呆的時鐘後頭意外看到一張照片,循著照片留下的線索,他想起年輕時在凱里發生的許多故事,故事裡有被黑道大哥左宏元殺死的好友白貓、有神秘女子萬綺雯、有溫暖的染髮女郎….,故事發生在12年前的夏天,事件是凌亂的,記憶也是不完整的,試圖完整拼湊那個夏天的過程中,羅紘武越來越搞不清楚深印在腦海裡的那一切,是不是真的曾經發生過?
是夢?是記憶?是虛幻的想像?是真實發生的過去?
畢贛用挺懸疑的手法企圖為我們重構那年夏天的故事,很跳躍的時序、很細瑣的片段、很破碎的記憶,讓整個故事像罩著一層厚厚的布幔,看不太清楚,也理不出脈絡,可影像與氣息卻是濃烈而清晰,積水的濕漉漉的廢墟,讓人光看畫面都可以聞到空氣裡的潮霉味,廢墟裡像太陽一樣的燈則像魔法,亮與滅,循線可以找到故事的因與果,萬綺雯的綠色綢緞洋裝,則是暗夜裡的流星,讓哀傷的故事看起來瑰麗。這部電影像有魔法般,把所有支離破碎的情節兜一起,讓我們明白記憶與夢境,真實與虛幻,其實是一體兩面。
忘了電影裡的誰說「夢,是遺失的記憶。」那麼,我們做的每一場夢,究竟是對於遺失的悔憾?抑或是對於記憶的依戀?因為悔憾,因為依戀,所以開始了漫長的追尋,追尋想望的永恆。
《地球最後的夜晚》英文片名是《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羅紘武的追尋從白天到夜晚,然後,魔幻的體驗開始了。進場時,工作人員發給大家3D眼鏡,電影一開始,螢幕卻打上:這不是一部3D電影,但你可以在需要時戴上它。於是,當羅紘武走進黑漆漆的影廳,戴起他手中的眼鏡時,我們也很有默契地跟著他戴起3D眼鏡,羅紘武睡著了,他的夢境,開始了。
他在漆黑的洞穴裡走啊走,遇見了一個男孩,一起打了場兵乓球,接著遇見了一個歌女,神似萬綺雯的她名叫凱貞,他也遇見了一個正要跟情郎遠走高飛的紅髮女郎,他向她要了最珍貴的手錶。羅紘武把錶送給凱貞,凱貞點了煙花給他,她帶他去看世界上最溫暖漂亮的屋子,但那兒已成廢墟…。
「用刀尖入水,用顯微鏡看雪,就算反覆如此,還是忍不住問一句,你數過天上的星星嗎?他們和小鳥一樣,總在我胸口跳傘。」他對她念了這首詩,於是,這處世界上最溫暖漂亮的屋子便旋轉了起來。
這是一顆長達60分鐘的長鏡頭,一鏡到底,結合刻意打造的3D效果,我們進入了羅紘武的夢,在他身邊旁觀著他的孤單與哀愁,才發現夢裡的人,全是他那些如碎片般的記憶的投射,是死去的好友、被拿掉的孩子、消失了情人、離開的母親,甚至是他自己。而無論現實裡或者夢裡,他總在追尋,使勁地找出口、找回憶、找愛、找永恆,可這些最終都只能是煙花,燦爛一時,他只得在人生的迷宮裡不斷地走著尋著,很執拗地。
畢贛把電影拍成了一首極其魔幻、極其浪漫的現代詩,帶領我們隨著鏡頭去找遺失的永恆,既夢幻又寫實、既華麗又殘破,運鏡好美,影像好美,氛圍好美,夢好美,孤單好美,遺憾好美,連找了大半輩子仍摸不著的永恆都好美。儘管,最終我們都不知道這是一份真實的記憶,或者根本只是一場虛幻的夢。
而羅紘武的永恆與萬綺雯的煙花,絕對是近代影史最美最魔幻最偉大的鏡頭,沒有之一。
#Ciao黛西看電影
#地球最後的夜晚
#是一部有魔法看的時候會跟著飛起來的電影
#金馬可以直接把最佳導演獎頒給畢贛嗎拜託
#最佳攝影也可以直接頒給這部
#是一個因為要做訪問所以趕緊把感想記下來以免忘記的po
是一個因為要做訪問所以趕緊把感想記下來以免忘記的po 在 國歡共學塾| 《運動場上的故事》 的推薦與評價
... 因為能解決北京戶口,或者享受買房福利。這無可厚非。在一線城市,能夠有房有車有戶口,已經是很多人想像中很好的生活了。 但是你會發現,那些能成大事的人,他們的 ... ... <看更多>
是一個因為要做訪問所以趕緊把感想記下來以免忘記的po 在 國歡共學塾| 向小說人物學領導學 的推薦與評價
... 一個一個關於人的故事, ... 是跟家人住在一起,最好還是要帶份伴手禮,不一定要選非常高價的禮物,重點是感謝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