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磚一瓦慢慢搭,也能蓋出摩天高樓 🏢 ,但若沒打好平面草圖,就算磚瓦到位,再頂尖的建築師也無從下手,在築起夢想高樓的過程,錢就好比磚瓦建材。
⠀⠀
👉 在這一期,我們邀請了六位,分別在運動、設計、藝術、食品、社會企業以及教育專家與創業家 :
⠀⠀
豪華朗機工共同創辦人 #林昆穎
職棒教練 #高志綱
玖樓創辦人 #柯伯麟
VoiceTube共同創辦人 #詹益維
偶然設計創辦人 #曾令理
鮮乳坊創辦人 #龔建嘉
⠀⠀
聊聊他們對錢的想像,如何運用金錢。事先規劃藍圖,掌握完工前所需要的建材,量化築夢計畫,或許⋯⋯能讓夢想更靠近一點 😉
⠀⠀
#大慶投顧雙月刊
#關於金錢的藍圖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勿忘六四 #坦克人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
「曾令理偶然設計」的推薦目錄: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JL 羅申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艾歐音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偶然設計Serendipity Studio | Hsinchu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放大科技與人之間的「超連結」! Ft. 張志祺&曾令理-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曾令理作品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曾令理作品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 關於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曾令理作品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評價
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好,歡迎每天聽本書,今天為你解讀的書叫《貨幣野史》。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主題,我會說是「找回丟失的貨幣常識」。
什麼是貨幣常識呢?我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貨幣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是在經濟發展中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比如說,在原始社會里,有人種田,有人打獵,有人採摘,他們一開始是直接交換彼此的產品,但很麻煩,於是慢慢約定,用某種貴金屬作為交換的中介,形成了貨幣。這就是一般經濟學告訴我們的常識。
但這本書告訴你,這個常識是錯的。書中說到,按人類學家的考察,歷史上不存在物物交換的經濟,更不用說由物物交換演變來的貨幣;相反,有很多證據表明,貨幣最初的形態是關於欠債的記錄,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比如,五千多年前蘇美爾人的債務記錄,近代英國使用的木條借據,太平洋的雅浦島上使用的石頭貨幣,乃至今天銀行系統中流動的電子數據,都能證明貨幣是一種信用債務記錄,而不是我們常說的交易媒介。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信用和債務是同一件事的兩個方面,債務表示負擔,信用強調償還,它們都代表欠債,因此在很多時候可以互換,比如信用卡就是債務卡,信用記錄就是債務記錄,信用擴張就是債務擴張,等等。
那麼關於貨幣是信用的觀點是怎麼弄丟的呢?作者指出,在17世紀的英國,發生過一場關於貨幣鑄造的大辯論,當時德高望重的思想家洛克認為,貨幣作為商業活動的工具,價值要固定,標準要統一,他不認可貨幣是信用,而相信貨幣是金銀,這種觀點贏得了辯論,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經濟學的創始人亞當·斯密把它寫在經濟學的奠基之作《國富論》中,一直流傳到今天,成為經濟學的常識,也成為經濟學的一個失誤。
這本書的作者菲利克斯•馬汀,有經濟學、古典學以及國際關係等多個學位,所以這本書不像一般經濟學著作那麼嚴肅,而是很有戲劇性。比如上面提到的貨幣常識的丟失,書中稱之為「謀殺案」,不過作者認為,洛克否定正確的貨幣常識是無心之舉,所以將它定性為「意外死亡」,充滿了故事色彩。這本書的英文標題叫「Money: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被翻譯為「貨幣野史」,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按這本書的觀點,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重大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這有什麼用呢?用一位讀者的話說,魚恐怕永遠也不能操縱水的流向,但它明白了自己曾經逆流而動的徒勞,才會去嘗試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讓事情變得更好。這就是認知的價值。
接下來,我就分三個部分為你解讀這本書:第一,為什麼說貨幣的本質是債務記錄,而不是交易媒介;第二,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
第一部分
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貨幣的本質是什麼?說起這個問題,很多人憑借在書本上學過的知識,也能說出個一二三來,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在原始經濟中,貨幣是不存在的,只有物物交換,效率很低。因為你必須找到一個交換對象,他有你想要的東西,你有他想要的東西,兩方面湊齊才行。這個困難讓人們產生了對交易媒介的需要,比如貝殼、金銀、銅錢等等,你可以賣出商品賺取它,又可以用它來購買一切物品,並且可以囤積起來,作為今後的財富。這就是貨幣的由來。它的本質是交易媒介。
這套理論流傳廣泛、深入人心,因為它符合我們的邏輯想象,並有權威認證。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就提出這種觀點,17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洛克也堅持這種觀點,最重要的是亞當·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經濟學奠基之作《國富論》中發展了這套理論,被後來的經濟學著作沿用,成了經濟學的標準常識。
當然,它有時也會受到懷疑,比如經濟史上有個著名的「拿石頭當錢」的案例,就對這種常識構成了挑戰。案例說的是在太平洋西部,接近菲律賓的地方有一個島叫雅浦島,當地人過著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島上只有三種產品——魚、椰子和海參,沒有農作物,幾乎沒有藝術品和手工製品,很少跟外界貿易,可以說是現代人眼中的原始社會。
按理說,這種地方最可能看到物物交換的景象,但恰恰相反,雅浦島有一套高度發達、與眾不同的貨幣,學術上叫「費幣」(中文是浪費的費)。這是一種又大又厚的石輪,直徑從1英尺到12英尺不等,中間有一個洞,可以插進木棒進行運輸。一開始人們認為,當地人選擇這種貨幣形式是為了防盜,因為它不易攜帶,就不會成為偷盜的目標。
但後來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在雅浦島上,交易計算的是彼此的債務,用債務抵消,餘額在以後的交易中再結算。即便到最後結算的時候,如果需要轉移的費幣太大,不容易搬動,它還是會留在原處。這個案例引起了人類學家和經濟學家的注意,它不僅對貨幣起源的常見理論提出了挑戰,還引發了貨幣到底是什麼的懷疑。
一般理論認為,貨幣是一件「東西」——是從眾多商品中選出來的,充當中介起到方便交易作用的特殊商品。但雅浦島的費幣並非如此,通常這些石頭比交易的物品更難移動,在大多數交易中根本沒有被交換過,因此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商品交換媒介,更像是一種信用記錄和債務清算手段。
那麼,雅浦島的狀況是不是特例呢?隨著更多的研究和證據出現,人們發現它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現象。
比如,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中東兩河流域,就有了記錄債務的貨幣技術。考古發現當時的帳簿上有一種叫謝克爾的記賬單位,它記錄了商品、勞動和法律懲罰等各種事物的價格,比如每個月的勞動價值是1個謝克爾,租一輛牛車每天要支付1/3謝克爾,扇別人的耳光要罰款10個謝克爾,等等。這種經濟既不是物物交換,也不靠鑄幣支持,而是靠虛擬的債務和收入記賬系統來運作。這時候貨幣充當的是計量單位和債務記錄,而不是一種商品。
又比如在公元12世紀,英國出現了用木條作憑證的支付系統,人們在木條上鑿出凹口,以記錄貨幣單位的數量,將它一分為二,債權人和債務人各拿一根。債權人那一根可以作為支付憑證流通,當有人把代表債權的木條拿到債務人跟前要求償付時,兩根木條上的切口必須匹配。這種獨特的支付系統,在英國持續了幾百年之久。
今天的銀行體系,更能體現貨幣是信用和債務的特點。這一點我在《現代貨幣理論》這本書的解讀中談過,這裡就不展開說,只做簡單的概括,那就是:銀行通過批准對企業或個人的貸款,能夠憑空創造出新的貨幣,這些貨幣的本質,就是企業或個人的信用(債務)記錄。
總之,這本書通過引用一系列證據和研究,否定了傳統經濟學提出的,貨幣是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商品的觀點,比如美國學者喬治·道爾頓認為,如果將「以物易物」定義為沒有貨幣的市場交換,那麼從來沒有證據表明它是重要或主流的交易模式;劍橋大學的一位人類學家更是直截了當的說:「從來就沒有關於以物易物經濟的直接記錄,更不要說從這種體系中誕生貨幣了。」
那麼貨幣是什麼呢?這本書認為,貨幣是由債務記錄和清算系統構成的社會技術,它的核心是信用。傳統經濟學認為,有形的貨幣才是錢,信用和債務是以此為基礎衍生的虛擬現象;而這本書認為,信用和債務才是貨幣的本質,硬幣、鈔票、存款等等這些具體的貨幣,只是表徵,是用來跟蹤記錄經濟中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打個比方,認為貨幣產生信用,就像說太陽圍著地球轉,那是錯誤的直覺,而認為信用產生貨幣,就像認為地球圍著太陽轉,這才是貨幣的常識和真相。
第二部分
那麼,這種常識和真相是如何被經濟學遺忘的呢?這要從一場辯論說起。因為17世紀的英國,出現了貨幣短缺,因此要重鑄貨幣,人們對此產生了分歧。
當時的英國,主要流通的是銀幣,它在使用中會磨損,還有人把邊角銼下來,鑄成新的硬幣牟利,這些殘缺的硬幣重量或成色不足,卻以法定面值在流通,於是就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就是說,當人們發現成色不同的硬幣都以相同的面值流通,就會把沒有毀損的貨幣貯藏起來,只用那些不合格的劣幣進行交易,這樣就把良幣從市場中排擠出去。
結果就是,在17世紀60至90年代,硬幣磨損、偷銼剪切的現象在英國愈演愈烈,劣幣充斥於市場。到了1695年,大多數流通硬幣所包含的銀的成分,只有出廠時的一半左右,相同材質的銀塊的價格,比鑄成硬幣要高出近25%。另外由於當時的金、銀兌價不合理,英國的銀幣外流,導致貨幣短缺,嚴重影響了英國的商貿秩序和經濟發展。
於是,英國政府和議會開始醖釀重鑄貨幣,但對於如何重鑄,爭議很大,其中有兩位重要人物,一位是財政大臣威廉·朗茲,另一位是當時著名的哲學家約翰·洛克,提出了針鋒相對的意見。
財政大臣朗茲建議,把所有銀幣的面值都提高25%,新幣和舊幣同時流通。舊的劣質硬幣雖然重量和成色不足,但可以按面值流通,而新鑄成的優質貨幣,要麼將法定面值提高25%,要麼將實際含量降低20%。總之就是提高銀幣的法定面值,降低鑄幣的金屬含量,這樣可以讓人們願意把白銀送到鑄幣廠被收購,同時那些被私藏的優質銀幣也會重新進入流通,使銀幣短缺的狀況得到改善。
但另一方面,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洛克反對朗茲的意見。他認為白銀才是真正的價值來源,才能充當法定貨幣,貨幣必須保持固有的含銀量,才能維護貨幣的信譽,因此他反對降低鑄幣的含銀量。他主張按原來的重量和成色標準重鑄新幣,取代殘損的舊幣,而在新幣取代舊幣的過程中,由政府承擔損失。
他們的意見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貨幣觀。洛克認為貨幣是一種商品,貨幣的價值是由充當貨幣材料的金屬含量所決定的,因此不能隨意變動標準,這叫金屬主義;而朗茲認為貨幣的金屬含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貨幣標識,因為貨幣只是國家規定的計量符號,這個標準是可以變動的,這叫名目主義。換句話說,洛克認為錢是金銀,信用只是硬幣的延展;而朗茲認為錢就是信用,硬幣只是信用的物理表徵。這就是商品本位和信用本位的區別。
最後,這場辯論的結果是洛克的主張獲得了政府認可。1696年1月,英國議會下令,從當年6月起殘缺的硬幣不能再用。在此之前,它們可以用來繳納稅款或購買政府債券,仍然按法定面值計算,從7月起,就只能按貨幣中真實的含銀量以市場價回收。這樣,缺損的貨幣被收集起來,加上政府投入的白銀,按照標準的重量重鑄貨幣,整個過程持續了三年。
按照作者的觀點,朗茲的建議是正確的,而洛克的主張把事情弄糟了,但是沒辦法,他們的權威和影響力相差太遠。洛克不僅被後世認為是啓蒙時代最重要的思想家,被稱為「自由主義之父」,並且在當時也被看作英國議會制度的首席理論家,是名副其實的意見領袖。他不僅決定了英國鑄幣大討論的政策結果,也對經濟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接下來誕生的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開始,洛克的貨幣觀就佔據了主導,按原書的話說,「在斯密和他的古典經濟學追隨者的作品中,出沒著一個幽靈:這就是約翰·洛克以及他那套貨幣自然主義。古典經濟學家對洛克的忠誠不可動搖:貨幣就應該是黃金或白銀。」正像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到:「和其他商品比起來,金屬損耗較少,沒有任何東西比它們更抗侵蝕。此外,金屬還可以按任意數量分割成小塊……正是這種特性,讓金屬變成了最適合商貿和流通的工具。」
不僅如此,洛克對價值的認識,也就是「價值是物品的自然屬性」的觀點,對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影響深遠,它極大地簡化了理解經濟的任務。因為如果把價值看作天然的東西,那麼經濟學分析根本不用關心貨幣。貨幣只不過是為瞭解決交易不便的媒介,人們想要的不是它,而是可以用貨幣買到的商品。這樣一來,經濟學的分析最好是從忘掉貨幣開始,而去關注生產、分配、消費等「真實」的經濟問題,就像另一位經濟學家穆勒總結的那樣,「簡而言之,從本質上說,在社會經濟範疇中,不可能有比貨幣更不重要的東西了。」
就這樣,經濟學從創立開始,就把貨幣打入了冷宮,因為主流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只是商品交換的媒介,不對經濟產生實質影響,這種觀點一直流傳到今天。而在《貨幣野史》這本書看來,這恰恰是貨幣常識的死亡和丟失,是經濟學的一個失誤。我們要把丟失的貨幣常識找回來,才能更好地理解經濟現象,解決經濟問題。
第三部分
那麼,運用新的貨幣常識,可以分析哪些現象、解決什麼問題呢?按照這本書的觀點,要想正確認識金融危機,保持社會穩定,就需要運用新的貨幣常識。
就拿過去幾十年來說,金融危機在世界各地層出不窮,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再到2002年阿根廷主權債務危機,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這種動蕩並不是偶然出現,而是反復發生的。這種金融系統的不穩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貨幣本身就有不穩定的特質,因為它總是傾向於產生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金融危機。
比如,在經濟景氣時,資產價格會上漲,導致投機增多,很多人將資產抵押成貸款,進一步買入資產,造成資產價格不斷上漲。而大量投機產生的債務,會讓投資者資金緊張,也就是收入不夠支付利息。當債權人開始要求償還時,負債累累的投資者必須賣掉資產來維持現金流,而這時候,已經沒有交易對手可以支付如此高昂的資產價格,因此出現拋售,導致資產價格跳水以及流動性緊張,最終造成金融危機。
更麻煩的是,金融危機會造成社會不穩定,因為它會帶來收入下降和失業。2008年之後發生的「佔領華爾街」還算是溫和的,往前追溯問題更嚴重,比如2002年阿根廷債務違約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社會騷亂和政局動蕩。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導致房價、股價的大幅下跌,企業大面積破產,造成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
對此,作者的建議是什麼呢,他在書中說到:
「許多國家目前的金融不平等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或者說它們的債務太多了。而且我也認為,目前嘗試逐漸減輕這些巨額債務的策略……在政治上是不可行的,在經濟上也不令人滿意。而如果參考梭倫書中的建議,我們就能提前處理這個問題,或者通過設計幾年的高通脹,或者通過直接重組債務的方式。」
你看,這裡提到了梭倫的建議,也就是梭倫的改革。公元前594年,梭倫被選為雅典的執政官,展開了一系列被後世稱為「甩包袱」的社會改革,其中首要的一條是取消債務。而所謂通過高通脹或重組債務來處理問題,就是作者認為,為了減少金融危機和社會動蕩的隱患,需要通過技術手段來減輕社會負債群體的負擔,甚至是大規模地赦免債務。
這種建議是異想天開嗎?不是,它有一定的歷史依據和現實基礎。
書中說到,古代中東地區就有這樣的傳統,在整個社會不能支撐債務負擔的時候,國王會宣佈,所有債務一筆勾銷。《聖經》中也有類似記載,在宗教歷史上,每四十九年的最後一個贖罪日結束後,叫「禧年」,這一年每個奴隸都可以重獲自由,每一塊土地都可以物歸原主,每一筆債務可以一筆勾銷,每個人都有機會重新開始。
正是按這個思路,1997年有人發起了「禧年債務運動」,要求取消貧困國家的債務,特別是那些發生飢荒、戰爭和瘟疫的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無力償還債務和支付利息,陷入了依賴債務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是減免或者完全取消債務。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在市場經濟中,遵守契約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本書的作者為什麼還主張赦免債務呢?
這就要回到對貨幣的認識上來。傳統貨幣觀點認為,經濟價值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事實,貨幣的職責就是衡量它,但不能影響它。貨幣本位是政治公平的支點,就像物理天平的支點一樣,它必須固定在一個位置,才能保證測量準確。因此,遵守債務契約和尊重貨幣本位是一件順應規律、理所當然的事,不能違背它。
但是這本書認為,沒必要把經濟價值看作天然的事實,而應該看作是為了實現公正繁榮的社會而發明的概念。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不是貨幣穩定,而是實現一個公正繁榮的社會,既然如此,債務重組或通貨膨脹導致的違約或偏離貨幣本位,只要有利於社會穩定,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在《羊群的共識》這本書中有一個案例,似乎印證了作者的觀點。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冰島整個國家陷入了困境,因為之前他們大量擴張信貸,欠下了巨額債務,危機爆發後冰島三家最大的銀行破產,三十萬冰島人背負了上千億美元的外債,加上資本市場的虧損,平均每個人背負了上百萬美元的債務。於是,冰島政府決定重啓經濟,將危機時期產生的居民負債一筆勾銷,用三大銀行的稅款來補,受到舉國上下的熱烈支持。
結語
說到這兒,關於這本書的內容就快介紹完了,我幫你回顧一下它要回答的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是貨幣的本質是什麼?傳統經濟學認為,貨幣是由物物交換演變出來的,充當交易媒介的特殊商品。這也是我們大多數人所認為的常識,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每個級別的經濟學教科書,都是這麼說的。但是這本書告訴我們,這個常識是錯的。因為根據人類學家的考察,沒有發現大規模的物物交換的堅實證據,反而有大量的歷史研究表明,貨幣最初是以債務記錄的方式誕生的,它的核心是信用。它不是一種物品,而是一項技術。現代銀行通過借貸創造貨幣的機制,更是清晰無誤地展示了這一點。
其次是貨幣的這種常識,是怎麼在經濟學中被遺忘和顛倒的?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歷史的偶然造成了這個結果,因為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洛克,在一場重要的貨幣辯論中贏得勝利,並影響了後來的經濟學家。作者認為經濟學把貨幣看作交易媒介,把經濟看作是去掉貨幣之後的物物交換,進而認為貨幣在經濟中無關緊要,對我們看待經濟問題產生了極大的誤導。 只有把貨幣看作信用或債務,才能明白它對促進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造成經濟波動影響巨大,這才是貼近現實的觀點。
第三,關於貨幣是欠債的觀點,如何幫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作者在書中談到了金融危機,他認為貨幣總是傾向於積累不可持續的債務負擔,是金融危機反復出現的根本原因,而要維護社會穩定,我們只能採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比如赦免窮人的債務,這在西方有歷史和宗教的傳統,卻對「欠債還錢」的中國古訓構成了挑戰。
不過我認為,讀完了這本書,如果理解了貨幣是債務、同時也是信用的觀點,會對中國的另一句古訓「人無信不立」有更深的感悟。
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人無信不立」是一種道德要求,跟人的物質利益沒有太大關係。而當我們知道貨幣就是信用之後,「講信用」似乎多了一層理由。它不僅是一種可貴的精神品質,並且會在某個時候給我們帶來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就是講信用的巨大價值。」
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雨季中的一封明信片 ◎韓祺疇
收到了,你從別處寄來的明信片
單憑紙質的風景
記認城市
國與國都是相連的
你說。
是以大陸或島嶼
便無所謂自由、平等、博愛
或許尚有句子未及顯現
便逐一在投遞的過程中失落
它們有沒有翻越山嶺、與江河逆流?
又有沒有一些雜音的海潮因言入罪?
我轉述這裡連日的大雨
Be Water——他們說
有些來自東江,一再往復循環
進入城市鏽漬斑駁的水渠
或明或暗
疏通我們整個夏季的疑滯
我仔細閱讀明信片起皺的邊角:
「城市維持明媚,偶爾有煙霧
從密匝的林間升起
直至在過境巴士途中,大雨降臨
一個哨站被雷鳴照亮
我才懷疑有秘密警察藏匿其中。」
你或者尚未知道
這裡的天氣也變得惡劣了
水滴就這樣纍纍墮下
後來成為更宏大的漣漪
但我們是不是就這樣消化哀傷
把他變成一行意象、一個數字
一些繼續前行的理由?
——我不原諒。
這是唯一的悼念
而你引用我的詩句
作為結尾:「你曾在明信片中
提到國家間的邊界
我回望大堂閘門虛掩
置信兩者無異」
--
◎作者簡介
韓祺疇,香港酒齡後詩人,畢業於嶺南大學中文系,現就讀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研究所創作組,曾任人物採訪記者,寫詩和小說。作品散見《字花》、《聲韻詩刊》、《城市文藝》等,曾獲大學文學獎、李聖華現代詩青年獎、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獎。
--
◎小編 R Shu/Poem4Life 賞析
「因言入罪」、「Be Water」、「秘密警察」、「悼念」,對香港情勢稍有了解的人,看到這些詞彙,都知道這首詩跟政治脫不了關係。
但今天特別想跟大家聊聊,這首詩中一個特別的意象——水。在這首詩中,水的樣態千變萬化,所隱喻的政治事件,也隨著詩的進行,各有不同
詩的第一段,詩中的我(也就是「敘事者」)收到友人寄來的明信片。此時,我們雖然不知道友人是誰、從哪裡寄信來,但他提到「國與國都是相連的/是以大陸或島嶼/便無所謂自由、平等、博愛」,我們因此可以確定,友人隱約指出兩個國,一個以大陸為主,另一個島嶼為主,而這兩個國中,至少有一個非常特別,自由平等博愛等美好的理想,都很難在那裡實現。
第二段,作者開始運用大量水的意象,指涉不同的政治狀況。敘事者想像,友人想說的,其實超越這張明信片上所寫的,就好像在翻山越嶺的運送途中,明信片上的字,從紙上自行剝落。而掉落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話違逆主流言論,甚至可能使人「因言入罪」。
這段文字剝落的敘述,乍看像是哈利波特才會出現的奇幻場景,但如果將這裡的明信片,想像成網路上的訊息,或許就不難理解。在高壓專制的國家,網路上許多言論被禁止、因為政治考量被消失,這樣的情況確實在發生,奇幻正是某些人的日常。
第二段最後一行,詩人直接使用「Be Water」這個口號。2019 年香港反送中抗爭時,抗爭者之間彼此提醒,要像水一樣「無處不在」,又「化為無形」,以游擊的形式,讓抗爭行動在所有地點、載體遍地開花,正如水四處溢流、卻無法被擊垮。此時,作者也用「連日的大雨」來形容香港煙硝四起的政治情勢。
第三段,作者說有些雨「來自東江」。「東江」在香港語境中有著特殊意涵。東江是中國珠江的主要幹流之一,流經廣東和深圳,經過供水工程的接引,成為香港供水的主要來源。因此這裡,作者將抗爭者隱喻為流經城市管線的水,在當權者的鎮壓後,遁入地底,持續隱微的行動
接著,敘事者從詩到發皺的明信片中,理解所處的地方:多數時候,陽光明媚,安穩太平,偶有煙霧,提醒人暴力依然存在。但更令人恐懼的是,那是個有秘密警察的國度,這些警察隱身在人群中,只有閃電那麼偶然、轉瞬的機會,才可能稍微察覺他們的存在。
讀到這邊,我們可以理解,為何敘事者在第二段,會說友人書寫時避開了某些句子、又說「海潮因言入罪」,加上第一段大陸與島嶼的線索。我們可以推測,敘事者的友人可能身處中國——一個有現代文字獄的極權體制。
然而,敘事者所在的香港,現在也不那麼自由了。第六段,敘事者說「這裡的天氣也變得惡劣了」,接著描述雨水墜下。對照香港反送中抗爭的新聞,此處墜下的雨水,可能形容抗爭期間,莫名墜樓、疑似「被自殺」的年輕人,而他們的死,更激發香港人的情緒,就像不斷擴大的漣漪。
看著抗爭的青年墜樓、墜海,屍首不明,敘事者知道自己無力阻止。作為書寫者,只能將個人的情緒,轉化成文字意象;作為新聞的閱聽眾,這些死亡的人,也可能只會被化約為「幾人喪命」這樣冰冷的數字。
在第六段,敘事者直白道出自己的選擇,像是要推翻自己原有的優柔寡斷,用簡潔有力的兩行短句說出:我不原諒。
最後,他提起自己曾寫過的詩句。大堂閘門,指的是香港住宅大樓一樓的玻璃門,作者用這樣最為家常、隨時可被打破、甚至常常沒關緊的一種界線,形容國界,或許代表,中國的勢力已經無孔不入的進入香港,呼應第一段「國與國都是相連的」,仍以有點悲觀的角度,看待政治與抗爭。
綜觀整首詩,作者以雨季形容政治情勢;用江河海潮比擬抗爭的言論;地下管線的水是隱微的抗爭行動;墜地的水滴形容死者;漣漪則是大眾的情緒,水的意象幾乎貫穿整首詩、卻又流動、多元,不失為一首好作品。
--
美術設計:宣頤
部落格網址: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9/blog-post.html
#誤認晨曦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韓祺疇 #雨季中的一張明信片
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記得打開CC字幕 #勿忘六四 #坦克人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13 徠卡廣告影射六四?
01:01 坦克人照片的背後故事
02:17 爆發六四事件的歷史背景
04:01 天安門事件事發經過
05:58 六四事件的影響
07:19 六四事件在今天的中國
08:18 我們的觀點
10:30 提問時間
11:00 爆掛bonus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Neko Ta
|剪輯助理:絲繡&憨吉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德國相機:萊卡Leica- The Hunt(中文字幕)捕獵 記錄歷史(Beijing,1989,64)坦克人 _ 宣傳廣告片:https://bit.ly/2WHJcTY
→ 六四維基:https://bit.ly/2wxeA93
→ 維基百科:對於六四事件的反應:https://bit.ly/2IdOT2x
→ 維基百科:六四事件人物:https://bit.ly/2ELTrfx
→ 維基百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https://bit.ly/2WGBFEL
→ 維基百科: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https://bit.ly/2Z4S0k2
→ 維基百科:八六學潮:https://bit.ly/2Z1xW25
→ 維基百科:六四事件:https://bit.ly/2XvKHS4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二:廣場博弈 絶食抗爭:https://bbc.in/2KsccIV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一:八九之春 學潮乍起:https://bbc.in/2YZgPxO
→ 胡耀邦逝世30年:官方的沉默和網友自發悼念:https://bbc.in/2Ipp2Hn
→ 胡耀邦逝世30年和六四:一位中共領導人的離世如何點燃八九學運:https://bbc.in/2IB6Rhg
→ 六四30週年:「寒冬」前中國記者最自由的三天:https://bbc.in/2EPuwIa
→ 「六四」 29週年:真相、遺忘與分化:https://bbc.in/2XkMwkJ
→ 英國解密「六四」鎮壓細節 稱一萬人死亡:https://bbc.in/2HRCh2k
→ 六四30年》隔年「野百合學運」爆發 曾建元:目睹天安門悲劇,台灣領導人避免重蹈覆轍:https://bit.ly/2IjtDbB
→ 六四29週年 北京木樨地:有人掩蓋 有人等待:https://bit.ly/2ELXcSk
→ 1978年世界各国GDP数据:https://bit.ly/2Mt8bX8
→ 1989年政治风波:https://bit.ly/2WcOP88
→ 关于制止动乱和平息反革命暴乱的情况报告:https://bit.ly/2Xou8aN
→ 「坦克人」照片背後故事 攝影師:中共應公布六四死者名單:https://bit.ly/2XkNrBH
→ 獨立特派員 第100集 (天安門母親證言):https://bit.ly/2MqigUA
→ 坦克人照片鐵證!中共如何否認六四天安門事件?|新唐人亞太電視|20190526:https://bit.ly/2JVrkyX
→ 中國六四與台灣野百合、學生都訴求與當局對話,下場為何大不同?:https://bit.ly/2Ksek3n
→ 1989: Man vs. Chinese tank Tiananmen square:https://bit.ly/2MnZj55
→ 維基文庫:北京市公安局搜捕「高自聯」在逃分子通緝令:https://bit.ly/2KlOa21
→ 維基百科:天安門母親運動:https://bit.ly/2WO7An3
→ 維基百科:王維林:https://bit.ly/2WERUCs
→ Tiananmen Square Massacre: Black Night In June (2019):https://bit.ly/2K94Yt4
【 延伸閱讀 】
→ 六四後21名被通緝學生領袖今何在?:https://nyti.ms/315WOrd
→ 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暴:https://bit.ly/315RdBq
→ 中國臨“六四”敏感期 多名NGO負責人被抓:https://bit.ly/2IiUpBf
→ 【六四30】吾爾開希:台灣未來和平與民主 須明確向北京說不:https://bit.ly/2IiWcWT
→ 六四.30.凝視:https://bit.ly/2WMU7vK
→ 六四30年 英劇《Chimerica》坦克人照片故事勇挑中國神經:https://bit.ly/2QGlWQT
→ 習近平與江澤民在「六四」問題上態度對立:https://bit.ly/2JPcZE0
→ 他們的30年:https://bit.ly/2Z3IdLa
→ 余英時:中共不會接受民主 要它平反六四是笑話[影]:https://bit.ly/2XvMB5a
→ 邊緣化的六四論述:八九春夏,其實發生的是「兩場運動」:https://bit.ly/2Wl8xnh
→ 多重曝光:十個鏡頭前後的八九六四:https://bit.ly/2WJyoo4
→ 專訪吳國光:八九毀滅中國知識分子之後,如何繼續「韌性的戰鬥」?:https://bit.ly/2Id2sPJ
→ 被圍困的六四論述,需重新對接後冷戰的時代光譜:https://bit.ly/2WoJheT
→ 這兩千張照片他藏了30年,最後還是決定公諸於世:我一定要讓孩子們知道六四:https://bit.ly/2HTnZ17
→ 五四運動百年》余英時:台灣人若單純以為大陸是可以賺錢的地方,相當危險:https://bit.ly/2WbJiin
→ 台灣人為什麼要關注六四?王軍濤:否則30年內,北京天安門的坦克將開到台北自由廣場上:https://bit.ly/2IiWs8j
→ 六四30週年:巨型充氣「坦克人」現身台北:https://bbc.in/2WnhkVR
→ 六四30週年:八九民運21名學生領袖的30年:https://bbc.in/2Kntpmy
→ 六四30週年:天安門大屠殺記錄者 — 吳仁華:https://bbc.in/2XoAVRR
→ 六四30週年:通向自由香港的「黃雀行動」:https://bbc.in/2W9pYqV
→ 六四30週年:美國外交官的「艱難抉擇」:https://bbc.in/2MpJxqe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三:兵戎相見 戒嚴之都:https://bbc.in/2EP9FEW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四:開槍鎮壓 喋血長安街:https://bbc.in/2IhizvD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五:民運爆發八九 偶然中的必然:https://bbc.in/2Wl4RBM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六:大學生 不成熟的八九民運主體:https://bbc.in/2HTBON7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七:知識精英 患軟骨病的「黑手」:https://bbc.in/2JUKpRC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八:中國百姓 同情多於行動的旁觀者:https://bbc.in/2EPaGwP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九:八九香港 讓北京落下心病的自由角落:https://bbc.in/2IdvGhF
→ 六四30週年特輯之十:八九民運給當代中國留下的政治遺產:https://bbc.in/2QFE65a
→ 敏感時刻六四領袖封從德在香港機場被帶走 下落不明:https://bit.ly/2MFcaAb
→ 六四30週年 天安門鮮血帶給共產世界的勇氣:https://bit.ly/2MnP54C
→ 六四事件30周年 受害者及軍人談屠殺!(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https://youtu.be/n7kHCCa-pVk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艾歐音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官方歌詞影片:https://youtu.be/3AqCK8K5axo
抒情歌是華語音樂天生的DNA,華流抒情歌,'90s / '00s 的精華萃取
在這個世代的耳朵裡總是那麼熟悉,特別動聽
我渴望回到華語音樂橫掃的黃金輝煌年代,屬於我們的年代
“#MakeCPopGreatAgain”
-音樂唱作人- #HANS陳思翰
即將在2019推出首張個人唱作大碟的 Hans陳思翰 身為新生代的音樂製作人,卻在音樂製作的成績不俗,不只創作多首膾炙人口的偶像劇片頭、片尾曲,也製作了許多大型專案的廣告歌、年度主題曲,合作過中、台多位藝人,甚至還曾經製作過好萊塢電影「功夫熊貓3」的全球主題曲,最近與內地極具影響力的資深音樂人鄭鈞合作,擔任專輯內多首歌曲共同製作人以及編曲人,前陣子更與華語樂壇指標天王周杰倫合作,擔任超夯話題神曲「不愛我就拉倒」的編曲人,據說,Hans還是周天王近期少數新合作的音樂人,令人難以忽視的音樂能量。
原來Hans不只是音樂製作人,還是有著三次金曲獎入圍的音樂製作人,同時也是io樂團團長暨吉他手,在音樂製作已經有了10多年的經驗,這次即將用個人的身份發表唱作,憑藉著敏銳的音樂品味、音樂專業能力與獨特嗓音唱法,從音樂製作人延伸至歌手身份,展現更全面的音樂才華,譜曲、寫詞、編曲、製作一手包辦,完整的延伸創作概念進而精緻發揮,發行首張全唱作專輯主要也是希望將自己豐沛的創作能量與大家分享,讓聽眾能夠認識到更多Hans的音樂。
率先發表了專輯的第一首歌,特意選在11月30生日當天。Hans說「我來到世界的日子,也是誕生個人的第一首唱作做品的日子,這樣更具紀念意義。」Hans更語出驚人的說「這首歌大概是我音樂生涯中最難聽的一首」
Ugly Sound,就是Hans製作這首歌時的概念,
其原意來於 2017年從時尚圈熱議的話題 Ugly Fashion,
什麼是好聽?難道不是各自的認知?也許有所謂的大眾口味或小眾喜好,但自我定義仍是最終的歸屬。
所以Hans在這首歌的編曲上,特意的改變了自己一直以來對於聲音設計的選擇,
刺耳的聲音頻率 扭曲的聲音空間感 初級的演奏內容
還使用了一般製作流程都在閃躲的方式來處理聲音
結合了專輯主要概念「華流抒情歌」的順耳旋律(學名芭樂歌)
在已被唱過各種組合的抒情搖滾裡尋求能進一步滿足聽覺的變化
副歌旋律的真假音的上下轉換搭配巧妙的和旋律變化
運用經典適當融入新元素來平衡聽覺享受
抒情 v.s 誇張的電吉他效果、體育館般的巨鼓、像是山谷裡的ECHO、不對稱的左右聲道、不過多修飾的修飾元素,而成了 Oversized C-Pop,帶來聽覺刺激,成了一首新的舊歌。
這般衝突
貌似堆積了所有的不合理的難聽卻也成了獨特的H式好聽。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電吉他圍繞著旋律遊走的音符
如是陪伴在音樂男左右的的永遠伙伴
無論情有多苦愛有多孤單
寬鬆的鼓聲敲打著深夜的掙扎
鋼琴讓心碎加劇
加入仿佛穿越時空的特效
想像著平行時空裡另一種的兩個人的可能
一首十分容易聆聽,很好懂的情歌,這就是華語流行天生的DNA。
事實上,主修電腦科學的Hans,總是笑說自己人體裡所存在理性與感性的比例嚴重影響著自己情感感受與傳遞的能力,也因自小移民溫哥華的緣故,中文程度只達小學四年級,所以總說歌詞不是擅長,但卻在音樂作品的作詞呈現,不乏樂迷的讚賞。無論是在io專輯中的創作或是與其他藝人的合作作品,都有樂迷表示感動、被擊中心臟等熱情的認同著Hans的文字創作。
Hans對於自己的作詞「如果你有見到我的作詞是稍稍順暢,微微有感,或是觸動心弦的,那絕對不是偶然發生」也表現了對於創作的用心。
「這首傻歌,不用華麗文藻,我也辦不到,我只能真實的呈現我的感官認知。也許我的文字不夠漂亮,但我可以用歌名的長度扳回一城」Hans打趣的說著。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隨著耳朵找尋那段動聽,那股熟悉,
成了聽覺動物
也望攪動華流音樂市場,“Make C-Pop Great Again”。
=============================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What a fool of me to write you this song
曲/詞/編曲/製作:Hans陳思翰
你劃了條線 從此不會再跨越
想在你身邊 說不出口
反正不會再見面
突然又想起你
突然想起曾經
突然我流下了淚滴
Wherever you are
Whenever you need
紛亂的世界 是誰為我掉眼淚 Oh
窗外雨下了整夜 難道不會累?
我還是照樣失眠
So There you are
Right inside my heart
在這個季節 世界陪著我失戀
我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這旋律永遠 會記得
這樣的畫面 會不會讓你好過一些
寂寞我來演 省略告別
反正不會再見面
突然又想起你
突然想起曾經
突然我流下了淚滴
wow 想你的夜 你不在身邊
紛亂的世界 有誰 為我掉眼淚 Oh
窗外雨下了整夜 難道不會累?
我還是照樣失眠
So There you are
Right inside my heart
在這個季節 世界 陪著我失聯
我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這旋律永遠 會記得
這機會 難道 還要再等
多難得 我們才能再生
多困難 我們都該坦然的面對到最後
就算世界終結 歲月凋謝
我情願放逐天邊
也不願這樣離別
想你的夜 你不在身邊
紛亂的世界 有誰 陪著我失眠
窗外雨下了整夜 為誰掉眼淚
想你的夜 你不在身邊
在這個季節 世界 陪著我失聯
我 傻的為你寫了這麼一首歌
這旋律永遠 會記得
=============================
數位平台全面上架:https://www.soundscape.net/a/2796
iTunes╱AppleMusic https://iohansc.pse.is/D6JCH
Spotify https://iohansc.pse.is/D69FY
KKBOX https://iohansc.pse.is/CW8YJ
QQ音樂 https://iohansc.pse.is/D625J
網易雲音樂 https://iohansc.pse.is/D6FRF
friDay音樂 https://iohansc.pse.is/D48H6
myMusic https://iohansc.pse.is/D49ER
最新Hans陳思翰的消息請Follo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ioHansC
FB:https://www.facebook.com/ioHansC
WB:http://weibo.com/hansmusic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ioHansC
#DoItForHans
=============================
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漁港曾經是香港的代名詞,誰會想到有一天,漁港無魚,漁港之名變成一種諷刺。
面對大陸廉價魚攻港,本地養魚業逐年萎縮,以海魚來說,現時不足一千人領有海魚養殖牌照,魚類養殖區只餘26個,大部分已荒廢,真正養魚為生的人不足一成,據漁農署提供的數據資料,本地養殖的海魚只佔市場6%。
剩下繼續養魚的人,其實是在參與一場「倒錢落海」的賭博遊戲。Monique (林汶嬉)是參與這場賭局的賭徒,一個外行人,花十年光陰構建一個不可能的養魚夢。
「差不多十年前的事了。我弟弟Alex超級喜歡滑水,他常常在西貢榕樹澳一帶滑水,有天他看中了這裏的魚排,叫我一起來看看環境,後來很偶然買下了這個魚排。」Monique說。
魚排最初只是弟弟Alex的消閒地,養魚亦只為應付牌照條例所需,加上二人本身經營婚紗晚裝公司,像不丹公主、呂慧儀的婚紗造型及照片,都是由他們操刀,一雙摸盡繁華衣飾的手,與浸在鹹水裏養魚的夕陽行業扯不上邊際。
「其實香港有很好的養魚環境,但因為種種政策及現實原因,愈來愈少本地養殖的海魚。加上眼見市面上充斥着很多有食安問題的海魚,既然我們有這個魚排,有了先天條件,為何不能發展成這一門事業呢?」Monique說。
姐弟二人開始研究試養魚類,參加漁農署舉辦的養魚班,到養飼業發達的台灣取經,由構建食物鏈開始做起,先養活一些蝦仔、龍蝦、BB魚苗等,再引入工具、改良飼料等等,「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前期工夫上,像引入些先進點的技術去飼養魚,如以雙網設計、環保物料來搭建魚排,耐用安全亦環保一點;利用自動投料機,把每次魚糧的餵飼時間及數量都控制好,因為穩定對魚類來說很重要。」Monique說。
魚糧更落重本,用貴價石斑飼料(成長期)及鰻魚飼料(魚苗期)來餵飼,魚油成分及蛋白質豐富,令魚能吸收更多營養,肉質滑潤飽滿,魚味重,Monique說:「魚糧來自台灣,有認證的,會按魚不同生長環境或階段,調配不同營養成分。因為魚糧除了影響肉質,同時影響魚的健康,始終是大家吃下肚的東西,一定要嚴謹。」
一般養殖海魚多見青斑、花尾龍躉、沙巴龍躉,這些能賣得高價格的魚,但Monique他們卻主打價錢大眾化的黃鱲鯧,坊間用作製作花膠的白花魚、本地泥鯭、深海泥鯭,另外還有青龍蝦、錦繡龍蝦、軟殼龍蝦、南美白蝦等等。「都有養過些貴價或特別的魚,像台灣海鱸鰻(即花錦鱔)曾經花八年時間養殖過。始終我們想把養殖海魚普及,不是只有少數人能吃,而是以合理價錢,隨時能買能吃到。Monique說。
他們還有一點跟其他魚排養殖戶不同,生猛活魚不是放到街市售賣,而是以冷凍品形式自產自銷。「聽得最多漁民辛酸史,是被魚欄壓價,假設一條魚成本要二三十元,但魚欄卻出十數元去收貨。試想想養一條魚每天要吃多少飼料?一條一斤的魚需要養近一年,成本賺不回,還要賤賣給魚欄,所以本地很多漁民都不再做這行了。」Monique說。
雖是冷凍魚,處理方法比活魚更花工夫。他們先以「血拔」的方式,以針刺魚的神經,令其失去知覺後再劏,接着去內臟及清洗乾淨,入袋抽真空,再利用日本處理刺身的「低溫速凍」技術,立即速凍至-28℃至-40℃。這個方式能清除魚肉內的寄生蟲,還能保持肉質及鮮味,「其實大家都知,新鮮魚劏好後,在數小時內已有變化,表面看不出來,其實已非魚的最佳狀態,低溫速凍有殺菌過程,可以保障食物安全。」Monique說。
包裝袋折開後,魚仍然保持新鮮形貌,以黃鱲鯧魚為例,簡單薑葱蒸熟,入口魚肉仍然鮮香,飽滿富油脂,跟活捉的魚沒甚分別。
「因為一是不要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好像有一種使命感,想生產健康有良心的東西,即使成本要比別人高,但只要大家最終能受惠就足夠了。」Monique說。
花了近十年時間,由外行變內行,去年一月正式創立「仟國水產」這個品牌,並在漁農署舉辦的嘉年華市集裏首次登場。首次登場反應不俗,吸引到媽媽們及公公婆婆購買,連酒店及大型餐飲店也入貨,最近還取得WWF的可持續發展海鮮的認證。「他們異口同聲說很支持,很想購買到有保證的魚產品,得到的回應都很正面,像給我們打了強心針,有了更大的動力繼續下去。」Monique說。
仟國水產
電話:5688 6878
地址:新界沙田坳背灣街41-43號安華工業大廈15樓J座
FB:AquaMilleniumHK
備註:Aeon及HKTVmall有售
明閣
電話:3552 3028
地址:旺角上海街555號香港康得思酒店6樓
海皇粥店全線分店
電話:2735 7683
備註:蒸魚套餐供應時間為晚上6時後
採訪:劉明慧
攝影:關永浩、葉天榮、周義安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放大科技與人之間的「超連結」! Ft. 張志祺&曾令理-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不知道去過2020台灣 設計 展的朋友們,有沒有在展場中帶有滿滿科技感、時髦 ... 位策展人:簡訊 設計 、志祺七七的張志祺以及 偶然設計 的大白老師— 曾令理 , ... ... <看更多>
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曾令理作品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挖掘 ... 的推薦與評價
最後網站大白(曾令理) Random Talk則補充:曾令理作品網站/ 偶然設計作品網站Ling-Li Tseng Serendipity Studio Website. › 轉眼回台灣快要滿三年了,至今還是會有新朋友 ... ... <看更多>
曾令理偶然設計 在 偶然設計Serendipity Studio | Hsinchu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Shop人人材料行」為題,由曾令理策展、偶然設計執行空間創作,結合藝術家姚仲涵領軍的大聲光電創作電磁鐵裝置藝術。主視覺由新生代插畫家萬向欣手繪設計,搭配黑鳥音像 ... ... <看更多>