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 大盤分析
美股反彈、科技指數NASDAQ再創新高,激勵台股跟進上漲,加權指數來到月線反壓12720點附近後下滑(最高指數12702點),從盤面來看,上週表現最強的ABF基板族轉弱了(如8046南電、3037欣興、3189景碩),今天轉由MOSFET族接棒輪動。市場傳出,因受惠筆電、PC終端產品需求大增,國際IDM大廠全力衝刺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市場,但致使市場供給全面吃緊,雖然尚無漲價消息傳出,但讓國際IDM大廠再度延長交期;這是產業面的大好消息,然而,除了8261富鼎強勢攻堅外,同族群的其他個股卻連動較弱,投機力展現不如以往,顯示市場買盤較為謹慎。
從結構分析,大型權值股表現平穩,促使中小型股有了活躍空間,不過同產業中的個股差異性頗大,如車電族中的4551智伸科大漲、但3552同致卻大跌,其他如工業電腦的6441廣錠、矽智財的3529力旺、光通訊的3081聯亞等等表現相對弱勢;有的是位階調整、有的是估值調整,換句話說「高位階、高估值」個股的調整仍在持續進行中。目前操作盡量“以長線保護短線”為原則,畢竟上半年財報及7月營收都已出爐,個股是否具有成長性也都能大致掌握,可從半導體設備、汽車相關、以及IC設計(去美化)中尋找機會。
智伸 科技 產品 在 股票會說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6/9 大盤分析
美股持續走高、科技股NASDAQ指數甚至創下歷史新高,符合“景氣復甦、科技先動”的觀念,因為現代人離不開科技產品(手機、筆電等),不過半導體類股卻受到美中科技大戰影響(華為禁令)而轉弱,形成強弱勢分歧結構;從美股指數分析,目前只有道瓊指數尚未過高,顯示近期道指會有補漲結構,反映到台股就是金融、傳產的補動了。目前推動全球股市上漲的主因來自“資金”,資金寬鬆的大環境造就資本市場“資金行情”啟動,雖然景氣面還無法馬上跟上來,但因最壞狀況過去,只要“基期偏低”而“有未來”的產業,都會是資金推動補漲的方向,近期航空、觀光、運動、紡織、金融等類股的輪動就是如此。
從盤面來看,電子股仍屬低人氣結構(成交比重僅63%左右),不過車電股開始轉強,如1536和大、4551智伸科等,車電這個族群有機會成為階段主流,理由有二,一是股價基期低(去年業績不好)、二是受惠各國提出的刺激政策,如德國將投入50億歐、法國也將拿出88億歐來救車市,而中國則釋出多項購車優惠,並對新能源車的補助到2022年;換句話說,汽車類股下半年的成長動能值得期待。不過,現在唯一的問題是,車電股的5月營收都不會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歐美各國封城,5月以後解封才能拉高營運動能,故可待營收公布、利空消化後進場。
智伸 科技 產品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528 #開盤 #重點
#孟晚舟 #敗訴
加拿大法院在台灣時間今天凌晨,針對華為創辦人長女兼財務長孟晚舟,引渡案作出裁決。法官宣布支持檢方主張,確立孟晚舟的行為構成「雙重犯罪」,代表引渡至美國的程序,將繼續進行。
加拿大法院這項裁決,代表引渡聽證將在6月邁向第2階段,繼續審理案件中其他面向,孟晚舟也無法立即獲得自由離開加拿大。卑詩省最高法院法官霍姆斯,長達23頁的判決書中,更指控孟晚舟涉嫌的犯罪,是「詐欺」行為,無疑對孟晚舟及辯護團隊來說,堪稱重大挫敗。而孟晚舟則持續否認所有指控,華為也發聲明表示,公司對裁決感到「失望」,律師會繼續努力讓孟晚舟重獲自由。同時,遭中國報復性拘捕至今534天的兩名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和史佩弗,前途更加黯淡。陷入低谷的加中關係,恐更加惡化。
#川普 #港版國安法 #制裁
中國大陸全國人大今天將表決通過「港版國安法」決定草案後,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加速完成立法程序。路透社引述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表示,針對中國制訂港版國安法,他準備在本周對大陸採取「強而有力的行動」。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傳美國正考慮一系列懲罰中國大陸的制裁措施,美國財政部可能對協助執行新國安法的中國官員和企業實施制裁,包括凍結資產並管制金融交易,也考慮限制發給中國共產黨幹部簽證。
川普政府正面臨來自美國國會兩院的壓力,須堅決回應北京當局計劃加大對香港控制一事,然而美國也面臨中國大陸反擊的風險,因為任何針對北京當局的嚴厲懲罰很可能同時反過來傷害香港與美國。
#台股 #外資 #傳產
台股波段五度挑戰萬一大關,指數表現依舊震盪,外資圈繼點名主流高價股扮台股衝高頭號引擎後,大和資本看好非科技族群訂單能見度較佳,看好儒鴻、智伸科、建準等非科技三強,外資點火非科技股扮二號引擎,提供資金移轉管道;摩根士丹利則接力投顧升評紡織指標聚陽「優於大盤」、目標價更一口氣拉升到市場最高的180元,外資愛台股吹起新風向。
#iPhoneSE #蘋概股
華爾街投資銀行Cowen預測,蘋果平價新機iPhone SE撐場,第2季將占iPhone產品線逾七成比重,帶動蘋概鏈包括組裝廠鴻海與和碩、機殼廠可成,以及鏡頭廠玉晶光本季營運淡季不淡。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日前已預告,歷經「二(月)絕三(月)窮」,第2季有訂單遞延效應,看好企業產品成長有助於毛利率提升。鴻海預期,第2季企業、運算、元件與其他較前一季及去年同期成長。而可成看好本季「營收將有相當程度的增幅」,雖然可成並未對外說明各產品線的成長幅度,市場普遍認為,iPhone、iPad和筆電將是主要動能。
#財經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