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用3分鐘把它看完 謝謝你們(文長)
[爆卦] 疫情重災區經驗(發p)
作者: maxmaster(原文連結)
這幾天台灣開始出現不明社區案例
然後小弟從電視新聞看台灣一些現象(這區茶室沒開 換他區?)
以小弟人在疫情重災區生活一年多來看實在滿擔心
PO此文不是要大家恐慌 而是提高警覺
特別是針對身邊有些不太警覺的朋友 要特別提醒
以下分享一些疫情重災區下 街頭生存經驗
在經濟學上面有個理論 就是時光機理論
這是在指先進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經驗 可以在發展中國家發現類似機會
所以你把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到發展中國家找到一些機會
我發現 在疫情上面或是 也有個時光機理論 就是在疫情重災區看過的經驗
可以提供疫情尚未嚴重的國家進行參考
小弟所處區域 是從沒半點疫情到單點暴發 到多點暴發 到防治有成
最後隨著變種變毒以後 一個一個防疫有成國家全都淪陷 烏拉圭即是一個顯明例子
因此以下提供一些個人疫區街頭生存經驗 給大家參考 希望台灣不會搭上我們這班淪陷時光機
小弟因處疫情重災區 所以我自己的辦公室確診人數 其實是比台灣部桃事件還多人
因此我個人對於防疫相當注意 以下幾點分享
1.隨時戴好口罩:在辦公室 在學校隨時都戴好口罩 以小弟個人經驗來講
我辦公室就暴發過好幾次群聚感染 我的助理發病確診那天 就坐在我旁邊
那天她打好幾個噴涕 但因為我非常落實戴口罩 我在有外人的地方一秒都不會把口罩拿下
就算我要喝水 我也都是用有蓋子的運動水杯 要喝我都會帶著水去沒人地方拿口罩喝水
因為我會把"所有可能接觸的人人都視為確診者"(事後證明 有3成是對的)
因此除非沒辦法 否則我從不跟外人吃飯 這一年多大概只有吃過2~3次 無法避免的
2.把所有外面可能接觸事物都當成可能環境污染:
我會準好幾瓶酒精噴(其他消毒液也可) 隨身帶一瓶 車上也放(酒精的話小心 有些自燃的事件)
家裡也放 每當我手按過電梯 開過門把 我立刻就會噴
手機 皮包 只要有放在卓上我都會用衛生紙搭配酒精噴一下
到後來 我按電梯不用手 我都用鑰匙會其他物 然後我會注意碰到的那面 收在褲子某一邊
不跟另一邊混在一起 開門可以用手肘時 我絕不用我的手
所有超市或是外面買回來的東西 我都會全部噴過一邊
3.以外帶或自主為主: 一開始我會儘量自己煮 後來一年多我很常用類似uber外送模式
就以我這一年多來講 其實效果還可以 因為我幾乎天天都外送
所有東西外觀我都會先噴過酒精才開始吃 內容物我就沒特別消毒
但以自己這樣統計起來 風險算可控制
再來分享如何讓台灣風險降低
病毒傳播有三個主要變因
1.接觸時間 2.接觸廣度 3.接觸時防護程度
1就是自己儘量別出門 別與他人接觸
2就是減少去不必要去的點 完全減少接觸不同區域 降低風險
3就是真的要出門 要接觸也要全程戴口罩 上班上課都要全程戴口罩
這三點人人落實去做 才能保護自己保護別人
4.確實理解快篩的意義:
目前中央與北市開始在北市有進行快篩 這是ok 是為了先找出可能感染人
但這有個點非常重要 請各位一定要廣為瞭解
篩過不代表你可以放鬆 因為除非你一直篩 否則篩一下 其實你可能只是陰陽之間
最好模式就是 人人降低接觸時間 接觸廣度 提高防護程度
我認識過的人 我自己有簡單統計 約有3成確診過
其中這些確診的朋友 有3成是驗第2或第3次才確診
因此各位要知道 快篩是想快找出可能感染者 但絕對不是你篩過就沒事
因為我認識太多都是篩過1次以上沒上隔幾天再篩就確診的
在台灣此時此刻 對一般老百姓 不是去研究感染者的足跡
而是要"把所有可能會接觸的人都當確診者來應對"
簡單講就是你要戴好口罩 不要拿下口罩 所有外面環境物拿回家消毒 回家就換衣洗澡
沒有必要的活動除了工作上學買生活物資 就不要出門 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降低傳播鏈
人的移動周轉率越高 病毒會越快 只有把人的移動 接觸週轉率自行降低
然後把防疫程度拉高
我大概一週會有兩天會跟巴西朋友進行視訊會議 我每週會都問她巴西狀況
目前世界三大變種病毒 英國 巴西 印度
最強應該是巴西 再來是印度 最後是英國(自己觀察)
巴西變種是跨年齡攻擊 原始的病毒主要是針對老人跟慢性病 英國主要傳播快
巴西是跨年齡無差別攻擊 從幼童到老人 都是直接重傷害
但我觀察最近巴西狀況慢慢變緩 但其實巴西打疫苗意願跟比例並不高
我就問巴西朋友 你們做了什麼改變 讓你們變緩
她跟我說 主要是她們減少與人相處的時間
直白點講以前一週與人聚個7次 現在就不在進行聚會
簡單講就是 降低接觸時間與接觸廣度 因此這確實簡單有效
最後可能會有人質疑小弟 就不是公衛醫療專家是在講什麼
我確實不是公衛醫療專家 但我每天都大量接觸確診者
我所處環境是有一大批確診者又不戴口罩的環境 因此我有一些街頭生存經驗
我不敢說這是對的 但我戴口罩就接觸過的確診者 絕對比台灣任一個公衛醫療專家多
我沒有理論依據 但我有對應經驗
當然我不敢說這招永遠有效 因為我所處環境一天比一天困難 有些事說白是時間早晚
但台灣還有機會 我po這文只有一個目標 我希望你們可以改變未來
在一年多前當我們這裡疫情剛開始 我有跟許多朋友講過我這些想法
那些真的把我話聽下去的朋友 他還尚存 他的家人都還尚存
一樣有聽過我建議的人 也有人是沒有那麼注意
他們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衰 他們會覺得不會是他們 最後這一年多過去
我說實話 他們是家裡人一個一個過世
我所處城市若以雙北人口比例來推大概就是一天過世700個新冠患者
這一年多 我認識的朋友家裡親戚 從年初開始出現第一個因新冠過世者
我很努力寫弔唁 第二個時我也很認真弔唁
第三個我還是很認真 弔唁 第四個就開始有點麻痺
到最後對不起 我真的開始是把 弔唁複製貼上
我知道這樣很不好 但當過了某個數字以後 其實真的就是一個數字
我也麻痺了 習慣了
那些相信我建議的朋友 他們真的尚存
那些覺得我太誇張的 最後我也只能 把弔唁複製貼上
如果真有時光機可以回到一年多前 我真的會直接賞他們個巴掌
因為就是他們的不在乎 所以最後家人離開他們
但我回不到過去了 因為過去已經過去
但是親愛的台灣同胞們
你們正在時光機的前面 現在路就在你們前面
我也只能說到這裡 剩下就是怎麼決定的事了
上班上學把口罩戴好戴滿 勤洗手 注意消毒 非必要不出門 你們可以回到正常生活
千萬不可大意 坐到我們這些已走上 把弔唁複製貼上的日子
路就前面 怎麼走 各位決定
以下推文 "口罩戴好戴滿 減少不必要的出門"
每10推 100p發到 台北時間 0515 13:58
Max
歡迎自動轉PO 不用來信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3萬的網紅蒟蒻講幹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光之旅是自古以來人類的夢想 但這個夢想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看完影片後你就會明白囉 本節目贊助商聯絡資訊 綱田繡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ANGTIENXIU/ 綱田繡下訂單官網:Kangtien.com 實體店面: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14巷4-3號 ...
「時光機理論」的推薦目錄:
時光機理論 在 麥克風的市場求生手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疫情重災區經驗】
這幾天台灣開始出現不明社區案例
然後小弟從電視新聞看台灣一些現象(這區茶室沒開 換他區?)
以小弟人在疫情重災區生活一年多來看實在滿擔心
PO此文不是要大家恐慌 而是提高警覺
特別是針對身邊有些不太警覺的朋友 要特別提醒
以下分享一些疫情重災區下 街頭生存經驗
在經濟學上面有個理論 就是時光機理論
這是在指先進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經驗 可以在發展中國家發現類似機會
所以你把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到發展中國家找到一些機會
我發現 在疫情上面或是 也有個時光機理論 就是在疫情重災區看過的經驗
可以提供疫情尚未嚴重的國家進行參考
小弟所處區域 是從沒半點疫情到單點暴發 到多點暴發 到防治有成
最後隨著變種變毒以後 一個一個防疫有成國家全都淪陷 烏拉圭即是一個顯明例子
因此以下提供一些個人疫區街頭生存經驗 給大家參考 希望台灣不會搭上我們這班淪
陷時光機
小弟因處疫情重災區 所以我自己的辦公室確診人數 其實是比台灣部桃事件還多人
因此我個人對於防疫相當注意 以下幾點分享
1.隨時戴好口罩:在辦公室 在學校隨時都戴好口罩 以小弟個人經驗來講
我辦公室就暴發過好幾次群聚感染 我的助理發病確診那天 就坐在我旁邊
那天她打好幾個噴涕 但因為我非常落實戴口罩 我在有外人的地方一秒都不會把口罩拿
下
就算我要喝水 我也都是用有蓋子的運動水杯 要喝我都會帶著水去沒人地方拿口罩喝水
因為我會把"所有可能接觸的人人都視為確診者"(事後證明 有3成是對的)
因此除非沒辦法 否則我從不跟外人吃飯 這一年多大概只有吃過2~3次 無法避免的
2.把所有外面可能接觸事物都當成可能環境污染:
我會準好幾瓶酒精噴(其他消毒液也可) 隨身帶一瓶 車上也放(酒精的話小心 有些自燃的
事件)
家裡也放 每當我手按過電梯 開過門把 我立刻就會噴
手機 皮包 只要有放在卓上我都會用衛生紙搭配酒精噴一下
到後來 我按電梯不用手 我都用鑰匙會其他物 然後我會注意碰到的那面 收在褲子某一邊
不跟另一邊混在一起 開門可以用手肘時 我絕不用我的手
所有超市或是外面買回來的東西 我都會全部噴過一邊
3.以外帶或自主為主: 一開始我會儘量自己煮 後來一年多我很常用類似uber外送模式
就以我這一年多來講 其實效果還可以 因為我幾乎天天都外送
所有東西外觀我都會先噴過酒精才開始吃 內容物我就沒特別消毒
但以自己這樣統計起來 風險算可控制
再來分享如何讓台灣風險降低
病毒傳播有三個主要變因
1.接觸時間 2.接觸廣度 3.接觸時防護程度
1就是自己儘量別出門 別與他人接觸
2就是減少去不必要去的點 完全減少接觸不同區域 降低風險
3就是真的要出門 要接觸也要全程戴口罩 上班上課都要全程戴口罩
這三點人人落實去做 才能保護自己保護別人
4.確實理解快篩的意義:
目前中央與北市開始在北市有進行快篩 這是ok 是為了先找出可能感染人
但這有個點非常重要 請各位一定要廣為瞭解
篩過不代表你可以放鬆 因為除非你一直篩 否則篩一下 其實你可能只是陰陽之間
最好模式就是 人人降低接觸時間 接觸廣度 提高防護程度
我認識過的人 我自己有簡單統計 約有3成確診過
其中這些確診的朋友 有3成是驗第2或第3次才確診
因此各位要知道 快篩是想快找出可能感染者 但絕對不是你篩過就沒事
因為我認識太多都是篩過1次以上沒上隔幾天再篩就確診的
在台灣此時此刻 對一般老百姓 不是去研究感染者的足跡
而是要"把所有可能會接觸的人都當確診者來應對"
簡單講就是你要戴好口罩 不要拿下口罩 所有外面環境物拿回家消毒 回家就換衣洗澡
沒有必要的活動除了工作上學買生活物資 就不要出門 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降低傳播鏈
人的移動周轉率越高 病毒會越快 只有把人的移動 接觸週轉率自行降低
然後把防疫程度拉高
我大概一週會有兩天會跟巴西朋友進行視訊會議 我每週會都問她巴西狀況
目前世界三大變種病毒 英國 巴西 印度
最強應該是巴西 再來是印度 最後是英國(自己觀察)
巴西變種是跨年齡攻擊 原始的病毒主要是針對老人跟慢性病 英國主要傳播快
巴西是跨年齡無差別攻擊 從幼童到老人 都是直接重傷害
但我觀察最近巴西狀況慢慢變緩 但其實巴西打疫苗意願跟比例並不高
我就問巴西朋友 你們做了什麼改變 讓你們變緩
她跟我說 主要是她們減少與人相處的時間
直白點講以前一週與人聚個7次 現在就不在進行聚會
簡單講就是 降低接觸時間與接觸廣度 因此這確實簡單有效
最後可能會有人質疑小弟 就不是公衛醫療專家是在講什麼
我確實不是公衛醫療專家 但我每天都大量接觸確診者
我所處環境是有一大批確診者又不戴口罩的環境 因此我有一些街頭生存經驗
我不敢說這是對的 但我戴口罩就接觸過的確診者 絕對比台灣任一個公衛醫療專家多
我沒有理論依據 但我有對應經驗
當然我不敢說這招永遠有效 因為我所處環境一天比一天困難 有些事說白是時間早晚
但台灣還有機會 我po這文只有一個目標 我希望你們可以改變未來
在一年多前當我們這裡疫情剛開始 我有跟許多朋友講過我這些想法
那些真的把我話聽下去的朋友 他還尚存 他的家人都還尚存
一樣有聽過我建議的人 也有人是沒有那麼注意
他們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衰 他們會覺得不會是他們 最後這一年多過去
我說實話 他們是家裡人一個一個過世
我所處城市若以雙北人口比例來推大概就是一天過世700個新冠患者
這一年多 我認識的朋友家裡親戚 從年初開始出現第一個因新冠過世者
我很努力寫弔唁 第二個時我也很認真弔唁
第三個我還是很認真 弔唁 第四個就開始有點麻痺
到最後對不起 我真的開始是把 弔唁複製貼上
我知道這樣很不好 但當過了某個數字以後 其實真的就是一個數字
我也麻痺了 習慣了
那些相信我建議的朋友 他們真的尚存
那些覺得我太誇張的 最後我也只能 把弔唁複製貼上
如果真有時光機可以回到一年多前 我真的會直接賞他們個巴掌
因為就是他們的不在乎 所以最後家人離開他們
但我回不到過去了 因為過去已經過去
但是親愛的台灣同胞們
你們正在時光機的前面 現在路就在你們前面
我也只能說到這裡 剩下就是怎麼決定的事了
上班上學把口罩戴好戴滿 勤洗手 注意消毒 非必要不出門 你們可以回到正常生活
千萬不可大意 坐到我們這些已走上 把弔唁複製貼上的日子
路就前面 怎麼走 各位決定
From ptt gossiping po文者maxmaster
時光機理論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爆卦] 疫情重災區經驗(發p) https://disp.cc/b/163-dxn9
#maxmaster:『這幾天台灣開始出現不明社區案例
然後小弟從電視新聞看台灣一些現象(這區茶室沒開 換他區?)
以小弟人在疫情重災區生活一年多來看實在滿擔心
PO此文不是要大家恐慌 而是提高警覺
特別是針對身邊有些不太警覺的朋友 要特別提醒
以下分享一些疫情重災區下 街頭生存經驗
在經濟學上面有個理論 就是時光機理論
這是在指先進國家在經濟發展上的經驗 可以在發展中國家發現類似機會
所以你把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到發展中國家找到一些機會
我發現 在疫情上面或是 也有個時光機理論 就是在疫情重災區看過的經驗
可以提供疫情尚未嚴重的國家進行參考
小弟所處區域 是從沒半點疫情到單點暴發 到多點暴發 到防治有成
最後隨著變種變毒以後 一個一個防疫有成國家全都淪陷 烏拉圭即是一個顯明例子
因此以下提供一些個人疫區街頭生存經驗 給大家參考 希望台灣不會搭上我們這班淪陷時光機
.
小弟因處疫情重災區 所以我自己的辦公室確診人數 其實是比台灣部桃事件還多人
因此我個人對於防疫相當注意 以下幾點分享
1.隨時戴好口罩:在辦公室 在學校隨時都戴好口罩 以小弟個人經驗來講
我辦公室就暴發過好幾次群聚感染 我的助理發病確診那天 就坐在我旁邊
.
那天她打好幾個噴涕 但因為我非常落實戴口罩 我在有外人的地方一秒都不會把口罩拿下
.
就算我要喝水 我也都是用有蓋子的運動水杯 要喝我都會帶著水去沒人地方拿口罩喝水
因為我會把"所有可能接觸的人人都視為確診者"(事後證明 有3成是對的)
.
因此除非沒辦法 否則我從不跟外人吃飯 這一年多大概只有吃過2~3次 無法避免的
2.把所有外面可能接觸事物都當成可能環境污染:
我會準好幾瓶酒精噴(其他消毒液也可) 隨身帶一瓶 車上也放(酒精的話小心 有些自燃的事件)
.
家裡也放 每當我手按過電梯 開過門把 我立刻就會噴
手機 皮包 只要有放在卓上我都會用衛生紙搭配酒精噴一下
到後來 我按電梯不用手 我都用鑰匙會其他物 然後我會注意碰到的那面 收在褲子某一邊
不跟另一邊混在一起 開門可以用手肘時 我絕不用我的手
.
所有超市或是外面買回來的東西 我都會全部噴過一邊
3.以外帶或自主為主: 一開始我會儘量自己煮 後來一年多我很常用類似uber外送模式
就以我這一年多來講 其實效果還可以 因為我幾乎天天都外送
所有東西外觀我都會先噴過酒精才開始吃 內容物我就沒特別消毒
但以自己這樣統計起來 風險算可控制
.
再來分享如何讓台灣風險降低
病毒傳播有三個主要變因
1.接觸時間 2.接觸廣度 3.接觸時防護程度
1就是自己儘量別出門 別與他人接觸
2就是減少去不必要去的點 完全減少接觸不同區域 降低風險
3就是真的要出門 要接觸也要全程戴口罩 上班上課都要全程戴口罩
這三點人人落實去做 才能保護自己保護別人
4.確實理解快篩的意義:
目前中央與北市開始在北市有進行快篩 這是ok 是為了先找出可能感染人
但這有個點非常重要 請各位一定要廣為瞭解
篩過不代表你可以放鬆 因為除非你一直篩 否則篩一下 其實你可能只是陰陽之間
最好模式就是 人人降低接觸時間 接觸廣度 提高防護程度
我認識過的人 我自己有簡單統計 約有3成確診過
其中這些確診的朋友 有3成是驗第2或第3次才確診
.
因此各位要知道 快篩是想快找出可能感染者 但絕對不是你篩過就沒事
.
因為我認識太多都是篩過1次以上沒上隔幾天再篩就確診的
在台灣此時此刻 對一般老百姓 不是去研究感染者的足跡
而是要"把所有可能會接觸的人都當確診者來應對"
.
簡單講就是你要戴好口罩 不要拿下口罩 所有外面環境物拿回家消毒 回家就換衣洗澡
沒有必要的活動除了工作上學買生活物資 就不要出門 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降低傳播鏈
人的移動周轉率越高 病毒會越快 只有把人的移動 接觸週轉率自行降低
.
然後把防疫程度拉高
我大概一週會有兩天會跟巴西朋友進行視訊會議 我每週會都問她巴西狀況
目前世界三大變種病毒 英國 巴西 印度
最強應該是巴西 再來是印度 最後是英國(自己觀察)
巴西變種是跨年齡攻擊 原始的病毒主要是針對老人跟慢性病 英國主要傳播快
巴西是跨年齡無差別攻擊 從幼童到老人 都是直接重傷害
但我觀察最近巴西狀況慢慢變緩 但其實巴西打疫苗意願跟比例並不高
我就問巴西朋友 你們做了什麼改變 讓你們變緩
她跟我說 主要是她們減少與人相處的時間
直白點講以前一週與人聚個7次 現在就不在進行聚會
簡單講就是 降低接觸時間與接觸廣度 因此這確實簡單有效
.
最後可能會有人質疑小弟 就不是公衛醫療專家是在講什麼
我確實不是公衛醫療專家 但我每天都大量接觸確診者
我所處環境是有一大批確診者又不戴口罩的環境 因此我有一些街頭生存經驗
我不敢說這是對的 但我戴口罩就接觸過的確診者 絕對比台灣任一個公衛醫療專家多
我沒有理論依據 但我有對應經驗
當然我不敢說這招永遠有效 因為我所處環境一天比一天困難 有些事說白是時間早晚
但台灣還有機會 我po這文只有一個目標 我希望你們可以改變未來
在一年多前當我們這裡疫情剛開始 我有跟許多朋友講過我這些想法
那些真的把我話聽下去的朋友 他還尚存 他的家人都還尚存
.
一樣有聽過我建議的人 也有人是沒有那麼注意
他們會覺得自己沒有那麼衰 他們會覺得不會是他們 最後這一年多過去
我說實話 他們是家裡人一個一個過世
我所處城市若以雙北人口比例來推大概就是一天過世700個新冠患者
這一年多 我認識的朋友家裡親戚 從年初開始出現第一個因新冠過世者
我很努力寫弔唁 第二個時我也很認真弔唁
第三個我還是很認真 弔唁 第四個就開始有點麻痺
到最後對不起 我真的開始是把 弔唁複製貼上
我知道這樣很不好 但當過了某個數字以後 其實真的就是一個數字
我也麻痺了 習慣了
那些相信我建議的朋友 他們真的尚存
那些覺得我太誇張的 最後我也只能 把弔唁複製貼上
如果真有時光機可以回到一年多前 我真的會直接賞他們個巴掌
因為就是他們的不在乎 所以最後家人離開他們
但我回不到過去了 因為過去已經過去
但是親愛的台灣同胞們
你們正在時光機的前面 現在路就在你們前面
我也只能說到這裡 剩下就是怎麼決定的事了
上班上學把口罩戴好戴滿 勤洗手 注意消毒 非必要不出門 你們可以回到正常生活
千萬不可大意 坐到我們這些已走上 把弔唁複製貼上的日子
路就前面 怎麼走 各位決定』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時光機理論 在 蒟蒻講幹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時光之旅是自古以來人類的夢想
但這個夢想真的有可能實現嗎?
看完影片後你就會明白囉
本節目贊助商聯絡資訊
綱田繡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ANGTIENXIU/
綱田繡下訂單官網:Kangtien.com
實體店面: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14巷4-3號
小額贊助安撫蒟嫂 https://p.ecpay.com.tw/E2494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BjmItL8NyU/hqdefault.jpg)
時光機理論 在 自由時報- 希望梅里特教授能順利完成時光機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人類有望回到過去和前往未來?美國康乃狄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梅里特(Ron Mallett)致力於時空旅行的理論研究,目前他正著手於研發時光機。《CNN》報導, ... ... <看更多>
時光機理論 在 Fw: [問卦] 時光機理論上造的出來嗎- 看板ScienceNote 的推薦與評價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PixQD-Q ]
作者: jfsu (水精靈)
標題: Re: [問卦] 時光機理論上造的出來嗎
時間: Sat Sep 9 17:38:17 2017
※ 引述《denhhy (santhigh)》之銘言:
: 如題
: 小魯文組的
: 想問各位優質理組鄉民們
: 先不管人類技術上的可行性
: 用理論來說時光機造的出來嗎
: 愛因斯坦說接近光速就到未來
: 但是比較像是星際效應那樣
: 自己時間走得比較慢而已
: 也回不到過去了
: 鄉民覺得呢?
先不談談造出時光機之後,你想要做什麼,畢竟這牽涉到法律(你殺了過去的仇人,
在那個時代的你是否要為此負責?)道德(有老婆的你回到未來跟某個正妹結婚)、
邏輯(祖父弔詭(grandfather paradox)或雙生子弔詭(Twin Paradox)...等等問題。
雖然上述這些問題都有解,但先不在此討論。
就經典牛頓理論而言,時光旅行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地球上的每個時間點是等同於
宇宙每個地方的時間;不過,愛因斯坦卻不認為如此,地球上的每分每秒並不是絕對
,時間的長短會隨著我們在宇宙中行進而改變。根據狹義相對論,我們沒辦法搭時光機
回到過去,但可以前往未來。目前有記錄的,前往未來的人不是瑪蒂與博士,而是一位
俄羅斯太空人。當他和太空站以時速27,000km/hr在軌道上行進時,他時間流逝的程度
比在地球上的我們少了0.02秒;也就是說,他所處的時光比我們早0.02秒!
不過,在愛因斯坦提出廣義相對論之後,回到過去似乎也辦得到了。廣義相對論的
方程式有許多解,不同的解會賦予宇宙不同的性質,只有特別的解才有辦法創造出
正確的條件,從而允許我們造出時光機。
有個專有名詞叫「封閉類時間曲線」(Closed Time-Like Curve),這條曲線是允許
我們進行時光旅行的通道。由於,這個東西太深奧了,我在此就跳過 Orz...。
要造出時光機有幾種方式:
1.蟲洞(Wormhole):首先我們先在一張紙上畫上兩個點,再將紙對折,讓這兩個點相交,
這個連接兩個點的就是所謂的蟲洞。一但穿越這個蟲洞,你就有可能回到過去(回到
紙上的原點),不過,經計算,要打開一公尺的蟲洞,需要負一木星的質量!藉由
負質量/負能量的排斥力讓蟲洞打開夠久的時間,好讓人穿過!」這還不算考慮穿過
蟲洞的影響!(OS:你媽超胖,也撐不開蟲洞!)
2.宇宙旋轉:這是由數學家哥德爾(Kurt Godel)提出(他也是發表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的人)。宇宙要是會旋轉,你只要以夠快的速度前進,就有可能回到過去的宇宙。
但目前似乎沒有證據顯示宇宙正在旋轉。(哥德爾:愛因斯坦跟我是好哥兒們~)
3.找到浮在宇宙的宇宙弦(cosmoc string),並讓它們以某種方式相撞,然後你再以
夠快的速度繞著即將相撞的它們前進。不過,經計算,這種宇宙弦的質能
(mass-energy)需要為銀河系的一半以上。(OS:這宇宙弦也太會了吧!)
目前最有可能建造時光機的方式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的圖解:
https://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138
這可能跟你在電影、小說上或是小叮噹漫畫中的不同。
或許有鄉民會問,講了那麼多,建造時光機是有多難啊?
對於這個問題,如果科學家們去勞團或是工商界隨便找個人問,他會得到這個答案:
「是有多難?我敢說那絕對比一例一休修法還簡單!」
參考資料:
1.電影中不可能的物理學
2.wikipedia
3.科學人雜誌
4.林美珠
--
對流血一週仍然不死的生物千萬不能大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7.15.12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4949901.A.F9A.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jfsu (180.177.15.128), 09/11/2017 00:26:5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