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人文腦與科學腦」之細說書單1
▶團購賣場連結:http://bit.ly/38aOnAD
我在「孩子的人文腦」書單,主要有幾個挑選重點:
1. 只挑文字書套書
我一直覺得文字閱讀的習慣培養,對於孩子是很重要的一門課,而寒暑假期間,正是一個非常適合練習的時機,所以我就趁這時間點選了14套書
2. 涵蓋國小低年級到高年級
上次團購書單,我只列了大女兒看完的書,因此沒什麼高年級的書,這次為了讓每個年紀的孩子在寒假都有好書看,我就親自去找了些適合高年級到國中的好書
3. 更多不同的人文面向
除了一些童書熱門的題材,我挑了一些不同主題的書籍(哲學、奇幻、台灣史、武俠、文學...),希望除了書很好看之外,孩子也能有機會多接觸一些不同的內容
4. 儘量以台灣作家作品為主
我自己覺得純文字的書籍,還是台灣作家的作品,在用字遣詞上還是會比到位,所以我挑的14套書籍中,有11套是台灣作家的作品
擔心大家還是有選擇障礙,所以以下還是幫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每一套書吧!
______ #低年級適讀 ______
📍《字的童話》共7冊,有注音
以文字趣味為軸心的童話故事,從「字的形音義」、「字詞的變化」到「句構的層次」,每本大約有8-9篇故事,每篇故事不會太長。
非常推薦給現在小一、小二的孩子
▶選購連結:http://bit.ly/2X9S2si
📍《我會自己讀!小學生的第一套橋梁書》共6冊,有注音
我一直認為要讓孩子喜歡上閱讀,找到孩子喜歡的內容很重要,不過一開始爸媽通常還不知道孩子的喜好,所以也很難幫孩子挑選。
這套書包含了不同作家的6本不同主題的橋樑書,我覺得蠻適合買來給孩子試口味
▶選購連結:http://bit.ly/2L1QcXI
。
______ #中低年級適讀 ______
📍《泡泡精靈1,2》2冊,有注音
由台灣作者所創作的《泡泡精靈》系列目前出了兩集,故事藉由每一集許願者的期望和弱點,來帶出後續「改變想法、真心相信和馬上行動」的正能量。
畫面的圖像大量使用圖像以及漫畫式對話的排版方式來呈現劇情的進行,個人覺得剛入門閱讀的孩子會喜歡。
▶選購連結:http://bit.ly/389JW93
📍《東方經典改編‧鬼怪來也!》共9冊,有注音
這是小女兒最近很認真在看的的一套書,所以我就把它加入書單中。這套書裡有獨立的九本書,都是從不同的中國古代奇幻故事(例如聊齋、太平廣記)所改編,重新撰寫成低年級孩子也有辦法閱讀的兒童文學。藉由這樣的東方奇幻故事,可以讓孩子在第一次接觸古典文學時,留下好的感受。
▶選購連結:http://bit.ly/3nEHfAX
📍《愛思考的貓巧可》共5冊,有注音
這是大女兒所推薦的一套書。貓巧可是一套很奇妙的書,用可愛的插畫與文字(有注音),來講一些哲學思辨的主題,但是奇妙的是,我發現超多孩子都非常喜歡。
我之前也寫過一篇文章分享,你也可以先看看
https://www.facebook.com/DiFangBaBa/posts/608645796407191
▶選購連結:http://bit.ly/3oemcpV
📍《林世仁的妖怪小學系列》共4冊,有注音
故事跟畫風都是小孩看了會開心大笑的那種類型,文字量、排版都是為了閱讀入門的孩子設計,所以孩子可以輕鬆的一次看完一本書,蠻適合用來增加孩子的閱讀量。
▶選購連結:http://bit.ly/2X7rmZ1
______ #中高年級適讀 ______
📍《可能小學愛台灣》共4冊,有注音
小學五年級開始要學習台灣史,可是需要背誦的課本內容可能會打壞孩子對於探索台灣史的興趣。王文華老師所寫的這套書,利用「穿越時空回到台灣歷史現場」的故事設計,來帶入台灣史事件的現場與人物。
▶選購連結:http://bit.ly/3oivXDS
我想用這樣的內容來當成給孩子的補充教材,孩子應該也會喜歡吧!
📍《妖怪醫院系列》共7冊,有注音
這也是大女兒跟我推薦,請我加到書單中的一套書。不同於「有點恐怖」的妖怪故事,妖怪醫院的故事透過「妖怪也會生病」,讓孩子可以看到每個妖怪的強處與弱點,藉此培養同理心,學習接納差異,隨著故事推展而逐漸強化解決問題的能力。
大女兒大推!
▶選購連結:http://bit.ly/358q18F
📍《神祕圖書館偵探》共4冊,有注音
融合經典童話、魔法與圖書館的奇幻故事, 故事中融入經典故事如《糖果屋》、《白雪公主》、《三隻小豬》、《愛麗絲夢遊仙境》……等,但是用全新角度來運用裡面的角色,給讀者創造出了不一樣的感受。
▶選購連結:http://bit.ly/3593fO9
______ #高年級到國中適讀 ______
📍《小頭目優瑪》共5冊,沒注音
非常特別的以原住民為題材背景,所設計的奇幻冒險冒險小說。故事裡不只是包含了精靈、惡靈,更包含了勇氣與成長、如何選擇正確的道路、與自然共存。
我覺得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奇幻小說。
▶選購連結:http://bit.ly/3oc8fJp
📍《少年廚俠》共5冊,沒注音
非常非常多老師會把這套書開在給高年級孩子的閱讀書單中,就知道這套書的江湖地位。
作者最神的創意,不只是把『廚藝』跟『武俠』來做結合,劇情來融入歷史穿越,來串接過去的文化與人文。
真的是非常有趣的一套小說。
▶選購連結:http://bit.ly/2KYSCqb
📍《獵書遊戲》共3冊,沒注音
這是一套給青少年的翻譯小說,書裡集合了年輕孩子喜歡的尋寶、偵探推理、解謎與密碼遊戲。
如果願意閱讀這樣的小說,樂趣應該不比玩線上遊戲少吧!
▶選購連結:http://bit.ly/2X4xx05
📍《仙靈傳奇:詩魂/詞靈/畫仙/陶妖》共4冊,沒注音
這也是一套非常非常紅,也是非常非常多老師會列在推薦書單中,推薦給青少年閱讀的奇幻穿越小說。故事述說主角們進入古代的詩詞畫所描繪的情境中,隨著劇情的推演不斷在現代與古代間穿越,解決問題。
因為這套書包含了不少關於古代詩詞書畫的相關內容,對於中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可能會太難,我個人是推薦高年級到國中的孩子比較適合閱讀。
▶選購連結:http://bit.ly/3hBY2mY
______ #書團備忘錄 ______
▶團購賣場連結:http://bit.ly/38aOnAD
▋ 開團時間
1/14(四)至1/22(五)晚上11:00止
▋ 折扣
🔥注意:產品頁上顯示的是非團購的折價,你要把產品放進購物車中,才會看到實際團購的折扣價格喔!
孩子的人文腦的項目:套書66折
孩子的科學腦的項目:三樣72折、五樣66折
▋ 運費
購物未滿$800元,需付運費$50;購物滿$800元免運。(本次團購無法寄送海外)
書齋注音 在 地方爸爸與他的小幫手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前一篇文章幫忙留言按讚的朋友,總算突破了臉書演算法的打壓,希望這些文章能幫上正在為了「孩子不愛看書」而苦惱的爸媽
【「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歷程」團購書單大解析4】
這篇文章我想從針對「長篇小說閱讀的啟動」,來說明一下我團購書單裡的選書
______ #本篇包含書單 ______
《晴空小侍郎》與它的續集《明星節度使》
66折團購下單連結:https://bit.ly/2Ul3zDp
______ #解析開始 ______
▋ 為什麼要閱讀長篇小說
有些人可能會想說:「孩子有看很多書啦!為什麼要特別去嘗試閱讀長篇小說呢?」,我自己的觀點是:
"
相對於段落故事的書籍,長篇小說可以去鋪陳更完整的人物關係設定、劇情架構,因此在閱讀時比較可以進行邏輯式的思考、抽象而複雜的關聯性思考、記憶力的練習。
再者,由於長篇小說較不會預設以「簡單閱讀」為目的,用字遣詞上會比較具備廣度與深度,因此孩子在閱讀時,可以助於增進文字理解及思考能力,連帶累積腦中的辭彙量、文句結構。
"
因此我覺得好的長篇小說,對於奠定孩子閱讀與思考所需的能力,絕對有非常大的幫助!
▋ 孩子看了很多書,但卻總是抗拒長篇小說
我家大女兒一開始也是有這樣的情況,我觀察起來,她抗拒的原因有:
1️⃣ 相對於段落故事類的書,孩子拿到一本沒看過的長篇小說時,很難翻前幾頁就判斷這本書好不好看,因此他們就選擇跳過。
2️⃣ 長篇小說的字數更多、字體小、沒注音,所以孩子會潛意識感受到閱讀的壓力
因此,即使是愛閱讀的孩子,也不容易跨入長篇小說的閱讀。
▋ 如何讓孩子願意開始閱讀長篇小說
因為長篇小說就是字多、字小、沒注音,因此在開始嘗試前,要先確定孩子已經有一定的閱讀能力。關於相關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參考我的前一篇文章:【團購書單大解析3】跨過橋樑書後的進階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DiFangBaBa/posts/738247096780393
另外,我挑選長篇小說給大女兒時,我把重點放在:
1️⃣ 選擇孩子喜歡的故事類型主題(例如我家大女兒喜歡奇幻類的故事)
2️⃣ 像講故事一樣,先跟孩子說說小說的內容,引發他們的興趣
藉由這樣的方法,大女兒二年級的時候,自己看完了《晴空小侍郎》一、二集。(一集的字數就破六萬字)
📍 《晴空小侍郎》與它的續集《明星節度使》(無注音)
這是一套涵蓋了穿越、法術、神怪、奇幻的本土小說(你可以想像成是聊齋誌異的童話版),故事中有形形色色的情節與腳色設定,也有大量為咒語設計的押韻韻文。
例如,劇情中有一把古劍的使用說明寫著:
「劍隨意走
想什麼,就是什麼
合仄押韻
說哪個,就變哪個」
結果晴空小侍郎拿著這把劍對付妖怪時,第一次念的詩句:
「莫怪樓,怪老頭,
真囉唆,給我一把....紅蘿蔔。」
結果手中的劍柄,就長出了紅蘿蔔
這樣的內容所提供出語言的趣味以及奇幻世界,是其他外國翻譯小說所不能提供的。
此外,這套書的字體跟行距還算適中,我覺得也是比較適合剛開始入門長篇小說的孩子,因此這次的書單中,我就加了這唯一一套長篇小說
______ #書團備忘錄 ______
▋ 地方爸爸的「孩子閱讀習慣培養歷程」童書團購
▋ 開團時間
11/16 (一)中午12:00至11/23(一)中午12:00止
▶下單連結:https://bit.ly/2Ul3zDp
▋ 折扣
套書(66折),單書(三本72折、五本66折)
書齋注音 在 世界,進行中 The Ongoing Wor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23 ‧ 北車大廳]
在北車大廳席地而坐的議題,印象中從2012年的紅龍事件開始,每年開齋節前都要被拿來討論一次。最近台鐵傳出要以「維護旅客購票權益、衛生及國際形象」為理由,永久禁止民眾坐在北車地板上,引起很大的爭議,今天有500多位民眾到北車大廳,訴求這個空間應該維持對所有人開放。
坐在北車大廳(官方名稱為「多功能展演廳」)地上的人是很多元的,絕大多數移工只有在週日會出現,卻頻繁在每則相關新聞的留言中成為挨罵的箭靶。很多人生氣的原因,是「為什麼他們在這裡(妨礙我走路),而不是去別的地方?」
我2017年曾記錄過「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每週日在北車的地板圖書館,那裡不只是愛書人與作家聚集的地方,也是聊天、紓壓、協助彼此排解疑難雜症的所在。就我和移工聊天時所聽到的,他們在北車聚會的原因,主要還是北車三鐵共構的便利性,週休一日的休息時間很寶貴,無論是在台北工作的移工,或從新北、基隆、桃園、新竹等地過來的朋友,都方便在北車相約。而在這個像迷宮般的車站裡,大廳是最大最好認的目標。為什麼席地而坐,得到的答案都有點答非所問,常常是「大家就都坐地上啊」,稍微明確一點的,就跟所有會坐在北車大廳聚會、等車、等人的台灣人─包括我─一樣,因為那裡沒有椅子。
或許在許多人眼中,這群移工是面目模糊的群體,但每個地板上的人,都有他們來到這裡的理由。下面擷取一段《環島讀冊》中對地板圖書館的回顧。我當時訪談的庭寬與婉琦,這次也書寫他們對北車大廳禁坐的看法,以及非常貼地的觀察:
〈能席地而坐的平等:紀念我在北車大廳5年的日子〉
https://bit.ly/3ghus56
〈我們一起坐在這裡的理由:台北車站移工群像〉
https://bit.ly/3bXKBJm
---
2017夏,台北
台北車站大廳聚集不少穿著正式的穆斯林,五顏六色的罩袍,在大廳的黑白地磚上開出一朵朵亮麗的花。他們鋪開地墊,攤開用紙盒與塑膠袋裝的家鄉菜或麥當勞、肯德基,就像一個歡樂的室內野餐會。
這天是伊斯蘭教的重要禮拜活動,已將地板圖書館的擺設張羅妥當的印尼看護Tantri,用非常台灣的口語為我介紹:「今天是大拜拜。」
Tantri來台灣工作快八年,常為吃虧受騙的看護出頭、找資源解決問題,很多人喊她「媽媽」。由於愛看書,她拿出薪水買書,想在基隆設閱讀空間,因為書讀多了,就比較不會被人欺負。但基隆的移民工相對少,成效有限,她後來與燦爛時光合作,加入北車地板圖書館行列。
她說,每個禮拜天拖著一大行李箱的書外出,很多鄰居以為她要逃跑,後來燦爛時光送一個透明的行李箱給她,才化解別人的誤會。
我邊聽邊跟著她一起笑,卻覺得很心酸。
移民工與台灣常客們以地板圖書館為圓心形成各自的小圈圈,有人玩桌遊,有人拿出字典,當場上起語言課,好好聊完一輪後,臨走前再借書回家。這裡的常客有讀者也有作家,笑容開朗的印尼看護工Umi,每天忙完家務後寫作,寫了六個月,以幫傭生活為題材的書即將出版。
Umi偶爾也會將她照顧的腦性麻痺孩子一起帶到北車大廳,看在我們眼裡,每周難得一休還得工作太不合理,她卻認為那是雇主對她的信任。
有些移工會把平日照顧的長輩、小孩帶到北車大廳一起聚會,車站一角有一列電動輪椅,移工們一面話家常,一面為輪椅上的阿公阿嬤餵飯。來到熟悉的北車主場,身邊有朋友陪伴,那瞬間,縱使仍進行家事勞動,氛圍卻稍有不同,雇與傭,上對下的關係,在這裡稍稍鬆動。
但更多時候,移工不得不帶著照顧對象一起休假,因為「阿嬤只吃我餵的飯」、「小朋友只聽我說的話」。這是自願而為的加班,還是情感綁架式的加班,就有些難說了。
我站在旁邊觀察,除了原本就熟識,會主動踏進移民工聚集範圍的台灣人並不多,對移工在北車聚會,這幾年雖多了理解的聲音,多數路過北車大廳的台灣旅客,仍沿著大廳外緣繞過聚會的移民工,匆匆趕往下一個目的地。
或許,某些旅客們血緣上的家人,情感親近的對象,正是這群飄洋過海的「陌生人」。
常客之一的尤絲妮這天沒來,她是印尼家庭看護,二十七歲,來台灣快八年,最近剛換雇主,一個月只休一天假。她第一次造訪地板圖書館,借走燦爛時光創辦人廖雲章寫的《流浪西貢一百天》,雲章以為她是以看照片為主、中文閱讀為輔,還書那天,尤絲妮與她分享心得:「我覺得書裡描述的越南,有些地方和印尼很像」,雲章這才確定,尤絲妮的中文能力是數一數二的好。
若不看尤絲妮的大頭貼照片,光從她在臉書發的中文動態,絕對不會發現她是外國人。我用臉書Messenger敲她,問她的中文怎麼學的,她說,她剛到台灣時照顧一位阿嬤,不久阿嬤的侄媳婦住院,她幫忙照顧一個月,那位侄媳婦很有耐心地教她中文,她把單字與發音記在小本子裡。
有自己的手機後,她打開手機的注音輸入法,「我把每個音都按看看出現什麼字,然後就這樣連起來」,再搭配GOOGLE翻譯與陪阿嬤一起看中文配音的韓劇學中文。現在她照顧一位阿公,每天陪他去圖書館,阿公看報紙,她看中文書。
喜歡蘇打綠是尤絲妮中文能力突飛猛進的一大原因,她去年就看了三場演唱會,為了理解每首新歌歌詞花了極大功夫。她也喜歡徐佳瑩,「她把別人的歌唱成自己的味道」。
有些台灣人的中文用詞和語境,還不一定有她好。若家鄉文字是鄉愁解藥,對陌生國度的融入感,就從讀懂異鄉文字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